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手忙腳亂的東京動向

關燈
面情況,以及能否在洋面上補給燃料、使用水上飛機和會不會遇到其他商船等問題,以備夏威夷作戰之用。

     由于美國方面戒備森嚴,前島等人未能在檀香山上岸,而主要是通過船上的觀察和駐夏威夷總領事館提供的情報搜集寶貴資料。

    另外,在這艘客輪上乘有四百四十七名撤離夏威夷的日僑,因此,當然也從這些人中搜集了情報。

     順便說一下,&ldquo大洋丸&rdquo客輪仍舊沿着原來的那條北方航線于十一月十七日返回橫濱港。

    前島中佐和松尾中尉立即登上等候在那裡的一架飛機,急忙飛赴吳軍港前去出席當天晚上特别攻擊隊召開的最後一次碰頭會,他們兩人在會上說明了夏威夷方面的情況;而鈴木少佐則向進攻夏威夷的機動部隊彙報了他們的偵察結果。

     就在&ldquo大洋丸&rdquo客輪返回橫濱後的第二天(十八日),航行在橫濱和西雅圖之間那條航線上的&ldquo冰川丸&rdquo客輪也返回橫濱港。

    這艘船上乘有軍令部第三部(情報部)的福島榮吉少佐。

    福島選定商船所航行的那條北方習慣航線,沿途調查了北太平洋的氣候和洋面情況,與此同時,他還确認了西雅圖方面并沒有什麼特殊戒備的動靜。

     十一月二日下午五時,東條偕同杉山和永野兩人一起晉谒天皇,向天皇奏禀了昨天聯絡會議的讨論經過和最後結論。

     天皇聽了以後,面帶愁容地陷入了沉思,最後他說: &ldquo盡量通過談判途徑打開局面,即使談判不成功,是否就隻得下決心同美英開戰呢?如果事态果真像你們所說的那樣,那麼加緊進行作戰準備也是萬不得已的吧!總之希望你們力求通過談判打開局面。

    &rdquo 天皇始終祈求和平的憂慮心情,使木戶内大臣熱淚盈眶。

    東條在上奏後退下來時也哭了起來。

    至少,東條已體察到天皇陛下的心情,所以才不勝惶恐之至。

     第二天,十一月三日,美國駐日大使格魯在拍給國務卿的第一七三六号電報中申述了自己的意見。

    他說: &ldquo我認為,如果日本在日美談判中遭到失敗的話,那麼全體日本國民也許會以武士道精神大幹一場,決一雌雄。

    &rdquo 四日,在皇宮内召開了陸海軍軍事參議官聯席會議,就《帝國國策施行要點》中有關國防用兵的條文征求意見。

    條文如下: 帝國為打開目前之危局,自存自衛,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現決心對美、英、荷開戰; 發動武裝進攻之時間定于十二月初。

     像這樣的軍事參議官聯席會議,自明治三十六年創設軍事參議院制度以來,是首次根據天皇的旨意而召開的一次破例的會議。

     起初,天皇提出召開統帥部、内閣主要成員和軍事參議官聯席會議,想聽聽直言不諱的意見。

    但東條首相考慮到召開負責人和非負責人的會議恐怕會引起混亂,作為一個替代方案,便采取統帥部兩位總長聯名上奏的形式,召開陸海軍軍事參議官聯席會議。

     出席這次會議的,政府方面有東條陸相和島田海相;統帥部方面有參謀總長杉山和軍令部總長永野;陸軍方面的參議官有閑院宮、朝香宮、東久迩宮、寺内壽一、西尾壽造、山田乙三、土肥原賢二、塚義男等将領;海軍方面的參議官有伏見宮、百武源吾、加藤隆義、及川古志郎、鹽澤幸一、吉田善吾、日比野正治等海軍将領。

     會議在天皇陛下面前舉行,從上午十時開到下午二時,由閑院宮元帥當會議主席。

     軍令部總長永野和參謀總長杉山先後分别就陸海軍的統帥問題和作戰事宜作了說明。

    接着,參議官們向統帥部和政府方面提出疑問,并由統帥部和政府方面作了解答,随後由與會的軍事參議官作出決議奉答如下: &ldquo我們一緻認為參謀總長和軍令部總長提出之《帝國國策施行要點》中有關國防用兵之條文是适當的。

