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鬧祠堂張華尋舊賬 戰群寇芸瑞卧病床
關燈
小
中
大
人:老大張文,老二張武,老三張華,都保襄陽王趙珏。
白玉堂鬧王府的時候,張文、張武雙雙斃命,就剩老三張華。
張華發誓要親手把白玉堂殺了。
可還沒有等他報仇哩,白玉堂死在沖霄樓了。
張華心想:我不親自動手這仇不算完。
後來襄陽府整個叫官人打破了,張華領着一夥人占據草村山當了流寇。
但這仇他始終沒報,後來一打聽,白玉堂雖然死了,可他還有後代哩。
還打聽到白玉堂的媳婦是個大美人,從現在算也就三十挂零。
便想:找到他們家先宰了白芸瑞,這叫父債子償,然後我再把他媳婦搶到山上輪流取樂,我這就算報仇了。
跟手下人一商量,這可是一舉三得:既報了仇,又取了樂,還發了财。
頭半年他們就預謀這個事,卻不知道今天是白玉堂死的六周年。
他們正巧湊了二十多人趕奔白家岡,就碰上白家祭靈,這真是“無巧不成書”。
病太歲張華領着二十幾個土匪來到五爺墳地,隻見香煙缭繞,又聽有女人的哭聲,也有看熱鬧的老百姓。
一打聽,這才是“冤家路窄”——在這遇上了。
呼啦二十幾個人就把墳地包圍了。
張華是個殺人魔王,幹這種事情輕車熟路,拎着刀就闖進了墳地。
白福正背着手溜達,一看闖進一夥人來,他還認得病太歲張華,腦袋就“嗡”了一聲,馬上攔住:“你們幹什麼?你不是逃犯張華嗎?”“正是張三爺。
如果我沒有記錯你叫白福,白玉堂身邊的奴才。
好了,是該算總賬的時候了。
今天知道三爺幹什麼來嗎?要報當年的仇!我的兩個哥哥算白死了?沒那麼便宜!爺爺今天來,要給白家挖苗斷根,要刨白玉堂的墳!”他這麼一吵,白家的人把家夥都操起來。
白福知道跟他有理講不通,趕快甩掉外衣操起棍子,幾個回合,木棍成了擀面杖了,讓人家削成了好幾截;身上也有了傷:肩頭、大腿、屁股、腦門兒被刀劃了好幾個口子。
這時候可把五奶奶吓壞了,也忘了哭了,跟丫鬟、婆子縮做一團。
圍觀的百姓還真有不錯的,撒腳跑到巡檢司送信兒去了。
這兒正打的時候白芸瑞來了——剛才他嫌母親哭個沒完,到山底下溜達去了。
等他返回來一看:白福渾身是血跟一個人正打着,母親都要吓死了。
芸瑞這下可急了,他大喊一聲飛身跳進墳地,撿起一把單刀直奔病太歲張華:“白福閃開!”白福一想:我的少爺,你這不是送上門嗎:“少爺你别管。
”“你受傷了,躲開!”白芸瑞大戰張華。
張華一看過來個小孩兒:“你叫什麼?”“白芸瑞!”“真有你爹的風度,父債子還,今天我非剁了你不可!” 白芸瑞的能耐是跟白福學的,白福不行,他怎麼能行?跟張華打到二十個回合就冒汗了。
正在這緊急關頭,巡檢司的馬隊趕到了。
這個巡檢司專門負責保衛白家安全,大老爺姓陳叫陳大刀。
他一到現場就吩咐馬隊十幾個當兵的:“别讓這幫賊跑了!”病太歲張華一看不好,打了一聲呼哨就率領群賊逃之夭夭。
亂子平了,五奶奶吓出一場病,白福也昏迷不醒,白芸瑞也躺倒起不來了。
等兵丁把五奶奶護送到家,把白芸瑞、白福擡回家,這場風波才結束。
陳大老爺禀明衙門知縣,懸賞緝拿兇犯,可上哪兒找去?本地官員害怕了,給皇上寫信把這事一說他們就犯了失察之罪,輕則受處分,重了就得失飯碗。
