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尺道

關燈
,仍是接着悶頭大睡。

    過了一會兒,就聽耳邊有個女人說:“你别壓我的鞋,别壓我的鞋,你壓我的鞋我就要你的命……” 這句話清清楚楚,胖子半睡半醒間仍是聽得格外真切,禁不住全身上下起了一片毛栗子出來,騰地坐起身來。

    饒是他膽大包天,也已出了一身冷汗,再看磨房中哪有什麼女人,門外豔陽高照,天色大亮了。

     胖子心覺有異,罵了幾句,起身一看,原來在身下木闆上,端端正正的擺放着一雙女式棉鞋,鞋頭還繡了兩朵驕豔欲滴的紅牡丹。

    胖子抹了抹頭上的冷汗,心中發起狠來,自言自語道:“這家夥,來真格的了。

    ”抄起兩隻鞋來扔在地上,狠狠踩了幾腳,随後揚長而去。

     回屯子後他對人們吹起此事,大夥都說十幾年前,有個小媳婦在那間磨房裡上吊了,臨死時穿着一雙新棉鞋,當時連鞋都一起埋墳裡了,苞米地邊上的磨房也沒人再去,怎麼可能在昨天夜裡被胖子見到那雙鞋?豈不撞鬼了?有好事的人,又跑去磨房看了,也沒見有什麼鞋子,都說是胖子偷喝土燒喝暈了頭。

     胖子也稀裡糊塗地沒當正經事,隔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鬼魂前來索命。

    不過到今天回想起來,夜宿深山,壓着女鬼的鞋子睡了一夜,也确實覺得有些聳人毛骨,天知道那天晚上是撞到哪門子邪了。

     這段經曆卻是胖子插隊時遇到的真實之事,不過此時他在汽車上侃将出來,自是存心賣弄,不肯原事原說,不免要添油加醋,增加了許多聳人聽聞的駭人橋段。

     但是幺妹兒膽子大,根本唬不住她,隻是覺得有幾分刺激新奇,并不理會有多麼可怕,還取笑胖子瓜包氣,扯耙子講個吓人的故事都講不生動。

     我暗中點頭:“這丫頭,果然有個能做些艱險之事的膽量。

    ”正想打聽地仙古墓附近的風物傳說,便借機說幺妹兒膽量真是不凡,在老家是不是總聽鬼故事?不妨也給我們講些來聽。

     幺妹兒說青溪鎮曆史很古老,開了幾百年巫鹽礦,巫鹽是一種特殊的地質鹽,可以加工成食用鹽,古時鹽稅極重,私采地鹽是要掉腦殼兒的,民間大多都是偷着挖掘開采,以此謀取暴利,所以青溪一帶的大小礦井不下千百處,到清代前後就差不多開采盡了,山中再也找不到新的鹽脈,加上後來大舉修築防空洞,使得山裡遍地都是窟窿。

     “天然的、人工的、半人工的”各種洞穴山窟縱橫交錯,相互累積疊壓,有的地方深可數十裡,外來之人寸步難行,挖的深了難免會見到許多希奇古怪的東西,所以各種各樣地傳說都有,她曾經常到礦洞礦坑裡去玩,反正那時候不太懂事,也不覺得恐怖。

     我聽得這些情形,不禁暗地裡叫苦,眼見這最後一點指望,都要抛進東洋大海裡去了,青溪的各種工程,把大山都快挖透了,卻始終沒人發現“地仙古墓”,不知“觀山太保”究竟使了什麼遮天的手段?也可能“封王墳”隻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傳說,根本就不存在于世上。

     不過幺妹兒說的話中,提到了“穴地采鹽”之事,巫鹽已是滅絕的資源了,如今不複得見,我以前做工兵的時候,都不曾聽說過山裡還可以挖出鹽來,但此事卻有些符合地仙古謎中的“鑿井伐鹽,問鬼讨錢”之語。

     想到這些,我便以“好個大王,有身無首;娘子不來,群山不開;燒柴起鍋,煮了肝肺;鑿井伐鹽,問鬼讨錢;鳥道縱橫,百步九回;欲訪地仙,先找烏羊……”之語相詢,問幺妹兒是否知道這些話中藏着什麼秘密? 幺妹兒也茫然不解,她從沒聽說過封家秘傳下這段的尋仙暗示,不知話裡打的是啥子啞謎,但要說到“鑿井伐鹽,問鬼讨錢”,必定是指“青溪”古鎮,再不會錯的。

    舊時稱采巫鹽礦的礦坑為“鹽井”,隻是本鄉本土的叫法,外地人大多不曾聽說。

     “巫鹽地井”皆為地方豪族占據,窮人隻得做“苦力、窯奴”,巫鹽礦内常有沼氣,地底又有随時湧出地下水,礦工窯奴們下井作業,每每要擔許多風險,常有大批窯奴屈死在井下,故此當地民諺才說“鑿井伐鹽、問鬼讨錢”。

     我見終于有了一些頭緒,可隻此一段,仍是難解全意,估計要想洞悉“地仙村”的謎團,仍是要先破解第一句“好個大王,有身無首”,按部就班的逐步推測,青溪鎮舊時居民早已分散各地,想再多找幾個人打探都不可能,那些古老的傳說,也肯定要比明代的墳墓更加久遠,如今的人未必還能知道。

    我腦中思緒雜亂,正沒理會處,隻見車窗外雲開霧散之處,遠遠地顯出一座蒼郁挺拔的山峰,瑰麗奇俏,清幽朦胧,不覺看得入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