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清虛觀仙詞留粉壁 幻影鑒亡配照黃昏
關燈
小
中
大
授伊蘅蕪香,惟夢中能得一會。
這鏡子更勝蘅蕪香了,便包好交給焙茗收好,囑咐“不許開看”。
小道士陪笑道:“那道長還要化二爺三十六萬銀子。
”寶玉一時計算銀數尚未答言,小道士道:“這句話家師祖也曾攔過,說二爺府上近年來不比先前,這數目太多了,恐不便啟齒。
那道長說隻要二爺應許,不必就要支用。
府上園子裡頭遍地皆金,多于點石。
施舍這宗銀子來,叫在東首空基子上建蓋一座太虛宮殿,兩廊要列許多配庑,裝塑各司儀像,感化世界上這一種癡男怨女的。
還要博施濟衆,起四大舍局:一施藥、二施棺、三施粥、四施衣。
施藥局,延請名醫,多贖藥料,合制各種丸散膏丹。
那些窮苦人害了病沒錢請大夫看治的,都到這局子裡頭就醫領藥。
又施棺局,凡有窮人死了沒錢棺殓的,無論異鄉本地,一概賞他棺木一口。
至于舍衣施粥,都是憐恤窮人凍餓的意思。
就這幾件事,二爺積了萬代陰功。
”寶玉聽了笑道:“咱家園子裡有銀子,照這樣辦起來就是了。
據我想還得添設一個局子,凡有兩家連了姻,因貧不能婚娶,也叫他們到局子裡來領費,别叫有怨女曠夫可不好嗎?”小道士笑道:“敢仔那麼着,二爺的功德越發大了。
”寶玉坐了一會,見院内松陰過午,又到壇内行了禮,忙着叫鋤藥拉馬。
小道士又道:“道長說過,這面鏡子三日内就要來取的。
”一面張道士趕忙出來送了寶玉,賈蘭仍留觀中照應。
寶玉先自回了家,見過賈母、王夫人,便回自己屋裡,嚷着拿衣服來換。
一時麝月、秋紋們都走開了,隻有莺兒一個人睡在裡間炕上淌淚。
聽見寶玉回來叫喚沒人答應,隻得勉強起來,懶懶的站着。
寶玉瞧他眼圈兒通紅,便問:“他們那裡去了?你一個人在屋裡為什麼傷心?”莺兒也沒答話。
寶玉還要搭讪着,隻聽麝月、秋紋兩個人一路說笑,掀起簾子進來,見了寶玉道:“我們拿了衣服趕到太太屋裡,想不到二爺倒先回來了。
”寶玉道:“我是順便先到太太那裡,就從老太太東院子穿堂背後繞了過來。
你們可瞧見焙茗送進來的一個小包,别去亂動。
”麝月向書架上指着道:“那不是嗎?到底什麼玩意兒在裡頭?包得圓圓的,沉又沉,倒像一面鏡子。
”寶玉道:“算你猜得準,可不是你們用的東西。
”說着,看看天色尚早,又往鳳姐處一轉,鳳姐問了清虛觀好些話。
賈母那邊打發人來叫寶玉,寶玉去陪賈母吃了飯。
回來呆呆的等到黃昏後,便叫小丫頭們擡一張香幾當空擺着,命秋紋挪過大銅供爐,自去取了藏香,一手提過包袱打開,把鏡子安放幾上。
炷香默默禱告已畢,向外作了一揖,捧起鏡來一瞧,果然現出影來,宛如寶钗立在面前,春山斂恨,秋水含颦,似欲向寶玉告語的光景。
寶玉止不住一陣心酸,便覺眼前昏黑,隻得把鏡子放下,退回幾步,坐在椅上垂頭落淚。
麝月、秋紋先見寶玉這番舉動,不解何故,忽見他對鏡生悲,都猜是這件東西作怪,不約而同趕過來取鏡照看,不見一些影兒,把鏡子一摔,都來拉着寶玉問道:“二爺就瞧見了什麼?變成這個樣兒。
”寶玉道:“瞧見了寶姑娘了,你們可要瞧瞧?”麝月、秋紋隻道是寶玉的玩話,都笑應道:“我們想見見奶奶呢。
” 寶玉站起身來道:“你們都來。
”便又拿起鏡子,心頭暗禱。
三個人并排站立,瞧見鏡子裡有個寶钗,像立在他們背後一般。
