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太虛境遣邀薛蘅蕪 紫檀堡補叙烈晴雯
關燈
小
中
大
不管死活,把晴雯往棺裡一撩,就是随身這兩件衣服,也沒裝裹,所有衣飾被褥,并襲人打發人送出去的包袱銀錢等物,吳貴的女人盡淨收拾掇在自己箱裡。
因吳貴有一叔子,老兩口在離城十五裡紫檀堡地方務農為生。
吳貴知他叔子空地上可以停放棺柩,自己先到叔子家裡告訴了話,同着來到地頭,指點一塊空地停放。
吳貴回到家裡,因裡頭吩咐出來,說是害女兒痨死的,把屍棺就燒化了。
吳貴便雇人把棺柩擡往城外化人廠,相離吳貴叔子的地頭不遠,正擡着走時,聽見棺材裡面叫喚起來,吓得衆人連忙放下,也不去通知吳貴,各自走散。
及至吳貴夫婦同至化人廠一送,隻見廠裡正在焚化屍棺,吳貴不問皂白,兩口子看了一看,便自回家。
又怕他叔子查問晴雯遺物,着落他做些功德道場,便絕腳不到他叔子家裡去走了。
這裡,吳媽向來最疼愛他外甥女兒的。
自從晴雯的老子把他女兒賣給賴家,賴大家裡把晴雯孝敬了賈母,後來又派去伺候了寶玉,多年沒有見面,吳媽時常記挂。
今聽說他外甥女兒死了,把棺柩擡來停放地頭。
吳媽叫他男人去買了些紙錢,做了一桌羹飯,裝在籃子裡,提到路上見放着一口屍棺,也沒擡到地裡好好停放,吳貴也不見,想來就是他甥女兒在裡頭,止不住傷心哭了幾聲“苦命的女兒”。
隻聽得棺内應聲道:“我還沒死呢”。
那吳媽連忙住哭細瞧,棺材闆片朽薄,裂的有二三分縫,便問:“你當真不死嗎?”裡頭應道:“正是。
” 吳媽趕忙回家告訴他男人,拿了斧子鐵鍬,趕到棺邊細聽了個真,便把棺蓋撬開,見晴雯臉上雖帶病容,氣色甚正。
兩口子把晴雯扶起,坐在棺内。
恰有吳家鄰居幾個人,剛才聽見吳媽的話,當作一件奇事一擁而來。
吳媽叫一個人快去拿了一隻筐籃同扁擔繩索前來。
吳媽抱起晴雯,裝在筐籃裡面,就央看的人擡回家裡,卧于炕上,給他飲些米湯,連忙延醫診治。
過了幾日,晴雯見他舅母看待甚好,比在吳貴家裡大不相同,自知死而複生,恍同兩世,自己也平心和氣的調養身子,把種種氣苦淨盡丢開,飯食亦漸漸加增。
不到一月,病已全愈。
吳媽又替另收拾一間幹淨屋子出來,給他居祝晴雯因自己一無所有,衣食用度都是他舅舅家裡供給,心上不安,叫他舅舅去吳貴家裡讨取銀錢衣物回來幫補。
他舅舅倒是一個正經務農的人,平日瞧他侄子不上眼,後來娶了侄媳婦,又見是一個歪貨,總不許他們上門。
聽見晴雯要去讨他的東西,便道:“甥女兒,雖是你的東西,放在他家這一個來月,已不知鼓搗到那裡去了。
你那一個嫂子最是眼小的,趁你病着,順風吹火兒,藏的藏,變的變,貓嘴裡挖鳅,不去讨倒省些氣。
瞧你舅母将近五十歲的人了,隻有你四五歲一個小兄弟,粗布衣服是夠你們穿的,粗茶淡飯也餓不了你們。
聽你舅母說起來,你也不想進裡頭去的了,安心住在這裡,底下我給你留心。
知道你莊家粗活是做不上來的,也不要你動手,有的針線活計,幫着你舅母做做也随你的便。
”一番話,說的晴雯十分感激,住在吳家倒也算得個絕處逢生的地常他舅母又引着到前後各處瞧了瞧鄉村風景,道:“你舅舅真是全靠兩隻手做這分人家來,一天那有半刻閑的工夫。
一清早就背了筐子出去拾糞,數九天凍的手上開了裂,暑伏天鎮日家毒日頭地裡曬着,懷裡揣着兩個谷面馍馍,也當了一頓飯。
空閑的時候,還趕着兩個毛驢子煤窯上去駝炭,掙他一百八十。
我也幫着你舅舅熬個三更半夜,紡花織布,怕花錢買燈油,趁着月明地裡做活。
如今都熬出來了,靠着老天爺幾年好收成,打的糧食吃不了,地頭上瓜茄蔬菜都現成,那一樣要花錢買的!你看屋子也蓋好了,上好地置了八九十畝,家裡黃牛喂了兩三條,自耕自種,就添上一個甥女兒也吃不窮你家舅舅。
