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延羽士禮忏為超生 登高閣賞梅重結社
關燈
小
中
大
在門首伺候。
賈母坐了,一徑擡至半仙閣下轎。
李纨、寶钗、湘雲這班姊妹早迎了出來,一同進内。
賈母先在閣子底下瞧了一瞧,然後慢慢步上扶梯,見屋子裡居中炕榻上安設一位獨坐墊,賈母便叫添上一副坐墊靠枕。
薛姨媽坐了客位,細細瞧閣子窮工極巧,彩飾煥然,便道:“我記得,這一座門子裡向來沒有上來過呢。
”鳳姐在旁笑道:“這是寶兄弟的孝心,因要請老祖宗來看梅賞雪,嫌這裡沒個坐落地方,夏天才動工起造的。
”賈母歡喜道:“就是太富麗了些,想起來這窗子也必得用玻璃鑲嵌才有趣。
若别的窗子裝在上頭,望到外面去就瞧不見,推開了窗未免風冷,這定是寶玉的盤算了。
” 薛姨媽陪笑道:“難得哥兒的孝心,想出這樣布置,也虧他們一時就找出那麼大的玻璃來。
”賈母道:“咱們何不把炕榻擡過去,靠近窗子些瞧的才清楚。
” 一句話,早有七八個家人媳婦過來,動手把炕榻移近窗前,賈母與薛姨媽照舊坐下。
薛姨媽道:“這麼着,果然滿園子的雪景都瞧見了。
那一帶的紅梅開在雪裡,覺時分外紅的有趣。
” 賈母道:“咱們上了幾歲年紀,老眼模糊,下雪後賞梅也這配看這些紅的,再别聽他們說梅花是白的雅靜,對着白茫茫一片,隻好聞些香,那裡還瞧出花來呢?”薛姨媽道:“不要說老太太享了那麼大的壽年,我還趕不上老太太一半年數,這一帶梅花變了白的,怎麼認得清這是梅那是雪呢?” 賈母正和薛姨媽閑話,鳳姐過來回道:“今兒老祖宗愛瞧戲,還是聽清音,就去傳他們來。
”賈母向薛姨媽道:“咱們瞧幾出戲熱鬧些,連清音班也傳了來,可憐他們天天拘束在那裡,叫都來瞧瞧這新閣子,散蕩一天。
”鳳姐忙叫人去傳,一時兩班女孩子都到,賈母、薛姨媽随意點了兩出戲。
因天冷,恐賈母不耐煩熬夜,早就擺開筵席。
坐的是薛姨媽、賈母、邢、王二夫人、尤氏、李纨、鳳姐、史湘雲、薛寶琴、李紋、李绮、迎春、探春、惜春、鴛鴦、玉钏、黛玉、寶钗、寶玉,紗子外四席是香菱、佩鳳、文花、平兒、晴雯、紫鵑、襲人、莺兒、彩雲、翠縷、麝月、秋紋、侍書、素雲、雪雁、同貴、文杏、入畫這一班人。
琥珀、玻璃、翡翠輪替出來伺候賈母,晴雯、紫鵑又拉了各位姑娘帶來的丫環随便入座,坐的地方一色玻璃窗子。
賈母最喜歡熱鬧的,滿閣子裡一瞧,道:“我記得上年沒做‘消寒會’,今年做的比往年有興,也算補了上年的虧缺。
” 說着,向紗子裡面一瞧,道:“那黑鴉鴉坐的半屋子都是些什麼人?”鳳姐陪笑道:“那都是跟姑娘們的丫頭,同咱們自己家裡的。
林妹妹叫都來伺候老太太,賞他們也樂一天。
” 賈母道:“原該是這麼樣,我記得當年,先你爺爺晚上叫寶玉的老子念書,講的什麼《孟子》上的‘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
’” 衆人從沒聽見賈母講過四書,猶如聽賈政講笑話一般。
又聽賈母把四個樂字都作圈聲念了,先是湘雲怕要笑出來,拿手帕子握了嘴勉強忍住,便尋話向黛玉道:“大嫂子擺酒這天,你們換出新樣兒來孝敬老祖宗。
