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 第二十七回 天祿焚香祝神明 喪吾懸書試門人

關燈
卻說朱天祿自木蘭出征之後,心中憂悶,病熱轉加。

    幸妻子楊氏善言勸解,盡心調理,過了一年有餘。

    正值三春之候,夢至北番地界,與木蘭巡探番營。

    見營中旗幡招展,刀槍亂動,搶出一将,十分兇惡,飛馬趕來。

    大叫道:“賊将休走!”天祿恐傷了木蘭,挺身上前,大戰三十餘合。

    營中又搶出三将,拍馬追來。

    天祿見勢不好,勒馬而逃。

    轉過山坡,被伏路小軍上前圍住,後面番将追至,捉下馬來,綁見突厥。

    突厥道:“且不要殺他,放在太陽之下,曬他一曬,渴死此賊。

    ”誰知烈日如火,又渴又餓,渾身汗出如水。

    又見突厥出來罵道:“大膽的賊将,窺我營盤,自來送死!”手執馬鞭向頭上打來。

    猛然驚醒,是南柯一夢。

    果然周身汗出,濕透被褥。

    急喚醒楊氏,以夢告之。

    楊氏道:“此相公心夢也。

    然太陽照身,當作吉解。

    ”天祿自此氣血周流,筋骨活動,不上一月,精神如舊。

     天祿即差人請喪吾和尚、醉月長老、香元禅師、慧參尼僧、鐵冠道人、楊延臣、谌于飛、陳榮衮、葉同觀九位賢人,如期而至,皆與天祿作賀。

    天祿道:“晚生染病二年,不藥而愈。

    欲往木蘭山謝神,更求諸位賢輩聯名具疏,為晚生求嗣。

    ”衆皆大喜,齋戒三日,備了香燭,同到木蘭山而來。

    排開祭禮,天祿同九賢羅拜。

    焚疏化帛畢,十人盤膝而坐,衆人四下巡酒。

    喪吾道:“賢侄此回,必定熊罴入夢,麟趾呈祥。

    ”遂舉觞稱賀,衆人亦皆向天祿慶祝。

    天祿又酬醉一回,齊緩緩而回。

    次年果生一子,名曰金蘭。

    時天祿年已五十五歲矣,楊氏年四十六歲。

     光陰易過,日月如梭,金蘭年已九歲。

    一日,楊氏對天祿道:“昨夜夢杜鵑并翼而啼,恐非吉兆。

    ”天祿曰:“杜鵑所啼者,布谷也。

    布者,施也,谷者,善也。

    言我夫婦所施皆善,必有餘慶。

    ”金蘭曰:“父親所言極是,以兒思之,吾姐今日必回。

    ”天祿愕然曰:“子何以言之?”金蘭曰:“杜鵑亦名子規,規者,回也。

    兒是以知之。

    ” 再說朱木蘭見了天子,即上表省親。

    太宗見他童年出征,準其所奏。

    木蘭命衆将保花阿珍登車後行,分付小心伺候,自己騎上翼孝明駝。

    此駝一日行三千裡,不上數日,到了家鄉。

    天祿手挽金蘭,正在門首觀看,父子相見,悲喜交集。

    木蘭叩頭起來,抱着兄弟,步入内室,見了母親,慢慢的訴說出征始未,于今天子賜爵封侯,官拜兵部左侍郎之職。

    天祿大喜,命衆人忙排香案,叩謝天地,又設酒相賀。

    朱明妻子尹氏,見丈夫未回,啼哭起來。

    木蘭慰之曰:“嫂嫂何太拙也。

    兄長現任界牌關總兵,況有家書為證,不日就有京報下來,并皇上诰命,難道也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