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奇女傳 第七回 魏征揮金逢傑士 若虛解夢識天機
關燈
小
中
大
若?”玄齡曰:“前言數者,即書法之工也。
妙者,方圓中正而和也。
夫字之體,本方也,而圓寓焉。
是圓以象天,方以象地,而又中氣實乎其中。
自上下左右視之,一起一伏,一旁一正,中氣聯絡,若有不規而方,不矩而圓,不繩而直,變而不離乎其正,用筆之妙也。
如是脫化者,神化也。
渾古今成一體,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和之至也。
”公子曰:“善哉!二子之言也。
”退而書尉遲恭、玄齡之言請教箧内。
卻說唐公見世民生得龍眉鳳眼,英氣逼人,又輕财仗義,交納賓客,知其必成大器,心甚喜之。
又見長子建成不學無術,傲慢自若,心甚惡之。
又見魏征言語謹慎,恂恂忠厚,遂使建成受業于魏征。
魏征雖〔精〕心教訓,無奈建成自暴自棄也。
唐公見建成無成,苦求魏征博之。
魏征無可如何,無事時,隻得與世民并諸賢坐論。
一日,見世民眉目雖然清秀,而眉目帶殺,知其兄弟必不相容。
一日,公子謂魏征曰:“先生之志,可得聞欤?”魏征曰:“吾可為治世之良臣,不可為亂世之忠臣也。
”公子再三問之,魏征不答,蓋已逆料日後必有争立之禍。
常自歎曰:“諸葛武侯自比管仲,比其才也。
吾亦欲比管仲,此其時也。
”蓋陰以建成比公子糾也。
一日,公子曰:“象日以殺舜為事,而舜不殺象,何愛象之甚也?”無忌曰:“舜非愛象之甚,愛象之身與吾一體也。
殺象則損吾之體,而傷吾之性也。
叔段死,莊公哭,出于至誠,是體損而性傷也。
”公子曰:“設象殺舜而至于死,舜不怨之乎?”無忌曰:“否。
象謀之于父而殺之,死于孝。
人之生死衡于天,而象能殺之,是死于命。
盡孝、死命,其性無傷,惡手怨?若比幹之自殺而死,伯夷之自餓而死,申生之自蹈其死,衛-與壽之自速其死,以緻貞女殉節,良朋殉義,又誰怨?”公子乃跪拜,與建成、元吉日相親睦。
卻說隋炀帝耽于酒色,造集仙樓,高入霄漢。
樓下環河如帶,盛栽五色蓮花。
内又造蓮舟數十隻,使宮女駕蓮舟于蓮中,或吹或唱,聽其自好。
再說李靖思炀帝居于長安,根本深固,極難搖動。
況今四海荒旱,盜賊蜂起,不若把他诳下揚州,京都空虛,太原之兵朝發夕至,長安唾手可得也。
遂畫揚州地輿圖,獻于楊帝。
場帝展開一看,見揚州山水清秀,人物又齊整,心生愛慕。
又見圖上有數行字,題雲: 集天下之大觀,樓蜂江帶;博古今之名勝,舟蟻人潮。
有色有聲,浩蕩之洛水,何超乎此;宜朝宜夕,-岩之幽谷,豈勝于斯。
炀帝一一看罷,即厚賞李靖,命内侍挂于集仙樓中,每日與群妃飲酒賞花,見圖中人物如生,山水欲活,隐隐有幸揚州之意。
李靖又密散謠言于外,謠雲: 饑馑為大旱,萬民遭塗炭。
天子幸揚州,天下無大旱。
炀帝聞此童謠,思道:“天子幸揚州,天下永無水旱之災也。
”遂傳旨往揚州一巡。
越王楊素谏曰:“童謠甚非吉兆,萬歲切不可下揚州。
”炀帝曰:“皇叔何以解之?”素曰:“末二句說天子若下揚州,則下無水而大旱也。
”炀帝曰:“非是之論也。
天下無水旱,明而易曉,皇叔體得過慮。
”将龍袖一拂,退入後宮去了。
