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融列傳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舊大将軍位在三公下,置官屬依太尉。
憲威權震朝庭,公卿希旨,奏憲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長史、司馬秩中二千石,從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自下各有增。
振旅還京師。
于是大開倉府,勞賜士吏,其所将諸郡二千石子弟從征者,悉除太子舍人。
是時,笃為衛尉,景、瑰皆侍中、奉車、驸馬都尉,四家競修第宅,窮極工匠。
明年,诏曰:「大将軍憲,前歲出征,克滅北狄,朝加封賞,固讓不受。
舅氏舊典,并蒙爵士。
其封憲冠軍侯。
邑二萬戶;笃郾侯,景汝陽侯,瑰夏陽侯,各六千戶。
」憲獨不受封,遂将兵出鎮涼州,以侍中鄧疊行征西将軍事為副。
北單于以漢還侍弟,複遣車諧儲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見,願請大使。
憲上遣大将軍中護軍班固行中郎将,與司馬梁諷迎之。
會北單于為南匈奴所破,被創遁走,固至私渠海而還。
憲以北虜微弱,遂欲滅之。
明年,夏遣右校尉耿夔、司馬任尚、趙博等将兵擊北虜于金微山,大破之,克獲甚衆。
北單于逃走,不知所在。
憲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為爪牙,鄧疊、郭璜為心腹。
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
刺史、守令多出其門。
尚書仆射郅壽、樂恢并以忤意,相繼自殺。
由是朝臣震懾,望風承旨。
而笃進位特進,得舉吏,見禮依三公。
景為執金吾,瑰光祿勳,權貴顯赫,傾動京都。
雖俱驕縱,而景為尤甚,奴客缇騎依倚形勢,侵陵小人,強奪财貨,篡取罪人,妻略婦女。
商賈閉塞,如避寇仇。
有司畏懦,莫敢舉奏。
太後聞之,使谒者策免景官,以特進就朝位。
瑰少好經書,節約自修,出為魏郡,遷颍川太守。
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滿朝廷。
叔父霸為城門校尉,霸弟褒将作大匠,褒弟嘉少府,其為侍中、将、大夫、郎吏十餘人。
憲既負重勞,陵肆滋甚。
四年,封鄧疊為穰侯。
疊與其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又憲女婿射聲校尉郭舉,舉父長樂少府璜,皆相交結。
元、舉并出入禁中,舉得幸太後,遂共圖為殺害。
帝陰知其謀,乃與近幸中常侍鄭衆定議誅之。
以憲在外,慮其懼禍為亂,忍而未發。
會憲及鄧疊班師還京師,诏使大鴻胪持節郊迎,賜軍吏各有差。
憲等既至,帝乃幸北宮,诏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閉城門,收捕疊、磊、璜、舉,皆下獄誅,家屬自徙合浦。
遣谒者仆射收憲大将軍印绶,更封為冠軍侯。
憲及笃、景、瑰皆遣就國。
帝以太後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
憲、笃、景到國,皆迫令自殺,宗族,賓客以憲為官者皆免歸本郡。
瑰以素自修,不被逼迫,明年坐禀假貧人,徙封羅侯,不得臣吏人。
初,窦後之谮梁氏,憲等豫有謀焉,永元十年,梁棠兄弟徙九真還,路由長沙,逼瑰令自殺。
後和熹鄧後臨朝,永初三年,诏諸窦前歸本郡者與安豐侯萬全俱還京師。
萬全少子章。
論曰:衛青、霍去病資強漢之衆,連年以事匈奴,國耗太半矣,而猾虜未之勝,所世猶傳其良将,豈非以身名自終邪!窦憲率羌胡邊雜之師,一舉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飲馬比鞮之曲,銘石負鼎,薦告清廟。
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而後世莫稱者,章末釁以降其實也。
是以下流,君子所甚惡焉。
夫二三子是之不過房幄之間,非複搜揚仄陋,選舉而登也。
當青病奴仆之時,窦将軍念咎之日,乃庸力之不暇,思鳴之無晨,何意裂膏腴,享崇号乎?東方朔稱「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信矣。
以此言之,士有懷琬琰以就煨塵者,亦何可支哉! 章字伯向。
少好學,有文章,與馬融、崔瑗同好,更相推薦。
永初中,三輔遭羌寇,章避難東國,家于外黃。
居貧,蓬戶蔬食,躬勒孝養,然講然不辍。
太仆鄧康聞其名,請欲與交,章不肯往,康以此益重焉。
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臧室,道家蓬萊山,康遂薦章人東觀為校書郎。
順帝初,章女年十二,能屬文,以才貌選入掖庭,有寵,與梁皇後并為貴人。
擢章為羽林郎将,遷屯騎校尉。
章謙虛下士。
收進時輩,甚得名譽。
是時,梁、窦并貴,各有賓客,多交構其間,章推心待之,故得免于患。
貴人早卒,帝追思之無已,诏史官樹碑頌德,章自為之辭。
貴人殁後,帝禮待之無衰。
永和五年,遷少府。
漢安二年,轉大鴻胪。
建康元年,梁後稱制,章自免,卒于家。
