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前前後後
關燈
小
中
大
所破譯的關于七月二日禦前會議所作的決定事項來看,日本對南方所采取的行動計劃正如下面所引述的那樣,因不夠具體而沒有把握:
&ldquo&hellip&hellip要加強南進的各種準備,實行對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的既定政策。
&rdquo 可是廣東拍來的那份電報卻把日本的整個計劃暴露無遺。
廣東總領事那份不合時宜的、表示&ldquo勤奮&rdquo的電報竟一下子破壞了日美談判。
日本在搞什麼名堂!一面進行日美和平談判,一面又若無其事地推行侵略計劃。
赫爾國務卿等人頓時對日本産生了一種難以消除的不信任感。
像這樣一份對以後事态的發展起着如此重大影響的電報,恐怕是不多見的。
二十一日下午二時,第三屆近衛内閣召開了首次聯絡會議。
杉山參謀總長為了反對田中于二十日提出的那個文件草案,并準備删去其中措詞強硬的部分,因而出席了這一天會議。
會上,讨論如下: 參謀總長:&ldquo社會上似乎有人在想,三國同盟會不會削弱?是不是要回到依靠英美的老路上去?但這種情況決不應當出現,因為這不僅影響到國内,而且對在第一線的士兵們為國效勞的精神也有很大影響,所以在政治上要特别注意。
&rdquo 外相:&ldquo我覺得在國策問題上不要讓各駐外大使和公使産生一種會不會有什麼改變的想法。
因此,我已電告他們既定方針不變,特别是對大島(駐德)、建川(駐蘇)、野村(駐美)、掘切(駐意)等四位大使,我已着意轉告他們,按既定方針辦。
另外,我還向德國和意大利駐東京的大使說過:外相更換,日本的态度不變。
&rdquo 軍令部總長:&ldquo現在還有取勝美國的機會,但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可能性就會變少。
到明年下半年就不能相匹敵,而且以後的情況還會越來越糟。
美國恐怕會在完成軍備之前,拖延問題,整頓軍備。
因此拖延時間對日本不利。
如果不打仗就能解決問題,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是我希望大家知道,一場沖突确實難以避免的話,那麼,拖延時間對我們是不利的。
&rdquo 這天(華盛頓時間二十一日),美國破譯了新任外相豐田于七月十九日拍給日本駐德大使的電報,内雲: &ldquo内閣的更疊純粹是為了處理國内問題,并無其他用意。
日本的對美政策不變,繼續恪守三國條約所确定的原則。
&rdquo 美國政府所期待的,是要看一看原先通過&ldquo魔術&rdquo搞到手的關于七月二日(禦前會議)的決定和日本的南進計劃,它會不會因新内閣的成立而有所改變。
然而,它通過外交雷達得到這樣的解答,即改組後的近衛内閣并沒有放棄親德方針和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計劃。
同一天,副國務卿韋爾斯約見若杉公使。
約見的目的是為了根據近來世界形勢的發展,把赫爾和他兩人就過去幾個月裡非正式地所舉行的野村大使和赫爾國務卿之間的會談發表看法。
韋爾斯發表了上述看法後,說道: &ldquo根據從各方面獲得的種種情報來看,有明顯迹象表明,日本計劃在最近期間采取某種行動,使特定地區的和平狀态發生混亂。
如果這一報告屬實,那麼日本的行動就同野村在會談時所說明的意圖有矛盾。
&hellip&hellip有一份情報報告了一個重要情況,說日本在最近幾天内将以武力占領法屬印度支那南部。
這種行動是明顯背離日美兩國間為維護太平洋和平而進行談判這一精神的。
&rdquo 于是,若杉詢問道: &ldquo假使日本計劃用你所說的那種辦法對某一方面采取行動的話,那麼,這對現在進行的日美兩國間的談判會有什麼影響呢?&rdquo 對這一詢問,韋爾斯重複說道: &ldquo日本的這種行動是明顯背離日美談判精神的。
&rdquo 韋爾斯還暗示:這将使今後的談判變得毫無用處。
