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回 一枝梅獨奮神勇 邺天慶誤聽人言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百十四回一枝梅獨奮神勇邺天慶誤聽人言
話說徐鳴臯聽了一枝梅一番議論,當下亦甚以為然,因道:“賢弟之言甚合我意,且俟明日開戰後,看是如何情形,再作計議便了。
”一宿無話。
次日即傳令開兵。
所有部下各兵,無不争先恐先,但聽一聲炮響,齊向南康賊營而來。
此時邺天慶知救兵已到,但留一半精兵圍城,其餘一半已立下營寨,準備與徐鳴臯、一枝梅對敵。
城中知府郭慶昌、參将趙德威、守備孫理文等,亦早有細作去報,也知道徐鳴臯等分兵來救,于是更加防守,雖有賊兵攻城,那裡肯稍忽怠慢。
徐鳴臯督率所部,到了賊營不過有半裡之遙,當下排成陣勢,一枝梅首先出馬讨戰。
賊營中早有人飛報進去,邺天慶聞報,也就披挂出營。
彼此二陣對國,一枝梅大聲罵道:“好大膽叛賊,趙王莊破了爾等迷魂陣,也該知道本将軍等的利害,從此洗心革面,勉為好人。
乃敢怙惡不悛,又慫恿叛王殺害朝廷命官,舉兵公然造反,前來攻取城池,實屬罪大惡極,憋不畏法。
現在天兵到此,須知本将軍所部人馬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逆賊爾亦該耳有所聞。
若再不早早受縛,還要抗敵,可莫要怪本将軍踹進賊營,将爾這逆賊擒住碎屍萬段了。
”邺天慶聽罷,直氣得三屍冒火,七孔生煙,“哇呀呀”大叫一聲,也就罵道:“好小子,休得逞能!須知今上昏暗已極,甯王仁義過人,合當身膺大寶。
正天與人歸之際,爾等不知時務、反敢抗敵仁義之師。
不要走,看戟!”說着便一戟刺來。
一枝梅趕着将點鋼刀架住,一來一往,便大殺起來。
兩個戰了十數合光景,彼此不分勝負。
邺天慶殺得興起,便虛刺一戟,将戟梢一指,隻見那些賊将率領各兵,一聲沖殺過來,個個奮勇争先,拚命死鬥。
徐鳴臯在本陣中看得清楚,即命所部各兵不準接戰,待等賊兵來得切近,一齊用箭射去,将賊兵射住。
各兵答應一聲,立刻将刀箭取在手中。
看看賊兵逼近,即将所有的箭射出,真是萬弩齊發,箭如飛蝗,各賊兵中箭者不知其數,那裡能沖殺過來。
此時一枝梅仍與邺天慶力戰,漸漸抵敵不住,隻得虛砍一刀,敗回本陣。
隻見本陣中萬弩齊發,射住賊兵,他便大喊一聲,舞動手中點鋼刀,從賊隊背後奮勇殺進。
那些賊将、賊兵那裡抵敵得住,隻見他如砍瓜切菜一般,将那些賊兵亂砍亂殺,隻殺得賊兵紛紛向兩邊退讓。
本陣内各兵見賊兵退讓不疊,知是一枝梅殺進,也就住箭不射。
一枝梅殺回本陣,邺天慶業已追來,各兵複又将箭射了一陣。
邺天慶這才鳴金收軍,徐鳴臯也收隊回營。
即此一陣,賊兵中箭受傷、被刀砍殺的亦複不少,也算勝了一陣。
南康知府郭慶昌等在城上見兩軍對陣,先見一枝梅敗走,頗代他捏着一把汗;及見賊兵沖殺過去,更加憂慮;比及箭如飛蝗,将賊兵射回,又見一枝梅從賊隊背後殺入進去,大獲全勝,心中大喜,即與參将趙德威等道:“賊勢雖大,得此一枝軍前來救援,而又大獲全勝,非特賊将大挫銳氣,不免膽寒,即這一座城諒也可以保得住了,真乃國家之福,萬民之幸也。
”說罷,仍命各兵嚴加防守:“不可因賊兵敗了一陣,即有所恃,頓生疏忽之心。
勝負乃兵家之常事,萬萬不可因此稍懈。
”各兵亦齊聲答應。
于是郭慶昌與趙德威先行下城,留守備孫理文暫行督率,稍俟一刻,再來相換。
