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金銮報捷美團圓
關燈
小
中
大
一路上火炮與鼓樂喧天,旗彩共花燈奪目。
真個是天子賜婚,宰相嫁女,狀元、探花娶妻,一時富貴佔盡人間之盛。
娶到了第中,因父母不在堂,惟雙雙對拜,送入洞房。
外面衆官的喜筵,都託了王衮,窦國一兩個大媒代陪不題。
卻說平如衡與冷绛雪,在洞房中彼此觌面,俱認得是闵子祠相遇之人,各叙天緣與别後系心。
今得相逢之故,萬分得意,不必細說。
燕白颔與山小姐,雖各有閣上美人,閣下書生一段心事,然到此地位,燕白颔娶了天下第一個才女,山小姐嫁了天下第一個才子,今日何等風騷,就是心有所負,也祇得丢開罷了。
不意到了房中,對結花燭,揭去方巾彼此一看,各個暗驚。
這個道:“這分明是閣上美人。
”那個道:“這分明是閣下書生。
”但侍妾林立,恐有差誤,不敢開口。
二人對飲合卺在明燭下,越看越像。
燕白颔忍耐不住,便取出蔡老官尋訪的那柄詩扇,叫侍妾傳與山小姐看道:“下官偶有一詩請教夫人,幸不嫌唐突。
”山小姐接了三看,忽眉宇間神情飛躍,竟不回言,也低喚侍兒取出一柄詩扇,傳與燕白颔道:“賤妾也偶有一詩請教狀元,幸勿鄙輕浮。
”燕白颔接了一看,見就是前日付與蔡老官的和詩,喜得燕白颔滿心奇癢,不知搔處。
又見衆侍妾觀望不敢叙出私情,祇哈哈大笑道:“這段婚姻雖蒙聖恩賜配,又蒙泰山府就,夫人垂愛。
然以今日而論,實系天緣也。
”山小姐不好答應,祇是微微而笑。
飲罷,同入鴛帏。
一雙才子才女,青年美貌,這一夜真是百恩百愛,說不盡萬種風流。
到了次日,夫妻閨中相對,燕白颔見侍妾如雲,祇不見前日對考的青衣記室。
因問山小姐道:“莫非記室體尊不屑侍禦,不曾攜來?”山小姐道:“已來矣,滿月時,當與狀元相見。
”燕白颔出見平如衡,說知閣上美人即系山小姐。
平如衡大喜道:“真可謂奇緣也。
”燕白颔又說及青衣之事,平如衡道:“小弟也曾問來,弟婦也是如此說。
” 到了滿月,山顯仁與冷大戶一齊都來,兩位新人出房相見。
山小姐、冷绛雪與燕白颔、平如衡是姐夫妹夫,大姨小姨,交相拜見。
拜罷,山小姐因指着冷绛雪對燕白颔說道:“狀元要見青衣記室,此人不是麼!”冷绛雪也指着山小姐對平如衡道:“探花要見青衣記室,此人不是麼!”燕白颔與平如衡看了,俱各大笑道:“原來就是大姨娘,小姨娘,假扮了耍我們的。
我就說,天下那有如此侍妾,今日方纔明白,不然叫我抱慚一世。
”山顯仁笑說道:“若不如此,二位賢契如何肯服輸。
”惟冷大戶不知,因問其故,山顯仁對他說明,也笑個不了。
說罷,合家歡宴其樂無極。
到次日,山顯仁因約了王衮、窦國一,率領二婿兩女,詣阙謝恩。
天子親禦端門賜宴,因谕說道:“朕向因見山氏《白燕》詩,方知閨閣有此奇才。
複因閨閣有才,方思搜求天下奇才。
今獲二才子,二才女,配為夫婦,以彰文明之化,足稱朕懷矣。
汝四人之婚,雖朕所主,今日思厥由來,實白燕為之媒也。
汝四人還能各賦一《白燕》詩以謝之麼?”四人同奏道:“陛下聖命,敢不祗承。
