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前前後後
關燈
小
中
大
洩露國家機密
七月二日(華盛頓時間),美國國務院遠東司官員貝克判斷說:&ldquo日本看到德國的勝利,會先北進後南進&rdquo。
軍方的判斷也是如此。
四月十四日,在日蘇中立條約剛締結後不久,美國陸軍情報局就向參謀總長提出這樣的判斷:&ldquo日本不過是為進攻西伯利亞和濱海邊疆區争取時間而已&rdquo。
基于這種判斷,七月四日,羅斯福總統在緻電美國駐日大使格魯的那封要他遞交近衛首相的信中說:&ldquo我雖然收到有關日本打算進攻蘇聯的各種情報,可是我并不相信&rdquo。
但總統考慮到日本萬一北進,也說了一些牽制日本行動的話:&ldquo如果日本采取侵略行動,那就背離了美國曆來主張維護太平洋和平的希望&rdquo。
七月五日,為了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陸軍命令飯田祥二郎中将所率領的第二十五軍(以近衛師團和第二十一混合獨立旅為基幹)進入戒備狀态;同一天,海軍也組成一支對蘇作戰的第五艦隊(輕型巡洋艦兩艘,魚雷艇兩艘)。
當天,海軍省召開了局部長會議。
會上,澤本賴雄次官宣布:&ldquo在七月二日的禦前會議上,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問題已作為一項國策決定了下來。
&rdquo 航空本部部長井上成美早就作出判斷,認為: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必然導緻同美國打仗。
他對如此輕率地決定這樣一件國家大事表示憤慨,于是責問澤本次官說: &ldquo空軍的戰備還未完成啊!為什麼事前不先聽聽我們的意見和情況?對如此重大的事情就那樣簡單地決定下來,而且事隔三天以後才宣布,&hellip&hellip另外,作出決定的那一天,雖說艦政本部部長出差在外,要是打個電報叫他回來該多好啊。
&rdquo 于是,艦政本部部長豐田富武以他特有的刻薄話、挖苦說:&ldquo正如剛才井上君所說的,艦政本部并非是海軍省的一件裝飾品。
不能你們一說&lsquo這件事就這樣決定了&rsquo,我們隻得随聲附和&lsquo是,遵命&rsquo&hellip&hellip&rdquo 澤本次官聽後十分狼狽不堪,但事到如今,已是木已成舟了。
此後不久,有一天,及川海相要求各鎮守府和艦隊的司令長官前來東京,在海軍大臣官邸向他們傳達了關于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決定。
這次大家來的,在座中有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和航空本部部長井上兩人。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第一個詢問井上說。
&ldquo井上君,空軍的戰備工作做得怎麼樣?&rdquo 井上回答說:&ldquo航空本部正在拼命準備,但進行得并不理想。
說實話,飛機施放魚雷和投襲穿甲炸彈,自從山本司令長官擔任次官的時候起,幾乎一直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再加上由于對這次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動員,從重要工廠裡召集來大批熟練工人,其影響是嚴重的。
&rdquo 接着,第二艦隊司令長官古賀峰一對大臣發洩不滿說: &ldquo像這樣重大的事情連艦隊司令長官的意見也不聽一聽就簡單地決定下來,須知,萬一發生戰争,再叫艦隊去應戰,那是打不了勝仗的。
&rdquo 古賀又問永野說:&ldquo軍令部對這件事的看法到底怎麼樣?&rdquo &ldquo政府已這樣決定了,我也沒有辦法。
&rdquo 永野的極不負責的回答,不由令人懷疑軍令部總長是否知道軍令部掌握和戰之鑰匙的重大責任?對此回答,古賀不禁啞然了。
