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剛鮑永郅恽列傳第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臣聞聖人理國,三年有成。
今陛下始踐天位,刑政未着,如有失得,何能緻異?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餘人,恐未能盡當其罪。
先帝诏言,大獄一起,冤者過半。
又諸徙者骨肉離分,孤魂不祀。
一人呼嗟,王政為虧,宜一切還諸徙家屬,蠲除禁锢,興滅繼絕,死生獲所。
如此,和氣可緻。
」帝納其言。
四年,代牟融為太尉,六年,薨,年七十餘。
子德,修志節,有名稱,累官為南陽太守。
時歲多荒災,唯南陽豐穰。
吏人愛悅,号為神父。
時郡學久廢,德乃修起橫舍,備俎豆黻冕,行禮奏樂。
又尊飨國老,宴會諸儒。
百姓觀者,莫不勸服。
在職九年,征拜大司農,卒于官。
子昂,字叔雅,有孝義節行。
初,德被病數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緩帶;及處喪,毀瘠三年,抱負乃行;服阕,遂潛于墓次,不關時務。
舉孝廉,辟公府,連征不至,卒于家。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也。
年十二失母,居喪過禮。
及長,理《韓詩》、《嚴氏春秋》,明天文曆數。
王莽時,寇賊群發,恽乃仰占玄象,歎謂友人曰:「方今鎮、歲、熒惑并在漢分翼、轸之域,去而複來,漢必再受命,福歸有德。
如有順天發策者,必成大功。
」時左隊大夫逯B228素好士,恽說之曰:「當今上天垂象,智者以昌,愚者以亡。
昔伊尹自鬻輔商,立功全人。
恽竊不遜,敢希伊尹之蹤,應天人之變。
明府傥不疑逆,俾成天德。
」B228奇之,使署為吏。
恽不谒,曰:「昔文王拔呂尚于渭濱,高宗禮傅說于岩築,桓公取管仲于射鈎,故能立弘烈,就元勳。
未聞師相仲父,而可為吏位也。
非窺天者不可與圖遠。
君不授骥以重任,骥亦俯首裹足而去耳。
」遂不受署。
西至長安,乃上書王莽曰: 臣聞天地重其人,惜其物,故運機衡,垂日月,含元包一,甄陶品類,顯表紀世,圖錄豫設。
漢曆久長,孔為赤制,不使愚惑,殘人亂時。
智者順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神器有命,不可虛獲。
上天垂戒,欲悟陛下,令就臣位,轉禍為福。
劉氏享天永命,陛下順節盛衰,取之以天,還之以天,可謂知命矣。
若不早圖,是不免于竊位也。
且堯、舜不以天顯自與,故禅天下,陛下何貪非天顯以自累也?天為陛下嚴父,臣為陛下孝子。
父教不可廢,子谏不可拒,惟陛下留神。
莽大怒,即收系诏獄,劾以大逆。
猶以恽據經谶,難即害之,使黃門近臣脅恽,令自告狂病恍忽,不覺所言。
恽乃瞋目詈曰:「所陳皆天文聖意,非狂人所能造。
」遂系須冬,會赦得出,乃與同郡鄭敬南遁蒼梧。
建武三年,又至廬江,因遇積弩将軍傅俊東徇揚州。
俊素聞恽名,乃禮請之,上為将兵長史,授以軍政。
恽乃誓衆曰:「無掩人不備,窮人于厄,不得斷人支體,裸人形骸,放淫婦女。
」俊軍士猶發冢陳屍,掠奪百姓。
恽谏俊曰:「昔文王不忍露白骨,武王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命,故能獲天地之應,克商如林之旅。
将軍如何不師法文王,而犯逆天地之禁,多傷人害物,虐及枯屍,取罪神明?今不謝天改政,無以全命。
願将軍親率士卒,收傷葬死,哭所殘暴,以明非将軍本意也。
」從之,百姓悅服,所向皆下。
七年,俊還京師,而上論之。
恽恥以軍功取位,遂辭歸鄉裡。
縣令卑身崇禮,請以為門下掾。
恽友人董子張者,父先為鄉人所害。
及子張病,将終,恽往候之。
子張垂殁,視恽,歔欷不能言。
恽曰:「吾知子不悲天命,而痛仇不複也。
子在,吾憂而不手;子亡,吾手而不憂也。
」子張但目擊而已。
恽即起,将客遮仇人,取其頭以示子張。
子張見而氣絕。
恽因而詣縣,以狀自首。
令應之遲,恽曰:「為友報仇,吏之私也。
奉法不阿,君之義也。
虧君以生,非臣節也。
」趨出就獄。
令跣而追恽,不及,遂自至獄,令拔刃自向以要恽曰:「子不從我出,敢以死明心。
」恽得此乃出,因病去。
久之,太守歐陽歙請為功曹。
汝南舊俗,十月飨會,百裡内縣皆赍牛酒到府宴飲。
時臨飨禮訖,歙教曰:「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貞,禀性公方,摧破奸兇,不嚴而理。
今與衆儒共論延功,顯之于朝。
太守敬嘉厥休,牛酒養德。
」主簿讀教,戶曹引延受賜。
恽于下坐愀然前曰:「司正舉觥,以君之罪,告謝于天。
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内員,朋黨構奸,罔上害人,所在荒亂,怨慝并作。
