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五年五月壬辰朔曆成賜名統天至今用之自建隆迄慶元二百五十年之閑曆十四變上距黃帝之曆凡五十變矣而知曆者謂統天新曆尤複疏謬昔洛下闳太初曆成自言八百年當差一度其後未及八十年固已差一度矣李淳風亦曰一氣差三度九日差一刻又曰自太初下至麟德差四日自太初上及僖公差三日一行亦曰劉洪曆四十五年差一度梁武帝曆百八十六年差一度以前人曆術之精猶不免此況賤工之草創者乎大抵唐以後律曆之法不傳士大夫無所從受而星翁曆人類多鄙淺是以不足以推明其學也近世蔡元定季通号為知數而亦未嘗見于用餘嘗考易之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革者變也治而明之則非但因其已成而無所事乎損益也故記其本末如此以待能者考焉 炎興以來敕局廢置 律令者自魏李悝漢蕭何以來有之曆代相傳皆以律書為本至周世宗始謂之刑統國初因之其删修但屬大理寺逮天聖編敕始有詳定編敕所别命官領之熙甯以後诏修一司敕令則又以編修諸司敕式所為名元佑改熙豐之法則又以重修敕令所為名自後迄政和不改政和元年冬始頒海行敕令十二月十七日靖康元年又更修焉其後議者乃乞用元豐嘉佑之閑以俟新書之成九月十三日丙子其冬又诏律令依嘉佑斷刑依元豐十月十四日丁未建炎元年夏因滁州推官趙伯總有言複诏政和海行法非禦筆修立者許引用四月二十四日丁亥三年夏複辟赦書修複仁宗故事遵用嘉佑條法四月八日乙卯刑部侍郎商守拙因乞以嘉佑政和二敕相照賞典并從重條約并從寬許之四年夏诏敕令所将嘉佑政和條制對修成書大理卿兼同詳定一司敕令王衣乃乞召人言編敕利害仍以詳定重修敕令所為名令寺官局官同共對修六月初七日丁醜後三日始命宰臣範宗尹提舉重修敕令參知政事張守同提舉其秋言者乞令省部百司吏人将所省記條攢類成冊聞奏八月辛未朔至紹興元年秋守等始以紹興重修敕令格式及申明看詳等總七百六卷上之八月四日甲戌自是迄于三十年之秋敕局所修之書又一千八百六十三卷紹興三年九月朱勝非等上吏部敕令格式等一百八十四冊 六年九月張浚等上祿秩新書等二百四卷 八年六月趙鼎等上諸班直諸軍轉員敕格式十三卷又上親從親事官轉員敕令格七卷 十月秦桧等上祿秩敕令格三十二卷又上三省令格二卷樞密院令格二卷六曹寺監通用令一卷太常宗正大理寺通用令一卷又治獄令一卷以上目錄申明共十二卷 十年十月上在京通用敕令格式六十七卷 十二年十二月上六曹通用敕令格式十卷又上寺監通用敕令格式十卷庫務通用敕令格式八卷六曹寺監通用敕令格式十卷六曹寺監庫務通用敕令二卷又申明四卷 十三年十月上國子監敕令格式十四卷又上太學敕令格式十四卷武學律學敕令格式各十卷小學敕令格式二卷監學申明等八卷十七年十一月上常平免役敕令格式申明等共五十四卷十九年六月上吏部續降并别編共四百三十五卷 二十一年七月上鹽法敕令格式續降等共二百五十五卷又上茶法一百四卷寺監庫務通用敕令二卷 二十三年十一月上大宗正司敕令格式申明等八十七卷 二十五年九月上紹興寬恤诏令二百卷 二十六年十二月萬俟等上貢舉敕令格式十項共四十五卷又上厘正省曹寺監内外諸司等法四卷 三十年八月陳康伯上參附吏部敕令格式申明等共七十二卷又上刑名疑難斷例二十一卷通海行法為二千六百二十卷有奇論者以為官吏猥多賞費亦濫三十一年遂罷之檢尋月日未獲三十二年夏有旨裒集上皇聖政吏部侍郎徐度乞複置敕令所從之六月二十九日甲午幹道四年冬秘書少監兼權刑部侍郎汪大猷言建炎後續旨凡二萬條前後殊不合請删修為書俾吏不得肆诏可之十一月二十八日乙酉乃以重修敕令所為名六年冬又以詳定一司敕令所為名十一月十九日乙未置提舉官二以屬宰相同提舉一以屬執政詳定一從官為之删定官五視曩時官減三之一史胥徒減三之一自幹道以後新修之書又為三千一百二十五卷幹道二年六月刑部侍郎方滋上特旨斷例七十卷 六年八月虞允文上幹道敕令格式等二百四十六卷 九年二月梁克家等上三省樞密院敕令格式四項共一百四十卷看詳意義五百卷 淳熙二年十二月龔茂良等上吏部七司法三百卷 三年三月上吏部條法四十卷 四年五月上淳熙新編特旨斷例四百二十件 十一月十一日李彥穎上淳熙重修敕令格式等項二百四十六卷 六年七月趙雄等上一州一路酬賞法四項共二百二十三卷看詳六百三十八卷 七年五月上淳熙條法事類四百二十二卷 十一年五月本所上隆興以來寬恤诏令三百卷而一路别法已修者一千二百餘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