與會者在官邸進完午餐後便走散了。
井上剛回到航空本部部長辦公室,古賀也跟着走進了房間,并長籲短歎地說:&ldquo唉,永野剛才說了些什麼?真不像話。
永野沒有真正懂得軍令部的責任。
他的想法令人吃驚。
&rdquo 這時候,山本也怒氣沖沖地走進辦公室,他說: &ldquo永野這個人沒有用!&rdquo &ldquo像是有什麼好吃的糖果似的!&rdquo因山本說了這麼一句,井上便拿出别人送來的巧克力。
據說山本隻咬了一口便說:&ldquo這巧克力并不怎麼高級啊?&rdquo情緒極其不佳。
七月五日,美國政府得到這樣一個情報:&ldquo日本為了威脅緬甸通道、新加坡和荷屬印尼,正企圖對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進行軍事控制。
另外,國務院政治顧問霍貝克向國務院遠東司司長漢密爾頓就日本南進問題提出他的看法: 一、雖然德國要求日本進攻蘇聯,但日本仍然猶豫不決: 二、現在日本的意圖是不以武力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三、日本的政策是要把美、英、蘇三國牽制在遠東,以達到軸心國的目的,并在此過程中加強對中國的進攻。
就這樣,美國對日本已經作出重大決定,并且再不可能後退的情況大體有所推測,但還沒有斷定日本決定的主要之點在于南進。
七日,副國務卿韋爾斯将下述情報電告美國駐英大使懷南特: &ldquo日本業已決定對西伯利亞采取軍事行動。
有情報說,日本決定采取小規模軍事行動而南進;也有情報說,在是否要進行新的軍事行動和采取什麼方針問題上,日本仍未作出決定,但已決定作好軍事上的準備,以防發生一切事态。
&rdquo 正如從這份電報中所看到的那樣,重點是放在日本決定北進的那些情報上。
像要證實這一情報似的,那一天(東京時間),陸軍大臣東條上奏天皇,要天皇批準動員八十萬左右的兵力來準備對蘇作戰,并把第一次動員時間定在七月十三日。
這就是被稱之為所謂&ldquo關特演&rdquo(關東軍特别演習的簡稱)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動員。
于是,從國内運往滿洲等地的人馬上升到了一個可觀的數字,運輸船隻川流不息地來往于黃海和對馬海峽之間。
到九月份,關東軍的總兵力已達到了七十萬左右、馬十四萬匹、飛機六百架,比動員之前的兵力擴充了将近一倍。
但是為了掩飾起見,把這次大動員稱之為&ldquo關特演&rdquo。
當時美國有一種叫人感到不安的想法。
那就是:蘇聯倘若被德國迅速而徹底地擊敗,那麼英國,繼而還有美國,就必定立即成為躊躇滿志的希特勒發動進攻的目标。
形成這種想法的基礎是,人們普遍認為蘇聯的抵抗恐怕在短時間内就會結束。
對于希特勒本人預計為期五個月而發動的德蘇戰争,美國陸軍部則估計為最快一個月和最慢三個月時間。
海軍部部長諾克斯也說過:&ldquo希特勒可能在六個星期至兩個月内,把蘇聯收拾掉&rdquo。
因此,如果日本北進,從東面進攻蘇聯的話,那麼這個時間可能還會進一步縮短。
倘若真的這樣,那可不得了。
因此眼下無論如何要制止日本北進。
可以說,前面提到的羅斯福總統寫給近衛首相的那封信,其真意就在于此吧。
說實在話,外交雷達&mdash&mdash&ldquo魔術&rdquo則把美國的這種憂慮打消了。
當時日本使用的密碼盡管已不是像大正時代那樣簡單,但還是有可能被破譯。
因而海軍使用了一架為保護最高機密而研制出來的所謂&ldquo九七式打字機&rdquo&mdash&mdash密碼機。
這架密碼機是在一九三七年,也就是神武天皇即位以來二千五百九十七年研制出來的,所以命名為&ldquo九七式&rdquo。
這架密碼機發報時采用兩本按字母順序編寫的密碼本,例如&ldquo日本&rdquo這一單詞,先變為&ldquoKXLL&rdquo這樣的密碼符号,然後用這架&ldquo打字機&rdquo将其密碼拍發出去,這時通過機内的電子元件的排列,每次機械地出現一排不成其為單詞的羅馬字母(被雙重密碼化),所以說機密性極高。
&ldquo打字機&rdquo的體積比舊式的安德伍德牌打字機稍微大一些。