吓得麝月、秋紋寒毛直豎,回過頭來又不見一些形迹,虧有寶玉壯了膽,一同照看。
寶玉見寶钗嬌态如生,豐姿若舊,比先前照的時候又換了一個樣兒,麝月想起莺兒時常記念他姑娘,便走到他門口叫道:“莺兒快來看呢!”那莺兒就在東廂房睡歇,并沒睡着,聽他叫了幾聲,故意不應,麝月又着緊問道:“你到底聽見沒有?多少應一聲兒。
”莺兒在屋子裡賭氣答道:“憑什麼我都不愛瞧。
”麝月道:“人家好意叫你,倒像踏了你尾巴似的。
”寶玉擺手道:“别叫他瞧罷。
”說着,隻是對鏡沉思,恨不得把寶钗拉下鏡來,伸手向前,忽然不見。
一時想起了一個人,便又禱告再照。
誰知左照右照瞧不見一些影兒,心頭焦急,暗暗想道:“莫非他不是這一路上的人,還是與我無緣,算不得親人,所以不能見他。
”照了一會,呆呆的坐着淌淚。
麝月道:“這面鏡子又是禍根,擱不住天天這樣鬧起來,明兒須得去回太太一聲。
”寶玉道:“我原不該叫你們瞧的,告訴太太不要緊,鬧得姨太太知道了也要這面鏡子照起來,叫他老人家傷心。
放在屋子裡天天照他,橫豎照不下寶姑娘來。
你們不用費心去回太太,我明兒拿去還了就是。
”麝月等聽了便沒言語,聽得莺兒在那屋子裡咳嗽一聲。
寶玉道:“你們聽莺兒還沒睡着,這丫頭怪可憐。
”麝月道:“别提他罷,一個紫鵑去跟林姑娘,到林姑娘病兇的時候,沒好沒氣的背地裡天天哭得淚人一般,林姑娘回家去了,紫鵑縮在園子裡頭面也不見。
講到莺兒,還沒有細細的告訴二爺呢。
自從他姑娘死了,活脫又是一個紫鵑。
二爺沒回來的時候還好一點,如今二爺回來了,他越發變的個不成樣兒了。
”寶玉點頭歎道:“林姑娘一個紫鵑,寶姑娘一個莺兒,都算難得了。
”麝月道:“二爺既道莺
這鏡子更勝蘅蕪香了,便包好交給焙茗收好,囑咐“不許開看”。
小道士陪笑道:“那道長還要化二爺三十六萬銀子。
”寶玉一時計算銀數尚未答言,小道士道:“這句話家師祖也曾攔過,說二爺府上近年來不比先前,這數目太多了,恐不便啟齒。
那道長說隻要二爺應許,不必就要支用。
府上園子裡頭遍地皆金,多于點石。
施舍這宗銀子來,叫在東首空基子上建蓋一座太虛宮殿,兩廊要列許多配庑,裝塑各司儀像,感化世界上這一種癡男怨女的。
還要博施濟衆,起四大舍局:一施藥、二施棺、三施粥、四施衣。
施藥局,延請名醫,多贖藥料,合制各種丸散膏丹。
那些窮苦人害了病沒錢請大夫看治的,都到這局子裡頭就醫領藥。
又施棺局,凡有窮人死了沒錢棺殓的,無論異鄉本地,一概賞他棺木一口。
至于舍衣施粥,都是憐恤窮人凍餓的意思。
就這幾件事,二爺積了萬代陰功。
”寶玉聽了笑道:“咱家園子裡有銀子,照這樣辦起來就是了。
據我想還得添設一個局子,凡有兩家連了姻,因貧不能婚娶,也叫他們到局子裡來領費,别叫有怨女曠夫可不好嗎?”小道士笑道:“敢仔那麼着,二爺的功德越發大了。
”寶玉坐了一會,見院内松陰過午,又到壇内行了禮,忙着叫鋤藥拉馬。
小道士又道:“道長說過,這面鏡子三日内就要來取的。
”一面張道士趕忙出來送了寶玉,賈蘭仍留觀中照應。
寶玉先自回了家,見過賈母、王夫人,便回自己屋裡,嚷着拿衣服來換。
一時麝月、秋紋們都走開了,隻有莺兒一個人睡在裡間炕上淌淚。
聽見寶玉回來叫喚沒人答應,隻得勉強起來,懶懶的站着。
寶玉瞧他眼圈兒通紅,便問:“他們那裡去了?你一個人在屋裡為什麼傷心?”莺兒也沒答話。