    &rdquo &ldquo魔術情報&rdquo紛至沓來 日本政府懷着一種抓住一線希望的心情,急忙派遣前駐德大使來栖三郎前往華盛頓,要他在外交技術上協助野村大使開展工作。

     十一月五日,來栖在他的外務書記官結城司郎次的陪同下,清晨四時搭乘橫須賀線從東京開出的頭班電氣火車趕到橫濱,從那裡乘坐海軍飛機飛抵台灣高雄郊外的岡山機場。

    接着再轉赴香港,搭乘香港到舊全山的定期快速班機飛往美國。

     野村大使早在八月四日拍出的電報中就向東京提出了這一要求。

    他在電報中說: &ldquo希政府速派一名通曉國内外形勢之外交前輩(例如來栖大使)暫來美國協助本大使處理工作,未知此舉是否與政府之方針有何抵觸之處。

    本大使工作已處于難以開展之地步,希政府研究後速派人前來。

    &rdquo 但是,來栖并沒有帶來什麼新的建議。

    雖然這位海軍将領出身的野村大使在外交技術上尚有不足之處,但他的為人誠實坦率還是得到了羅斯福、赫爾的信任和高度評價。

    因此,倘若再有來栖這樣一位老練的外交官前來協助野村工作,那說不定會發現一條使日美談判引向達成協議的意外之途徑,而這就是決定派遣來栖前往美國所抱的一線希望。

     這一天,從上午十時半起,在皇宮的一間房間裡召開了禦前會議。

     東條首相對所以提出《帝國國策施行要點》作了說明,接着,東鄉外相、鈴木企劃院總裁、賀屋藏相、杉山參謀總長和永野軍令部總長等人分别就有關外交、國力、财政、作戰方面的問題加以說明。

     随後,有關方面對樞密院議長原嘉道的質疑作了回答。

    時至今日,天皇也隻好順從大家的意見了。

    在這次禦前會議上,沒有發生任何争論就通過了十一月一日聯絡會議決定的原來方案,所以會議在下午三時十五分便結束了。

     赫爾國務卿密切注視着東條内閣的政策,他斷定:東條内閣在對待日美談判的态度上有點焦急情緒。

     赫爾認為:近衛也曾要美國方面盡快接受他的主張,但近衛的目的之一是想通過簽訂日美間的協定來延長其執政時間;而東條卻急于求成,與近衛的情況不一樣。

     就是說,赫爾相信,倘若日美不能達成協議,東條就會準備采取行動(即指戰争)。

     赫爾注意起東條内閣,是在東條内閣成立沒幾天,赫爾就收到一份東鄉外相于十月二十一日拍發給野村大使的第六九八号電報的破譯文本(美國方面是在華盛頓時間二十三日破譯的)。

    在這份破譯的電報中,有這樣一段話: &ldquo日本方面認為在申述意見和明确立場方面已經使盡一切手段。

    就日本而言,除要求美國政府重新研究它的見解以外,再沒有比這更積極的手段可以采取的了。

    &hellip&hellip因此,希貴大使或若杉公使抓住适當機會,間接地讓美國知道:日本在上述問題的讨論上已不能花費更多的時間了。

    &rdquo 好像是要證實赫爾的判斷似的,日本政府在十一月二日至五日這幾天内連續拍發給野村大使幾份很長的電報,這就更使他清楚地認識到今後同美國政府進行交涉是何等重要。

    這些電報還告知野村大使,對美新方案的原文不管在你收到之前還是收到之後,都是一個&ldquo最後方案”如果美國政府對此拒絕接受,那就&ldquo除了戰争别無他法&rdquo了。

     東鄉外相在拍發給野村大使的官方電報中還帶有一系列有關談判的訓令。

    十一月二日至五日的電報就是這樣。

    美國方面通過&ldquo魔術的透鏡&rdquo獲悉了這方面的全部内容。

    因此,赫爾國務卿清楚地判斷出東條内閣的焦急心情正在與日俱增。

     下面是十一月二日至五日的電報内容摘錄: 十一月二日發出的電報 (十一月三日破譯) &hellip&hellip新内閣成立以來,政府同大本營連日召開了會議。

    我們審議了改善日美關系的根本方針,期望在五日上午的會議上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