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有詔以悅申冤,請罪詣公門,流循州。
穆宗世,京兆人康買得,年十四,父憲責錢於雲陽張涖,涖醉,拉憲危死。
買得以涖趫悍,度救不足解,則舉鍤擊其首,三日涖死。
刑部侍郎孫革建言:「買得救父難不為暴,度不解而擊不為兇。
先王制刑,必先父子之親。
春秋原心定罪,周書諸罰有權。
買得孝性天至,宜賜矜宥。
」有詔減死。
侯知道、程俱羅者,靈州靈武人。
居親喪,穿壙作冢,皆身執其勞,鄉人助者,即哭而卻之。
廬墳次,哭泣無節,知道七年、俱羅三年不止。
知道垢塵積首,率夜半傅墳,踴而哭,鳥獸為悲號。
李華作二孝贊表其行曰:「厥初生人,有君有親。
孝親為子,忠君為臣。
兆自天命,降及人倫。
背死不義,忘生不仁。
過及智就,為之禮文。
至哉侯氏,創巨病殷。
手足胼胝,以成高墳。
夜黑飆動,如臨鬼神。
哭無常聲,迥徹蒼旻。
苴斬三年,爾獨終身。
嗟嗟程生,其哀也均。
顧後絕配,瞻前無鄰。
」 又有何澄粹者,池州人。
親病日錮,俗尚鬼,病者不進藥。
澄粹剔股肉進,親疾為瘳。
後親沒,伏于墓,哭踴無數,以毀卒,當時號「青陽孝子」,士為作誄甚衆。
壽州安豐李興亦有至行,柳宗元為作孝門銘曰:「壽州刺史臣承思言:『九月丁亥,安豐令上所部編戶甿興,父被惡疾,歲月就亟,興自刃股肉,假託饋獻,父老病已不能啖,宿而死。
興號呼撫臆,口鼻垂血,捧土就墳,沾漬涕洟。
墳左作小廬,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頓踴,晝夜哭訴。
孝誠幽達,神為見異,廬上產紫芝、白芝,廬中醴泉湧。
此皆陛下孝治神化,陰中其心,而克緻斯事。
謹按興匹庶賤陋,循習淺下,性非文字所導,生與耨耒為業,而能鍾彼醇孝,超出古烈,天意神道,猶錫瑞物以表殊異。
伏惟陛下有唐堯如神之德,宜加旌褒,合于上下。
請表其裡閭,刻石明白,宣延風美,觀示後祀,永永無極。
臣昧死請。
』制曰可。
銘曰:『懿厥孝思,茲惟淑靈。
稟承粹和,篤守天經。
泣侍羸疾,默禱隱冥。
引刃自嚮,殘肌敗形。
羞膳奉進,憂勞孝誠。
惟時高高,曾不視聽。
創巨痛仍,號于穹旻。
捧土濡涕,頓首成墳。
搯膺腐眥,寒暑在廬。
草木悴死,鳥獸踟躕。
殊類異族,亦相其哀。
肇有二位,孝道爰興。
克修厥猷,載籍是登。
在帝有虞,以孝烝烝。
仲尼述經,以教于曾。
惟昔魯侯,見命夷宮。
亦有考叔,寤莊稱純。
顯顯李氏,寔與之倫。
哀嗟道路,涕慕裡鄰。
神錫祕祉,三秀靈泉。
帝命薦加,亦表其門。
統合上下,交贊天人。
建此碑號,億齡揚芬。
』」 許法慎,滄州清池人。
甫三歲,已有知,時母病,不飲乳,慘慘有憂色。
或以珍餌詭悅之,輒不食,還以進母。
後親喪,常廬于塋,有甘露、嘉禾、靈芝、木連理、白兔之祥。
天寶中,表異其閭。
林攢,泉州莆田人。
貞元初,仕為福唐尉。
母羸老,未及迎而病。
攢聞,棄官還。
及母亡,水漿不入口五日。
自埏甓作冢,廬其右,有白烏來,甘露降。
觀察使李若初遣官屬驗實,會露晞,裡人失色,攢哭曰:「天所降露,禍我邪?」俄而露復集,烏亦回翔。
詔作二闕于母墓前,又表其閭,蠲傜役,時號「闕下林家」。
陳饒奴,饒州人。
年十二,親併亡,窶弱居喪,又歲饑,或教其分弟妹可全性命。
饒奴流涕,身丐訴相全養。
刺史李復異之,給資儲,署其門曰「孝友童子」。
王博武,許州人。
會昌中,侍母至廣州,及沙湧口,暴風,母溺死,博武自投于水。
嶺南節度使盧貞俾吏沈罟,獲二屍焉,乃葬之,表其墓曰「孝子墓」。
詔為刻石。
萬敬儒,廬州人。
三世同居,喪親廬墓,刺血寫浮屠書,斷手二指,輒復生。
州改所居曰成孝鄉廣孝聚。
大中時,表其家。
章全益,梓州涪城人。
少孤,為兄全啟所鞠。
母病,全啟刲股膳母而愈。
及全啟亡,全益服斬衰,斷手一指以報。
不畜妻,僮僕處一室,賣藥自業,世傳能作黃金。
居成都四十年,號章孝子,卒,年九十八。
贊曰:聖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
父父也,子子也,兄兄也,弟弟也,推而之國,國而之天下,建一善而百行從,其失則以法繩之。
故曰「孝者天下大本,法其末也」。
