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悉推甕于崖下。

    須臾,車輕得進,群噪而前。

     元載之敗,其女資敬寺尼真一,納于掖庭。

    德宗即位,召至别殿,告其父死。

    真一自投于地,左右皆叱之。

    上曰:“焉有聞親之喪,責其哭踴?”遂令扶出,聞者殒涕。

     德宗在東宮,雅知楊崖州。

    嘗令打李楷洛碑,釘壁以玩。

    及即位,征拜,炎有崖谷,言論持正,對見必為之加敬。

    歲餘,頗倦。

    盧杞揣知,而陰中之。

     盧杞除虢州刺史,奏言:“臣聞虢州有官豬數千,頗為患。

    ”上曰:“為卿移于沙苑,何如?”對曰:“同州豈非陛下百姓,為患一也。

    臣謂無用之物,與人食之為便。

    ”德宗歎曰:“卿理虢州,而憂同州百姓,宰相材也。

    ”由是屬意于杞,悉聽其奏。

     五節度讨魏州,王武俊來救,引水以圍,官軍樵采路絕。

    馬司徒求于武俊曰:“若開路,當退軍。

    ”武俊曰:“我不會諸将讨賊,不利而退,何詞以見天子?”遂令決水。

    官軍退三十裡,複下軍營。

     李相夷簡,未登第時,為鄭縣丞。

    泾州之亂,有使走驢東去,甚急。

    夷簡入白刺史曰:“聞京城有故,此使必非朝命,請執而問之。

    ”果朱泚使朱滔也。

     朱泚之亂,裴佶與衣冠數人佯為奴,求出城。

    佶貌寝,自稱“甘草”。

    門兵曰:“此數子非人奴,如甘草者不疑。

    ” 李令軍逼神鹿倉,賊張光晟内應,晟乃得入,先斬光晟。

    又與駱元光争功,置毒以待。

    元光方食而覺,走歸營,不複更出。

    然晟功戢兵最大也。

     德宗覽李令收城露布,至“臣已肅清宮禁,隻谒寝園,鐘虡不移,廟貌如故”,感涕失聲,左右六軍皆嗚咽。

    露布,于公異之詞也。

    議者以國朝捷書、露布無如此者。

    公異後為陸贽所忌,誣以家行不至,賜《孝經》一卷,坎壈而終,朝野惜之。

     德宗初複宮阙,所賜勳臣第宅妓樂,李令為首,渾侍中次之。

     司徒馬燧讨李懷光,自太原引兵至寶鼎下營,因問其地名,答曰:“埋懷村。

    ”乃大喜曰:“擒賊必矣。

    ”至是果然。

     韓晉公滉,聞奉天之難,以夾練囊緘盛荼末,遣健步以進禦。

    至發軍食,常自負米一石登舟,大将已下皆運,一日之中,積載數萬斛,後大修石頭五城,召補迎駕子弟,亦招物議也。

     張鳳翔聞難,盡出所有衣服,并其家人钿钗枕鏡,列于小廳,将獻行在。

    俄頃後院火起,妻女出而投镒,镒遂與判官由水窦得出,匿村舍中。

    數日稍定,會镒家僮先知之,走告軍中。

    軍中計議迎镒,遂遇害也。

     韓晉公自江東入觐,氣概傑出。

    是時劉玄佐在大梁,倔強難制。

    滉欲必緻朝觐,結為兄弟,入拜其親。

    駐車三日,大出金帛賞勞,一軍為之傾動,玄佐敬伏。

    乃使人密聽滉。

    滉夜問孔目吏曰:“今日所費多少?”诘責頗細,玄佐笑而鄙之。

     德宗既貶盧杞,然常思之。

    後欲稍遷,朝臣恐懼,皆有谏疏。

    上問李汧公曰:“盧杞何處奸耶?”勉曰:“天下以為奸邪,而陛下不知,所以為奸邪也!” 初,馬司徒面雪李懷光。

    德宗正色曰:“惟卿不合雪人。

    ”惶恐而退。

    李令聞之,請全軍自備資糧,以讨兇逆。

    由此李、馬不葉。

     李今嘗為制将,将軍至西川,與張延賞有隙。

    及延賞大拜,二勳臣在朝,德宗令韓晉公和解之。

    每宴樂,則宰臣盡在,太常教坊音聲皆至,恩賜酒馔,相望于路。

     李、馬二家,日出無音樂之聲,則執金吾聞奏,俄頃必有中使來問:“大臣今日何不舉樂?” 盧相邁,不食鹽醋,同列問之:“足下不食鹽醋,何堪?”邁笑而答曰:“足下終日食鹽醋,複又何堪矣!” 包佶自為陳少遊所困,遂命其子曰:“意欲數代不與陳氏為婚媾。

    ” 顔魯公之在蔡州,再従侄岘家僮銀鹿始終随之。

    淮西賊将僭竊,問儀注于魯公。

    公答曰:“老夫所記,惟諸侯朝觐之禮耳!”臨以白刃視之。

    晏然。

    嘗草遺表,及自為墓志、祭文,以置坐隅。

    竟遇害于龍興寺。

     李懷光之反,高貞公陷于河中,與呂鳴嶽、張延英謀誅之。

    事洩,二将遇害。

    懷光執之于庭,辭氣不撓。

    又說懷光子璀,駐軍四十七日。

    時李少保鄘,亦在險中。

     窦參之敗,給事中窦申止于配流。

    德宗曰:“吾聞申欲至,人家謂之鵲喜。

    ”遂賜死。

     陽城居夏縣,拜谏議大夫;鄭鋼居阌鄉,拜拾遺;李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