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嘲部第二十四

關燈
宗,鳳之子。

     伍伯、驵儈 晉庾純之父,嘗為伍伯。

    賈充之先,嘗為驵儈。

    充置酒而純未至。

    充曰:&ldquo君行常在人先,今何後?&rdquo純曰:&ldquo會有小市井事未了,是以後耳。

    &rdquo 酬外祖戲 王彧子絢,年六歲,讀《論語》至&ldquo周監于二代&rdquo。

    外祖何偃曰:&ldquo可改&lsquo爺爺乎文哉&rsquo。

    &rdquo彧郁同音,吳蜀間呼父為爺。

    絢曰:&ldquo尊者之名,安可戲?甯可雲&lsquo草翁之風必舅&rsquo。

    &rdquo偃父何尚之,絢之外祖翁也。

     申、許二公 許公國,與申公時行,相約詣一所公議。

    申詣許拉之。

    許曰:&ldquo此才午時,已行乎?&rdquo申應曰:&ldquo既以身許國,不得不爾。

    &rdquo 達毅、王達 達毅、王達同為郎中。

    一日佥公移,王戲曰:&ldquo每書銜名,但以公上為我之下。

    &rdquo毅應曰:&ldquo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rdquo 呂擴、謝晖 呂擴、謝晖亦以名相嘲。

    謝雲:&ldquo無才終入廣。

    &rdquo呂雲:&ldquo不日便充軍。

    &rdquo二人因而成隙。

     演《琵琶記》 閩中蔡大司馬經,初姓張。

    一日與龔狀元用卿共宴,看演《琵琶記》。

    至趙五娘抱琵琶抄化,蔡戲龔曰:&ldquo狀元娘子何至此!&rdquo後至張廣才掃墓,龔指曰:&ldquo這老子姓張,如何與蔡家上墳?&rdquo 羅隐對 羅隐與顧雲同谒淮南高骈。

    雲為人素雅重,而隐性傲睨。

    高公留雲而遠隐。

    隐欲歸武林,骈與賓幕餞于雲亭。

    時盛暑,青蠅入座,高命扇驅之。

    雲因谑隐曰:&ldquo青蠅被扇扇離席。

    &rdquo隐見《白澤圖》釘在門,應曰:&ldquo白澤遭釘釘在門。

    &rdquo《郡閣閑談》謂是寇豹、謝冠,誤也。

     胡旦 舍人胡旦飲酒面赤。

    學士謝泌戲之曰:&ldquo舍人面色如袍色。

    &rdquo時胡服绯也。

    胡答曰:&ldquo學士心頭似幞頭。

    &rdquo謝為之色沮。

     鐵冠道人 鐵冠道人張景和,江右方士。

    結廬鐘山下。

    梁國公藍玉攜酒訪之,道人野服出迎。

    玉以其輕己,不悅。

    酒行,戲曰:&ldquo吾有一語請先生屬對。

    雲:&lsquo腳穿芒履迎賓,足下無禮。

    &rsquo&rdquo道人指玉所持椰杯複之曰:&ldquo手執椰瓢作盞,尊前不忠。

    &rdquo後玉竟以逆誅。

     楊、李二公 邃翁冬天氣盛,而西涯怯寒。

    二公同坐,西涯屢以足頓地作聲。

    邃翁曰:&ldquo地凍馬蹄聲得得。

    &rdquo西涯見其吐氣如蒸,戲雲:&ldquo天寒驢嘴氣騰騰。

    &rdquo 陸封公對 太倉陸封公陸瑚之父。

    貌黑而齒白,與鄉紳金紋者相善,一日陸造紋,紋揖而戲之曰:&ldquo黑象口中含白齒。

    &rdquo陸揖甫畢,即應聲曰:&ldquo烏龜背上列金紋。

    &rdquo 地諱 李時嘗以&ldquo臘雞獨擅江南味&rdquo戲夏言。

    夏即應以&ldquo響馬能空冀北群&rdquo。

    人嘲江西以臘雞,畿輔以響馬。

    故二公各指為戲。

     李西涯在翰林時,與河南一學士相谑。

    河南公谒李,見檐曝有枯魚,嘲曰:&ldquo曉日斜穿學士頭。

    &rdquo李應聲曰:&ldquo秋風正灌先生耳。

    &rdquo蓋湖戶有&ldquo幹魚頭&rdquo,河南有&ldquo偷驢賊&rdquo之謠,又諺雲&ldquo秋風灌驢耳&rdquo故也。

    見《舊雨記談》。

    《耳談》以為高中玄、張泰嶽。

    殊誤。

     劉寶遇女媪 劉道真寶遭亂,于河側自牽船,見采蓮女子,嘲之曰:&ldquo女子何不調機弄杼而采蓮?&rdquo女子答曰:&ldquo丈夫何不跨馬揮鞭而牽船?&rdquo道真又嘗素盤共人食,有妪青衣,将二子行。

    道真嘲曰:&ldquo青羊将二羔。

    &rdquo妪應聲曰:&ldquo兩豬同一槽。

    &rdquo 真、揚二娼 江、淮、閩、浙土俗,各有公諱,如杭之&ldquo佛兒&rdquo,蘇之&ldquo呆子&rdquo,常之&ldquo歐爺&rdquo之類,細民或相犯,至于鬥擊。

    宣和中,真州娼迎新守于維揚。

    揚守置酒,大合兩邦妓樂。

    揚州諱&ldquo缺耳&rdquo,真州諱&ldquo火柴頭&rdquo。

    揚娼恃會府,輕屬城,故令茶酒兵爇火而有煙。

    使小僮戒之,已而不止,呼責曰:&ldquo貴客大廳張筵,何燒炭不謹,卻着柴頭!&rdquo咄詈再四。

    真娼笑語兵曰:&ldquo行者三四度指揮,何得不聽?汝有耳朵耶,沒耳朵耶?&rdquo揚娼大慚。

     小試冒籍 華亭人冒籍上海小試,憤其不容,大書通衢曰:&ldquo我之大賢與,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如之何其拒人也?&rdquo上海人答雲:&ldquo我之大賢與,何必去父母之邦?我之不賢與,焉往而不三黜?&rdquo 戴釜山鹿鳴 嚴司空震,梓州鹽亭縣人,所居枕戴釜山,但有鹿鳴,即嚴氏一人必殒。

    一日有表親野坐,聞鹿鳴,其表曰:&ldquo戴釜山中鹿又鳴。

    &rdquo嚴曰:&ldquo此際多應到表兄。

    &rdquo表接曰:&ldquo表兄不是嚴家子,合是三兄與四兄。

    &rdquo不日嚴氏子一人果亡。

    是何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