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五二回 嚴成方較錘結義 戚統制暗箭報仇
關燈
小
中
大
?”屈原公奏道:“臣的陣勢已經演熟,大王可傳旨,命王佐前去誘敵,待嶽飛兵來,就命王佐截住他的歸路。
再命崔慶、崔安居左,羅延慶、嚴成方在右,二大王楊凡統領中軍,四面夾攻。
先命花普方駕着戰船,去與韓世忠交戰,以防他來救應。
任那嶽飛通天本事,亦必就擒也。
”楊幺聽了這番言語大喜,即命:“軍師照計而行便了。
”屈原公領旨,自去準備。
旁邊閃出楊欽上前奏道:“軍師妙計雖好,但是嶽飛手下将士,俱是智勇兼全之輩,亦未可輕忽。
臣願拚身入虎穴,到潭州城去,與嶽飛講和。
若肯兩下罷兵息戰,不獨安然無事,又省了無數糧草。
”楊幺道:“禦弟前去講和甚妙!若肯退兵,情願送他些金帛,免得厮殺亦好。
楊欽正要領旨出班,隻見伍尚志閃出奏道:“單絲不成線,臣願與王叔同往未營講和。
”楊幺道:“驸馬同去,孤家更是放心。
”楊欽心中想道:“我有心事,特謀此差。
不道驸馬也要同去,如何是好?”無可奈何,隻得和驸馬一同出朝。
來到水口,下了小船,開到對岸。
二人上馬,來至城下,對城上軍士說道:“相煩通報元帥,說楊欽、伍尚志特來求見元帥。
”軍士連忙報進帥府。
嶽爺傳令,請進帥府相見。
軍士得令,出來開了城門,放他二人進城。
來到師府,進内見了元帥,口稱:“小将楊欽,同伍尚志奉主公之命,特來與元帥講和。
若肯罷兵息戰,情願備辦糧草犒軍等物,每年進納貢奉,免得人民塗炭。
未知元帥允否?”嶽爺大怒,喝道:“那楊幺早晚就擒,洞庭滅在旦夕,何得多言!”叫左右:“将二人拿下,兩處拘禁。
待我捉了楊主,一同斬首。
”左右一聲答應,将二人各房拘禁,元帥暗暗叫軍士将酒飯傳送。
到得初更時分,叫張保悄悄的去請了楊欽來到後營,重新見禮。
元帥讓他坐了客位,問道:“方才冒犯!在諸将面前不得不如此,幸乞恕罪!不知将軍此來,有何指教?”楊欽道:“今屈原公調集各路兵馬,擺一‘五方陣’,前後左右俱有埋伏,特來報知元帥,以便準備破敵之計。
但恐元帥大兵到時,玉石不分,要求元帥保全家口,感德無涯!”元帥道:“前承将軍美意,破了蛇盤山。
本帥還要奉明封贈,豈敢有犯?”即命家丁取過小旗一面,遞與楊欽道:“倘大兵到日,将此旗插于門上,諸軍自不敢進門。
”楊欽接了旗收好,謝了元帥。
元帥仍命張保送回房中安歇。
又叫王橫:“你去好好的請那伍尚志來。
”王橫領令出去。
不一時,尚志已到,見了元帥跪下道:“前者有犯虎威,望元帥恕罪!”元帥用手扶起請坐,便道:“将軍大才,實為可敬。
但所事非人,實為可惜!不知将軍今日此來,有何主見?” 伍尚志就将得勝國營、招為驸馬之事說了一遍,然後道:“那公主雖與小将做了花燭,卻不肯成親,要求元帥作主,方成此事。
”元帥聞言,哈哈大笑道:“楊幺招驸馬,怎麼要本帥作主起來?豈非笑話?”伍尚志道:“有個緣故,那公主并非楊幺之女,乃潭州潭村人氏,父親姚平章,一門俱被楊女殺死。
其時公主年幼,楊幺認為已女。
”嶽爺吃驚,道:“姚平章是吾母舅,那公主是我表妹了!如今卻待怎麼?”尚志道:“公主說,一則有父母之仇,二則元帥乃公主之兄。
所以謀得此差,來見元帥請命,以安公主之心。
”元帥聞言,即忙站起來道:“這等說來是我的妹丈了!”遂傳命,請公子來見禮,便道:“這是我兒嶽雲。
”嶽雲見了禮。
元帥吩咐家将:“去請楊老爺來。
”伍尚志吃驚道:“小将在此,不便相見。
”嶽爺道:“不妨!他也有事到此。
”不一會,楊欽走進來,見了伍尚志,甚是慌張。
元帥笑把從前之事說了一遍,二人大笑起來!當夜,重整酒席,飲了一番,遂一處安歇。
次日,送至水口,下船回寨見了楊幺,一同奏道:“嶽飛有允和之意,奈衆将不肯,故留在驿中過了一夜。
衆将請命,要斬臣二人,又是嶽飛道:‘兩國相争,不斬來使。
’放臣二人回來繳旨。
”楊幺聞奏,心甚不悅,起身回宮。
那伍尚志進宮見了公主道:“今日見過令兄,将公主之言一一道達了。
令兄待等平了楊幺,令兄作主,與公主成婚也。
”公主謝道:“郎君若能與我父母報仇,感德不盡!”這邊閑話,且按下慢表。
再說嶽元帥調齊人馬,約定韓元帥水陸會剿。
分撥楊虎、阮良、耿明初、耿明達、牛臯,共是五人,來助韓元帥,由水路進發。
自同衆将出了潭州城,安下大營,準備與楊幺決戰。
