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鬧祠堂張華尋舊賬 戰群寇芸瑞卧病床
關燈
小
中
大
了,隻有心窩有點熱氣,手腳全涼了,跟死人躺在那裡一個樣。
五奶奶“哇”地哭出了聲,告訴白福準備後事。
兩位太醫準備在白芸瑞咽氣同時也要服毒,免得抗旨之罪。
此時的白府,上上下下愁眉不展,唉聲歎聲,沒有不掉淚的。
偏在此時門前來了個和尚,又是個瘋癫癫的樣子,手裡拎着個大木魚像個木墩子,其實卻是熟鐵好鋼制造的。
木魚上有一串鐵鍊子在手腕上盤着。
他身穿一件破僧衣,背着個葫蘆來到白府門前,放下大木魚盤膝大坐,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拿出木魚錘就敲開了。
白府出事大家都知道,百姓圍了好幾百,這和尚要幹什麼呢?門人報總管,白福怒氣沖沖出來,哪有堵着門坐着求布施的?又招了這麼多的百姓!他指着和尚鼻子說:“你找死呀,滾遠點!我告訴你這和尚,老白家盡做好事,冬舍棉、夏舍單,二八月開粥場,遇着你們出家人格外恩待,但是沒有得到好結果。
我們少爺都要死了,你湊什麼熱鬧?你不閃開,我通知衙門把你抓起來問罪!”要說白福這人平素脾氣挺好,今天有點例外。
他暴跳如雷,說了許多不中聽的話,這和尚一樂:“你我遠日無仇近日無恨,何必出口傷人。
白家岡這麼大的地方、四五百戶,貧僧不到别人家,專來白府門外,這不是緣分嗎?方才聽說你們少爺要死,他年紀輕輕正在血氣方剛之時,怎麼能呢?”白福氣更大了:“怎麼能?人有吃了五谷不生災的,年輕的就一定不死?”和尚沒生氣:“總管不必發火,你心情不好也要冷靜。
貧僧請你轉告五夫人,我要求見她。
”“你不就是要錢嗎!夫人心急如火,沒工夫理你。
”“隻要夫人肯見我,保你家少爺平安無事。
貧僧穿得破可專治百病,有起死回生之能。
”白福想:這和尚也許不是瞎說,當年我和五爺闖蕩江湖遇過許多世外高人都是出家人,“病急亂投醫”,萬一能治好該多走運!想到這兒白福态度變了:“老師父,剛才我說話不對請您理解,因為我家少爺眼看要咽氣,心情不好。
方才您說您不是要錢,是要給少爺看病?”“正是。
”“太好了,怪我有眼無珠。
我向夫人禀報一聲,請稍候。
”白福到裡邊跟五奶奶一說,五奶奶立刻吩咐:“請,快請進來!千萬别得罪。
”白福出來沖和尚一抱拳:“五奶奶有請師父到裡邊說話。
”老和尚站起來拎着鐵木魚進了白府。
到客廳落座之後,五奶奶領着丫鬟婆子出來了:看這和尚年歲不小,滿臉污泥、衣服不整,還光着腳丫子穿草鞋,身上背着破兜子,補釘摞補釘,鼓鼓囊囊的。
五奶奶這人非常慈祥,對出家人另眼看待,丈夫一死,她更一心向佛,對出家人格外尊重。
不管心裡多難過,見人也是冷靜的。
她給和尚行過禮,和尚趕緊站起還禮,偷眼看,暗自點頭;不愧是名門閨秀,果然知禮。
“夫人,貧僧聽說公子有恙,特來看病。
”“師父慈悲。
既有如此心意,我感恩不盡,但不知怎樣看法?”“貧僧先到書房看看。
”和尚進了書房先把眼光落在白芸瑞臉上,又轉了一圈看他的氣色,然後坐下診脈。
兩位太醫問白福:“總管從哪裡請來的?”“主動找上門來要給少爺看病。
