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道路聯姻奇作合
關燈
小
中
大
去了。
窦知府随發帖請酒,燕、平二人因有事相求,俱欣然而來。
酒席間,窦知府備說冷大戶允從之事,平如衡喜之不勝再三緻謝。
酒罷,就求窦知府擇了吉期,行過聘去。
約定來春春闱發榜之後來娶。
冷大戶因窦知府為媒,又着人暗相平如衡,見青年秀美,與女兒足稱一對,滿心歡喜,竟自受了聘禮。
平如衡見冷大戶受了聘定,因與燕白颔商量道:“事已萬分妥帖,我們住在此間轉覺不便。
”遂辭謝了窦知府,竟渡淮望山東一路緩緩而來不題。
卻說山黛與冷绛雪,自從趙縱、錢橫考詩之後追尋不見,已是七分不快。
又被張寅攪擾一場,便十分惆怅。
虧與冷绛雪兩人互相寬慰,捱過日子。
不期過了許久,忽報張吏部有疏特參: ……山黛年已及笄,苛於擇婿不嫁,以緻情欲流蕩,假借考較詩人為由,勾引少年書生趙縱、錢橫,潛入花園,淫詞唱和,現獲唱和淫詞一十四首可證。
似此污辱欽賜才女之名,大傷風化,伏乞聖恩查究,以正其罪…… 山黛看了,大怒道:“這都是張寅前日受辱,以此圖報複也。
”因也上一疏辯論,疏道: ……張寅因求詩考詩不出,擅登玉尺樓調戲,因被塗面受辱,故以此污蔑。
蒙恩賜量才之尺,以詩文過質者,時時有人,不獨一趙縱、錢橫。
幸臣妾與冷绛雪原詩尚在,乞聖明垂覽。
如有一字涉私,臣妾甘罪。
倘其不然,污蔑之罪,亦有所歸…… 天子見了兩奏,俱批準道: ……在奏人犯,俱着至文華殿,候朕親審…… 旨意一下,事關婚姻風化,禮部即差人拘提。
衆犯俱在,獨有趙縱、錢橫,并無蹤影。
禮部尋覓不獲,祇得上本奏知。
聖旨又批下道: ……既有其人,豈無蹤影。
着嚴訪候審,不得隐匿不報…… 禮部又奉嚴旨,祇得差人遍訪。
因二人曾題詩在接引庵,說和尚認得,就押着普惠和尚,遍處察訪不題。
卻說山黛,因被張吏部參論,心下十分不暢。
因與冷绛雪在閨中閑論道:“才名為天地鬼神所忌,原不應久佔。
小妹自十歲蒙恩,於今六載,當朝之名公才士,不知壓倒多少。
今若覓得一佳偶,早早於飛而去,豈不完名全節。
不期才俊難逢,姻緣淹蹇,日多一日,年複一年,以緻有今日之物議。
冷绛雪道:“量才考校,是奉旨之事,又不是桑濮私行。
就是前日唱和之詞,并無一字涉淫,怕他怎的?況眼前已有二三才人,聽小姐安擇所歸,亦易事耳。
何必苦苦挂懷?” 山小姐道:“姐姐所說二三才人,據小妹看來,一個也算不得。
”冷绛雪道:“為何一個也算不得?”山小姐道:“蒙聖上所谕,松江燕白颔、洛陽平如衡許為妾主婚,此一才子也。
然屢奉徵召,而抵死辭謝不來,此其無真才可知矣。
即趙縱、錢橫二人,才情豐度,殊有可觀,得擇一以從足矣。
不料有此一番議論,就使事完無說,而婚姻之事亦當避嫌而不敢承矣!此又一才子也。
止有一個圖下書生,大可人意,然大海浮萍,範天定迹。
試問,姐姐所說已有二三才人今安在乎?” 冷绛雪道:“小姐因張寅雠參,有激於衷,祇就眼前而論,未嘗不是。
若依賤妾思來,小姐今年二八,正是青春,尚未及标梅之歎。
況燕白颔既與平如衡同薦,平如衡妾所可信,料燕白颔必非無才之人。
就是辭徵召而就制科,士各有志,到底有出頭之日,何妨少俟。
至若趙縱、錢橫量才是奉君命,臨考是奉父命,有何嫌疑而欲避?就是閣下書生,偶然相遇,非出有心。
況選吉求良,亦詩人之正,有何私曲苦郁於懷?即明告太師,差人尋訪,或亦太師所樂從。
小姐何必戚戚拘拘,作小家兒女之态?” 山小姐聽了,滿心歡喜道:“姐姐高論,頓令小妹滿胸茅塞俱開矣!但閣下書生,既無姓名又無夢中畫象,即欲明訪,卻将何為據?”冷绛雪笑道:“小姐何聰明一世,而懵懂一時。
書生的姓名雖無,圖像未畫,題壁一詩,豈非書生之姓名圖畫乎?何不将前詩寫一扇上,使人鬻於鬧市,在他人自不理會,若書生見之,豈不驚訝面而得之也。
” 山小姐聽了,不禁拍手稱讚道:“姐姐慧心異想,真從天際得來,小妹不及多矣!”取了一柄金扇,将書生題壁詩寫在上面。
随喚了一個一向在玉尺樓服侍,今在城中住的老家人蔡老官來,吩咐道:“你在城中住,早晚甚便,可将這柄扇子拿到鬧市上去賣。
若有個少年書生看見扇上詩驚訝,你可就問他姓名居址來報我。
他若問我姓名,你切不可露出真迹,祇說是皇親人家女子,要訪她結婚的。
若果訪着我重重有賞。
老爺面前,且莫要說。
”老人家領命去了不題。