至匹夫單人,行孝一概,而兇盜不敢淩,天子喟而旌之者,以其教孝而求忠也。
故裒而著于篇。
穆宗世,京兆人康買得,年十四,父憲責錢於雲陽張涖,涖醉,拉憲危死。
買得以涖趫悍,度救不足解,則舉鍤擊其首,三日涖死。
刑部侍郎孫革建言:「買得救父難不為暴,度不解而擊不為兇。
先王制刑,必先父子之親。
春秋原心定罪,周書諸罰有權。
買得孝性天至,宜賜矜宥。
」有詔減死。
侯知道、程俱羅者,靈州靈武人。
居親喪,穿壙作冢,皆身執其勞,鄉人助者,即哭而卻之。
廬墳次,哭泣無節,知道七年、俱羅三年不止。
知道垢塵積首,率夜半傅墳,踴而哭,鳥獸為悲號。
李華作二孝贊表其行曰:「厥初生人,有君有親。
孝親為子,忠君為臣。
兆自天命,降及人倫。
背死不義,忘生不仁。
過及智就,為之禮文。
至哉侯氏,創巨病殷。
手足胼胝,以成高墳。
夜黑飆動,如臨鬼神。
哭無常聲,迥徹蒼旻。
苴斬三年,爾獨終身。
嗟嗟程生,其哀也均。
顧後絕配,瞻前無鄰。
」 又有何澄粹者,池州人。
親病日錮,俗尚鬼,病者不進藥。
澄粹剔股肉進,親疾為瘳。
後親沒,伏于墓,哭踴無數,以毀卒,當時號「青陽孝子」,士為作誄甚衆。
壽州安豐李興亦有至行,柳宗元為作孝門銘曰:「壽州刺史臣承思言:『九月丁亥,安豐令上所部編戶甿興,父被惡疾,歲月就亟,興自刃股肉,假託饋獻,父老病已不能啖,宿而死。
興號呼撫臆,口鼻垂血,捧土就墳,沾漬涕洟。
墳左作小廬,蒙以苫茨,伏匿其中,扶服頓踴,晝夜哭訴。
孝誠幽達,神為見異,廬上產紫芝、白芝,廬中醴泉湧。
此皆陛下孝治神化,陰中其心,而克緻斯事。
謹按興匹庶賤陋,循習淺下,性非文字所導,生與耨耒為業,而能鍾彼醇孝,超出古烈,天意神道,猶錫瑞物以表殊異。
伏惟陛下有唐堯如神之德,宜加旌褒,合于上下。
請表其裡閭,刻石明白,宣延風美,觀示後祀,永永無極。
臣昧死請。
』制曰可。
銘曰:『懿厥孝思,茲惟淑靈。
稟承粹和,篤守天經。
泣侍羸疾,默禱隱冥。
引刃自嚮,殘肌敗形。
羞膳奉進,憂勞孝誠。
惟時高高,曾不視聽。
創巨痛仍,號于穹旻。
捧土濡涕,頓首成墳。
搯膺腐眥,寒暑在廬。
草木悴死,鳥獸踟躕。
殊類異族,亦相其哀。
肇有二位,孝道爰興。
克修厥猷,載籍是登。
在帝有虞,以孝烝烝。
仲尼述經,以教于曾。
惟昔魯侯,見命夷宮。
亦有考叔,寤莊稱純。
顯顯李氏,寔與之倫。
哀嗟道路,涕慕裡鄰。
神錫祕祉,三秀靈泉。
帝命薦加,亦表其門。
統合上下,交贊天人。
建此碑號,億齡揚芬。
』」 許法慎,滄州清池人。
甫三歲,已有知,時母病,不飲乳,慘慘有憂色。
或以珍餌詭悅之,輒不食,還以進母。
後親喪,常廬于塋,有甘露、嘉禾、靈芝、木連理、白兔之祥。
天寶中,表異其閭。
林攢,泉州莆田人。
貞元初,仕為福唐尉。
母羸老,未及迎而病。
攢聞,棄官還。
及母亡,水漿不入口五日。
自埏甓作冢,廬其右,有白烏來,甘露降。
觀察使李若初遣官屬驗實,會露晞,裡人失色,攢哭曰:「天所降露,禍我邪?」俄而露復集,烏亦回翔。
詔作二闕于母墓前,又表其閭,蠲傜役,時號「闕下林家」。
陳饒奴,饒州人。
年十二,親併亡,窶弱居喪,又歲饑,或教其分弟妹可全性命。
饒奴流涕,身丐訴相全養。
刺史李復異之,給資儲,署其門曰「孝友童子」。
王博武,許州人。
會昌中,侍母至廣州,及沙湧口,暴風,母溺死,博武自投于水。
嶺南節度使盧貞俾吏沈罟,獲二屍焉,乃葬之,表其墓曰「孝子墓」。
詔為刻石。
萬敬儒,廬州人。
三世同居,喪親廬墓,刺血寫浮屠書,斷手二指,輒復生。
州改所居曰成孝鄉廣孝聚。
大中時,表其家。
章全益,梓州涪城人。
少孤,為兄全啟所鞠。
母病,全啟刲股膳母而愈。
及全啟亡,全益服斬衰,斷手一指以報。
不畜妻,僮僕處一室,賣藥自業,世傳能作黃金。
居成都四十年,號章孝子,卒,年九十八。
贊曰:聖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
父父也,子子也,兄兄也,弟弟也,推而之國,國而之天下,建一善而百行從,其失則以法繩之。
故曰「孝者天下大本,法其末也」。
至匹夫單人,行孝一概,而兇盜不敢淩,天子喟而旌之者,以其教孝而求忠也。
故裒而著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