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純陽子擲劍化女 純陽子見火龍君
關燈
小
中
大
術,是誰人識彼玄機。
卻說純陽子仍以寶劍變成個女子,剛進了山門,隻見禅堂之上有一個雲遊僧,正在那裡入定。
一見了這個女子,高聲叱道:“金鐵之精敢入山門麼?”純陽子聞得此語,到吃了一驚,說道:”是哪一個慧眼,參透我的機關?”連忙收了寶劍,進前與雲遊僧稽首,說道:“小子聊試戲術,有犯禅師,望禅師恕罪。
”雲遊僧乃問道:“适間化女子之劍,好似火龍君佩的,力何在你手中?”純陽子道:“小子先年遇着火龍真人,曾以此劍賜我。
”雲遊師道:“然則汝乃呂洞賓乎?”純陽子道:“某便是。
敢問禅師姓名,還從哪裡來的?”雲遊僧道:“小僧姓高名法慧,從廬山竹影寺而來。
”純陽子道:“禅師既住居廬山,曾接我火龍真人否?”法慧禅師道:“我與火龍君共山而寓,連洞而居。
他在翠微洞,我在竹影寺,卻是比鄰一般,哪裡不相接?”純陽子道:“火龍真人今在家否?”法慧禅師道:“那火龍君前數年前是個孤雲野鶴,無有定迹,或自蓬萊山訪道,或白阆風苑尋真,或自西華山煉丹,或自瑤池頭赴宴,又或自終南山訪友,或自天台洞圍棋。
隻是這幾時懶待遊衍,此正是雲無心出岫,鳥倦飛知還也。
”純陽子道:“小子正欲拜訪火龍真人,答謝他贈劍之愛。
”法慧禅師道:“既如此,我陪你同去。
” 于是純陽子同着法慧,各駕了一朵祥雲,剛剛的到了廬山之境。
隻見這一座山呵:玉筍峰出,瀑布泉飛。
石岩岩高接青旻,洞深深細凝紫霧。
青青翠翠的古松,龍髯滑膩;猗猗密密的修竹,鳳尾參差。
澗邊豐草,柔柔軟軟的龍須,嶺上枯株,丫丫槎槎的鹿角。
嵬嵬峨峨,作江西一省保障;秀秀麗麗,擅天下九州奇觀。
真個是:廬山高哉兒千仞兮,凡人可望而不可跻兮。
卻說火龍真人正在翠微洞中披閱《黃庭經》,忽有鳴鴉一聲,又見白鹿銜有花至。
他是個未蔔先知的神仙,就曉的純陽子來,乃謂一仙童曰:“今日有客來,可烹着仙茶,醖着仙酒,擺列着仙肴仙果俟侯。
”言未畢,隻見法慧禅師領着純陽子進了洞天。
火龍君一見了純陽子,就下榻迎接。
純陽子遂稽首而拜,說道:“自别仙顔,無由一晤。
今日重逢,正如撥雲霧睹青天矣。
”既而相叙寒溫畢,火龍君乃渭法慧禅師曰:“汝自何處得遇呂純陽?”法慧禅師道:“某自江南寶華寺得遇。
因純陽要拜仙丈,故此陪他同來。
”火龍君道:“多謝你了。
” 言未畢,隻見仙童們上仙茶。
那茶是甚麼茶?雀舌未經三月雨,龍芽先占一枝春。
茶畢,又獻上以酒。
那酒是甚麼酒?岩蜜松花熟,山杯竹葉青。
既又獻上仙肴。
那肴是甚麼肴?卻是些玄豹之胎,碧麟之脯。
既而又獻上仙果。
那果是甚麼果?卻是些千年之藕,萬歲之桃。
那仙童擺列了筵席,火龍君、純陽子、法慧禅師相聚而飲。
一則叙契闊之情,一則叙相與之雅,不覺的香氣消寶鴨,日午唱金雞。
法慧禅師道:“請呂純陽到敝寺一觀。
” 于是火龍真人同着純陽子徑到了竹影寺來。
