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四九回 楊欽暗獻地理圖 世忠計破藏金窟

關燈
詩曰: 烽煙戈甲正重重,血戰将軍漂杵紅。

     拟向圍場定狐兔,博取天山早挂弓。

     說話那些标槍手一齊殺将出來,牛臯便叫:“元帥快走!待我斷後。

    ”嶽爺忙向腰間拔出寶劍,望外殺出。

    牛臯舞動雙锏,且戰且走。

    來到二門,隻見張保手執佩刀,保住馬匹,大叫:“元帥!牛将軍!快請上馬,好讓小人擋住後頭。

    ”嶽爺、牛臯慌忙上馬,不期前面丢下闆凳家夥,橫滿一地。

    後面标槍手又追來。

    張保一刀砍死一個,奪過一杆槍來,連挑幾人。

    牛臯回首,又打死十來個。

    那些标槍手不敢上前。

    張保把槍将闆登條桌挑開。

    三人方出一層,兩邊屋上瓦片如雨點一般打下來。

     三人俱打得頭青臉腫,冒着險拚命跑出大門外邊。

    雷家五将左右殺來。

    嶽爺三人正在招架厮殺,忽聽得呐喊聲響,楊再興一馬沖來,手起一槍,把雷仁挑下馬來。

    雷義舉起鐵錘打來,楊再興架開錘,回手一槍,正中雷義心窩,翻身落馬。

    恰好嶽雲飛馬上來,先保了元帥三人出寨,楊再興在後跟着。

    那雷家三兄弟使刀的使刀,舉叉的舉叉,帶領兵卒追上來。

    楊再興大怒,撥回馬,使開這杆滾銀槍,左飛右舞,一連把三将挑死。

    再把衆兵大殺一陣,方才收兵,趕上嶽爺。

    一同回轉潭州,進了城,來到帥府,衆将俱來請安。

    元帥命紀錄官記了楊将軍、牛臯、張保三人的功勞。

    又命牛臯、張保到後營調治,不表。

     再說王佐來見楊幺,将嶽爺逃回之事奏明。

    楊幺好生懊惱,用計不成,反折了雷家五将!命王佐:“且自回營,待孤家另思别計便了。

    ”當時王佐辭了楊幺,自回寨中,不提。

     且說嶽元帥升帳,有軍士來報:“啟上大老爺,今有韓世忠元帥帶領水軍十萬,大小戰船,已在水口紮成水寨,特來報知。

    ”嶽元帥大喜,即忙帶了張保,前往水寨拜候。

    軍土報進水寨,韓元帥大開寨門迎接進寨。

    二人見禮坐定,韓元帥問道:“大元戎到此,與楊幺打過幾仗了?”嶽元帥道:“不知虛實,尚未與他交兵。

    若定戰期,還仗老元戎相助一臂!”韓元帥連稱:“不敢!”吩咐擺宴款待。

    二人上席對飲,談論了一回。

    看那天色已晚将下來,嶽爺辭别,韓元帥送出水寨。

     嶽爺上了馬,沿湖一路探看,那洞庭湖真個波濤萬頃,水厭一色。

    遠遠望見那君山上宮殿巍巍,旗幡密密,十分雄壯。

    正在觀看,忽見水面上一隻小船,使着雙槳,望着邊岸蕩來。

    張保看見後首有一帶茂林,便叫元帥:“那隻小船來了,且進林子裡躲一躲。

    ”嶽爺忙進林中,張保也走了進來窺看。

    隻見那隻小船直抵湖岸,艄子把船攏好。

    船艙裡走出一個人來,四面張望,口中自言自語的道:“我明明看見有兩個人在此,怎麼不見了?”張保見那人手無軍器,便提棍走出林中,大喝一聲:“那裡來的奸細,到此窺探?”那人道:“我那裡是奸細?要見嶽元帥幹一件功勞的。

    ”張保道:“既要見元帥,卻好在此,你且跟我來。

    ” 那人就跟着張保走進林中。

    張保指着嶽爺道:“這就是元帥。

    不知有何事?”那人便向爺跪下道:“小人乃是楊幺的族弟,名喚楊欽。

    因逆兄不知天命,妄行叛逆,小人要保全祖宗血食,無門可見元帥。

    方才有事過湖,見元帥獨騎而行,意是宋朝将官,欲投托求見。

    不意天幸,得遇元帥。

    元帥若不見疑,可于明日晚間,約準到此一會。

    小人獻一計,可滅逆兄。

    萬勿失信!”元帥道:“你既知順逆來歸,何不就同本帥歸宋,反要明日再見?”楊欽道:“元帥身為大将,豈不知機事不密,決無成功?小人既以身許國,豈不欲早投大寨?但小人手無縛雞之力,又未修習行兵之道,于事無益。

    隻有一隐情,必須秘密。

    倘少有洩漏,不獨無功,反多周折也!”嶽爺道:“既如此說,準于明日到此領教便了。

    ”楊欽叩頭辭别了元帥,下船而去。

     嶽爺同張保回城,安歇了一夜。

    到次日下午嶽爺暗暗的命張憲。

    楊再興、嶽雲、王貴田将,各帶三千人馬,在于湖邊四處埋伏。

    但看流星為号,即殺出救應。

    若安然無事,聽炮聲回營。

    四将領令,各自埋伏去了。

    到了臨晚,元帥喚過張保來吩咐道:“你可獨自前去,見機而行。

    倘有意外之變,可将流星放起,自有救應。

    ”張保道:“不妨!小人走得快,若是不答對,我自跑了回來就是。

    ”嶽爺道:“須要小心!”張保辭了嶽爺,出城來到林中,等了一會,果然見一隻小船攏岸。

    楊欽走上岸來,張保走出林子外叫一聲:“楊将軍來了麼?”楊欽道:“元帥在那裡?” 張保道:“元帥偶染小恙,故命我到此等候。

    ”楊欽道:“既然如此,我有一物,相煩面呈元帥。

    切不可被一人知覺!”就在身邊取出一個小小冊子,封固甚密,遞與張保,再四叮咛,辭别下船。

    張保收了冊子,拔步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