邺天慶收兵回營之後,聚集随營各将弁說道:“不意今日敗了一陣。
本将軍實指望沖殺過去,就這一陣,可将官兵殺得個片甲不留;即使不然,也可大獲全勝。
不料他用亂
”一宿無話。
次日即傳令開兵。
所有部下各兵,無不争先恐先,但聽一聲炮響,齊向南康賊營而來。
此時邺天慶知救兵已到,但留一半精兵圍城,其餘一半已立下營寨,準備與徐鳴臯、一枝梅對敵。
城中知府郭慶昌、參将趙德威、守備孫理文等,亦早有細作去報,也知道徐鳴臯等分兵來救,于是更加防守,雖有賊兵攻城,那裡肯稍忽怠慢。
徐鳴臯督率所部,到了賊營不過有半裡之遙,當下排成陣勢,一枝梅首先出馬讨戰。
賊營中早有人飛報進去,邺天慶聞報,也就披挂出營。
彼此二陣對國,一枝梅大聲罵道:“好大膽叛賊,趙王莊破了爾等迷魂陣,也該知道本将軍等的利害,從此洗心革面,勉為好人。
乃敢怙惡不悛,又慫恿叛王殺害朝廷命官,舉兵公然造反,前來攻取城池,實屬罪大惡極,憋不畏法。
現在天兵到此,須知本将軍所部人馬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逆賊爾亦該耳有所聞。
若再不早早受縛,還要抗敵,可莫要怪本将軍踹進賊營,将爾這逆賊擒住碎屍萬段了。
”邺天慶聽罷,直氣得三屍冒火,七孔生煙,“哇呀呀”大叫一聲,也就罵道:“好小子,休得逞能!須知今上昏暗已極,甯王仁義過人,合當身膺大寶。
正天與人歸之際,爾等不知時務、反敢抗敵仁義之師。
不要走,看戟!”說着便一戟刺來。
一枝梅趕着将點鋼刀架住,一來一往,便大殺起來。
兩個戰了十數合光景,彼此不分勝負。
邺天慶殺得興起,便虛刺一戟,将戟梢一指,隻見那些賊将率領各兵,一聲沖殺過來,個個奮勇争先,拚命死鬥。
徐鳴臯在本陣中看得清楚,即命所部各兵不準接戰,待等賊兵來得切近,一齊用箭射去,将賊兵射住。
各兵答應一聲,立刻将刀箭取在手中。
看看賊兵逼近,即将所有的箭射出,真是萬弩齊發,箭如飛蝗,各賊兵中箭者不知其數,那裡能沖殺過來。
此時一枝梅仍與邺天慶力戰,漸漸抵敵不住,隻得虛砍一刀,敗回本陣。
隻見本陣中萬弩齊發,射住賊兵,他便大喊一聲,舞動手中點鋼刀,從賊隊背後奮勇殺進。
那些賊将、賊兵那裡抵敵得住,隻見他如砍瓜切菜一般,将那些賊兵亂砍亂殺,隻殺得賊兵紛紛向兩邊退讓。
本陣内各兵見賊兵退讓不疊,知是一枝梅殺進,也就住箭不射。
一枝梅殺回本陣,邺天慶業已追來,各兵複又将箭射了一陣。
邺天慶這才鳴金收軍,徐鳴臯也收隊回營。
即此一陣,賊兵中箭受傷、被刀砍殺的亦複不少,也算勝了一陣。
南康知府郭慶昌等在城上見兩軍對陣,先見一枝梅敗走,頗代他捏着一把汗;及見賊兵沖殺過去,更加憂慮;比及箭如飛蝗,将賊兵射回,又見一枝梅從賊隊背後殺入進去,大獲全勝,心中大喜,即與參将趙德威等道:“賊勢雖大,得此一枝軍前來救援,而又大獲全勝,非特賊将大挫銳氣,不免膽寒,即這一座城諒也可以保得住了,真乃國家之福,萬民之幸也。
”說罷,仍命各兵嚴加防守:“不可因賊兵敗了一陣,即有所恃,頓生疏忽之心。
勝負乃兵家之常事,萬萬不可因此稍懈。
”各兵亦齊聲答應。
于是郭慶昌與趙德威先行下城,留守備孫理文暫行督率,稍俟一刻,再來相換。
邺天慶收兵回營之後,聚集随營各将弁說道:“不意今日敗了一陣。
本将軍實指望沖殺過去,就這一陣,可将官兵殺得個片甲不留;即使不然,也可大獲全勝。
不料他用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