次日,楊素率多官來谏,炀帝無奈,隻得停駕不發。
過了一年有餘,揚州刺史殷開華具本奏稱:揚州天降奇花,名曰瓊花。
樹高三丈六尺,葉分尖圓,花備五色,曆夏經冬,四季茂盛。
炀帝見了此表,即命楊玄感領羽林軍三萬,護駕東巡,帶宇文化及并其子成都,在前開路。
此時越王抱病未起,聞知此信,氣忿而死。
李靖代玄感料理喪事,極盡其誠。
這炀帝自下揚州之後,留連忘返,天下諸侯各據州郡,竟不朝不貢。
李靖也潛回太原去了。
話分兩頭。
再說朱若虛回家之後,無心用世,每日與二子參訪性學,或與尼僧慧參談論禅趣。
又在烏石嶺建庵,名曰仙姑道院,慧參主之。
一日,妻子黃氏曰:“妾昨夜三更時分,夢月明如鏡,麗于中天,照我庭室。
俄而,戶外車聲辚辚然,一王者乘軒而過。
這一輪明月,降于庭中,化為一卵,内中空空然,剖而視之,有一條金色小蛇。
覺而思之,月乃太陰之象,又為陰貴人,降于庭中,其兆必應在婦女。
一王者臨門而過,是紫微星,光照門戶,義月仙化為空卵,卵字無點,乃是卯字。
明年太歲在卯。
卵中有金蛇,明年四月.必生陰貴人。
《詩經》雲:‘為虺為蛇’,女子之祥也。
”次子天祿曰:“母親之夢奇矣,而善于解。
”天錫言曰:“以吾思之,二弟當受其福。
”黃氏曰:“何以言之?”天錫曰:“月為太陰,其象為坎,坎為中男,其兆必應于二弟也。
”母子三人喧笑不止,惟有若虛低頭不語。
至晚,私謂二子曰:“爾母在世不遠矣。
”二子竦然曰:“何也?”若虛曰:“月麗中天,其明如鏡,是十五夜對照之象,分明是一望字。
王字去,而月亦去,隻存一亡字。
明年歲次卯巳月,爾母必亡矣。
”天錫、天祿聽了,各各流淚,默然無語。
到了次年巳月,若虛與黃氏之夢皆驗。
奇哉,奇哉!要知後事,下文分解。
妙者,方圓中正而和也。
夫字之體,本方也,而圓寓焉。
是圓以象天,方以象地,而又中氣實乎其中。
自上下左右視之,一起一伏,一旁一正,中氣聯絡,若有不規而方,不矩而圓,不繩而直,變而不離乎其正,用筆之妙也。
如是脫化者,神化也。
渾古今成一體,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和之至也。
”公子曰:“善哉!二子之言也。
”退而書尉遲恭、玄齡之言請教箧内。
卻說唐公見世民生得龍眉鳳眼,英氣逼人,又輕财仗義,交納賓客,知其必成大器,心甚喜之。
又見長子建成不學無術,傲慢自若,心甚惡之。
又見魏征言語謹慎,恂恂忠厚,遂使建成受業于魏征。
魏征雖〔精〕心教訓,無奈建成自暴自棄也。
唐公見建成無成,苦求魏征博之。
魏征無可如何,無事時,隻得與世民并諸賢坐論。
一日,見世民眉目雖然清秀,而眉目帶殺,知其兄弟必不相容。
一日,公子謂魏征曰:“先生之志,可得聞欤?”魏征曰:“吾可為治世之良臣,不可為亂世之忠臣也。
”公子再三問之,魏征不答,蓋已逆料日後必有争立之禍。
常自歎曰:“諸葛武侯自比管仲,比其才也。
吾亦欲比管仲,此其時也。
”蓋陰以建成比公子糾也。
一日,公子曰:“象日以殺舜為事,而舜不殺象,何愛象之甚也?”無忌曰:“舜非愛象之甚,愛象之身與吾一體也。
殺象則損吾之體,而傷吾之性也。
叔段死,莊公哭,出于至誠,是體損而性傷也。
”公子曰:“設象殺舜而至于死,舜不怨之乎?”無忌曰:“否。
象謀之于父而殺之,死于孝。
