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四九回 楊欽暗獻地理圖 世忠計破藏金窟
關燈
小
中
大
進帥府來。
嶽爺正在帳中,坐在燈下觀書等信。
忽見張保回營來見,将楊欽之言禀明,把冊子呈上。
嶽爺拆開細看,心中暗喜,随命張保出營施放号炮,令埋伏四将回營。
到了次日,嶽爺帶了冊子出城,到水寨來見韓世忠,行禮坐定。
嶽爺請韓元帥屏去左右,好商量機密事情。
韓元帥道:“為将者,全在上下同心。
我手下将士如自己一般,有話不妨竟說。
”嶽爺即将冊子送過道:“有一功勞,特送與元帥。
”韓元帥接來一看,原來是一幅地理圖,分注得明明白白,大喜道:“承讓此功,何以為謝?”嶽爺道:“都是為朝廷出力,何出此言?”韓元帥道:“還懇元帥麾下撥幾位統制幫助幫助。
”嶽爺道:“少停便送來。
”辭别起身,一竟回轉帥府,即點湯懷、王貴、牛臯、趙雲、周青、梁興、張顯、吉青人員統制,去助韓元帥。
又吩咐道:“諸位将軍,到了韓元帥那裡,須要小心!若犯了軍令,無人解救。
”衆将答應一聲,齊上馬出城,來見韓元帥,參見已畢。
韓爺大喜,遂命大公子韓尚德,同着曹成、曹亮等看守水寨。
自己同二公子韓彥直,率領八員統制,帶領精兵五千,直到蛇盤山。
離山十餘裡,安下營盤。
早有喽羅報上蛇盤山去。
看官不知,這蛇盤山在千萬山深處,一路都是亂山高嶺,深篁密箐,路徑叢雜,極難識認。
山中有一洞,名為藏金窟,乃是楊幺的巢穴。
楊幺的父親楊枭,同着第三子楊賓,五子楊會,僞設護山丞相邬天美,鎮國元帥燕必顯,輔國元帥燕必達,左衛将軍管師彥,右衛将軍沉鐵肩,還有護山太保二十名,護山勇士二千名,聚集喽羅萬餘保守。
出入不常,人迹罕到。
所以前者官兵來剿,往往失利。
不意楊欽将路徑細細畫成此冊,獻與嶽爺,因此韓元帥得近山下紮營。
當時楊枭聞報,吃驚道:“宋兵怎能到得此間?必然我兒身邊有了奸細了!”楊賓、楊會一齊上前禀道:“父王且先捉了來将,再查察奸臣便了。
”楊枭便問:“誰人下山去,打聽宋兵虛實?”當有元帥燕必顯上前領令願往。
楊枭即命楊賓同去擒捉未将。
二人得令,一同上馬,帶領喽羅下山,直到宋營讨戰。
小校報進營中,韓元帥即命二公子出營迎敵。
二公子應聲:“得令!”上馬領兵出營,來到陣前,大喝道:“賊将何名?天兵到此,還不下馬受縛?”燕必顯道:“我乃楊大王駕前鎮國大元帥燕必顯是也。
你是何人,擅敢到此尋死?”韓彥直道:“我乃韓元帥二公子韓彥直便是。
汝等逆天謀叛,特來擒你!”燕必顯大怒,提起八十二斤合扇刀,望韓彥直當頭砍來。
韓彥直舞動那杆虎頭槍架祝一場好殺: 燕必顯虎頭豹眼,韓彥直齒白唇紅。
虎頭槍欺霜傲雪,合扇刀掣電飛虹。
那個真是離山猛虎,這個分明出海遊龍。
一個怒氣若雷吼,一個人發氣填胸。
你殺我,捐軀馬革何曾惜;我殺你,願與皇家建大功。
兩個此戰到三十餘合,韓公子賣個破綻,回馬詐敗,燕必顯拍馬趕上。
韓公子在腰間拔出金鞭,回轉馬耍的一鞭,正中燕必顯的左臂。
燕必顯叫聲:“不好!”把身子一扭,回馬便走。