這個寺怎的叫做竹影寺?蓋廬山上,原初建一百個寺,隻有這一個寺白雲隐隐,翠竹陰陰,隻聞犬吠雞鳴,不見高樓大閣。
在寺裡住的卻是些得道僧家。
而今左數來也隻是九十九寺,右數去也隻是九十九寺,此一寺隐而不見,故此叫做竹影寺。
這豈不是仙境?純陽子觀看一回,不勝稱賞,說道:“好勝境!好勝境!”純陽子看畢,法慧禅師将欲待茶。
純陽子辭去,火龍君亦道:“不勞賜茶,我還有事與純陽子商議。
”于是法慧禅師相送而别。
此不在話下。
卻說純陽子同火龍真人轉至翠微洞來,火龍真人回着純陽子,說道:“當原先我以二劍付汝,今止佩一劍,是何緣故?”純陽子道:“說起來惶愧。
某在金陵宿取白牡丹,将欲采陰補陽,不想着黃龍禅師教他反奪去我丹田至寶。
彼時小生們飛劍斬那黃龍,不想道被他收去一劍,今日卻虛了真人所賜,有罪!有罪!”火龍道:“你如今何如?”純陽子道:“小子如今遵戒行矣。
”火龍又問道:“你遍曆寰中,度人多少?”純陽子道:“人心不可測,對面九疑山,并不曾度得一人。
”火龍真人道:“可知,可知。
我曾道來:人間隻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誰人可以度得的?隻我前日朝元,見仙僚說道:‘淮安玉溪村有一女子,姓何名惠娘,名登仙籍。
’你可度之。
”既而又囑付純陽子:“度何之後,須轉終南山與爾鐘離師同去朝元。
朝元會上授以仙秩,吾當再來慶賀。
” 純陽子領了此語,逐辭了火龍真人,徑來淮安地方,度着這個何氏女子。
不知怎麼樣度他,下面分解。
卻說純陽子仍以寶劍變成個女子,剛進了山門,隻見禅堂之上有一個雲遊僧,正在那裡入定。
一見了這個女子,高聲叱道:“金鐵之精敢入山門麼?”純陽子聞得此語,到吃了一驚,說道:”是哪一個慧眼,參透我的機關?”連忙收了寶劍,進前與雲遊僧稽首,說道:“小子聊試戲術,有犯禅師,望禅師恕罪。
”雲遊僧乃問道:“适間化女子之劍,好似火龍君佩的,力何在你手中?”純陽子道:“小子先年遇着火龍真人,曾以此劍賜我。
”雲遊師道:“然則汝乃呂洞賓乎?”純陽子道:“某便是。
敢問禅師姓名,還從哪裡來的?”雲遊僧道:“小僧姓高名法慧,從廬山竹影寺而來。
”純陽子道:“禅師既住居廬山,曾接我火龍真人否?”法慧禅師道:“我與火龍君共山而寓,連洞而居。
他在翠微洞,我在竹影寺,卻是比鄰一般,哪裡不相接?”純陽子道:“火龍真人今在家否?”法慧禅師道:“那火龍君前數年前是個孤雲野鶴,無有定迹,或自蓬萊山訪道,或白阆風苑尋真,或自西華山煉丹,或自瑤池頭赴宴,又或自終南山訪友,或自天台洞圍棋。
隻是這幾時懶待遊衍,此正是雲無心出岫,鳥倦飛知還也。
”純陽子道:“小子正欲拜訪火龍真人,答謝他贈劍之愛。
”法慧禅師道:“既如此,我陪你同去。
” 于是純陽子同着法慧,各駕了一朵祥雲,剛剛的到了廬山之境。
隻見這一座山呵:玉筍峰出,瀑布泉飛。
石岩岩高接青旻,洞深深細凝紫霧。
青青翠翠的古松,龍髯滑膩;猗猗密密的修竹,鳳尾參差。
