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獻美人畫并泛管 活已死魚并吹笛

關燈
純陽子乃笑而濟焉。

    及岸,俄不見。

    翟公始知其為異人也。

    旬日,又來。

    值翟公外出,有一犬見純陽子複至,搖首擺尾,不勝忻喜之狀。

    如此者半日。

    及翟公回家,一見純陽子,亦不勝之喜。

    純陽子自袖中取出一團肉脯,約有桃實般大,令翟公食之。

    翟公聞其臭腐之甚,遂掩鼻,謝弗食。

    純陽子太息,說道:“吾呂公也,以丹藥一丸食子,汝弗(以下原有缺文)--子。

    ”純陽子已隐而不見。

     陳老乃頓足捶胸,放聲大哭,說道:“神仙在此,我竟不曉得,氣死我也!”隻見那左鄰右舍皆來問其緣故。

    陳老指其魚曰:“你不曾看這個魚兒,分明是我剖開的,而今活活的在那裡。

    ”那些衆人說道:“活魚的人今在哪裡?”陳老道:“已變化去了。

    ”言未畢,忽又聞其人歌聲宛轉清亮,其歌雲: 落魄且落魂,夜宿鄉村,朝遊城郭。

    閑來無事玩青山,困來街市貨丹藥。

     賣得錢,不算度。

    沽美酒,自斟酌。

    醉後吟哦動鬼神,任意日頭向西落。

     純陽子唱此長短句歌,響徹雲霄,音振林木。

    陳老隻聞其聲,不見其形,乃謂曰:“汝神仙可留下姓名。

    ”純陽子道:“吾呂洞賓也,今去矣。

    ”遂現其形于五雲之端,衆莫不驚駭。

    至今江東有一鯉魚,腹下有痕迹,原是純陽子靈丹點活的,其魚尚在。

     又,純陽一日遊武昌,扮作一雲遊道人,持一漁鼓簡闆,滿街之上唱《浪淘沙》一詞,雲: 我有屋三椽,住在靈源。

    魚遮四壁任蕭然。

    萬象森羅為鬥拱,瓦蓋青天。

     無漏得多年,結就姻緣。

    修成功行滿三千。

    降得龍來伏得虎。

    陸地神仙。

     時武昌守有事外出,正當擺頭踏轉府,聞得歌聲清亮,坐在轎子上凝望,隻見是個道人。

    那太守素重着方外之士,因謂左右人曰:“那唱歌的道人,叫他進我衙裡來,我有事問他。

    ”隻見那些皂隸們就去請着那道人,說道:“先生,我老爺請你到衙裡去。

    ”道人遂同着皂隸們直進府衙之内,見了太守,唱一個恭兒,說道:“貧道稽首。

    ”那太守到是個不驕傲的,回言道:“道人休怪。

    ”既而叫門子掇一把椅子,叫那道人坐下。

    遂同說:“道人從何而來?”道人道:“貧道終南山來的。

    ”守□問:“終南有佳處?”道人道:“佳處甚多。

    ”因舉陶隐君詩答雲:“終南何所有,所有惟白雲。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守甚異之,款留二日。

    因問其姓名。

    道人隐而不說,惟曰:“野人本是山中客,石橋南畔有舊宅。

    父子生來隻兩口,多好笙歌不好拍。

    ” 時守性好弈,因問道人:“能弈否?”道人道:“頗知。

    ”守乃與之對弈,才下僅八子。

    道人道:“大人負矣。

    ”太守道:“汝子未盈局,安知吾負?”道人道:“吾子己分途據要津,所謂戰必勝,攻必取,是以知之。

    ”已而果然。

    如是數局,守皆負。

    守不忿,怒形于色。

    道人俄拂袖而去,并不見其蹤迹。

    守令人遍城尋之,有人說道:“那道人在郡治前吹笛。

    ”及尋者至郡治前,則聞笛聲在東門。

    尋者至東門,則聞笛聲在西門。

    尋者至西門,則聞笛聲在南門。

    尋者至南門,則聞笛聲在北門。

    尋者至北門,則聞笛聲在黃鶴樓前。

    守乃多令人尋之。

    及至黃鶴樓前,道人則走往石照亭中。

    衆人從石照亭中左顧右盼,東□西覓,哪裡見道人個蹤兒影兒?但見亭中有詩一首。

    詩曰: 黃鶴樓前吹笛時,白蘋紅蒹滿江湄。

     衷情欲訴誰能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那些左右之人錄了此詩,回複太守,說道:“老爺,那道人着實奇怪,東尋東不着,西尋西不見,直尋到黃鶴樓前,他卻走在石照亭。

    及至石照亭,依然沒有蹤影,隻留有一詩在那裡。

    ”因呈詩與守,守始悟道人先吟之詩,說道:“野人本是山中客,乃賓字也。

    石橋南畔有舊宅,石橋者洞也。

    父子生來有兩口,兩口者呂也。

    多好笙歌不好拍,乃吟也。

    這分明是‘呂洞賓吟’四字,此道人乃純陽子乎?”衆方驚悟,其守亦懊惱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