五奶奶也不會那樣做,她平素與本地文武衙門處得也相當好。
别的事都完了,唯獨白芸瑞從那天開始一病不起,像瘋了似地總說夢話。
五奶奶就這一個寶貝心肝,她把附近的名醫全請來了,診脈用藥全然無效。
眼看這孩子保不住了,趕緊寫了封信送到開封府面陳當今天子。
仁宗見這封信後大驚失色:忠良後人得了重病朕豈能不管?馬上傳旨把太醫院兩個最著名的大夫找來,這一張一王倆人經常給皇上皇後看病。
當時仁宗交待:立刻動身到浙江金華給白芸瑞看病。
張、王二太醫立刻坐騾車趕路程。
趕到白府外面五奶奶親自接出來,兩位給五奶奶見過禮說明來意。
五奶奶眼望東京汴梁跪倒謝恩,接着把兩位太醫接進去,先茶後酒熱情款待,由白福陪着進書房。
兩位太醫輪流診脈,一商量,發現白芸瑞的病是從氣上得的,就問白福怎麼回事,白福把墳地上的事一講,倆人明白了,馬上開了藥方,抓藥煎好了,撬開白芸瑞的牙關,輕輕給他灌下去,倆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五奶奶把兩位太醫接進前廳問了病情,太醫請夫人放心,三五付藥服後定會康複,五奶奶這才放心。
晚上掌燈的時候白芸瑞見好,但從眼神上看有點癡呆。
五奶奶問:“你認識我是誰嗎?”白芸瑞瞪着眼不認識他娘。
二位太醫一直在床邊守了一夜,連吃兩付藥不見效,第二天反而病情加重了:眼窩深陷,顴骨突出,面如黃紙,唇似靛青,手腳都涼了。
兩位太醫吓得倒抽冷氣:白公子的病看不好,東京也回不去了,咱就得死。
也真怪,我們用的藥是百靈百驗的,怎麼就治不好白公子的病呢?兩位太醫急得直掉淚。
到中午,白芸瑞病勢更重
白玉堂鬧王府的時候,張文、張武雙雙斃命,就剩老三張華。
張華發誓要親手把白玉堂殺了。
可還沒有等他報仇哩,白玉堂死在沖霄樓了。
張華心想:我不親自動手這仇不算完。
後來襄陽府整個叫官人打破了,張華領着一夥人占據草村山當了流寇。
但這仇他始終沒報,後來一打聽,白玉堂雖然死了,可他還有後代哩。
還打聽到白玉堂的媳婦是個大美人,從現在算也就三十挂零。
便想:找到他們家先宰了白芸瑞,這叫父債子償,然後我再把他媳婦搶到山上輪流取樂,我這就算報仇了。
跟手下人一商量,這可是一舉三得:既報了仇,又取了樂,還發了财。
頭半年他們就預謀這個事,卻不知道今天是白玉堂死的六周年。
他們正巧湊了二十多人趕奔白家岡,就碰上白家祭靈,這真是“無巧不成書”。
病太歲張華領着二十幾個土匪來到五爺墳地,隻見香煙缭繞,又聽有女人的哭聲,也有看熱鬧的老百姓。
一打聽,這才是“冤家路窄”——在這遇上了。
呼啦二十幾個人就把墳地包圍了。
張華是個殺人魔王,幹這種事情輕車熟路,拎着刀就闖進了墳地。
白福正背着手溜達,一看闖進一夥人來,他還認得病太歲張華,腦袋就“嗡”了一聲,馬上攔住:“你們幹什麼?你不是逃犯張華嗎?”“正是張三爺。
如果我沒有記錯你叫白福,白玉堂身邊的奴才。
好了,是該算總賬的時候了。
今天知道三爺幹什麼來嗎?要報當年的仇!我的兩個哥哥算白死了?沒那麼便宜!爺爺今天來,要給白家挖苗斷根,要刨白玉堂的墳!”他這麼一吵,白家的人把家夥都操起來。