人之生死衡于天,而象能殺之,是死于命。
盡孝、死命,其性無傷,惡手怨?若比幹之自殺而死,伯夷之自餓而死,申生之自蹈其死,衛-與壽之自速其死,以緻貞女殉節,良朋殉義,又誰怨?”公子乃跪拜,與建成、元吉日相親睦。
卻說隋炀帝耽于酒色,造集仙樓,高入霄漢。
樓下環河如帶,盛栽五色蓮花。
内又造蓮舟數十隻,使宮女駕蓮舟于蓮中,或吹或唱,聽其自好。
再說李靖思炀帝居于長安,根本深固,極難搖動。
況今四海荒旱,盜賊蜂起,不若把他诳下揚州,京都空虛,太原之兵朝發夕至,長安唾手可得也。
遂畫揚州地輿圖,獻于楊帝。
場帝展開一看,見揚州山水清秀,人物又齊整,心生愛慕。
又見圖上有數行字,題雲: 集天下之大觀,樓蜂江帶;博古今之名勝,舟蟻人潮。
有色有聲,浩蕩之洛水,何超乎此;宜朝宜夕,-岩之幽谷,豈勝于斯。
炀帝一一看罷,即厚賞李靖,命内侍挂于集仙樓中,每日與群妃飲酒賞花,見圖中人物如生,山水欲活,隐隐有幸揚州之意。
李靖又密散謠言于外,謠雲: 饑馑為大旱,萬民遭塗炭。
天子幸揚州,天下無大旱。
炀帝聞此童謠,思道:“天子幸揚州,天下永無水旱之災也。
”遂傳旨往揚州一巡。
越王楊素谏曰:“童謠甚非吉兆,萬歲切不可下揚州。
”炀帝曰:“皇叔何以解之?”素曰:“末二句說天子若下揚州,則下無水而大旱也。
”炀帝曰:“非是之論也。
天下無水旱,明而易曉,皇叔體得過慮。
”将龍袖一拂,退入後宮去了。
次日,楊素率多官來谏,炀帝無奈,隻得停駕不發。
過了一年有餘,揚州刺史殷開華具本奏稱:揚州天降奇花,名曰瓊花。
樹高三丈六尺,葉分尖圓,花備五色,曆夏經冬,四季茂盛。
炀帝見了此表,即命楊玄感領羽林軍三萬,護駕東巡,帶宇文化及并其子成都,在前開路。
此時越王抱病未起,聞知此信,氣忿而死。
李靖代玄感料理喪事,極盡其誠。
這炀帝自下揚州之後,留連忘返,天下諸侯各據州郡,竟不朝不貢。
李靖也潛回太原去了。
話分兩頭。
再說朱若虛回家之後,無心用世,每日與二子參訪性學,或與尼僧慧參談論禅趣。
又在烏石嶺建庵,名曰仙姑道院,慧參主之。
一日,妻子黃氏曰:“妾昨夜三更時分,夢月明如鏡,麗于中天,照我庭室。
俄而,戶外車聲辚辚然,一王者乘軒而過。
這一輪明月,降于庭中,化為一卵,内中空空然,剖而視之,有一條金色小蛇。
覺而思之,月乃太陰之象,又為陰貴人,降于庭中,其兆必應在婦女。
一王者臨門而過,是紫微星,光照門戶,義月仙化為空卵,卵字無點,乃是卯字。
明年太歲在卯。
卵中有金蛇,明年四月.必生陰貴人。
《詩經》雲:‘為虺為蛇’,女子之祥也。
”次子天祿曰:“母親之夢奇矣,而善于解。
”天錫言曰:“以吾思之,二弟當受其福。
”黃氏曰:“何以言之?”天錫曰:“月為太陰,其象為坎,坎為中男,其兆必應于二弟也。
”母子三人喧笑不止,惟有若虛低頭不語。
至晚,私謂二子曰:“爾母在世不遠矣。
”二子竦然曰:“何也?”若虛曰:“月麗中天,其明如鏡,是十五夜對照之象,分明是一望字。
王字去,而月亦去,隻存一亡字。
明年歲次卯巳月,爾母必亡矣。
”天錫、天祿聽了,各各流淚,默然無語。
到了次年巳月,若虛與黃氏之夢皆驗。
奇哉,奇哉!要知後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