”天子大悅,因命各賜筆墨。
四人請韻,天子因思說道:“不必另求,即以平、山、冷、燕四韻可也。
”四位領旨,各個揮毫,此時方顯真才之妙。
但見紙落雲煙,筆飛鹘兔,日晷不移,早已詩成四韻,一齊獻上。
天子展開次第而觀。
祇見平如衡的是: 疑是前生太白生,雙飛珠玉兆文明。
不須更羨丹山鳳,光贲衣裳天下平。
山黛的是: 雲想衣裳玉想鬟,不将紫颔動龍顔。
若非毓種瑤池上,定是修成白雪山。
冷绛雪的是: 紅黃付與群芳領,雙雙玉殿飛無影。
九重春争正融融,白雪滿身全不冷。
燕白颔的是: 尋莺禦柳潛還見,結夢梨花成一片。
天子臨軒賞素文,始知不是尋常燕。
天子覽畢,龍顔大悅,即賜與山顯仁、王衮、窦國一遍觀。
因谕說道:“汝四人有才如此,不負朕求才之意矣!”又賜歡飲。
飲至日午,欽天監奏:“才星光映比阙,當主海内文明,國家祥瑞。
”天子大喜,因各賜金帛彩鍛。
山顯仁因率領諸臣謝恩,退出。
自此之後,燕白颔與山黛,平如衡與冷绛雪,兩對夫妻,真是才美相宜,彼此相敬。
在閨中百種風流,千般恩愛。
張寅與宋信,初期猶欲與他二人作對。
到此時,見他一時榮貴,祇得撺轉面皮,來趨承慶賀。
燕白颔、平如衡度量寬宏,不念舊惡,仍認作相知,優禮相待。
山顯仁得此二婿,十分快活,竟不出來做官,祇優遊林下快活。
後來燕白颔同山黛榮歸松江,生子繼述書香。
平如衡也同冷绛雪回到洛陽,重整門闾,祭祀父母。
連叔子平教官,都遷任得意。
若非真正有才,安能如此!至今京師中尚盛傳平、山、冷、燕為四才子。
閑窗閱史,不勝欣慕,因為之立傳雲。
真個是天子賜婚,宰相嫁女,狀元、探花娶妻,一時富貴佔盡人間之盛。
娶到了第中,因父母不在堂,惟雙雙對拜,送入洞房。
外面衆官的喜筵,都託了王衮,窦國一兩個大媒代陪不題。
卻說平如衡與冷绛雪,在洞房中彼此觌面,俱認得是闵子祠相遇之人,各叙天緣與别後系心。
今得相逢之故,萬分得意,不必細說。
燕白颔與山小姐,雖各有閣上美人,閣下書生一段心事,然到此地位,燕白颔娶了天下第一個才女,山小姐嫁了天下第一個才子,今日何等風騷,就是心有所負,也祇得丢開罷了。
不意到了房中,對結花燭,揭去方巾彼此一看,各個暗驚。
這個道:“這分明是閣上美人。
”那個道:“這分明是閣下書生。
”但侍妾林立,恐有差誤,不敢開口。
二人對飲合卺在明燭下,越看越像。
燕白颔忍耐不住,便取出蔡老官尋訪的那柄詩扇,叫侍妾傳與山小姐看道:“下官偶有一詩請教夫人,幸不嫌唐突。
”山小姐接了三看,忽眉宇間神情飛躍,竟不回言,也低喚侍兒取出一柄詩扇,傳與燕白颔道:“賤妾也偶有一詩請教狀元,幸勿鄙輕浮。
”燕白颔接了一看,見就是前日付與蔡老官的和詩,喜得燕白颔滿心奇癢,不知搔處。
又見衆侍妾觀望不敢叙出私情,祇哈哈大笑道:“這段婚姻雖蒙聖恩賜配,又蒙泰山府就,夫人垂愛。
然以今日而論,實系天緣也。
”山小姐不好答應,祇是微微而笑。
飲罷,同入鴛帏。
一雙才子才女,青年美貌,這一夜真是百恩百愛,說不盡萬種風流。
到了次日,夫妻閨中相對,燕白颔見侍妾如雲,祇不見前日對考的青衣記室。
