◎ 卷之二 庚申日移碑逢怪物
關燈
小
中
大
著者,曉谕爾曹,尚其敬而聽之。
年月日,節台榜。
告誡三日後,忽有人夜書于榜尾雲: 吾視此城,危于累卵;吾視此城之官,樂于處堂。
白雲(山名)崔嵬,白鶴(灘名)飛回。
悠悠山川,何處理君骨哉! 厥明,門者以告。
節度使方集僚吏,計擒妖言者。
堂上下正喧阗時,一鄉民跪言于軍将雲:“是某所書者,乞入白。
”擁之入幕府。
其人請屏左右。
即陳雲:“某農人,昨将寝,忽金甲神附身,自攜炬塗抹之。
某實不識丁也。
今晨,又遇矮道人,出一帖授某,某命轉呈進。
”節度使覽之,乃隐語也: 老牛莫倔強,頃刻豬婆相。
火作丹樓十千丈,三口平吞廣利王。
三弓救取海和尚;苦無量,酸無量,嘗到甜來豬腹脹。
節度使诘以矮道人所在,答雲:“彼将為國師矣;豈能為汝召之即來。
且雲鬃霧鬣,未定何山之巅,何水之湄矣。
”節度使勃然曰:“妖民也!”命仗之,腰間懸一紙。
書三句雲: 隴西公,不可打村翁,打之萬裡行湟中。
詞意唐突,益震怒。
急呼重杖。
刑将及而人已杳矣。
滿庭錯愕。
門卒來報曰:“鄉人委蛇出門,雲奉命偵賊情,果有是事否?”節度使曰:“此人未必為妖,或矮道人之張也。
然姑置之,毋惑遠聽。
”适參議區星入見,以前後妖惑狀示之。
參議瞿然曰:“下官亦有秘陳之說,得毋暗合乎!”節度使引入小閣語,即蹙額曰:“粵事孔棘,節相欲無恙耶!”節度使詫曰:“實苦不知!”參議曰:“相公聞近日有廣州王否?”因促膝耳語曰:“比南海之鄙,石灣村人告變;言其鄉之猾,殺人多矣。
村人之父兄輩,被猾害者五人,皆隐忍不敢言也。
将有言而頸骨斷者,亦不止其一鄉人;此人則尤号慘痛心耳。
下官深夜,獨聽其詞,賊已私署僞官,聚糗糧數十家,可供幾萬人食。
仿吾軍中器械,無不精繕。
陰謀已成,烏合者無論矣。
死黨殆不止千人,又奉一幻術者,出入神鬼。
惟彼見人,人自不見。
故賊亦善遁。
”節度使微叩賊姓名。
參議以筆書曰:“自署廣州王者,今為邝天龍。
似有慕乎劉睒之更名,本何姓,故廣西蠻也,已成之羽翼,垂十五年。
聞術人陰為畫策,搏泥作土牛,喝使行走,噴水畫七豬。
咒之,自壁間下地,期以巳年辰月庚申日,牛與豬生活。
始遂逆謀,斯又得之于賣蔔人。
下官留心三月于茲矣。
乃今端倪已露,正欲禀白,不虞訛言之來,牛與豬忽相映射。
雖然,太白化小兒為謠言,未必時人能解,大都此邦杌眬,斷非從容坐論之時。
下官請分八路掩捕之,倘巍峨百雉,不陷劫灰,事或有濟耳。
”節度使涕泣謝之。
參議去後,朝廷有使命至,以隴西公前年按閩獄,事涉暧昧,左遷涼州都督,竟有玉門之行。
參議往問,節度使怅然曰:“前者妖言驗矣!此行非湟中乎?公宜努力戡亂,無徒怨别離也。
”參議退而大悟曰:“亭節相之貶,其定數乎?然後來者必赅圃中丞也。
兩君之号,以亥代醜;正如訛言牛化為豬,是又非賊中所喝咒之二畜。
然下數句,久亦必驗,第無從預測之。
”時賊焰既長,賊鋒彌。
賣蔔人謂參議曰:“天龍之黨婁萬赤者,先為楚麻陽人,幼得奇疾,入大酉山書穴,遇侯老人,傳以離朱生遁之術,煉形于火,禁咒鱗蟲。
始入五溪蠻中構亂,其酋頗疑忌。
亡歸粵峤,說天龍而輔翊之,即曩所謂幻術人也。
嘗以妖火護天龍,變化萬态,煽惑數鄉人,雲彼以火得道,天龍應火德者也。
有中原竄士陸無倫進谒,大傾倒,願任馳驅,萬赤言于天龍,署僞通島使。
直不揣魚遊釜中,妄思劍倚天外矣。
”參議曰:“夫制賊之方,固宜多多益善。
亦乘其偃伏時,先據頭地也。
”乃授策八路:郡二,縣五,巡檢一。
曰暗練鄉兵,無求武人衛。
