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0九
關燈
小
中
大
,議補監察禦史。
收又以假方外遷,誼不可先,固辭。
植嗟美為止。
復為悰節度府判官。
蜀有可縣,直巂州西南,地寬平多水泉,可灌粳稻。
或謂悰計興屯田,省轉饋以飽邊士,悰將從之,收曰:「田可緻,兵不可得。
且地當蠻衝,本非中國。
今輟西南屯士往耕,則姚、巂兵少,賊得乘間。
若調兵捍賊,則民疲士怨。
假令大穰,蠻得長驅,是資賊糧,豈國計耶?」乃止。
始,周墀罷宰相,節度東川,表其弟嚴掌書記,俄而墀卒,悰辟為觀察使判官,兄弟並在幕府。
未幾,假自浙西判官擢監察禦史,而收亦自西川遷。
兄弟同臺,世榮其友。
以詳禮學改太常博士,而嚴亦自揚州召為監察禦史。
收因建言:「漢制,總羣官而聽曰省,分務而專治曰寺。
太常,分務專治者也,所以藏天子之旂常。
今旂常因車飾隸太僕,非是。
」未及行,以母喪免。
服除,從淮南崔鉉府為支使。
還,拜侍禦史。
夏侯孜以宰相領度支,引判度支案。
遷長安令。
懿宗時,擢累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始,南蠻自大中以來,火邕州,掠交趾,調華人往屯,涉氛瘴死者十七,戰無功,蠻勢益張。
收議豫章募士三萬,置鎮南軍以拒蠻。
悉教蹋張,戰必注滿,蠻不能支。
又峙食汎舟餉南海。
天子嘉其功,進尚書右僕射,封晉陽縣男。
旣益貴,稍自盛滿,為誇侈,門吏童客倚為姦。
中尉楊玄價得君,而收與之厚,收之相,玄價實左右之,乃招四方賕餉,數千諉,收不能從,玄價以負己,大恚,陰加毀短。
知政凡五年,罷為宣歙觀察使,不敢當兩使稟料,但受刺史俸,留公藏錢七百萬。
韋保衡又劾收前用嚴譔為江西節度使,受謝百萬,及它隱盜。
明年,貶端州司馬。
吏具大舟以須,收不從,曰:「方謫去,可乎?」以二小舸趨官。
又明年,流驩州,俄詔內養追賜死。
收得詔謝曰:「輔政無狀,固宜死。
今獨一弟嚴以奉先人之祀,使者能假須臾使秉筆乎?」使者從之。
收自作書謝天子,丐弟嚴死,奉先臣後。
以書授使者,即仰鴆死。
帝見書惻然,乃宥嚴,坐收流死者十一人。
後三年,詔追雪其辜,復官爵。
子鉅、鏻。
鉅,乾寧初為翰林學士,從入洛,終散騎常侍。
鏻至戶部尚書。
收兄發,字至之,登進士,又中拔萃,累官左司郎中。
宣宗追加順、憲二宗尊號,有司議改造廟主,署新謚,詔百官議。
發與都官郎中盧搏以為改作主,求古無文,執不可。
知禮者韙之。
改太常少卿,為蘇州刺史,治以恭長慈幼為先。
徙福建觀察使,又以能政聞。
朝廷意有治劇才,拜嶺南節度使。
承前寬弛,發操下剛嚴,軍遂怨,起為亂,囚傳舍,貶婺州刺史。
假字仁之,仕終常州刺史。
收與昆弟護喪葬偃師,會者千人。
嚴字凜之,舉進士。
時王起選士三十人,而楊知至、竇緘、源重、鄭樸及嚴五人皆世冑,起以聞,詔獨收嚴。
累遷至工部侍郎、翰林學士。
收知政,請補外,拜浙東觀察使。
收貶,嚴亦斥為邵州刺史,徙吉王傅。
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判度支,卒。
子涉、注。
涉,昭宗時,仕至吏部侍郎,哀帝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為人端重有禮法。
方賊臣陵慢,王室殘蕩,賢人多罹患。
涉受命,與家人泣,語其子凝式曰:「世道方極,吾嬰網羅不能去,將重不幸,禍且累汝。
」然以謙靖,終免于禍。
注為翰林學士。
涉已相,辭內職,為戶部侍郎。
路巖字魯瞻,魏州冠氏人。
父羣,字正夫,通經術,善屬文。
性志純絜,親歿,終身不肉食。
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文宗優遇之。
居循循謙飭,若不在勢位者。