二公子趕上,将勒甲縧一把,輕輕提過來,橫在馬上。
那邊楊賓本是個無用之人,看見燕必顯被擒,欲待向前來搶,又恐敵不過;欲要退後,又恐人笑,隻指點衆喽羅:“快殺上去救元帥!”衆喽羅因是三大王指揮,又不敢不上前;欲待上前,料來怎生敵得過,隻得假意呐喊,進了一步,倒退了兩步。
二公子見此光景,便把燕必顯擲下,叫軍士綁縛了,解往營中。
自己回馬搖槍,飛一般的沖去。
那些喽羅,已挑死了幾十。
楊賓正待逃走,二公子一馬已到面前,挺槍直刺。
楊賓戰抖抖的,舉起手中這杆看樣方天畫戟來招架。
二公子把槍枭開畫戟,攔腰一把,已将楊賓擒過馬來。
衆喽羅俱各沒命的跑回山上去報信了。
二公子掌着得勝鼓回營,來見父親繳令。
韓元帥命将二賊推過來,軍士得令,将燕必顯、楊賓二人推至帳前。
楊賓垂頭喪氣的跪下,那燕必顯立而不跪。
韓元帥大喝道:“你這賊子既被擒來,怎敢不跪?”燕必顯道:“大丈夫被擒,要殺就殺,豈肯跪你?”元帥看見二人光景,便喝小校:“且将他二人監禁後營。
待我破了他的巢穴,捉了楊枭,一同斬首。
”小校得令,将二人監在後營。
元帥又令兩個軍士暗暗吩咐如此如此。
軍士得令行事,不表。
且說燕必顯、楊賓兩個鎖禁在營中,卻是每人一間國房,緊緊對着,各人四名軍士看守,不容說話。
到了晚間,那楊賓已是餓得肚裡鬼叫,瞪兩隻眼睛空望,卻見兩個小軍,一個托着一盤不知什麼菜蔬,一個提着一大瓶,大約是酒,一手一蘿,大約是飯,走進對面房中去了。
直至更深,也有一個小軍托着一碗粗飯,一碗冷不冷、熱不熱的白
嶽爺正在帳中,坐在燈下觀書等信。
忽見張保回營來見,将楊欽之言禀明,把冊子呈上。
嶽爺拆開細看,心中暗喜,随命張保出營施放号炮,令埋伏四将回營。
到了次日,嶽爺帶了冊子出城,到水寨來見韓世忠,行禮坐定。
嶽爺請韓元帥屏去左右,好商量機密事情。
韓元帥道:“為将者,全在上下同心。
我手下将士如自己一般,有話不妨竟說。
”嶽爺即将冊子送過道:“有一功勞,特送與元帥。
”韓元帥接來一看,原來是一幅地理圖,分注得明明白白,大喜道:“承讓此功,何以為謝?”嶽爺道:“都是為朝廷出力,何出此言?”韓元帥道:“還懇元帥麾下撥幾位統制幫助幫助。
”嶽爺道:“少停便送來。
”辭别起身,一竟回轉帥府,即點湯懷、王貴、牛臯、趙雲、周青、梁興、張顯、吉青人員統制,去助韓元帥。
又吩咐道:“諸位将軍,到了韓元帥那裡,須要小心!若犯了軍令,無人解救。
”衆将答應一聲,齊上馬出城,來見韓元帥,參見已畢。
韓爺大喜,遂命大公子韓尚德,同着曹成、曹亮等看守水寨。
自己同二公子韓彥直,率領八員統制,帶領精兵五千,直到蛇盤山。
離山十餘裡,安下營盤。
早有喽羅報上蛇盤山去。
看官不知,這蛇盤山在千萬山深處,一路都是亂山高嶺,深篁密箐,路徑叢雜,極難識認。
山中有一洞,名為藏金窟,乃是楊幺的巢穴。
楊幺的父親楊枭,同着第三子楊賓,五子楊會,僞設護山丞相邬天美,鎮國元帥燕必顯,輔國元帥燕必達,左衛将軍管師彥,右衛将軍沉鐵肩,還有護山太保二十名,護山勇士二千名,聚集喽羅萬餘保守。
