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關燈
剩下的三十分鐘時間交給對方。

     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

    野村大使并沒有按照東京訓令中的指定時間行事,而是耽誤了一小時二十分鐘。

    也就是說,那份最後通牒是在日本第一批進攻隊開始進攻後過了五十五分才遞交的。

    因此,它變成了一份&ldquo事後通牒&rdquo。

    這樣一來,我國不能不長期忍受&ldquo偷襲&rdquo的壞名聲。

     為什麼最後通牒會耽擱時間的? 野村大使雖然不得不作一番痛苦的辯解,說這是電報譯讀上的遲誤,然而,美國方面反倒能在東京訓令野村的遞交時間前三小時半和兩小時半,分别破譯了最後通牒的電文和指定下午一時通知的電報,從這一情況來看,大使館在指定時間内來不及處理這項工作,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的。

    大使館違反東京訓令的一個明顯原因,是工作人員存在一種令人難以理解的玩忽職守和相互間的不合作态度,另外還有一個潛在原因,那就是大使館館員對時局缺乏認識和缺乏完成任務的熱情。

    這方面可以舉出一些情況。

     其次,在開戰之初如果不進行夏威夷作戰,那麼,從純戰略觀點來看,将會出現什麼結果? 金梅爾司令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制訂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作戰計劃》中,已把進攻馬紹爾群島的日程确定下來。

    這就是: &ldquo在開戰第二天以兩艘航空母艦和三艘戰列艦為基幹的強有力的部隊由珍珠港出擊,在開戰後第六天到第九天對馬紹爾群島進行為期四天的偵察,随後暫時躲避起來,在洋面上,與開戰五天後從珍珠港出動的、以一艘航空母艦和六艘戰列艦為基幹并配備有陸戰隊的主力部隊相會合,從開戰後第十三天起對馬紹爾群島發起進攻&rdquo。

     因此,日本方面倘若不進行夏威夷作戰,那麼,監視夏威夷海面的日本潛艇,可能在開戰後的第一天到第五天報告那美國強有力的艦隊從珍珠港出擊的情況。

    另外,我馬紹爾方面的部隊,在開戰後的第五天乃至第六天也會将出現敵艦的情況報告本國。

    這樣一來,我海軍部隊就要把主力抽調到内南洋方面去,結果剛剛開始的南方作戰便不可能按計劃進行下去。

     還有一個問題,即日美兩艦隊圍繞馬紹爾群島的攻守問題,會不會在海上發生戰鬥?這個問題雖然無法得知,但其可能性卻相當大。

    倘若發生,它會經曆一場什麼樣的海戰?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不過,值得懷疑的是,這場海戰未必對我方有利。

    因為在内南洋方面,對海上兵力的戰備情況,特别是航空母艦的兵力優越情況姑且不談,而單從陸上的戰備來看,還是很不充分的,仍處于未完成狀态。

    例如作戰中樞的航空基地,在開戰時也僅僅隻有那麼一個特魯克機場,實在可憐得很。

     再說,根據情況,美國航空母艦說不定會果敢地采取一舉轟炸日本本土、把東京等大城市化為灰燼的戰術,因為羅斯福總統曾強烈要求美國海軍通過航空母艦突然襲擊日本本土,所以說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日本所以能在無後顧之憂和不擔心側面受攻的情況下進行南方作戰,就是因為大膽地進行了夏威夷作戰。

     當想到美國企圖在開戰後不久進攻馬紹爾群島時,不能不使我深深感到夏威夷作戰所起的作用。

     我認為在評價夏威夷作戰時,要結合上述各點一并考慮。

     實松讓 一九六九年十一月 注 釋 *** ◎指日本帝國主義策劃的&ldquo七·七&rdquo盧溝橋事變。

    &mdash&mdash譯者 ◎及川古志郎(1883~1958),1940年9月起到1941年10月,在近衛内閣期間任海軍大臣。

    &mdash&mdash譯者 ◎島田繁太郎(1883~1976),1941年10月起到1944年7月,在東條内閣期間任海軍大臣。

    &mdash&mdash譯者 ◎上述幾段引文,除第一段摘自緻及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