私布賞信,先從富室謀,早晚得急羽,即入剿。
又恐海幟交結,以西南隅屬海尚兩都督備交;以東一隅屬甘指揮備倭,密書一晝夜,達甲子城。
指揮謂燭生曰:“隴西公有廊清之志,又解印西行,百城之憂,非特三沐之感也。
邝賊何如之枭獍?敢發難自取湛族,而害此一方民耶!”燭生曰:“請展徹土作稼之文可耳。
”與指揮同拜手展繹其篆雲: 歲大荒落月行龍,孽龍鬥禺山神;子夜則起,申晚而滅,甲部遙分龍一爪。
燭生曰:“槍别浮之光,不箭射将自堕也。
區參議必能辦此賊。
然備倭之事,不以畀鎮官而責成本衛,知真倭假倭,消長存亡,系于君之赤手。
吾謂真倭前攻神泉,被吾伐謀誅其内應,必不敢再犯。
緻有損摧,應邝城之招緻者,必僞倭黑魚頭也。
二溜蠟書來,君可定行期矣!”指揮曰:“然則君自守新轄之神泉,吾有師期,必使走告!”燭生慨然去。
是夜,漁人有以釣筒獻者。
指揮命以餅金犒,攜筒秘室劈之,得小溜蠟書雲: 沙明密達:邬郁于某日,持倭所給令矢,投老魯帥艇。
老魯始猶疑其兩端,别艇候調。
前月盡夜,老魯呼郁密語,邝天龍以檄來召,連兵緻擾,有合乎縱橫之機。
但未略一舍,未踞一垣,妄自尊大,即擁僞号,恐妖由人興者,火還自焚也。
子為我觇之,王者自有規模,元勳亦殊氣象,果有異焉者乎!與其事定而識海水,驗東風,不如應之于先,遙結與國矣。
否則第然諾之,仍自為計,豈無端受黠蠻役也。
郁承命去石灣鄉中,以報使禮見邝。
其人赤色帻服如火官,詞意甚倨,旁一高座,号婁仙,亦服飾如火官之相。
幕中懸畫幅,題曰:“倒海圖。
”婁仙謂郁雲:“諸島之人情向背,吾于此圖得之。
島長之年将歲君,亦存此圖之水盂内。
爾老魯戈船起海東久矣。
欲見其狀乎?”就畫幅中手探一盂,貯水過盂面而不泛溢。
令郁就視之,見黑魚頭坐盂底
年月日,節台榜。
告誡三日後,忽有人夜書于榜尾雲: 吾視此城,危于累卵;吾視此城之官,樂于處堂。
白雲(山名)崔嵬,白鶴(灘名)飛回。
悠悠山川,何處理君骨哉! 厥明,門者以告。
節度使方集僚吏,計擒妖言者。
堂上下正喧阗時,一鄉民跪言于軍将雲:“是某所書者,乞入白。
”擁之入幕府。
其人請屏左右。
即陳雲:“某農人,昨将寝,忽金甲神附身,自攜炬塗抹之。
某實不識丁也。
今晨,又遇矮道人,出一帖授某,某命轉呈進。
”節度使覽之,乃隐語也: 老牛莫倔強,頃刻豬婆相。
火作丹樓十千丈,三口平吞廣利王。
三弓救取海和尚;苦無量,酸無量,嘗到甜來豬腹脹。
節度使诘以矮道人所在,答雲:“彼将為國師矣;豈能為汝召之即來。
且雲鬃霧鬣,未定何山之巅,何水之湄矣。
”節度使勃然曰:“妖民也!”命仗之,腰間懸一紙。
書三句雲: 隴西公,不可打村翁,打之萬裡行湟中。
詞意唐突,益震怒。
急呼重杖。
刑将及而人已杳矣。
滿庭錯愕。
門卒來報曰:“鄉人委蛇出門,雲奉命偵賊情,果有是事否?”節度使曰:“此人未必為妖,或矮道人之張也。
然姑置之,毋惑遠聽。
”适參議區星入見,以前後妖惑狀示之。
參議瞿然曰:“下官亦有秘陳之說,得毋暗合乎!”節度使引入小閣語,即蹙額曰:“粵事孔棘,節相欲無恙耶!”節度使詫曰:“實苦不知!”參議曰:“相公聞近日有廣州王否?”因促膝耳語曰:“比南海之鄙,石灣村人告變;言其鄉之猾,殺人多矣。
村人之父兄輩,被猾害者五人,皆隐忍不敢言也。
将有言而頸骨斷者,亦不止其一鄉人;此人則尤号慘痛心耳。
下官深夜,獨聽其詞,賊已私署僞官,聚糗糧數十家,可供幾萬人食。
仿吾軍中器械,無不精繕。
陰謀已成,烏合者無論矣。
死黨殆不止千人,又奉一幻術者,出入神鬼。
惟彼見人,人自不見。