若杉接着又問道: &ldquo你所說的&lsquo可靠的情報來源&rsquo,指的是美國駐日大使館嗎?&rdquo 這時,韋爾斯隻是回答說: &ldquo這個報告是正确的。
&rdquo 這個情報的來源是&ldquo魔術&rdquo,那是毋庸置疑的。
就在華盛頓舉行上述會談的那些日子裡,在珍珠港,金梅爾司令已根據《海軍基本作戰計劃》制定了一份《太平洋艦隊作戰計劃》,即《虹計劃-5》(WPPac-46,一九四一年九月九日經海軍作戰部部長批準)。
這項計劃包括:一旦發生事态,就從東面威脅日本的南進。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該計劃中的附錄二&mdash&mdash《偵察和突然襲擊馬紹爾群島計劃》,其中對進攻馬紹爾的作戰日程作了如下規定: 開戰後第二天,一支以兩艘航空母艦和三艘戰列艦為基幹的強有力部隊從珍珠港出擊,開戰後第六天至第九天這四天内,對馬紹爾群島進行偵察,此後暫且退避,在洋面上與主力部隊會合。
這支主力部隊于開戰後第五天從珍珠港出發,以一艘航空母艦和六艘戰列艦為基幹并載運海軍陸戰隊。
然後,在開戰後第十三天前後開始向馬紹爾群島發起進攻。
開始了向戰争發展的惡性循環 七月二十三日,維希政府正式接受日本提出的有關法屬印度支那問題的要求,而當地的法屬印度支那當局也以尊重領土和主權為條件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這一天(華盛頓時間),通過&ldquo魔術&rdquo已獲悉日本南進計劃詳情的韋爾斯副國務卿,打電話給正在休養勝地白硫磺泉(西弗吉尼亞州)的赫爾國務卿,商量如何處理野村大使提出的會談要求。
于是赫爾就談了下面一席話: &ldquo看來日本侵略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是對西南太平洋發動全面進攻前的一個最後布局。
這是在日美談判正在進行中幹出來的勾當,因此我認為已失去繼續談判的基礎。
&rdquo 當天,野村拜訪了韋爾斯。
野村說:&ldquo據報紙報道,法屬印度支那問題似乎是在維希政府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和平解決的,為此,希望美國政府不要過早地下結論,不妨對事态的發展情況再觀察幾天。
目前如果采取禁運石油等措施,我擔心這會給日本國民帶來巨大影響。
日本新内閣同前屆内閣一樣,希望締結日美間諒解協定。
&rdquo此時,韋爾斯并沒有重複他二十一日對若杉所說過的那些話,而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地回答說。
&ldquo我認為日本對法屬印度支那的政策同赫爾和野村所談計劃的基本原則不相一緻。
英美兩國都無意進攻法屬印度支那。
維希政府在法屬印度支那問題上的讓步,是屈服于希特勒施加壓力的結果,而日本則有意将法屬印度支那當作進一步南進的基地來予以使用。
&rdquo 二十四日,日本召開聯絡會議。
會上,豐田外相傳達了野村大使二十三日的來電:&ldquo我國南進對日美關系影響之所及,今正急轉直下,&hellip&hellip可謂已走向絕交之邊緣。
美國對日态度驟變之原因,在于将南進視為不久進軍新加坡與荷屬印尼之第一步。
&rdquo同時,外相自己也談了一些與野村電報相同的估計。
在這一天的參謀本部戰争指導班的日記中寫道: &ldquo野村來電雖能使人歇斯底裡地驚叫一番,但本班卻不同意那種看法。
&rdquo 次日,二十五日,在戰争指導班的日記中進一步寫道: &ldquo本班确信,隻限于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當不會招緻禁運。
&rdquo 當根據這種&ldquo外行人的武斷&rdquo來決定國家大事時,我國的悲劇也就應運而生了。
當時(華盛頓時間二十四日下午五時,東京時間二十五日早晨七時),野村正在同羅斯福舉行會談。