不因此番開兵,有分教: 江水澄清翻作赤,湖波蕩漾變成紅。
畢竟不知誰勝誰負,且聽下回分解。
再命崔慶、崔安居左,羅延慶、嚴成方在右,二大王楊凡統領中軍,四面夾攻。
先命花普方駕着戰船,去與韓世忠交戰,以防他來救應。
任那嶽飛通天本事,亦必就擒也。
”楊幺聽了這番言語大喜,即命:“軍師照計而行便了。
”屈原公領旨,自去準備。
旁邊閃出楊欽上前奏道:“軍師妙計雖好,但是嶽飛手下将士,俱是智勇兼全之輩,亦未可輕忽。
臣願拚身入虎穴,到潭州城去,與嶽飛講和。
若肯兩下罷兵息戰,不獨安然無事,又省了無數糧草。
”楊幺道:“禦弟前去講和甚妙!若肯退兵,情願送他些金帛,免得厮殺亦好。
楊欽正要領旨出班,隻見伍尚志閃出奏道:“單絲不成線,臣願與王叔同往未營講和。
”楊幺道:“驸馬同去,孤家更是放心。
”楊欽心中想道:“我有心事,特謀此差。
不道驸馬也要同去,如何是好?”無可奈何,隻得和驸馬一同出朝。
來到水口,下了小船,開到對岸。
二人上馬,來至城下,對城上軍士說道:“相煩通報元帥,說楊欽、伍尚志特來求見元帥。
”軍士連忙報進帥府。
嶽爺傳令,請進帥府相見。
軍士得令,出來開了城門,放他二人進城。
來到師府,進内見了元帥,口稱:“小将楊欽,同伍尚志奉主公之命,特來與元帥講和。
若肯罷兵息戰,情願備辦糧草犒軍等物,每年進納貢奉,免得人民塗炭。
未知元帥允否?”嶽爺大怒,喝道:“那楊幺早晚就擒,洞庭滅在旦夕,何得多言!”叫左右:“将二人拿下,兩處拘禁。
待我捉了楊主,一同斬首。
”左右一聲答應,将二人各房拘禁,元帥暗暗叫軍士将酒飯傳送。
到得初更時分,叫張保悄悄的去請了楊欽來到後營,重新見禮。
元帥讓他坐了客位,問道:“方才冒犯!在諸将面前不得不如此,幸乞恕罪!不知将軍此來,有何指教?”楊欽道:“今屈原公調集各路兵馬,擺一‘五方陣’,前後左右俱有埋伏,特來報知元帥,以便準備破敵之計。
但恐元帥大兵到時,玉石不分,要求元帥保全家口,感德無涯!”元帥道:“前承将軍美意,破了蛇盤山。
本帥還要奉明封贈,豈敢有犯?”即命家丁取過小旗一面,遞與楊欽道:“倘大兵到日,将此旗插于門上,諸軍自不敢進門。
”楊欽接了旗收好,謝了元帥。
元帥仍命張保送回房中安歇。
又叫王橫:“你去好好的請那伍尚志來。
”王橫領令出去。
不一時,尚志已到,見了元帥跪下道:“前者有犯虎威,望元帥恕罪!”元帥用手扶起請坐,便道:“将軍大才,實為可敬。
但所事非人,實為可惜!不知将軍今日此來,有何主見?” 伍尚志就将得勝國營、招為驸馬之事說了一遍,然後道:“那公主雖與小将做了花燭,卻不肯成親,要求元帥作主,方成此事。
”元帥聞言,哈哈大笑道:“楊幺招驸馬,怎麼要本帥作主起來?豈非笑話?”伍尚志道:“有個緣故,那公主并非楊幺之女,乃潭州潭村人氏,父親姚平章,一門俱被楊女殺死。
其時公主年幼,楊幺認為已女。
”嶽爺吃驚,道:“姚平章是吾母舅,那公主是我表妹了!如今卻待怎麼?”尚志道:“公主說,一則有父母之仇,二則元帥乃公主之兄。
所以謀得此差,來見元帥請命,以安公主之心。
”元帥聞言,即忙站起來道:“這等說來是我的妹丈了!”遂傳命,請公子來見禮,便道:“這是我兒嶽雲。
”嶽雲見了禮。
元帥吩咐家将:“去請楊老爺來。
”伍尚志吃驚道:“小将在此,不便相見。
”嶽爺道:“不妨!他也有事到此。
”不一會,楊欽走進來,見了伍尚志,甚是慌張。
元帥笑把從前之事說了一遍,二人大笑起來!當夜,重整酒席,飲了一番,遂一處安歇。
次日,送至水口,下船回寨見了楊幺,一同奏道:“嶽飛有允和之意,奈衆将不肯,故留在驿中過了一夜。
衆将請命,要斬臣二人,又是嶽飛道:‘兩國相争,不斬來使。
’放臣二人回來繳旨。
”楊幺聞奏,心甚不悅,起身回宮。
那伍尚志進宮見了公主道:“今日見過令兄,将公主之言一一道達了。
令兄待等平了楊幺,令兄作主,與公主成婚也。
”公主謝道:“郎君若能與我父母報仇,感德不盡!”這邊閑話,且按下慢表。
再說嶽元帥調齊人馬,約定韓元帥水陸會剿。
分撥楊虎、阮良、耿明初、耿明達、牛臯,共是五人,來助韓元帥,由水路進發。
自同衆将出了潭州城,安下大營,準備與楊幺決戰。
不因此番開兵,有分教: 江水澄清翻作赤,湖波蕩漾變成紅。
畢竟不知誰勝誰負,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