故賊亦善遁。
”節度使微叩賊姓名。
參議以筆書曰:“自署廣州王者,今為邝天龍。
似有慕乎劉睒之更名,本何姓,故廣西蠻也,已成之羽翼,垂十五年。
聞術人陰為畫策,搏泥作土牛,喝使行走,噴水畫七豬。
咒之,自壁間下地,期以巳年辰月庚申日,牛與豬生活。
始遂逆謀,斯又得之于賣蔔人。
下官留心三月于茲矣。
乃今端倪已露,正欲禀白,不虞訛言之來,牛與豬忽相映射。
雖然,太白化小兒為謠言,未必時人能解,大都此邦杌眬,斷非從容坐論之時。
下官請分八路掩捕之,倘巍峨百雉,不陷劫灰,事或有濟耳。
”節度使涕泣謝之。
參議去後,朝廷有使命至,以隴西公前年按閩獄,事涉暧昧,左遷涼州都督,竟有玉門之行。
參議往問,節度使怅然曰:“前者妖言驗矣!此行非湟中乎?公宜努力戡亂,無徒怨别離也。
”參議退而大悟曰:“亭節相之貶,其定數乎?然後來者必赅圃中丞也。
兩君之号,以亥代醜;正如訛言牛化為豬,是又非賊中所喝咒之二畜。
然下數句,久亦必驗,第無從預測之。
”時賊焰既長,賊鋒彌。
賣蔔人謂參議曰:“天龍之黨婁萬赤者,先為楚麻陽人,幼得奇疾,入大酉山書穴,遇侯老人,傳以離朱生遁之術,煉形于火,禁咒鱗蟲。
始入五溪蠻中構亂,其酋頗疑忌。
亡歸粵峤,說天龍而輔翊之,即曩所謂幻術人也。
嘗以妖火護天龍,變化萬态,煽惑數鄉人,雲彼以火得道,天龍應火德者也。
有中原竄士陸無倫進谒,大傾倒,願任馳驅,萬赤言于天龍,署僞通島使。
直不揣魚遊釜中,妄思劍倚天外矣。
”參議曰:“夫制賊之方,固宜多多益善。
亦乘其偃伏時,先據頭地也。
”乃授策八路:郡二,縣五,巡檢一。
曰暗練鄉兵,無求武人衛。
私布賞信,先從富室謀,早晚得急羽,即入剿。
又恐海幟交結,以西南隅屬海尚兩都督備交;以東一隅屬甘指揮備倭,密書一晝夜,達甲子城。
指揮謂燭生曰:“隴西公有廊清之志,又解印西行,百城之憂,非特三沐之感也。
邝賊何如之枭獍?敢發難自取湛族,而害此一方民耶!”燭生曰:“請展徹土作稼之文可耳。
”與指揮同拜手展繹其篆雲: 歲大荒落月行龍,孽龍鬥禺山神;子夜則起,申晚而滅,甲部遙分龍一爪。
燭生曰:“槍别浮之光,不箭射将自堕也。
區參議必能辦此賊。
然備倭之事,不以畀鎮官而責成本衛,知真倭假倭,消長存亡,系于君之赤手。
吾謂真倭前攻神泉,被吾伐謀誅其内應,必不敢再犯。
緻有損摧,應邝城之招緻者,必僞倭黑魚頭也。
二溜蠟書來,君可定行期矣!”指揮曰:“然則君自守新轄之神泉,吾有師期,必使走告!”燭生慨然去。
是夜,漁人有以釣筒獻者。
指揮命以餅金犒,攜筒秘室劈之,得小溜蠟書雲: 沙明密達:邬郁于某日,持倭所給令矢,投老魯帥艇。
老魯始猶疑其兩端,别艇候調。
前月盡夜,老魯呼郁密語,邝天龍以檄來召,連兵緻擾,有合乎縱橫之機。
但未略一舍,未踞一垣,妄自尊大,即擁僞号,恐妖由人興者,火還自焚也。
子為我觇之,王者自有規模,元勳亦殊氣象,果有異焉者乎!與其事定而識海水,驗東風,不如應之于先,遙結與國矣。
否則第然諾之,仍自為計,豈無端受黠蠻役也。
郁承命去石灣鄉中,以報使禮見邝。
其人赤色帻服如火官,詞意甚倨,旁一高座,号婁仙,亦服飾如火官之相。
幕中懸畫幅,題曰:“倒海圖。
”婁仙謂郁雲:“諸島之人情向背,吾于此圖得之。
島長之年将歲君,亦存此圖之水盂内。
爾老魯戈船起海東久矣。
欲見其狀乎?”就畫幅中手探一盂,貯水過盂面而不泛溢。
令郁就視之,見黑魚頭坐盂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