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懸彩筆直求淑女
關燈
小
中
大
,今看此報,有定乎,無定乎?”冷绛雪也歎息道:“這等看來,事真難料。
”又想一想道:“天子既着各省行查,二生自然要來。
祇恐遲速不定耳!”二人雖也勉強言笑,然心下有些不快,未免恹恹,攪亂心曲。
餅了數日,山小姐竟生起病來。
山顯仁與羅夫人見了十分着急,慌忙請太醫調治不題。
卻說燕白颔,因閣上美人難訪,無可奈何,終日祇是癡癡思想,連飲食都減了。
就是平如衡勉強邀他到哪裡看花飲酒,他祇是恹恹沒興。
平如衡見燕白颔如此,心下暗想道:“除非是以山小姐之情打動他方可。
”遂日日勸他去訪問。
燕白颔道:“要去訪亦何難,就是訪着,料也不能勝於閣上美人。
況他又倚着天子寵眷,公卿出身,見你我寒士,未必不裝腔做勢,見她有何益處?”平如衡道:“你我跋涉山川,原為山小姐而來。
如今到此,轉生退悔,莫非忘了白燕之詩麼?就是山小姐驕傲不如,也須一見方纔死心。
”燕白颔道:“兄既如此說,明日便同去一訪。
祇是小弟意有所屬,便覺無勇往之興。
”平如衡道:“有興沒興必須一往。
”燕白颔被逼不過,祇得依允。
到次日起來,打點同去。
平如衡道:“我們此去,若說是會做詩,便驚天動地,使她防範。
倘有不如,倒惹她笑。
莫若扮做兩個寒士,祇說聞名求詩,待她相見。
看機會,出其不意,做一兩首驚動她,看是如何?”燕白颔道:“這個使得。
”二人換了些舊巾舊服,穿戴起來。
雖帶了兩個家人,都叫他遠遠跟随,不要貼身,一徑出城。
因記得店主人說山閣老住在灌木村,因此不問山閣老,祇問灌木村。
喜得一路山水幽秀,溪徑曲折,走來便不覺甚遠。
問到了村口,祇見一個小庵兒,甚是幽雅。
二人一來也要歇腳,二來就要問信,竟走了進去。
庵中一個和尚看見,慌忙迎接道:“二位相公何來?”燕白颔答道:“我二人因春光明媚,偶爾尋芳到此,不覺足倦,欲借寶庵少憩片時。
”和尚道:“既是這等,請裡面坐,”遂邀入佛堂問訊坐下。
一面叫小沙彌去煎茶,一面就問二位相公高姓。
燕白颔道:“學生姓趙。
”平如衡道:“學生姓錢。
”因問老師大号,和尚道:“小僧賤号普惠。
此處離城約有十數餘裡,二位相公尋春直步到此,可謂高興之極。
”燕白颔道:“不瞞老師說,我二人雖為尋春,還要問一個人的消息,故遠遠而來。
”普惠道:“二位相公要訪誰人消息?”燕白颔道:“聞得說山顯仁相公告病隐居於此,不知果然麼?”普惠笑道:“我祇說相公要訪甚麼隐人的消息,若是山老爺,一個當朝宰相,誰人不知,何須訪得,就在這南頭大莊上房住。
山老爺最愛小庵幽靜,時常來閑坐,一個月倒有十日在此。
”平如衡道:“這兩日曾來嗎?”普惠道:“這兩日為他小姐有恙,請醫調治,心下不快,不曾來得。
”燕白颔道:“可知他小姐有甚貴恙?”普惠道:“這倒不曉得。
”說罷,小沙彌送上茶來。
大家喫了,普惠問道:“二位相公訪山老爺想是年家故舊,要去拜見了。
”平如衡道:“我們與他也不是年家也不是故舊,因聞得他小姐才高,為天子寵貴,不知是真是假,要來試她一試。
不期來得不巧,正遇着她病,料想不出來見人,我們去也無益。
”普惠道:“據相公說,是來的不巧,遇她不着。
依小僧看來,因她有病遇不着,正是二位相公的湊巧。
”燕白颔笑道:“遇不着為何倒是湊巧?”普惠道:“遇不着省了多少氣苦,豈不是湊巧。
”燕白颔道:“就是遇着她,難道有甚麼氣苦不成?”普惠道:“相公不是本地人,不知那山小姐的行事。
”平如衡道:“我們遠方人實不知道,萬望老師指教。
” 普惠道:“這山小姐,今年十六歲。
生得美貌不消說得,才學高美也不消說得,祇是她的生性驕傲,投得她的機來百般和氣;投不着她的機來便萬般做作。
你若是有些才學看得上眼,或是求她詩文,她還正正經經替你做一兩篇。
你若是肚中無物,人物粗俗,任是尚書閣老的子孫,金珠玉帛厚禮送她,俱不放在她心上。
你若生得長,她就信筆做一首長詩譏诮你;你若生得矮,她就信筆做一首矮詩譏诮你。
不怕你羞殺氣殺。