因問山小姐道:“莫非記室體尊不屑侍禦,不曾攜來?”山小姐道:“已來矣,滿月時,當與狀元相見。
”燕白颔出見平如衡,說知閣上美人即系山小姐。
平如衡大喜道:“真可謂奇緣也。
”燕白颔又說及青衣之事,平如衡道:“小弟也曾問來,弟婦也是如此說。
” 到了滿月,山顯仁與冷大戶一齊都來,兩位新人出房相見。
山小姐、冷绛雪與燕白颔、平如衡是姐夫妹夫,大姨小姨,交相拜見。
拜罷,山小姐因指着冷绛雪對燕白颔說道:“狀元要見青衣記室,此人不是麼!”冷绛雪也指着山小姐對平如衡道:“探花要見青衣記室,此人不是麼!”燕白颔與平如衡看了,俱各大笑道:“原來就是大姨娘,小姨娘,假扮了耍我們的。
我就說,天下那有如此侍妾,今日方纔明白,不然叫我抱慚一世。
”山顯仁笑說道:“若不如此,二位賢契如何肯服輸。
”惟冷大戶不知,因問其故,山顯仁對他說明,也笑個不了。
說罷,合家歡宴其樂無極。
到次日,山顯仁因約了王衮、窦國一,率領二婿兩女,詣阙謝恩。
天子親禦端門賜宴,因谕說道:“朕向因見山氏《白燕》詩,方知閨閣有此奇才。
複因閨閣有才,方思搜求天下奇才。
今獲二才子,二才女,配為夫婦,以彰文明之化,足稱朕懷矣。
汝四人之婚,雖朕所主,今日思厥由來,實白燕為之媒也。
汝四人還能各賦一《白燕》詩以謝之麼?”四人同奏道:“陛下聖命,敢不祗承。
”天子大悅,因命各賜筆墨。
四人請韻,天子因思說道:“不必另求,即以平、山、冷、燕四韻可也。
”四位領旨,各個揮毫,此時方顯真才之妙。
但見紙落雲煙,筆飛鹘兔,日晷不移,早已詩成四韻,一齊獻上。
天子展開次第而觀。
祇見平如衡的是: 疑是前生太白生,雙飛珠玉兆文明。
不須更羨丹山鳳,光贲衣裳天下平。
山黛的是: 雲想衣裳玉想鬟,不将紫颔動龍顔。
若非毓種瑤池上,定是修成白雪山。
冷绛雪的是: 紅黃付與群芳領,雙雙玉殿飛無影。
九重春争正融融,白雪滿身全不冷。
燕白颔的是: 尋莺禦柳潛還見,結夢梨花成一片。
天子臨軒賞素文,始知不是尋常燕。
天子覽畢,龍顔大悅,即賜與山顯仁、王衮、窦國一遍觀。
因谕說道:“汝四人有才如此,不負朕求才之意矣!”又賜歡飲。
飲至日午,欽天監奏:“才星光映比阙,當主海内文明,國家祥瑞。
”天子大喜,因各賜金帛彩鍛。
山顯仁因率領諸臣謝恩,退出。
自此之後,燕白颔與山黛,平如衡與冷绛雪,兩對夫妻,真是才美相宜,彼此相敬。
在閨中百種風流,千般恩愛。
張寅與宋信,初期猶欲與他二人作對。
到此時,見他一時榮貴,祇得撺轉面皮,來趨承慶賀。
燕白颔、平如衡度量寬宏,不念舊惡,仍認作相知,優禮相待。
山顯仁得此二婿,十分快活,竟不出來做官,祇優遊林下快活。
後來燕白颔同山黛榮歸松江,生子繼述書香。
平如衡也同冷绛雪回到洛陽,重整門闾,祭祀父母。
連叔子平教官,都遷任得意。
若非真正有才,安能如此!至今京師中尚盛傳平、山、冷、燕為四才子。
閑窗閱史,不勝欣慕,因為之立傳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