明府以惡為善,股肱以直從曲,此既無君,又複無臣,恽敢再拜奉觥。
」歙色慚動,不知所言。
門下掾鄭敬進曰:「君明臣直,功曹言切,明府德也。
可無受觥哉?」歙意少解,曰:「實歙罪也,敬奉觥
今陛下始踐天位,刑政未着,如有失得,何能緻異?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餘人,恐未能盡當其罪。
先帝诏言,大獄一起,冤者過半。
又諸徙者骨肉離分,孤魂不祀。
一人呼嗟,王政為虧,宜一切還諸徙家屬,蠲除禁锢,興滅繼絕,死生獲所。
如此,和氣可緻。
」帝納其言。
四年,代牟融為太尉,六年,薨,年七十餘。
子德,修志節,有名稱,累官為南陽太守。
時歲多荒災,唯南陽豐穰。
吏人愛悅,号為神父。
時郡學久廢,德乃修起橫舍,備俎豆黻冕,行禮奏樂。
又尊飨國老,宴會諸儒。
百姓觀者,莫不勸服。
在職九年,征拜大司農,卒于官。
子昂,字叔雅,有孝義節行。
初,德被病數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緩帶;及處喪,毀瘠三年,抱負乃行;服阕,遂潛于墓次,不關時務。
舉孝廉,辟公府,連征不至,卒于家。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也。
年十二失母,居喪過禮。
及長,理《韓詩》、《嚴氏春秋》,明天文曆數。
王莽時,寇賊群發,恽乃仰占玄象,歎謂友人曰:「方今鎮、歲、熒惑并在漢分翼、轸之域,去而複來,漢必再受命,福歸有德。
如有順天發策者,必成大功。
」時左隊大夫逯B228素好士,恽說之曰:「當今上天垂象,智者以昌,愚者以亡。
昔伊尹自鬻輔商,立功全人。
恽竊不遜,敢希伊尹之蹤,應天人之變。
明府傥不疑逆,俾成天德。
」B228奇之,使署為吏。
恽不谒,曰:「昔文王拔呂尚于渭濱,高宗禮傅說于岩築,桓公取管仲于射鈎,故能立弘烈,就元勳。
未聞師相仲父,而可為吏位也。
非窺天者不可與圖遠。
君不授骥以重任,骥亦俯首裹足而去耳。
」遂不受署。
西至長安,乃上書王莽曰: 臣聞天地重其人,惜其物,故運機衡,垂日月,含元包一,甄陶品類,顯表紀世,圖錄豫設。
漢曆久長,孔為赤制,不使愚惑,殘人亂時。
智者順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神器有命,不可虛獲。
上天垂戒,欲悟陛下,令就臣位,轉禍為福。
劉氏享天永命,陛下順節盛衰,取之以天,還之以天,可謂知命矣。
若不早圖,是不免于竊位也。
且堯、舜不以天顯自與,故禅天下,陛下何貪非天顯以自累也?天為陛下嚴父,臣為陛下孝子。
父教不可廢,子谏不可拒,惟陛下留神。
莽大怒,即收系诏獄,劾以大逆。
猶以恽據經谶,難即害之,使黃門近臣脅恽,令自告狂病恍忽,不覺所言。
恽乃瞋目詈曰:「所陳皆天文聖意,非狂人所能造。
」遂系須冬,會赦得出,乃與同郡鄭敬南遁蒼梧。
建武三年,又至廬江,因遇積弩将軍傅俊東徇揚州。
俊素聞恽名,乃禮請之,上為将兵長史,授以軍政。
恽乃誓衆曰:「無掩人不備,窮人于厄,不得斷人支體,裸人形骸,放淫婦女。
」俊軍士猶發冢陳屍,掠奪百姓。
恽谏俊曰:「昔文王不忍露白骨,武王不以天下易一人之命,故能獲天地之應,克商如林之旅。
将軍如何不師法文王,而犯逆天地之禁,多傷人害物,虐及枯屍,取罪神明?今不謝天改政,無以全命。
願将軍親率士卒,收傷葬死,哭所殘暴,以明非将軍本意也。
」從之,百姓悅服,所向皆下。
七年,俊還京師,而上論之。
恽恥以軍功取位,遂辭歸鄉裡。
縣令卑身崇禮,請以為門下掾。
恽友人董子張者,父先為鄉人所害。
及子張病,将終,恽往候之。
子張垂殁,視恽,歔欷不能言。
恽曰:「吾知子不悲天命,而痛仇不複也。
子在,吾憂而不手;子亡,吾手而不憂也。
」子張但目擊而已。
恽即起,将客遮仇人,取其頭以示子張。
子張見而氣絕。
恽因而詣縣,以狀自首。
令應之遲,恽曰:「為友報仇,吏之私也。
奉法不阿,君之義也。
虧君以生,非臣節也。
」趨出就獄。
令跣而追恽,不及,遂自至獄,令拔刃自向以要恽曰:「子不從我出,敢以死明心。
」恽得此乃出,因病去。
久之,太守歐陽歙請為功曹。
汝南舊俗,十月飨會,百裡内縣皆赍牛酒到府宴飲。
時臨飨禮訖,歙教曰:「西部督郵繇延,天資忠貞,禀性公方,摧破奸兇,不嚴而理。
今與衆儒共論延功,顯之于朝。
太守敬嘉厥休,牛酒養德。
」主簿讀教,戶曹引延受賜。
恽于下坐愀然前曰:「司正舉觥,以君之罪,告謝于天。
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内員,朋黨構奸,罔上害人,所在荒亂,怨慝并作。
明府以惡為善,股肱以直從曲,此既無君,又複無臣,恽敢再拜奉觥。
」歙色慚動,不知所言。
門下掾鄭敬進曰:「君明臣直,功曹言切,明府德也。
可無受觥哉?」歙意少解,曰:「實歙罪也,敬奉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