澗邊豐草,柔柔軟軟的龍須,嶺上枯株,丫丫槎槎的鹿角。
嵬嵬峨峨,作江西一省保障;秀秀麗麗,擅天下九州奇觀。
真個是:廬山高哉兒千仞兮,凡人可望而不可跻兮。
卻說火龍真人正在翠微洞中披閱《黃庭經》,忽有鳴鴉一聲,又見白鹿銜有花至。
他是個未蔔先知的神仙,就曉的純陽子來,乃謂一仙童曰:“今日有客來,可烹着仙茶,醖着仙酒,擺列着仙肴仙果俟侯。
”言未畢,隻見法慧禅師領着純陽子進了洞天。
火龍君一見了純陽子,就下榻迎接。
純陽子遂稽首而拜,說道:“自别仙顔,無由一晤。
今日重逢,正如撥雲霧睹青天矣。
”既而相叙寒溫畢,火龍君乃渭法慧禅師曰:“汝自何處得遇呂純陽?”法慧禅師道:“某自江南寶華寺得遇。
因純陽要拜仙丈,故此陪他同來。
”火龍君道:“多謝你了。
” 言未畢,隻見仙童們上仙茶。
那茶是甚麼茶?雀舌未經三月雨,龍芽先占一枝春。
茶畢,又獻上以酒。
那酒是甚麼酒?岩蜜松花熟,山杯竹葉青。
既又獻上仙肴。
那肴是甚麼肴?卻是些玄豹之胎,碧麟之脯。
既而又獻上仙果。
那果是甚麼果?卻是些千年之藕,萬歲之桃。
那仙童擺列了筵席,火龍君、純陽子、法慧禅師相聚而飲。
一則叙契闊之情,一則叙相與之雅,不覺的香氣消寶鴨,日午唱金雞。
法慧禅師道:“請呂純陽到敝寺一觀。
” 于是火龍真人同着純陽子徑到了竹影寺來。
這個寺怎的叫做竹影寺?蓋廬山上,原初建一百個寺,隻有這一個寺白雲隐隐,翠竹陰陰,隻聞犬吠雞鳴,不見高樓大閣。
在寺裡住的卻是些得道僧家。
而今左數來也隻是九十九寺,右數去也隻是九十九寺,此一寺隐而不見,故此叫做竹影寺。
這豈不是仙境?純陽子觀看一回,不勝稱賞,說道:“好勝境!好勝境!”純陽子看畢,法慧禅師将欲待茶。
純陽子辭去,火龍君亦道:“不勞賜茶,我還有事與純陽子商議。
”于是法慧禅師相送而别。
此不在話下。
卻說純陽子同火龍真人轉至翠微洞來,火龍真人回着純陽子,說道:“當原先我以二劍付汝,今止佩一劍,是何緣故?”純陽子道:“說起來惶愧。
某在金陵宿取白牡丹,将欲采陰補陽,不想着黃龍禅師教他反奪去我丹田至寶。
彼時小生們飛劍斬那黃龍,不想道被他收去一劍,今日卻虛了真人所賜,有罪!有罪!”火龍道:“你如今何如?”純陽子道:“小子如今遵戒行矣。
”火龍又問道:“你遍曆寰中,度人多少?”純陽子道:“人心不可測,對面九疑山,并不曾度得一人。
”火龍真人道:“可知,可知。
我曾道來:人間隻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誰人可以度得的?隻我前日朝元,見仙僚說道:‘淮安玉溪村有一女子,姓何名惠娘,名登仙籍。
’你可度之。
”既而又囑付純陽子:“度何之後,須轉終南山與爾鐘離師同去朝元。
朝元會上授以仙秩,吾當再來慶賀。
” 純陽子領了此語,逐辭了火龍真人,徑來淮安地方,度着這個何氏女子。
不知怎麼樣度他,下面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