美國的情報部門破譯了這架密碼機所使用的密碼。
它是怎樣破譯的呢?這裡就得介紹一下
軍方的判斷也是如此。
四月十四日,在日蘇中立條約剛締結後不久,美國陸軍情報局就向參謀總長提出這樣的判斷:&ldquo日本不過是為進攻西伯利亞和濱海邊疆區争取時間而已&rdquo。
基于這種判斷,七月四日,羅斯福總統在緻電美國駐日大使格魯的那封要他遞交近衛首相的信中說:&ldquo我雖然收到有關日本打算進攻蘇聯的各種情報,可是我并不相信&rdquo。
但總統考慮到日本萬一北進,也說了一些牽制日本行動的話:&ldquo如果日本采取侵略行動,那就背離了美國曆來主張維護太平洋和平的希望&rdquo。
七月五日,為了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陸軍命令飯田祥二郎中将所率領的第二十五軍(以近衛師團和第二十一混合獨立旅為基幹)進入戒備狀态;同一天,海軍也組成一支對蘇作戰的第五艦隊(輕型巡洋艦兩艘,魚雷艇兩艘)。
當天,海軍省召開了局部長會議。
會上,澤本賴雄次官宣布:&ldquo在七月二日的禦前會議上,對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問題已作為一項國策決定了下來。
&rdquo 航空本部部長井上成美早就作出判斷,認為: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必然導緻同美國打仗。
他對如此輕率地決定這樣一件國家大事表示憤慨,于是責問澤本次官說: &ldquo空軍的戰備還未完成啊!為什麼事前不先聽聽我們的意見和情況?對如此重大的事情就那樣簡單地決定下來,而且事隔三天以後才宣布,&hellip&hellip另外,作出決定的那一天,雖說艦政本部部長出差在外,要是打個電報叫他回來該多好啊。
&rdquo 于是,艦政本部部長豐田富武以他特有的刻薄話、挖苦說:&ldquo正如剛才井上君所說的,艦政本部并非是海軍省的一件裝飾品。
不能你們一說&lsquo這件事就這樣決定了&rsquo,我們隻得随聲附和&lsquo是,遵命&rsquo&hellip&hellip&rdquo 澤本次官聽後十分狼狽不堪,但事到如今,已是木已成舟了。
此後不久,有一天,及川海相要求各鎮守府和艦隊的司令長官前來東京,在海軍大臣官邸向他們傳達了關于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決定。
這次大家來的,在座中有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和航空本部部長井上兩人。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第一個詢問井上說。
&ldquo井上君,空軍的戰備工作做得怎麼樣?&rdquo 井上回答說:&ldquo航空本部正在拼命準備,但進行得并不理想。
說實話,飛機施放魚雷和投襲穿甲炸彈,自從山本司令長官擔任次官的時候起,幾乎一直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再加上由于對這次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動員,從重要工廠裡召集來大批熟練工人,其影響是嚴重的。
&rdquo 接着,第二艦隊司令長官古賀峰一對大臣發洩不滿說: &ldquo像這樣重大的事情連艦隊司令長官的意見也不聽一聽就簡單地決定下來,須知,萬一發生戰争,再叫艦隊去應戰,那是打不了勝仗的。
&rdquo 古賀又問永野說:&ldquo軍令部對這件事的看法到底怎麼樣?&rdquo &ldquo政府已這樣決定了,我也沒有辦法。
&rdquo 永野的極不負責的回答,不由令人懷疑軍令部總長是否知道軍令部掌握和戰之鑰匙的重大責任?對此回答,古賀不禁啞然了。
與會者在官邸進完午餐後便走散了。
井上剛回到航空本部部長辦公室,古賀也跟着走進了房間,并長籲短歎地說:&ldquo唉,永野剛才說了些什麼?真不像話。
永野沒有真正懂得軍令部的責任。