卻說燕白颔與平如衡,在一路
窦知府随發帖請酒,燕、平二人因有事相求,俱欣然而來。
酒席間,窦知府備說冷大戶允從之事,平如衡喜之不勝再三緻謝。
酒罷,就求窦知府擇了吉期,行過聘去。
約定來春春闱發榜之後來娶。
冷大戶因窦知府為媒,又着人暗相平如衡,見青年秀美,與女兒足稱一對,滿心歡喜,竟自受了聘禮。
平如衡見冷大戶受了聘定,因與燕白颔商量道:“事已萬分妥帖,我們住在此間轉覺不便。
”遂辭謝了窦知府,竟渡淮望山東一路緩緩而來不題。
卻說山黛與冷绛雪,自從趙縱、錢橫考詩之後追尋不見,已是七分不快。
又被張寅攪擾一場,便十分惆怅。
虧與冷绛雪兩人互相寬慰,捱過日子。
不期過了許久,忽報張吏部有疏特參: ……山黛年已及笄,苛於擇婿不嫁,以緻情欲流蕩,假借考較詩人為由,勾引少年書生趙縱、錢橫,潛入花園,淫詞唱和,現獲唱和淫詞一十四首可證。
似此污辱欽賜才女之名,大傷風化,伏乞聖恩查究,以正其罪…… 山黛看了,大怒道:“這都是張寅前日受辱,以此圖報複也。
”因也上一疏辯論,疏道: ……張寅因求詩考詩不出,擅登玉尺樓調戲,因被塗面受辱,故以此污蔑。
蒙恩賜量才之尺,以詩文過質者,時時有人,不獨一趙縱、錢橫。
幸臣妾與冷绛雪原詩尚在,乞聖明垂覽。
如有一字涉私,臣妾甘罪。
倘其不然,污蔑之罪,亦有所歸…… 天子見了兩奏,俱批準道: ……在奏人犯,俱着至文華殿,候朕親審…… 旨意一下,事關婚姻風化,禮部即差人拘提。
衆犯俱在,獨有趙縱、錢橫,并無蹤影。
禮部尋覓不獲,祇得上本奏知。
聖旨又批下道: ……既有其人,豈無蹤影。
着嚴訪候審,不得隐匿不報…… 禮部又奉嚴旨,祇得差人遍訪。
因二人曾題詩在接引庵,說和尚認得,就押着普惠和尚,遍處察訪不題。
卻說山黛,因被張吏部參論,心下十分不暢。
因與冷绛雪在閨中閑論道:“才名為天地鬼神所忌,原不應久佔。
小妹自十歲蒙恩,於今六載,當朝之名公才士,不知壓倒多少。
今若覓得一佳偶,早早於飛而去,豈不完名全節。
不期才俊難逢,姻緣淹蹇,日多一日,年複一年,以緻有今日之物議。
冷绛雪道:“量才考校,是奉旨之事,又不是桑濮私行。
就是前日唱和之詞,并無一字涉淫,怕他怎的?況眼前已有二三才人,聽小姐安擇所歸,亦易事耳。
何必苦苦挂懷?” 山小姐道:“姐姐所說二三才人,據小妹看來,一個也算不得。
”冷绛雪道:“為何一個也算不得?”山小姐道:“蒙聖上所谕,松江燕白颔、洛陽平如衡許為妾主婚,此一才子也。
然屢奉徵召,而抵死辭謝不來,此其無真才可知矣。
即趙縱、錢橫二人,才情豐度,殊有可觀,得擇一以從足矣。
不料有此一番議論,就使事完無說,而婚姻之事亦當避嫌而不敢承矣!此又一才子也。
止有一個圖下書生,大可人意,然大海浮萍,範天定迹。
試問,姐姐所說已有二三才人今安在乎?” 冷绛雪道:“小姐因張寅雠參,有激於衷,祇就眼前而論,未嘗不是。
若依賤妾思來,小姐今年二八,正是青春,尚未及标梅之歎。
況燕白颔既與平如衡同薦,平如衡妾所可信,料燕白颔必非無才之人。
就是辭徵召而就制科,士各有志,到底有出頭之日,何妨少俟。
至若趙縱、錢橫量才是奉君命,臨考是奉父命,有何嫌疑而欲避?就是閣下書生,偶然相遇,非出有心。
況選吉求良,亦詩人之正,有何私曲苦郁於懷?即明告太師,差人尋訪,或亦太師所樂從。
小姐何必戚戚拘拘,作小家兒女之态?” 山小姐聽了,滿心歡喜道:“姐姐高論,頓令小妹滿胸茅塞俱開矣!但閣下書生,既無姓名又無夢中畫象,即欲明訪,卻将何為據?”冷绛雪笑道:“小姐何聰明一世,而懵懂一時。
書生的姓名雖無,圖像未畫,題壁一詩,豈非書生之姓名圖畫乎?何不将前詩寫一扇上,使人鬻於鬧市,在他人自不理會,若書生見之,豈不驚訝面而得之也。
” 山小姐聽了,不禁拍手稱讚道:“姐姐慧心異想,真從天際得來,小妹不及多矣!”取了一柄金扇,将書生題壁詩寫在上面。
随喚了一個一向在玉尺樓服侍,今在城中住的老家人蔡老官來,吩咐道:“你在城中住,早晚甚便,可将這柄扇子拿到鬧市上去賣。
若有個少年書生看見扇上詩驚訝,你可就問他姓名居址來報我。
他若問我姓名,你切不可露出真迹,祇說是皇親人家女子,要訪她結婚的。
若果訪着我重重有賞。
老爺面前,且莫要說。
”老人家領命去了不題。
卻說燕白颔與平如衡,在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