出入不常,人迹罕到。
所以前者官兵來剿,往往失利。
不意楊欽将路徑細細畫成此冊,獻與嶽爺,因此韓元帥得近山下紮營。
當時楊枭聞報,吃驚道:“宋兵怎能到得此間?必然我兒身邊有了奸細了!”楊賓、楊會一齊上前禀道:“父王且先捉了來将,再查察奸臣便了。
”楊枭便問:“誰人下山去,打聽宋兵虛實?”當有元帥燕必顯上前領令願往。
楊枭即命楊賓同去擒捉未将。
二人得令,一同上馬,帶領喽羅下山,直到宋營讨戰。
小校報進營中,韓元帥即命二公子出營迎敵。
二公子應聲:“得令!”上馬領兵出營,來到陣前,大喝道:“賊将何名?天兵到此,還不下馬受縛?”燕必顯道:“我乃楊大王駕前鎮國大元帥燕必顯是也。
你是何人,擅敢到此尋死?”韓彥直道:“我乃韓元帥二公子韓彥直便是。
汝等逆天謀叛,特來擒你!”燕必顯大怒,提起八十二斤合扇刀,望韓彥直當頭砍來。
韓彥直舞動那杆虎頭槍架祝一場好殺: 燕必顯虎頭豹眼,韓彥直齒白唇紅。
虎頭槍欺霜傲雪,合扇刀掣電飛虹。
那個真是離山猛虎,這個分明出海遊龍。
一個怒氣若雷吼,一個人發氣填胸。
你殺我,捐軀馬革何曾惜;我殺你,願與皇家建大功。
兩個此戰到三十餘合,韓公子賣個破綻,回馬詐敗,燕必顯拍馬趕上。
韓公子在腰間拔出金鞭,回轉馬耍的一鞭,正中燕必顯的左臂。
燕必顯叫聲:“不好!”把身子一扭,回馬便走。
二公子趕上,将勒甲縧一把,輕輕提過來,橫在馬上。
那邊楊賓本是個無用之人,看見燕必顯被擒,欲待向前來搶,又恐敵不過;欲要退後,又恐人笑,隻指點衆喽羅:“快殺上去救元帥!”衆喽羅因是三大王指揮,又不敢不上前;欲待上前,料來怎生敵得過,隻得假意呐喊,進了一步,倒退了兩步。
二公子見此光景,便把燕必顯擲下,叫軍士綁縛了,解往營中。
自己回馬搖槍,飛一般的沖去。
那些喽羅,已挑死了幾十。
楊賓正待逃走,二公子一馬已到面前,挺槍直刺。
楊賓戰抖抖的,舉起手中這杆看樣方天畫戟來招架。
二公子把槍枭開畫戟,攔腰一把,已将楊賓擒過馬來。
衆喽羅俱各沒命的跑回山上去報信了。
二公子掌着得勝鼓回營,來見父親繳令。
韓元帥命将二賊推過來,軍士得令,将燕必顯、楊賓二人推至帳前。
楊賓垂頭喪氣的跪下,那燕必顯立而不跪。
韓元帥大喝道:“你這賊子既被擒來,怎敢不跪?”燕必顯道:“大丈夫被擒,要殺就殺,豈肯跪你?”元帥看見二人光景,便喝小校:“且将他二人監禁後營。
待我破了他的巢穴,捉了楊枭,一同斬首。
”小校得令,将二人監在後營。
元帥又令兩個軍士暗暗吩咐如此如此。
軍士得令行事,不表。
且說燕必顯、楊賓兩個鎖禁在營中,卻是每人一間國房,緊緊對着,各人四名軍士看守,不容說話。
到了晚間,那楊賓已是餓得肚裡鬼叫,瞪兩隻眼睛空望,卻見兩個小軍,一個托着一盤不知什麼菜蔬,一個提着一大瓶,大約是酒,一手一蘿,大約是飯,走進對面房中去了。
直至更深,也有一個小軍托着一碗粗飯,一碗冷不冷、熱不熱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