白福知道跟他有理講不通,趕快甩掉外衣操起棍子,幾個回合,木棍成了擀面杖了,讓人家削成了好幾截;身上也有了傷:肩頭、大腿、屁股、腦門兒被刀劃了好幾個口子。
這時候可把五奶奶吓壞了,也忘了哭了,跟丫鬟、婆子縮做一團。
圍觀的百姓還真有不錯的,撒腳跑到巡檢司送信兒去了。
這兒正打的時候白芸瑞來了——剛才他嫌母親哭個沒完,到山底下溜達去了。
等他返回來一看:白福渾身是血跟一個人正打着,母親都要吓死了。
芸瑞這下可急了,他大喊一聲飛身跳進墳地,撿起一把單刀直奔病太歲張華:“白福閃開!”白福一想:我的少爺,你這不是送上門嗎:“少爺你别管。
”“你受傷了,躲開!”白芸瑞大戰張華。
張華一看過來個小孩兒:“你叫什麼?”“白芸瑞!”“真有你爹的風度,父債子還,今天我非剁了你不可!” 白芸瑞的能耐是跟白福學的,白福不行,他怎麼能行?跟張華打到二十個回合就冒汗了。
正在這緊急關頭,巡檢司的馬隊趕到了。
這個巡檢司專門負責保衛白家安全,大老爺姓陳叫陳大刀。
他一到現場就吩咐馬隊十幾個當兵的:“别讓這幫賊跑了!”病太歲張華一看不好,打了一聲呼哨就率領群賊逃之夭夭。
亂子平了,五奶奶吓出一場病,白福也昏迷不醒,白芸瑞也躺倒起不來了。
等兵丁把五奶奶護送到家,把白芸瑞、白福擡回家,這場風波才結束。
陳大老爺禀明衙門知縣,懸賞緝拿兇犯,可上哪兒找去?本地官員害怕了,給皇上寫信把這事一說他們就犯了失察之罪,輕則受處分,重了就得失飯碗。
五奶奶也不會那樣做,她平素與本地文武衙門處得也相當好。
别的事都完了,唯獨白芸瑞從那天開始一病不起,像瘋了似地總說夢話。
五奶奶就這一個寶貝心肝,她把附近的名醫全請來了,診脈用藥全然無效。
眼看這孩子保不住了,趕緊寫了封信送到開封府面陳當今天子。
仁宗見這封信後大驚失色:忠良後人得了重病朕豈能不管?馬上傳旨把太醫院兩個最著名的大夫找來,這一張一王倆人經常給皇上皇後看病。
當時仁宗交待:立刻動身到浙江金華給白芸瑞看病。
張、王二太醫立刻坐騾車趕路程。
趕到白府外面五奶奶親自接出來,兩位給五奶奶見過禮說明來意。
五奶奶眼望東京汴梁跪倒謝恩,接着把兩位太醫接進去,先茶後酒熱情款待,由白福陪着進書房。
兩位太醫輪流診脈,一商量,發現白芸瑞的病是從氣上得的,就問白福怎麼回事,白福把墳地上的事一講,倆人明白了,馬上開了藥方,抓藥煎好了,撬開白芸瑞的牙關,輕輕給他灌下去,倆人這才松了一口氣。
五奶奶把兩位太醫接進前廳問了病情,太醫請夫人放心,三五付藥服後定會康複,五奶奶這才放心。
晚上掌燈的時候白芸瑞見好,但從眼神上看有點癡呆。
五奶奶問:“你認識我是誰嗎?”白芸瑞瞪着眼不認識他娘。
二位太醫一直在床邊守了一夜,連吃兩付藥不見效,第二天反而病情加重了:眼窩深陷,顴骨突出,面如黃紙,唇似靛青,手腳都涼了。
兩位太醫吓得倒抽冷氣:白公子的病看不好,東京也回不去了,咱就得死。
也真怪,我們用的藥是百靈百驗的,怎麼就治不好白公子的病呢?兩位太醫急得直掉淚。
到中午,白芸瑞病勢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