今兒可能再想出什麼法兒來,算你們好的。
”寶玉道:“文花姑娘唱的好小曲,佩鳳姑娘會吹蕭,不是珍大嫂子叫他唱,怕未必肯。
”鳳姐聽道:“我去說去。
”便站起身來到那邊席上,向尤氏附耳說了兩句話。
尤氏便叫文花過來,要他唱曲。
文花笑着搖頭,鳳姐笑道:“我看珍大嫂子瞎碰了這個釘子怎麼下台?”寶玉道:“文姑娘唱了曲,我串一出戲文給你們瞧。
”說着,便叫清音裡的孩子取了一枝箫來交給佩鳳。
鳳姐兩隻手拉了他們兩個,到賈母炕榻旁邊道:“珍大嫂子叫文花姑娘唱小曲孝敬老祖宗來了。
”賈母笑道:“我就愛聽這個。
”便叫他們在小杌子上坐了,戲文暫且煞了台,文花再不能推辭,隻得唱了一支。
剛才戲文正唱《神亭嶺》孫策大戰太史慈,大鑼大鼓煞了場,忽聽莺聲婉啭,一縷清音袅如散絲,和以箫韻悠揚,覺分外悅耳怡神。
聽的賈母樂了,又叫接唱兩支。
鳳姐道:“老祖宗,聽文花姑娘唱的曲兒,比劉姥姥的高底兒響叮當怎麼樣?”一句話引的賈母也笑起來。
賈母又問了他們幾句話,文花、佩鳳然後退下。
文花眼睃寶玉微笑,道:“你的戲不唱,我可不依你的。
”湘雲便要寶玉與晴雯同唱《小宴》。
晴雯發急道:“史大姑娘,你别鬧我了,老太太、太太都在這裡,算什麼呢!我本來是病西施,如今一唱戲,倒真成了醉楊妃了。
”湘雲道:“原是為老太太在這裡,變法兒要他樂一樂,包管太太再不說你什麼就是了。
” 于是平兒、紫鵑這班人你拉我扯,擁晴雯到戲房裡紮扮起來。
寶玉扮了唐明皇,一出場剛唱了“天淡雲閑”四個字,晴雯臉上臊,走不出來,重又回了進去,害得滿座的人都交頭接耳笑個不止。
那時蕊官要接唱《埋玉》,已扮就身子,便上場替了晴雯。
賈母叫琥珀取眼鏡帶上,釘着眼把扮唐明皇的瞧個仔細,道:“這不像是寶玉嗎?”王夫人道:“可不是這混帳東西嗎。
” 鳳姐忙陪笑道:“寶兄弟就為老祖宗瞧這班子裡幾個孩子都爛熟的了,想法兒自己上場,這才真是斑衣舞彩呢。
”賈母笑道:“他多早晚兒學會了這個?在自家家裡玩兒也沒有什麼使不得,便是他鳳姊姊說的,也算這孩子的孝心。
太太你别說他淘氣。
”王夫人隻得陪笑應了一聲“是”。
薛姨媽也笑道:“托老太太的福,帶挈咱們瞧瞧哥兒的戲還不好嗎?” 一時《小宴》進場,寶玉卸了妝,藕官自同蕊官接唱《埋玉》。
寶钗道:“我最不愛瞧這種戲。
唐玄宗平日養癰為患,倉卒避兵西蜀,不能保全一妃子。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該有李義山的詩句譏诮他。
什麼戲串不得,要唱這樣頹喪的戲。
”湘雲道:“寶姊姊,你自己不會唱,二哥哥白唱給你瞧了,偏有這些講究。
”寶钗道:“我原不會唱戲,我會唱是要唱《琵琶》、《荊钗》裡節義可風的戲文。
”湘雲道:“詞曲一道,流品本低,戲場上的忠臣孝子,不過是優孟衣冠。
所以詩集中甯存溫李淫靡之詞,不選青史流芳之戲曲。
至于陶情取樂,無可無不可,難道定要唱錢玉蓮投江,趙五娘吃糠嗎?”寶钗道:“你們聽雲丫頭的話,不知說到那裡去了,真可謂強項矣。
” 探春道:“咱們别再講戲了,就聽史大妹妹的話,玩品實是高的。