中子唐,有俊才,官至虎贲中郎将。
贊曰:悃悃安豐,亦稱才雄。
提B23A河石,奉圖歸忠。
孟孫明邊,伐北開西。
憲實空漠,遠兵金山。
聽笳龍庭,镂石燕然。
雖則折鼎,王靈以宣。
舊大将軍位在三公下,置官屬依太尉。
憲威權震朝庭,公卿希旨,奏憲位次太傅下,三公上;長史、司馬秩中二千石,從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自下各有增。
振旅還京師。
于是大開倉府,勞賜士吏,其所将諸郡二千石子弟從征者,悉除太子舍人。
是時,笃為衛尉,景、瑰皆侍中、奉車、驸馬都尉,四家競修第宅,窮極工匠。
明年,诏曰:「大将軍憲,前歲出征,克滅北狄,朝加封賞,固讓不受。
舅氏舊典,并蒙爵士。
其封憲冠軍侯。
邑二萬戶;笃郾侯,景汝陽侯,瑰夏陽侯,各六千戶。
」憲獨不受封,遂将兵出鎮涼州,以侍中鄧疊行征西将軍事為副。
北單于以漢還侍弟,複遣車諧儲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見,願請大使。
憲上遣大将軍中護軍班固行中郎将,與司馬梁諷迎之。
會北單于為南匈奴所破,被創遁走,固至私渠海而還。
憲以北虜微弱,遂欲滅之。
明年,夏遣右校尉耿夔、司馬任尚、趙博等将兵擊北虜于金微山,大破之,克獲甚衆。
北單于逃走,不知所在。
憲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為爪牙,鄧疊、郭璜為心腹。
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
刺史、守令多出其門。
尚書仆射郅壽、樂恢并以忤意,相繼自殺。
由是朝臣震懾,望風承旨。
而笃進位特進,得舉吏,見禮依三公。
景為執金吾,瑰光祿勳,權貴顯赫,傾動京都。
雖俱驕縱,而景為尤甚,奴客缇騎依倚形勢,侵陵小人,強奪财貨,篡取罪人,妻略婦女。
商賈閉塞,如避寇仇。
有司畏懦,莫敢舉奏。
太後聞之,使谒者策免景官,以特進就朝位。
瑰少好經書,節約自修,出為魏郡,遷颍川太守。
窦氏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滿朝廷。
叔父霸為城門校尉,霸弟褒将作大匠,褒弟嘉少府,其為侍中、将、大夫、郎吏十餘人。
憲既負重勞,陵肆滋甚。
四年,封鄧疊為穰侯。
疊與其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又憲女婿射聲校尉郭舉,舉父長樂少府璜,皆相交結。
元、舉并出入禁中,舉得幸太後,遂共圖為殺害。
帝陰知其謀,乃與近幸中常侍鄭衆定議誅之。
以憲在外,慮其懼禍為亂,忍而未發。
會憲及鄧疊班師還京師,诏使大鴻胪持節郊迎,賜軍吏各有差。
憲等既至,帝乃幸北宮,诏執金吾,五校尉勒兵屯衛南、北宮、閉城門,收捕疊、磊、璜、舉,皆下獄誅,家屬自徙合浦。
遣谒者仆射收憲大将軍印绶,更封為冠軍侯。
憲及笃、景、瑰皆遣就國。
帝以太後故,不欲名誅憲,為選嚴能相督察之。
憲、笃、景到國,皆迫令自殺,宗族,賓客以憲為官者皆免歸本郡。
瑰以素自修,不被逼迫,明年坐禀假貧人,徙封羅侯,不得臣吏人。
初,窦後之谮梁氏,憲等豫有謀焉,永元十年,梁棠兄弟徙九真還,路由長沙,逼瑰令自殺。
後和熹鄧後臨朝,永初三年,诏諸窦前歸本郡者與安豐侯萬全俱還京師。
萬全少子章。
論曰:衛青、霍去病資強漢之衆,連年以事匈奴,國耗太半矣,而猾虜未之勝,所世猶傳其良将,豈非以身名自終邪!窦憲率羌胡邊雜之師,一舉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飲馬比鞮之曲,銘石負鼎,薦告清廟。
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而後世莫稱者,章末釁以降其實也。
是以下流,君子所甚惡焉。
夫二三子是之不過房幄之間,非複搜揚仄陋,選舉而登也。
當青病奴仆之時,窦将軍念咎之日,乃庸力之不暇,思鳴之無晨,何意裂膏腴,享崇号乎?東方朔稱「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信矣。
以此言之,士有懷琬琰以就煨塵者,亦何可支哉! 章字伯向。
少好學,有文章,與馬融、崔瑗同好,更相推薦。
永初中,三輔遭羌寇,章避難東國,家于外黃。
居貧,蓬戶蔬食,躬勒孝養,然講然不辍。
太仆鄧康聞其名,請欲與交,章不肯往,康以此益重焉。
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臧室,道家蓬萊山,康遂薦章人東觀為校書郎。
順帝初,章女年十二,能屬文,以才貌選入掖庭,有寵,與梁皇後并為貴人。
擢章為羽林郎将,遷屯騎校尉。
章謙虛下士。
收進時輩,甚得名譽。
是時,梁、窦并貴,各有賓客,多交構其間,章推心待之,故得免于患。
貴人早卒,帝追思之無已,诏史官樹碑頌德,章自為之辭。
貴人殁後,帝禮待之無衰。
永和五年,遷少府。
漢安二年,轉大鴻胪。
建康元年,梁後稱制,章自免,卒于家。
中子唐,有俊才,官至虎贲中郎将。
贊曰:悃悃安豐,亦稱才雄。
提B23A河石,奉圖歸忠。
孟孫明邊,伐北開西。
憲實空漠,遠兵金山。
聽笳龍庭,镂石燕然。
雖則折鼎,王靈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