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西太後用計斬權臣 彭玉麟誠心辭皖撫
關燈
小
中
大
宮還京。
他們三個,故意遷延,不是說京中的皇宮,未曾修好,不便回銮;便是說沿途的伏莽甚多,恐驚車駕。
其時西太後已經瞧出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要想謀害兩宮,以及幼主,推戴怡親王即位。
隻因為手邊一無親信大臣,便以懿诏召恭親王率兵迎駕。
那知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竟不奉诏。
并敢肆言,兩宮女流,皇上沖齡,現在同閱奏折,都是多事等語。
西太後一見事已危急,暗寫一诏密遣禦司膳安貴,漏夜入都,去召恭王。
恭王奉诏,便不動聲色,帶領一百名神機營的兵弁,直到熱河。
不過到了熱河,對于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面上,并未提起奉诏之事。
當時肅順便怪着恭王道:‘六爺,你怎麼膽大,來到此地,京中沒人主持,您可忘了不成。
’恭王連連的賠笑道;‘你的說話不錯。
皆因大行皇上既已賓天,手足之情,不能不來磕幾個頭。
吊一番,馬上回京就是。
’恭王說着,又求肅順等人,帶領入見東西兩宮。
“肅順當時因見恭王于對他們尚覺小心,不疑有他。
且和恭王開着玩笑道:‘老六真正教人麻煩。
’您和東西兩宮本是叔嫂。
您要進見,您去進見得啦。
何必拉咱們陪您進去。
此刻尚早,您就去吧。
等得見過出來,咱們三個,還要請您吃便飯,不能不賞光的。
’ “恭王聽說,連連含笑答道:‘一定奉擾,一定奉擾。
’恭王說完,便去進見東西兩宮。
“東太後一見恭王,正得訴說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跋扈之事。
西太後疾忙以目暗暗阻止,東太後方才忍住。
當時随便說了幾句,恭王退出,真去赴肅順等的宴會。
“西太後一等恭王走後,方去怪着東太後道:‘咱的姊姊,你怎麼這般老實。
六爺來見咱們,那三個壞蛋,雖然沒有一同入見,難免不派心腹暗中伺察。
六爺乃是咱們姊妹娘兒三個的救命菩薩,千萬要保全他才好。
不要使那三個壞蛋生了疑心,那就誤了大事。
’ “當時東太後一被西太後提醒,吓得滿臉發赤。
西太後又安慰了東太後幾句,又對東太後說道:‘六爺此吊奠,照例咱們須得賞賜一頓喀食。
妹子已經拟好幾個字兒在此,快請姊姊瞧過,要否更改字樣。
妹子打算将此字兒,貼在喀食碗下,六爺一定能夠見着。
’東太後接去一瞧,隻見寫着是:載垣端華肅順,已有不臣之心,宮庭危在旦夕,着該恭親王率兵保護兩宮以及皇上奔喪回京。
大行皇上之梓宮,即着贊襄政務王大臣等護送,方能有所處置。
欽此“東太後看完那道密诏,連說不必更改,趕緊辦理。
西太後即于第二天命人賞賜恭王喀食之際,貼于碗底。
恭王當時見了那道密诏,自然遵旨辦理。
“怡親王端華二人,急去問肅順道:‘兩宮既要老六保護入都,咱們怎樣對付。
’“肅順很堅決的答道:‘照咱主意,就此拿下老六;并将兩個寡婦,一個幼兒,一同結果性命;就請王爺即位。
咱自有辦法,對付天下臣民的。
’“怡親王吓得亂搖其手的說道:‘這事太險,咱幹不下。
’“肅順就氣哄哄的答道:‘王爺不幹,将來不要後悔。
’“怡親王聽說,又不能決。
他們三個正在解決不下的當口,恭王已經大張曉谕的,定了日子,護送兩宮和皇上進京。
肅順匆促之間,也沒什麼辦法,隻好同着怡親王、端華兩個,護送粹宮随後入京。
那知西太後真是機靈,倒說一到半途,她便同了東太後以及皇上,暗暗的間道入都。
等得肅順等人知道其事,要想追趕,業已不及。
那時的肅順,因為贊襄政務王大臣的名義,确是他們求着大行皇上親自下的遺诏,倚恃這着,料定兩宮不敢将他們三個怎樣。
一見不能追趕,便也罷了。
“兩宮到京,即以當今皇上的名義,下一道上谕:宣布怡親王、端華、肅順三人,如何如何不臣,如何如何跋扈。
着恭親王,會同朝臣,嚴行治罪。
當時怡親王、端華二人,先到京中一天,入朝之際,恭親王同了衆朝臣,就命怡親王、端華二人,跪聽旨意。