他同二哥哥兩個鬧了半年的詩社還沒鬧成,如今年也近了,趁這新閣子落
賈母坐了,一徑擡至半仙閣下轎。
李纨、寶钗、湘雲這班姊妹早迎了出來,一同進内。
賈母先在閣子底下瞧了一瞧,然後慢慢步上扶梯,見屋子裡居中炕榻上安設一位獨坐墊,賈母便叫添上一副坐墊靠枕。
薛姨媽坐了客位,細細瞧閣子窮工極巧,彩飾煥然,便道:“我記得,這一座門子裡向來沒有上來過呢。
”鳳姐在旁笑道:“這是寶兄弟的孝心,因要請老祖宗來看梅賞雪,嫌這裡沒個坐落地方,夏天才動工起造的。
”賈母歡喜道:“就是太富麗了些,想起來這窗子也必得用玻璃鑲嵌才有趣。
若别的窗子裝在上頭,望到外面去就瞧不見,推開了窗未免風冷,這定是寶玉的盤算了。
” 薛姨媽陪笑道:“難得哥兒的孝心,想出這樣布置,也虧他們一時就找出那麼大的玻璃來。
”賈母道:“咱們何不把炕榻擡過去,靠近窗子些瞧的才清楚。
” 一句話,早有七八個家人媳婦過來,動手把炕榻移近窗前,賈母與薛姨媽照舊坐下。
薛姨媽道:“這麼着,果然滿園子的雪景都瞧見了。
那一帶的紅梅開在雪裡,覺時分外紅的有趣。
” 賈母道:“咱們上了幾歲年紀,老眼模糊,下雪後賞梅也這配看這些紅的,再别聽他們說梅花是白的雅靜,對着白茫茫一片,隻好聞些香,那裡還瞧出花來呢?”薛姨媽道:“不要說老太太享了那麼大的壽年,我還趕不上老太太一半年數,這一帶梅花變了白的,怎麼認得清這是梅那是雪呢?” 賈母正和薛姨媽閑話,鳳姐過來回道:“今兒老祖宗愛瞧戲,還是聽清音,就去傳他們來。
”賈母向薛姨媽道:“咱們瞧幾出戲熱鬧些,連清音班也傳了來,可憐他們天天拘束在那裡,叫都來瞧瞧這新閣子,散蕩一天。
”鳳姐忙叫人去傳,一時兩班女孩子都到,賈母、薛姨媽随意點了兩出戲。
因天冷,恐賈母不耐煩熬夜,早就擺開筵席。
坐的是薛姨媽、賈母、邢、王二夫人、尤氏、李纨、鳳姐、史湘雲、薛寶琴、李紋、李绮、迎春、探春、惜春、鴛鴦、玉钏、黛玉、寶钗、寶玉,紗子外四席是香菱、佩鳳、文花、平兒、晴雯、紫鵑、襲人、莺兒、彩雲、翠縷、麝月、秋紋、侍書、素雲、雪雁、同貴、文杏、入畫這一班人。
琥珀、玻璃、翡翠輪替出來伺候賈母,晴雯、紫鵑又拉了各位姑娘帶來的丫環随便入座,坐的地方一色玻璃窗子。
賈母最喜歡熱鬧的,滿閣子裡一瞧,道:“我記得上年沒做‘消寒會’,今年做的比往年有興,也算補了上年的虧缺。
” 說着,向紗子裡面一瞧,道:“那黑鴉鴉坐的半屋子都是些什麼人?”鳳姐陪笑道:“那都是跟姑娘們的丫頭,同咱們自己家裡的。
林妹妹叫都來伺候老太太,賞他們也樂一天。
” 賈母道:“原該是這麼樣,我記得當年,先你爺爺晚上叫寶玉的老子念書,講的什麼《孟子》上的‘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
’” 衆人從沒聽見賈母講過四書,猶如聽賈政講笑話一般。
又聽賈母把四個樂字都作圈聲念了,先是湘雲怕要笑出來,拿手帕子握了嘴勉強忍住,便尋話向黛玉道:“大嫂子擺酒這天,你們換出新樣兒來孝敬老祖宗。
今兒可能再想出什麼法兒來,算你們好的。
”寶玉道:“文花姑娘唱的好小曲,佩鳳姑娘會吹蕭,不是珍大嫂子叫他唱,怕未必肯。