羅斯福總統暗示,近期内将斷然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他對野村說: &ldquo以前美國的輿論曾強烈主張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但本人卻一直解釋說,為了維護太平洋的和平,向日本提供石油
&rdquo 可是廣東拍來的那份電報卻把日本的整個計劃暴露無遺。
廣東總領事那份不合時宜的、表示&ldquo勤奮&rdquo的電報竟一下子破壞了日美談判。
日本在搞什麼名堂!一面進行日美和平談判,一面又若無其事地推行侵略計劃。
赫爾國務卿等人頓時對日本産生了一種難以消除的不信任感。
像這樣一份對以後事态的發展起着如此重大影響的電報,恐怕是不多見的。
二十一日下午二時,第三屆近衛内閣召開了首次聯絡會議。
杉山參謀總長為了反對田中于二十日提出的那個文件草案,并準備删去其中措詞強硬的部分,因而出席了這一天會議。
會上,讨論如下: 參謀總長:&ldquo社會上似乎有人在想,三國同盟會不會削弱?是不是要回到依靠英美的老路上去?但這種情況決不應當出現,因為這不僅影響到國内,而且對在第一線的士兵們為國效勞的精神也有很大影響,所以在政治上要特别注意。
&rdquo 外相:&ldquo我覺得在國策問題上不要讓各駐外大使和公使産生一種會不會有什麼改變的想法。
因此,我已電告他們既定方針不變,特别是對大島(駐德)、建川(駐蘇)、野村(駐美)、掘切(駐意)等四位大使,我已着意轉告他們,按既定方針辦。
另外,我還向德國和意大利駐東京的大使說過:外相更換,日本的态度不變。
&rdquo 軍令部總長:&ldquo現在還有取勝美國的機會,但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可能性就會變少。
到明年下半年就不能相匹敵,而且以後的情況還會越來越糟。
美國恐怕會在完成軍備之前,拖延問題,整頓軍備。
因此拖延時間對日本不利。
如果不打仗就能解決問題,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但是我希望大家知道,一場沖突确實難以避免的話,那麼,拖延時間對我們是不利的。
&rdquo 這天(華盛頓時間二十一日),美國破譯了新任外相豐田于七月十九日拍給日本駐德大使的電報,内雲: &ldquo内閣的更疊純粹是為了處理國内問題,并無其他用意。
日本的對美政策不變,繼續恪守三國條約所确定的原則。
&rdquo 美國政府所期待的,是要看一看原先通過&ldquo魔術&rdquo搞到手的關于七月二日(禦前會議)的決定和日本的南進計劃,它會不會因新内閣的成立而有所改變。
然而,它通過外交雷達得到這樣的解答,即改組後的近衛内閣并沒有放棄親德方針和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計劃。
同一天,副國務卿韋爾斯約見若杉公使。
約見的目的是為了根據近來世界形勢的發展,把赫爾和他兩人就過去幾個月裡非正式地所舉行的野村大使和赫爾國務卿之間的會談發表看法。
韋爾斯發表了上述看法後,說道: &ldquo根據從各方面獲得的種種情報來看,有明顯迹象表明,日本計劃在最近期間采取某種行動,使特定地區的和平狀态發生混亂。
如果這一報告屬實,那麼日本的行動就同野村在會談時所說明的意圖有矛盾。
&hellip&hellip有一份情報報告了一個重要情況,說日本在最近幾天内将以武力占領法屬印度支那南部。
這種行動是明顯背離日美兩國間為維護太平洋和平而進行談判這一精神的。
&rdquo 于是,若杉詢問道: &ldquo假使日本計劃用你所說的那種辦法對某一方面采取行動的話,那麼,這對現在進行的日美兩國間的談判會有什麼影響呢?&rdquo 對這一詢問,韋爾斯重複說道: &ldquo日本的這種行動是明顯背離日美談判精神的。
&rdquo 韋爾斯還暗示:這将使今後的談判變得毫無用處。
若杉接着又問道: &ldquo你所說的&lsquo可靠的情報來源&rsquo,指的是美國駐日大使館嗎?&rdquo 這時,韋爾斯隻是回答說: &ldquo這個報告是正确的。
&rdquo 這個情報的來源是&ldquo魔術&rdquo,那是毋庸置疑的。