他的想法令人吃驚。
&rdquo 這時候,山本也怒氣沖沖地走進辦公室,他說: &ldquo永野這個人沒有用!&rdquo &ldquo像是有什麼好吃的糖果似的!&rdquo因山本說了這麼一句,井上便拿出别人送來的巧克力。
據說山本隻咬了一口便說:&ldquo這巧克力并不怎麼高級啊?&rdquo情緒極其不佳。
七月五日,美國政府得到這樣一個情報:&ldquo日本為了威脅緬甸通道、新加坡和荷屬印尼,正企圖對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進行軍事控制。
另外,國務院政治顧問霍貝克向國務院遠東司司長漢密爾頓就日本南進問題提出他的看法: 一、雖然德國要求日本進攻蘇聯,但日本仍然猶豫不決: 二、現在日本的意圖是不以武力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三、日本的政策是要把美、英、蘇三國牽制在遠東,以達到軸心國的目的,并在此過程中加強對中國的進攻。
就這樣,美國對日本已經作出重大決定,并且再不可能後退的情況大體有所推測,但還沒有斷定日本決定的主要之點在于南進。
七日,副國務卿韋爾斯将下述情報電告美國駐英大使懷南特: &ldquo日本業已決定對西伯利亞采取軍事行動。
有情報說,日本決定采取小規模軍事行動而南進;也有情報說,在是否要進行新的軍事行動和采取什麼方針問題上,日本仍未作出決定,但已決定作好軍事上的準備,以防發生一切事态。
&rdquo 正如從這份電報中所看到的那樣,重點是放在日本決定北進的那些情報上。
像要證實這一情報似的,那一天(東京時間),陸軍大臣東條上奏天皇,要天皇批準動員八十萬左右的兵力來準備對蘇作戰,并把第一次動員時間定在七月十三日。
這就是被稱之為所謂&ldquo關特演&rdquo(關東軍特别演習的簡稱)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動員。
于是,從國内運往滿洲等地的人馬上升到了一個可觀的數字,運輸船隻川流不息地來往于黃海和對馬海峽之間。
到九月份,關東軍的總兵力已達到了七十萬左右、馬十四萬匹、飛機六百架,比動員之前的兵力擴充了将近一倍。
但是為了掩飾起見,把這次大動員稱之為&ldquo關特演&rdquo。
當時美國有一種叫人感到不安的想法。
那就是:蘇聯倘若被德國迅速而徹底地擊敗,那麼英國,繼而還有美國,就必定立即成為躊躇滿志的希特勒發動進攻的目标。
形成這種想法的基礎是,人們普遍認為蘇聯的抵抗恐怕在短時間内就會結束。
對于希特勒本人預計為期五個月而發動的德蘇戰争,美國陸軍部則估計為最快一個月和最慢三個月時間。
海軍部部長諾克斯也說過:&ldquo希特勒可能在六個星期至兩個月内,把蘇聯收拾掉&rdquo。
因此,如果日本北進,從東面進攻蘇聯的話,那麼這個時間可能還會進一步縮短。
倘若真的這樣,那可不得了。
因此眼下無論如何要制止日本北進。
可以說,前面提到的羅斯福總統寫給近衛首相的那封信,其真意就在于此吧。
說實在話,外交雷達&mdash&mdash&ldquo魔術&rdquo則把美國的這種憂慮打消了。
當時日本使用的密碼盡管已不是像大正時代那樣簡單,但還是有可能被破譯。
因而海軍使用了一架為保護最高機密而研制出來的所謂&ldquo九七式打字機&rdquo&mdash&mdash密碼機。
這架密碼機是在一九三七年,也就是神武天皇即位以來二千五百九十七年研制出來的,所以命名為&ldquo九七式&rdquo。
這架密碼機發報時采用兩本按字母順序編寫的密碼本,例如&ldquo日本&rdquo這一單詞,先變為&ldquoKXLL&rdquo這樣的密碼符号,然後用這架&ldquo打字機&rdquo将其密碼拍發出去,這時通過機内的電子元件的排列,每次機械地出現一排不成其為單詞的羅馬字母(被雙重密碼化),所以說機密性極高。
&ldquo打字機&rdquo的體積比舊式的安德伍德牌打字機稍微大一些。
美國的情報部門破譯了這架密碼機所使用的密碼。
它是怎樣破譯的呢?這裡就得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