所與交,雖
收又以假方外遷,誼不可先,固辭。
植嗟美為止。
復為悰節度府判官。
蜀有可縣,直巂州西南,地寬平多水泉,可灌粳稻。
或謂悰計興屯田,省轉饋以飽邊士,悰將從之,收曰:「田可緻,兵不可得。
且地當蠻衝,本非中國。
今輟西南屯士往耕,則姚、巂兵少,賊得乘間。
若調兵捍賊,則民疲士怨。
假令大穰,蠻得長驅,是資賊糧,豈國計耶?」乃止。
始,周墀罷宰相,節度東川,表其弟嚴掌書記,俄而墀卒,悰辟為觀察使判官,兄弟並在幕府。
未幾,假自浙西判官擢監察禦史,而收亦自西川遷。
兄弟同臺,世榮其友。
以詳禮學改太常博士,而嚴亦自揚州召為監察禦史。
收因建言:「漢制,總羣官而聽曰省,分務而專治曰寺。
太常,分務專治者也,所以藏天子之旂常。
今旂常因車飾隸太僕,非是。
」未及行,以母喪免。
服除,從淮南崔鉉府為支使。
還,拜侍禦史。
夏侯孜以宰相領度支,引判度支案。
遷長安令。
懿宗時,擢累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始,南蠻自大中以來,火邕州,掠交趾,調華人往屯,涉氛瘴死者十七,戰無功,蠻勢益張。
收議豫章募士三萬,置鎮南軍以拒蠻。
悉教蹋張,戰必注滿,蠻不能支。
又峙食汎舟餉南海。
天子嘉其功,進尚書右僕射,封晉陽縣男。
旣益貴,稍自盛滿,為誇侈,門吏童客倚為姦。
中尉楊玄價得君,而收與之厚,收之相,玄價實左右之,乃招四方賕餉,數千諉,收不能從,玄價以負己,大恚,陰加毀短。
知政凡五年,罷為宣歙觀察使,不敢當兩使稟料,但受刺史俸,留公藏錢七百萬。
韋保衡又劾收前用嚴譔為江西節度使,受謝百萬,及它隱盜。
明年,貶端州司馬。
吏具大舟以須,收不從,曰:「方謫去,可乎?」以二小舸趨官。
又明年,流驩州,俄詔內養追賜死。
收得詔謝曰:「輔政無狀,固宜死。
今獨一弟嚴以奉先人之祀,使者能假須臾使秉筆乎?」使者從之。
收自作書謝天子,丐弟嚴死,奉先臣後。
以書授使者,即仰鴆死。
帝見書惻然,乃宥嚴,坐收流死者十一人。
後三年,詔追雪其辜,復官爵。
子鉅、鏻。
鉅,乾寧初為翰林學士,從入洛,終散騎常侍。
鏻至戶部尚書。
收兄發,字至之,登進士,又中拔萃,累官左司郎中。
宣宗追加順、憲二宗尊號,有司議改造廟主,署新謚,詔百官議。
發與都官郎中盧搏以為改作主,求古無文,執不可。
知禮者韙之。
改太常少卿,為蘇州刺史,治以恭長慈幼為先。
徙福建觀察使,又以能政聞。
朝廷意有治劇才,拜嶺南節度使。
承前寬弛,發操下剛嚴,軍遂怨,起為亂,囚傳舍,貶婺州刺史。
假字仁之,仕終常州刺史。
收與昆弟護喪葬偃師,會者千人。
嚴字凜之,舉進士。
時王起選士三十人,而楊知至、竇緘、源重、鄭樸及嚴五人皆世冑,起以聞,詔獨收嚴。
累遷至工部侍郎、翰林學士。
收知政,請補外,拜浙東觀察使。
收貶,嚴亦斥為邵州刺史,徙吉王傅。
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判度支,卒。
子涉、注。
涉,昭宗時,仕至吏部侍郎,哀帝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為人端重有禮法。
方賊臣陵慢,王室殘蕩,賢人多罹患。
涉受命,與家人泣,語其子凝式曰:「世道方極,吾嬰網羅不能去,將重不幸,禍且累汝。
」然以謙靖,終免于禍。
注為翰林學士。
涉已相,辭內職,為戶部侍郎。
路巖字魯瞻,魏州冠氏人。
父羣,字正夫,通經術,善屬文。
性志純絜,親歿,終身不肉食。
累官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承旨,文宗優遇之。
居循循謙飭,若不在勢位者。
所與交,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