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

關燈
皆詣讓判。

    中宗在東宮,召拜司議郎,入謁,武後望謂曰:「卿孝於家,必能忠於國,宜以治道輔吾子。

    」尋卒。

     裴敬彜,絳州聞喜人。

    曾祖子通,隋開皇中以太中大夫居母喪,哭喪明,有白烏巢冢樾。

    兄弟八人皆為名孝,詔表門闕,世謂「義門裴氏」。

     敬彜七歲能文章,性謹敏,宗族重之,號「甘露頂」。

    父智周,補臨黃令,為下所訟。

    敬彜年十四,詣巡察使唐臨直枉,臨奇之,試命作賦,賦工。

    父罪已釋,表敬彜于朝,補陳王府典籤。

    一日,忽泣涕謂左右曰:「大人病痛,吾輒然,今心悸而痛,事叵測。

    」乃請急,倍道歸,而父已卒,羸毀踰禮。

    乾封初,遷累監察禦史。

    母病,醫許仁則者躄不能乘,敬彜自為輿往迎。

    旣居喪,詔贈縑帛,官為作靈輿。

    終服,以著作郎兼脩國史。

    歷中書舍人、太子左庶子。

    武後時,為酷吏所陷,死嶺南。

     梁文貞,虢州閿鄉人。

    少從軍守邊,逮還,親已亡。

    自傷不得養,即穿壙為門,晨夕汛掃,廬墓左,喑默三十年,家人有所問,畫文以對。

    會官改新道,出文貞廬前,行旅見之,皆為流涕。

    有甘露降塋木,白兔馴擾,縣令刊石紀之。

    開元中,刺史許景先表文貞孝絕倫類,詔付史官。

     沈季詮字子平,洪州豫章人。

    少孤,事母孝,未嘗與人爭,皆以為怯,季詮曰:「吾怯乎?為人子者,可遺憂於親乎哉!」貞觀中,侍母度江,遇暴風,母溺死,季詮號呼投江中,少選,持母臂浮出水上。

    都督謝叔方具禮祭而葬之。

     許伯會,越州蕭山人。

    或曰玄度十二世孫。

    舉孝廉。

    上元中,為衡陽博士。

    母喪,負土成墳,不禦絮帛、嘗滋味。

    野火將逮塋樹,悲號于天,俄而雨,火滅。

    歲旱,泉湧廬前,靈芝生。

     陳集原,瀧州開陽人。

    世為酋長。

    父龍樹,為欽州刺史,有疾,即集原輒不食。

    及亡,嘔血數升,即塋作廬,盡以田貲讓兄弟,裡人高之。

    武後時,歷右豹韜衛大將軍。

     陸南金,蘇州吳人。

    祖士季,從同郡顧野王學左氏春秋、司馬史、班氏漢書。

    仕隋為越王侗記室兼侍讀。

    侗稱制,擢著作郎。

    時王世充將篡逆,侗謂士季曰:「隋有天下三十年,朝果無忠臣乎?」士季對曰:「見危授命,臣宿志也。

    請因啟事為陛下殺之。

    」謀洩,停侍讀,乃不克。

    貞觀初,終太學博士兼弘文館學士。

     南金仕為太常奉禮郎。

    開元初,少卿盧崇道抵罪徙嶺南,逃還東都。

    南金居母喪,崇道偽稱弔客,入而道其情,南金匿之。

    俄為讎人跡告,詔侍禦史王旭捕按,南金當重法,弟趙璧詣旭自言:「匿崇道者我也,請死。

    」南金固言弟自誣不情,旭怪之,趙璧曰:「母未葬,妹未歸,兄能辦之,我生無益,不如死。

    」旭驚,上狀。

    玄宗皆宥之。

     南金知書史,履操謹完。

    張說、陸象先以賢謂之,由庫部員外以痼疾改太子洗馬,卒。

     張琇,河中解人。

    父審素,為巂州都督,有陳纂仁者,誣其冒戰級、私庸兵。

    玄宗疑之,詔監察禦史楊汪即按。

    纂仁復告審素與總管董堂禮謀反。

    於是汪收審素繫雅州獄,馳至巂州按反狀。

    堂禮不勝忿,殺纂仁,以兵七百圍汪,脅使露章雪審素罪。

    旣而吏共斬堂禮,汪得出,遂當審素實反,斬之,沒其家。

    琇與兄瑝尚幼,徙嶺南。

    久之,逃還。

    汪更名萬頃。

    瑝時年十三,琇少二歲。

    夜狙萬頃於魏王池,瑝斫其馬,萬頃驚不及鬬,為琇所殺。

    條所以殺萬頃狀繫于斧,奔江南,將殺構父罪者,然後詣有司。

    道汜水,吏捕以聞。

    中書令張九齡等皆稱其孝烈,宜貸死,侍中裴耀卿等陳不可,帝亦謂然,謂九齡曰:「孝子者,義不顧命。

    殺之可成其志,赦之則虧律。

    凡為子,孰不願孝?轉相讎殺,遂無已時。

    」卒用耀卿議,議者以為冤。

    帝下詔申諭,乃殺之。

    臨刑賜食,瑝不能進,琇色自如,曰:「下見先人,復何恨!」人莫不閔之,為誄揭于道,斂錢為葬北邙,尚恐仇人發之,作疑冢,使不知其處。

     太宗時,有即墨人王君操,父隋末為鄉人李君則所殺,亡命去,時君操尚幼。

    至貞觀時,朝世更易,而君操窶孤,仇家無所憚,詣州自言。

    君操密挾刃殺之,剔其心肝噉立盡,趨告刺史曰:「父死兇手,歷二十年不克報,乃今刷憤,願歸死有司。

    」州上狀,帝為貸死。

     高宗時,絳州人趙師舉父為人殺,師舉幼,母改嫁,仇家不疑。

    師舉長,為人庸,夜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