寶玉還要搭讪着,隻聽麝月、秋紋兩個人一路說笑,掀起簾子進來,見了寶玉道:“我們拿了衣服趕到太太屋裡,想不到二爺倒先回來了。
”寶玉道:“我是順便先到太太那裡,就從老太太東院子穿堂背後繞了過來。
你們可瞧見焙茗送進來的一個小包,别去亂動。
”麝月向書架上指着道:“那不是嗎?到底什麼玩意兒在裡頭?包得圓圓的,沉又沉,倒像一面鏡子。
”寶玉道:“算你猜得準,可不是你們用的東西。
”說着,看看天色尚早,又往鳳姐處一轉,鳳姐問了清虛觀好些話。
賈母那邊打發人來叫寶玉,寶玉去陪賈母吃了飯。
回來呆呆的等到黃昏後,便叫小丫頭們擡一張香幾當空擺着,命秋紋挪過大銅供爐,自去取了藏香,一手提過包袱打開,把鏡子安放幾上。
炷香默默禱告已畢,向外作了一揖,捧起鏡來一瞧,果然現出影來,宛如寶钗立在面前,春山斂恨,秋水含颦,似欲向寶玉告語的光景。
寶玉止不住一陣心酸,便覺眼前昏黑,隻得把鏡子放下,退回幾步,坐在椅上垂頭落淚。
麝月、秋紋先見寶玉這番舉動,不解何故,忽見他對鏡生悲,都猜是這件東西作怪,不約而同趕過來取鏡照看,不見一些影兒,把鏡子一摔,都來拉着寶玉問道:“二爺就瞧見了什麼?變成這個樣兒。
”寶玉道:“瞧見了寶姑娘了,你們可要瞧瞧?”麝月、秋紋隻道是寶玉的玩話,都笑應道:“我們想見見奶奶呢。
” 寶玉站起身來道:“你們都來。
”便又拿起鏡子,心頭暗禱。
三個人并排站立,瞧見鏡子裡有個寶钗,像立在他們背後一般。
吓得麝月、秋紋寒毛直豎,回過頭來又不見一些形迹,虧有寶玉壯了膽,一同照看。
寶玉見寶钗嬌态如生,豐姿若舊,比先前照的時候又換了一個樣兒,麝月想起莺兒時常記念他姑娘,便走到他門口叫道:“莺兒快來看呢!”那莺兒就在東廂房睡歇,并沒睡着,聽他叫了幾聲,故意不應,麝月又着緊問道:“你到底聽見沒有?多少應一聲兒。
”莺兒在屋子裡賭氣答道:“憑什麼我都不愛瞧。
”麝月道:“人家好意叫你,倒像踏了你尾巴似的。
”寶玉擺手道:“别叫他瞧罷。
”說着,隻是對鏡沉思,恨不得把寶钗拉下鏡來,伸手向前,忽然不見。
一時想起了一個人,便又禱告再照。
誰知左照右照瞧不見一些影兒,心頭焦急,暗暗想道:“莫非他不是這一路上的人,還是與我無緣,算不得親人,所以不能見他。
”照了一會,呆呆的坐着淌淚。
麝月道:“這面鏡子又是禍根,擱不住天天這樣鬧起來,明兒須得去回太太一聲。
”寶玉道:“我原不該叫你們瞧的,告訴太太不要緊,鬧得姨太太知道了也要這面鏡子照起來,叫他老人家傷心。
放在屋子裡天天照他,橫豎照不下寶姑娘來。
你們不用費心去回太太,我明兒拿去還了就是。
”麝月等聽了便沒言語,聽得莺兒在那屋子裡咳嗽一聲。
寶玉道:“你們聽莺兒還沒睡着,這丫頭怪可憐。
”麝月道:“别提他罷,一個紫鵑去跟林姑娘,到林姑娘病兇的時候,沒好沒氣的背地裡天天哭得淚人一般,林姑娘回家去了,紫鵑縮在園子裡頭面也不見。
講到莺兒,還沒有細細的告訴二爺呢。
自從他姑娘死了,活脫又是一個紫鵑。
二爺沒回來的時候還好一點,如今二爺回來了,他越發變的個不成樣兒了。
”寶玉點頭歎道:“林姑娘一個紫鵑,寶姑娘一個莺兒,都算難得了。
”麝月道:“二爺既道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