”二太醫一撇嘴:我們是禦醫都看不好,你一個窮和尚能看好嗎?看來是個江湖騙子,太可笑了。
但是請來了,姑且看看,希望能治好。
屋裡非常靜,很長時間才診完脈,和尚站起身來就走。
白福陪到客廳,兩個太醫想聽聽結果也跟來了。
白福先給沏茶:“師父辛苦了,請問我少爺的病有救嗎?”“阿彌陀佛!總管放心。
請五夫人來,貧僧有話要講。
”不一會兒五奶奶從裡面出來了,一見和尚就問:“我兒究竟是什麼病,不知可有救?”“哎……病勢不輕但無大礙,貧僧施小術準能叫他起死回生。
”“真的?師父真是活神仙。
”“不敢當。
我這兜子裡有現成的藥。
”說着把破兜子拽到跟前,拿出一些藥瓶子、盒子、小葫蘆,方的、圓的,擺滿了一桌子。
最後拿起一個瓷瓶,擰開瓶蓋倒出九顆丹藥。
兩位太醫湊過來看,粉紅色藥丸隻有小米粒大,清香撲鼻,走五官通七竅,使人精神頓時爽朗。
和尚把藥交給白福:“你把它給你家公子灌進嘴,這叫起死回生丹。
掌燈以前我讓你家少爺下地。
”白福高高興興來到書房,把藥灌進白芸瑞嘴裡,看他咽進肚子,掖好蓋的被子,靜靜地守在那裡。
五奶奶在窗外準備了一把椅子,丫鬟、婆子陪着她在這兒聽信兒。
時間真難熬,終于盼到紅日西墜、玉兔東升,屋裡掌起了銀燈。
時間不大,就聽白芸瑞的床“嘎吱”一響,人們全站起來了,五奶奶也進了屋。
白福把布簾撩開一看,白芸瑞翻身了,表情依然有些痛苦,和尚立即吩咐:“準備痰盂,要快!”白福和另兩個仆人趕忙過去扶着,就見白芸瑞的嘴一張“哇——”地吐出不少綠水,然後躺下,鼻子裡傳出了哼哼聲,接着睜開了眼睛。
和尚哈哈大笑:“千裡有緣來相會,貴人趕快睜開眼!”
五奶奶“哇”地哭出了聲,告訴白福準備後事。
兩位太醫準備在白芸瑞咽氣同時也要服毒,免得抗旨之罪。
此時的白府,上上下下愁眉不展,唉聲歎聲,沒有不掉淚的。
偏在此時門前來了個和尚,又是個瘋癫癫的樣子,手裡拎着個大木魚像個木墩子,其實卻是熟鐵好鋼制造的。
木魚上有一串鐵鍊子在手腕上盤着。
他身穿一件破僧衣,背着個葫蘆來到白府門前,放下大木魚盤膝大坐,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拿出木魚錘就敲開了。
白府出事大家都知道,百姓圍了好幾百,這和尚要幹什麼呢?門人報總管,白福怒氣沖沖出來,哪有堵着門坐着求布施的?又招了這麼多的百姓!他指着和尚鼻子說:“你找死呀,滾遠點!我告訴你這和尚,老白家盡做好事,冬舍棉、夏舍單,二八月開粥場,遇着你們出家人格外恩待,但是沒有得到好結果。
我們少爺都要死了,你湊什麼熱鬧?你不閃開,我通知衙門把你抓起來問罪!”要說白福這人平素脾氣挺好,今天有點例外。
他暴跳如雷,說了許多不中聽的話,這和尚一樂:“你我遠日無仇近日無恨,何必出口傷人。
白家岡這麼大的地方、四五百戶,貧僧不到别人家,專來白府門外,這不是緣分嗎?方才聽說你們少爺要死,他年紀輕輕正在血氣方剛之時,怎麼能呢?”白福氣更大了:“怎麼能?人有吃了五谷不生災的,年輕的就一定不死?”和尚沒生氣:“總管不必發火,你心情不好也要冷靜。
貧僧請你轉告五夫人,我要求見她。
”“你不就是要錢嗎!夫人心急如火,沒工夫理你。