”鳳姐聽道:“我去說去。
”便站起身來到那邊席上,向尤氏附耳說了兩句話。
尤氏便叫文花過來,要他唱曲。
文花笑着搖頭,鳳姐笑道:“我看珍大嫂子瞎碰了這個釘子怎麼下台?”寶玉道:“文姑娘唱了曲,我串一出戲文給你們瞧。
”說着,便叫清音裡的孩子取了一枝箫來交給佩鳳。
鳳姐兩隻手拉了他們兩個,到賈母炕榻旁邊道:“珍大嫂子叫文花姑娘唱小曲孝敬老祖宗來了。
”賈母笑道:“我就愛聽這個。
”便叫他們在小杌子上坐了,戲文暫且煞了台,文花再不能推辭,隻得唱了一支。
剛才戲文正唱《神亭嶺》孫策大戰太史慈,大鑼大鼓煞了場,忽聽莺聲婉啭,一縷清音袅如散絲,和以箫韻悠揚,覺分外悅耳怡神。
聽的賈母樂了,又叫接唱兩支。
鳳姐道:“老祖宗,聽文花姑娘唱的曲兒,比劉姥姥的高底兒響叮當怎麼樣?”一句話引的賈母也笑起來。
賈母又問了他們幾句話,文花、佩鳳然後退下。
文花眼睃寶玉微笑,道:“你的戲不唱,我可不依你的。
”湘雲便要寶玉與晴雯同唱《小宴》。
晴雯發急道:“史大姑娘,你别鬧我了,老太太、太太都在這裡,算什麼呢!我本來是病西施,如今一唱戲,倒真成了醉楊妃了。
”湘雲道:“原是為老太太在這裡,變法兒要他樂一樂,包管太太再不說你什麼就是了。
” 于是平兒、紫鵑這班人你拉我扯,擁晴雯到戲房裡紮扮起來。
寶玉扮了唐明皇,一出場剛唱了“天淡雲閑”四個字,晴雯臉上臊,走不出來,重又回了進去,害得滿座的人都交頭接耳笑個不止。
那時蕊官要接唱《埋玉》,已扮就身子,便上場替了晴雯。
賈母叫琥珀取眼鏡帶上,釘着眼把扮唐明皇的瞧個仔細,道:“這不像是寶玉嗎?”王夫人道:“可不是這混帳東西嗎。
” 鳳姐忙陪笑道:“寶兄弟就為老祖宗瞧這班子裡幾個孩子都爛熟的了,想法兒自己上場,這才真是斑衣舞彩呢。
”賈母笑道:“他多早晚兒學會了這個?在自家家裡玩兒也沒有什麼使不得,便是他鳳姊姊說的,也算這孩子的孝心。
太太你别說他淘氣。
”王夫人隻得陪笑應了一聲“是”。
薛姨媽也笑道:“托老太太的福,帶挈咱們瞧瞧哥兒的戲還不好嗎?” 一時《小宴》進場,寶玉卸了妝,藕官自同蕊官接唱《埋玉》。
寶钗道:“我最不愛瞧這種戲。
唐玄宗平日養癰為患,倉卒避兵西蜀,不能保全一妃子。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該有李義山的詩句譏诮他。
什麼戲串不得,要唱這樣頹喪的戲。
”湘雲道:“寶姊姊,你自己不會唱,二哥哥白唱給你瞧了,偏有這些講究。
”寶钗道:“我原不會唱戲,我會唱是要唱《琵琶》、《荊钗》裡節義可風的戲文。
”湘雲道:“詞曲一道,流品本低,戲場上的忠臣孝子,不過是優孟衣冠。
所以詩集中甯存溫李淫靡之詞,不選青史流芳之戲曲。
至于陶情取樂,無可無不可,難道定要唱錢玉蓮投江,趙五娘吃糠嗎?”寶钗道:“你們聽雲丫頭的話,不知說到那裡去了,真可謂強項矣。
” 探春道:“咱們别再講戲了,就聽史大妹妹的話,玩品實是高的。
他同二哥哥兩個鬧了半年的詩社還沒鬧成,如今年也近了,趁這新閣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