這樣的惡相知定,要去見她做甚。
小僧故此說個不遇
”又想一想道:“天子既着各省行查,二生自然要來。
祇恐遲速不定耳!”二人雖也勉強言笑,然心下有些不快,未免恹恹,攪亂心曲。
餅了數日,山小姐竟生起病來。
山顯仁與羅夫人見了十分着急,慌忙請太醫調治不題。
卻說燕白颔,因閣上美人難訪,無可奈何,終日祇是癡癡思想,連飲食都減了。
就是平如衡勉強邀他到哪裡看花飲酒,他祇是恹恹沒興。
平如衡見燕白颔如此,心下暗想道:“除非是以山小姐之情打動他方可。
”遂日日勸他去訪問。
燕白颔道:“要去訪亦何難,就是訪着,料也不能勝於閣上美人。
況他又倚着天子寵眷,公卿出身,見你我寒士,未必不裝腔做勢,見她有何益處?”平如衡道:“你我跋涉山川,原為山小姐而來。
如今到此,轉生退悔,莫非忘了白燕之詩麼?就是山小姐驕傲不如,也須一見方纔死心。
”燕白颔道:“兄既如此說,明日便同去一訪。
祇是小弟意有所屬,便覺無勇往之興。
”平如衡道:“有興沒興必須一往。
”燕白颔被逼不過,祇得依允。
到次日起來,打點同去。
平如衡道:“我們此去,若說是會做詩,便驚天動地,使她防範。
倘有不如,倒惹她笑。
莫若扮做兩個寒士,祇說聞名求詩,待她相見。
看機會,出其不意,做一兩首驚動她,看是如何?”燕白颔道:“這個使得。
”二人換了些舊巾舊服,穿戴起來。
雖帶了兩個家人,都叫他遠遠跟随,不要貼身,一徑出城。
因記得店主人說山閣老住在灌木村,因此不問山閣老,祇問灌木村。
喜得一路山水幽秀,溪徑曲折,走來便不覺甚遠。
問到了村口,祇見一個小庵兒,甚是幽雅。
二人一來也要歇腳,二來就要問信,竟走了進去。
庵中一個和尚看見,慌忙迎接道:“二位相公何來?”燕白颔答道:“我二人因春光明媚,偶爾尋芳到此,不覺足倦,欲借寶庵少憩片時。
”和尚道:“既是這等,請裡面坐,”遂邀入佛堂問訊坐下。
一面叫小沙彌去煎茶,一面就問二位相公高姓。
燕白颔道:“學生姓趙。
”平如衡道:“學生姓錢。
”因問老師大号,和尚道:“小僧賤号普惠。
此處離城約有十數餘裡,二位相公尋春直步到此,可謂高興之極。
”燕白颔道:“不瞞老師說,我二人雖為尋春,還要問一個人的消息,故遠遠而來。
”普惠道:“二位相公要訪誰人消息?”燕白颔道:“聞得說山顯仁相公告病隐居於此,不知果然麼?”普惠笑道:“我祇說相公要訪甚麼隐人的消息,若是山老爺,一個當朝宰相,誰人不知,何須訪得,就在這南頭大莊上房住。
山老爺最愛小庵幽靜,時常來閑坐,一個月倒有十日在此。
”平如衡道:“這兩日曾來嗎?”普惠道:“這兩日為他小姐有恙,請醫調治,心下不快,不曾來得。
”燕白颔道:“可知他小姐有甚貴恙?”普惠道:“這倒不曉得。
”說罷,小沙彌送上茶來。
大家喫了,普惠問道:“二位相公訪山老爺想是年家故舊,要去拜見了。
”平如衡道:“我們與他也不是年家也不是故舊,因聞得他小姐才高,為天子寵貴,不知是真是假,要來試她一試。
不期來得不巧,正遇着她病,料想不出來見人,我們去也無益。
”普惠道:“據相公說,是來的不巧,遇她不着。
依小僧看來,因她有病遇不着,正是二位相公的湊巧。
”燕白颔笑道:“遇不着為何倒是湊巧?”普惠道:“遇不着省了多少氣苦,豈不是湊巧。
”燕白颔道:“就是遇着她,難道有甚麼氣苦不成?”普惠道:“相公不是本地人,不知那山小姐的行事。
”平如衡道:“我們遠方人實不知道,萬望老師指教。
” 普惠道:“這山小姐,今年十六歲。
生得美貌不消說得,才學高美也不消說得,祇是她的生性驕傲,投得她的機來百般和氣;投不着她的機來便萬般做作。
你若是有些才學看得上眼,或是求她詩文,她還正正經經替你做一兩篇。
你若是肚中無物,人物粗俗,任是尚書閣老的子孫,金珠玉帛厚禮送她,俱不放在她心上。
你若生得長,她就信筆做一首長詩譏诮你;你若生得矮,她就信筆做一首矮詩譏诮你。
不怕你羞殺氣殺。
這樣的惡相知定,要去見她做甚。
小僧故此說個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