”“隻要夫人肯見我,保你家少爺平安無事。
貧僧穿得破可專治百病,有起死回生之能。
”白福想:這和尚也許不是瞎說,當年我和五爺闖蕩江湖遇過許多世外高人都是出家人,“病急亂投醫”,萬一能治好該多走運!想到這兒白福态度變了:“老師父,剛才我說話不對請您理解,因為我家少爺眼看要咽氣,心情不好。
方才您說您不是要錢,是要給少爺看病?”“正是。
”“太好了,怪我有眼無珠。
我向夫人禀報一聲,請稍候。
”白福到裡邊跟五奶奶一說,五奶奶立刻吩咐:“請,快請進來!千萬别得罪。
”白福出來沖和尚一抱拳:“五奶奶有請師父到裡邊說話。
”老和尚站起來拎着鐵木魚進了白府。
到客廳落座之後,五奶奶領着丫鬟婆子出來了:看這和尚年歲不小,滿臉污泥、衣服不整,還光着腳丫子穿草鞋,身上背着破兜子,補釘摞補釘,鼓鼓囊囊的。
五奶奶這人非常慈祥,對出家人另眼看待,丈夫一死,她更一心向佛,對出家人格外尊重。
不管心裡多難過,見人也是冷靜的。
她給和尚行過禮,和尚趕緊站起還禮,偷眼看,暗自點頭;不愧是名門閨秀,果然知禮。
“夫人,貧僧聽說公子有恙,特來看病。
”“師父慈悲。
既有如此心意,我感恩不盡,但不知怎樣看法?”“貧僧先到書房看看。
”和尚進了書房先把眼光落在白芸瑞臉上,又轉了一圈看他的氣色,然後坐下診脈。
兩位太醫問白福:“總管從哪裡請來的?”“主動找上門來要給少爺看病。
”二太醫一撇嘴:我們是禦醫都看不好,你一個窮和尚能看好嗎?看來是個江湖騙子,太可笑了。
但是請來了,姑且看看,希望能治好。
屋裡非常靜,很長時間才診完脈,和尚站起身來就走。
白福陪到客廳,兩個太醫想聽聽結果也跟來了。
白福先給沏茶:“師父辛苦了,請問我少爺的病有救嗎?”“阿彌陀佛!總管放心。
請五夫人來,貧僧有話要講。
”不一會兒五奶奶從裡面出來了,一見和尚就問:“我兒究竟是什麼病,不知可有救?”“哎……病勢不輕但無大礙,貧僧施小術準能叫他起死回生。
”“真的?師父真是活神仙。
”“不敢當。
我這兜子裡有現成的藥。
”說着把破兜子拽到跟前,拿出一些藥瓶子、盒子、小葫蘆,方的、圓的,擺滿了一桌子。
最後拿起一個瓷瓶,擰開瓶蓋倒出九顆丹藥。
兩位太醫湊過來看,粉紅色藥丸隻有小米粒大,清香撲鼻,走五官通七竅,使人精神頓時爽朗。
和尚把藥交給白福:“你把它給你家公子灌進嘴,這叫起死回生丹。
掌燈以前我讓你家少爺下地。
”白福高高興興來到書房,把藥灌進白芸瑞嘴裡,看他咽進肚子,掖好蓋的被子,靜靜地守在那裡。
五奶奶在窗外準備了一把椅子,丫鬟、婆子陪着她在這兒聽信兒。
時間真難熬,終于盼到紅日西墜、玉兔東升,屋裡掌起了銀燈。
時間不大,就聽白芸瑞的床“嘎吱”一響,人們全站起來了,五奶奶也進了屋。
白福把布簾撩開一看,白芸瑞翻身了,表情依然有些痛苦,和尚立即吩咐:“準備痰盂,要快!”白福和另兩個仆人趕忙過去扶着,就見白芸瑞的嘴一張“哇——”地吐出不少綠水,然後躺下,鼻子裡傳出了哼哼聲,接着睜開了眼睛。
和尚哈哈大笑:“千裡有緣來相會,貴人趕快睜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