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呼其子曰:“此曲興自早晚?’其子對曰:”頃來有之。

    ‘“族弟伯山曰:”然則此語蓋由來已久。

    “ 山東李鼎和曾得屏賊盜咒語,羁旅路宿頗可預防。

    咒曰:“七七四十九,賊盜滿處走。

    伽藍把住門,處處不著手。

    童七童七,奈若何。

    ”學此咒,清晨日出時向東方默念四十九遍,勿令雞犬婦人見之。

     玉田劉方來言:“辛未七月,天津大風暴雨,雷電砰轟,自德州西來,若逐物者。

    至柴炭廠霹靂震地,廠中大火,雷電複東去,至海岸而止。

    似有物被追,避匿柴炭廠中,雷一擊,不中,物複東逃入海,追至海岸被獲也。

    烈風迅雷中,糧艘傷桅數百,或半折、或拔去、或中裂,焚燒無算。

    及霁,海岸有大魚一,長十數丈,脊高過人。

    有蜘蛛一,大如叵羅,剔去兩目。

    ”餘聞秦州人言龍獲重譴,必抉去兩目而死(秦州出龍骨,常有堕龍,人皆見之)。

    此二物蓋獲天譴。

    大魚疑即龍也。

     《居易錄》載:“康熙三十八年,青州修葺府學,學訓某多侵漁。

    一日得狂疾,大呼子路擊之,宛轉數日竟死。

    ”餘聞前輩言張尚書某(即張文敏照也)。

     以藥殺仲副憲永檀,張歸至仲家淺,見子路以椎擊其首,亦以是死。

    子路為聖門禦侮之賢,數千年後猶猛烈疾惡如此。

     額嶽齋司農雲:舊聞嚴嵩當國時,凡質庫能得嚴府持一帖往候者,則獻程儀三千兩。

    蓋得此一帖即可免外侮之患。

    金陵三山街松茂典猶藏此帖,以為古玩。

     帖寫“嵩拜”二字,字體學魯公,大可五寸,紙四邊不留餘地。

    乾隆四十五年曾親見之。

     戊寅七月九日晡時,平谷縣大風。

    有黑雲起于天望山,若旋舞之狀,自山而西,複折而東。

    過西閣村,屋皆倒,拔其椽盤空而舞,屋瓦翩翩如燕子。

    其風直至獨漉河邊,陷地作坑,寬三畝餘,黑水注焉。

    或曰龍為之,或曰蛟為之。

    餘謂蛟龍行必以風雨,而蛟之起未有不被水者,是日但見黑雲挾風而奔,無雨無水,不知何怪,殆非蛟龍也。

     三河縣姜福山甘泉寺,俗傳唐太宗征高麗借兵于寺僧,僧不與,軍回圍寺。

     寺前有兩石狗,太宗夜聞狗吠,挽弓射之,一發沒镞。

    今寺前有石狗一,身有箭瘢,年久镞亡,鐵鏽處猶宛然可驗。

    其一狗逃去,今在狗兒府(村名),身沒地中,首出地外。

    傳說有人掘之,其身仍随土而下,究隻一首露于土上。

    二說香河張汝俊拔貢為餘言之。

     宣武門内武公衛胡同,桂杏農觀察菖蔔居焉。

    宅西有園,曲榭方亭之前鑿小池,砌石為小山,有一石砣然蒼古,為群石冠,苔藓蒙密,摩挲石陰,得“萬曆三十年三月起堆壘山子高倪修造”十六字。

    杏農屬餘書小額詳記之。

     今之象棋與古不同。

    晁[C043]咎《象戲序》雲“蓋縱橫十一,棋三十二為兩軍耳”。

    今棋仍三十二,而縱隻十路,橫隻九路。

    以車、馬、象、士按之,橫九路已足,餘二路正不知如何位置。

    豈炮亦與車、馬同路耶?牛僧孺《玄怪錄》:“汝南岑順于呂氏故宅夜聞鼙鼓聲,介胄人報曰:”金象将軍傳語與天那賊會戰。

    ‘順明燭以觀之,夜半後東壁鼠穴化為城門,有兩軍列陣相對。

    部伍既定,軍師進曰:“天馬斜飛度三止,上将橫行擊四方,辎車直入無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

    ’于是鼓之,兩軍俱有一馬斜去三尺止。

    又鼓之,各有一步卒橫行一尺。

    又鼓之,車進。

    須臾,炮石亂下。

    因發掘東壁,乃古冢,有象戲局,車、馬具焉。

    ”據此,馬則斜行三路,車直進不回,與今馬隻斜行二路、縱橫回轉無定者相異。

    此今與唐、宋不同者也。

    而胡應麟《筆叢》引《玄怪錄》岑順事雲:“馬斜行三路,正與今同。

    ”則明時馬猶斜行三路,今則又不同矣。

     德勝門内積水潭龍王廟曰彙通寺,乃乾隆間敕修者。

    疊土成山,砌石碗蜒有緻。

    廟之後有一石,相傳為落星,遍身如雲頭倦成者。

    叩之聲如銅,質堅而有白點。

    詢之定如和尚,雲:“非落星,因其身有白點,故謂之‘星星石’耳。

    ”廟前河地雜種芰荷,大可遊{甜心},亦一小勝也。

     西郭八裡莊慈壽寺内有一太湖石,高四尺餘,瘦、露、秀三者俱備矣。

     寶西園比部得一太湖石,堅白如玉,兩峰淨峭,高三尺餘,為同寅舒靈阿借去玩供,即攜歸西安駐防矣(舒君行四,于浙江臬司任乞病引歸西安)。

     近見蘭林泉得一煙壺,乃玳瑁瑪瑙。

    一面有背面鐘馗,神緻勃勃;一面有魚一、蝦一。

    無少人力,不事牽強,亦佳玩也。

     南苑新宮門外二鐵獅,極有神緻,上有“除邪辟惡鎮宅大吉”,後有一花押不可識。

    前有皇十年月日,又前有彰德安陽縣銅冶鎮及冶工姓名四五人,古氣磅礴。

    座之四面,一面即字款,其三面皆陽文荷花水草,亦極有緻。

    疑是金辇宋物也。

     京城騾車近多踵事增華,即買賣車之站口、跑海者,裡帏亦有納绫窗,亦有玻璃矣(市中制車供人雇用曰“買賣車”。

    終日置同口,得價方行曰“站口”,求西奔走莫定曰“跑海”)。

    額約齋司農雲:“乾隆初隻有驢車。

    其先德農中丞起初在部當差時,猶隻驢車。

    惟劉文正有一白馬車,人見白馬車即知劉中堂來矣。

     自川運例開,騾車始出。

    其時名騾車為“川運車”。

    适讀吾鄉劉海峰征君《贈姚道沖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