怡親王、端華二人,非但不肯下跪,且在口中大放厥詞,說是咱們贊襄政務王大臣,尚未入宮,此诏從何而來。
他們的意思,簡直說兩
他們三個,故意遷延,不是說京中的皇宮,未曾修好,不便回銮;便是說沿途的伏莽甚多,恐驚車駕。
其時西太後已經瞧出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要想謀害兩宮,以及幼主,推戴怡親王即位。
隻因為手邊一無親信大臣,便以懿诏召恭親王率兵迎駕。
那知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竟不奉诏。
并敢肆言,兩宮女流,皇上沖齡,現在同閱奏折,都是多事等語。
西太後一見事已危急,暗寫一诏密遣禦司膳安貴,漏夜入都,去召恭王。
恭王奉诏,便不動聲色,帶領一百名神機營的兵弁,直到熱河。
不過到了熱河,對于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面上,并未提起奉诏之事。
當時肅順便怪着恭王道:‘六爺,你怎麼膽大,來到此地,京中沒人主持,您可忘了不成。
’恭王連連的賠笑道;‘你的說話不錯。
皆因大行皇上既已賓天,手足之情,不能不來磕幾個頭。
吊一番,馬上回京就是。
’恭王說着,又求肅順等人,帶領入見東西兩宮。
“肅順當時因見恭王于對他們尚覺小心,不疑有他。
且和恭王開着玩笑道:‘老六真正教人麻煩。
’您和東西兩宮本是叔嫂。
您要進見,您去進見得啦。
何必拉咱們陪您進去。
此刻尚早,您就去吧。
等得見過出來,咱們三個,還要請您吃便飯,不能不賞光的。
’ “恭王聽說,連連含笑答道:‘一定奉擾,一定奉擾。
’恭王說完,便去進見東西兩宮。
“東太後一見恭王,正得訴說怡親王、端華、肅順三個跋扈之事。
西太後疾忙以目暗暗阻止,東太後方才忍住。
當時随便說了幾句,恭王退出,真去赴肅順等的宴會。
“西太後一等恭王走後,方去怪着東太後道:‘咱的姊姊,你怎麼這般老實。
六爺來見咱們,那三個壞蛋,雖然沒有一同入見,難免不派心腹暗中伺察。
六爺乃是咱們姊妹娘兒三個的救命菩薩,千萬要保全他才好。
不要使那三個壞蛋生了疑心,那就誤了大事。
’ “當時東太後一被西太後提醒,吓得滿臉發赤。
西太後又安慰了東太後幾句,又對東太後說道:‘六爺此吊奠,照例咱們須得賞賜一頓喀食。
妹子已經拟好幾個字兒在此,快請姊姊瞧過,要否更改字樣。
妹子打算将此字兒,貼在喀食碗下,六爺一定能夠見着。
’東太後接去一瞧,隻見寫着是:載垣端華肅順,已有不臣之心,宮庭危在旦夕,着該恭親王率兵保護兩宮以及皇上奔喪回京。
大行皇上之梓宮,即着贊襄政務王大臣等護送,方能有所處置。
欽此“東太後看完那道密诏,連說不必更改,趕緊辦理。
西太後即于第二天命人賞賜恭王喀食之際,貼于碗底。
恭王當時見了那道密诏,自然遵旨辦理。
“怡親王端華二人,急去問肅順道:‘兩宮既要老六保護入都,咱們怎樣對付。
’“肅順很堅決的答道:‘照咱主意,就此拿下老六;并将兩個寡婦,一個幼兒,一同結果性命;就請王爺即位。
咱自有辦法,對付天下臣民的。
’“怡親王吓得亂搖其手的說道:‘這事太險,咱幹不下。
’“肅順就氣哄哄的答道:‘王爺不幹,将來不要後悔。
’“怡親王聽說,又不能決。
他們三個正在解決不下的當口,恭王已經大張曉谕的,定了日子,護送兩宮和皇上進京。
肅順匆促之間,也沒什麼辦法,隻好同着怡親王、端華兩個,護送粹宮随後入京。
那知西太後真是機靈,倒說一到半途,她便同了東太後以及皇上,暗暗的間道入都。
等得肅順等人知道其事,要想追趕,業已不及。
那時的肅順,因為贊襄政務王大臣的名義,确是他們求着大行皇上親自下的遺诏,倚恃這着,料定兩宮不敢将他們三個怎樣。
一見不能追趕,便也罷了。
“兩宮到京,即以當今皇上的名義,下一道上谕:宣布怡親王、端華、肅順三人,如何如何不臣,如何如何跋扈。
着恭親王,會同朝臣,嚴行治罪。
當時怡親王、端華二人,先到京中一天,入朝之際,恭親王同了衆朝臣,就命怡親王、端華二人,跪聽旨意。
怡親王、端華二人,非但不肯下跪,且在口中大放厥詞,說是咱們贊襄政務王大臣,尚未入宮,此诏從何而來。
他們的意思,簡直說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