就在華盛頓舉行上述會談的那些日子裡,在珍珠港,金梅爾司令已根據《海軍基本作戰計劃》制定了一份《太平洋艦隊作戰計劃》,即《虹計劃-5》(WPPac-46,一九四一年九月九日經海軍作戰部部長批準)。
這項計劃包括:一旦發生事态,就從東面威脅日本的南進。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該計劃中的附錄二&mdash&mdash《偵察和突然襲擊馬紹爾群島計劃》,其中對進攻馬紹爾的作戰日程作了如下規定: 開戰後第二天,一支以兩艘航空母艦和三艘戰列艦為基幹的強有力部隊從珍珠港出擊,開戰後第六天至第九天這四天内,對馬紹爾群島進行偵察,此後暫且退避,在洋面上與主力部隊會合。
這支主力部隊于開戰後第五天從珍珠港出發,以一艘航空母艦和六艘戰列艦為基幹并載運海軍陸戰隊。
然後,在開戰後第十三天前後開始向馬紹爾群島發起進攻。
開始了向戰争發展的惡性循環 七月二十三日,維希政府正式接受日本提出的有關法屬印度支那問題的要求,而當地的法屬印度支那當局也以尊重領土和主權為條件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這一天(華盛頓時間),通過&ldquo魔術&rdquo已獲悉日本南進計劃詳情的韋爾斯副國務卿,打電話給正在休養勝地白硫磺泉(西弗吉尼亞州)的赫爾國務卿,商量如何處理野村大使提出的會談要求。
于是赫爾就談了下面一席話: &ldquo看來日本侵略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是對西南太平洋發動全面進攻前的一個最後布局。
這是在日美談判正在進行中幹出來的勾當,因此我認為已失去繼續談判的基礎。
&rdquo 當天,野村拜訪了韋爾斯。
野村說:&ldquo據報紙報道,法屬印度支那問題似乎是在維希政府完全同意的情況下和平解決的,為此,希望美國政府不要過早地下結論,不妨對事态的發展情況再觀察幾天。
目前如果采取禁運石油等措施,我擔心這會給日本國民帶來巨大影響。
日本新内閣同前屆内閣一樣,希望締結日美間諒解協定。
&rdquo此時,韋爾斯并沒有重複他二十一日對若杉所說過的那些話,而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地回答說。
&ldquo我認為日本對法屬印度支那的政策同赫爾和野村所談計劃的基本原則不相一緻。
英美兩國都無意進攻法屬印度支那。
維希政府在法屬印度支那問題上的讓步,是屈服于希特勒施加壓力的結果,而日本則有意将法屬印度支那當作進一步南進的基地來予以使用。
&rdquo 二十四日,日本召開聯絡會議。
會上,豐田外相傳達了野村大使二十三日的來電:&ldquo我國南進對日美關系影響之所及,今正急轉直下,&hellip&hellip可謂已走向絕交之邊緣。
美國對日态度驟變之原因,在于将南進視為不久進軍新加坡與荷屬印尼之第一步。
&rdquo同時,外相自己也談了一些與野村電報相同的估計。
在這一天的參謀本部戰争指導班的日記中寫道: &ldquo野村來電雖能使人歇斯底裡地驚叫一番,但本班卻不同意那種看法。
&rdquo 次日,二十五日,在戰争指導班的日記中進一步寫道: &ldquo本班确信,隻限于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當不會招緻禁運。
&rdquo 當根據這種&ldquo外行人的武斷&rdquo來決定國家大事時,我國的悲劇也就應運而生了。
當時(華盛頓時間二十四日下午五時,東京時間二十五日早晨七時),野村正在同羅斯福舉行會談。
羅斯福總統暗示,近期内将斷然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他對野村說: &ldquo以前美國的輿論曾強烈主張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
但本人卻一直解釋說,為了維護太平洋的和平,向日本提供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