我知道甥女兒是在裡頭吃慣好的,愛吃什麼盡管和我說,也别替你家舅舅省錢,太委曲了你。
”晴雯聽了越發歡喜。
有時到屋後園子裡逛逛,見一帶疏籬,幾叢翠竹,屋旁又有十餘株梅李疏密相間,觸景萦懷,不禁神往大觀園内,想無端被太太盛怒攆逐,定有人在太太跟前進了讒言。
雖然我在裡頭性子未
因吳貴有一叔子,老兩口在離城十五裡紫檀堡地方務農為生。
吳貴知他叔子空地上可以停放棺柩,自己先到叔子家裡告訴了話,同着來到地頭,指點一塊空地停放。
吳貴回到家裡,因裡頭吩咐出來,說是害女兒痨死的,把屍棺就燒化了。
吳貴便雇人把棺柩擡往城外化人廠,相離吳貴叔子的地頭不遠,正擡着走時,聽見棺材裡面叫喚起來,吓得衆人連忙放下,也不去通知吳貴,各自走散。
及至吳貴夫婦同至化人廠一送,隻見廠裡正在焚化屍棺,吳貴不問皂白,兩口子看了一看,便自回家。
又怕他叔子查問晴雯遺物,着落他做些功德道場,便絕腳不到他叔子家裡去走了。
這裡,吳媽向來最疼愛他外甥女兒的。
自從晴雯的老子把他女兒賣給賴家,賴大家裡把晴雯孝敬了賈母,後來又派去伺候了寶玉,多年沒有見面,吳媽時常記挂。
今聽說他外甥女兒死了,把棺柩擡來停放地頭。
吳媽叫他男人去買了些紙錢,做了一桌羹飯,裝在籃子裡,提到路上見放着一口屍棺,也沒擡到地裡好好停放,吳貴也不見,想來就是他甥女兒在裡頭,止不住傷心哭了幾聲“苦命的女兒”。
隻聽得棺内應聲道:“我還沒死呢”。
那吳媽連忙住哭細瞧,棺材闆片朽薄,裂的有二三分縫,便問:“你當真不死嗎?”裡頭應道:“正是。
” 吳媽趕忙回家告訴他男人,拿了斧子鐵鍬,趕到棺邊細聽了個真,便把棺蓋撬開,見晴雯臉上雖帶病容,氣色甚正。
兩口子把晴雯扶起,坐在棺内。
恰有吳家鄰居幾個人,剛才聽見吳媽的話,當作一件奇事一擁而來。
吳媽叫一個人快去拿了一隻筐籃同扁擔繩索前來。
吳媽抱起晴雯,裝在筐籃裡面,就央看的人擡回家裡,卧于炕上,給他飲些米湯,連忙延醫診治。
過了幾日,晴雯見他舅母看待甚好,比在吳貴家裡大不相同,自知死而複生,恍同兩世,自己也平心和氣的調養身子,把種種氣苦淨盡丢開,飯食亦漸漸加增。
不到一月,病已全愈。
吳媽又替另收拾一間幹淨屋子出來,給他居祝晴雯因自己一無所有,衣食用度都是他舅舅家裡供給,心上不安,叫他舅舅去吳貴家裡讨取銀錢衣物回來幫補。
他舅舅倒是一個正經務農的人,平日瞧他侄子不上眼,後來娶了侄媳婦,又見是一個歪貨,總不許他們上門。
聽見晴雯要去讨他的東西,便道:“甥女兒,雖是你的東西,放在他家這一個來月,已不知鼓搗到那裡去了。
你那一個嫂子最是眼小的,趁你病着,順風吹火兒,藏的藏,變的變,貓嘴裡挖鳅,不去讨倒省些氣。
瞧你舅母将近五十歲的人了,隻有你四五歲一個小兄弟,粗布衣服是夠你們穿的,粗茶淡飯也餓不了你們。
聽你舅母說起來,你也不想進裡頭去的了,安心住在這裡,底下我給你留心。
知道你莊家粗活是做不上來的,也不要你動手,有的針線活計,幫着你舅母做做也随你的便。
”一番話,說的晴雯十分感激,住在吳家倒也算得個絕處逢生的地常他舅母又引着到前後各處瞧了瞧鄉村風景,道:“你舅舅真是全靠兩隻手做這分人家來,一天那有半刻閑的工夫。
一清早就背了筐子出去拾糞,數九天凍的手上開了裂,暑伏天鎮日家毒日頭地裡曬着,懷裡揣着兩個谷面馍馍,也當了一頓飯。
空閑的時候,還趕着兩個毛驢子煤窯上去駝炭,掙他一百八十。
我也幫着你舅舅熬個三更半夜,紡花織布,怕花錢買燈油,趁着月明地裡做活。
如今都熬出來了,靠着老天爺幾年好收成,打的糧食吃不了,地頭上瓜茄蔬菜都現成,那一樣要花錢買的!你看屋子也蓋好了,上好地置了八九十畝,家裡黃牛喂了兩三條,自耕自種,就添上一個甥女兒也吃不窮你家舅舅。
我知道甥女兒是在裡頭吃慣好的,愛吃什麼盡管和我說,也别替你家舅舅省錢,太委曲了你。
”晴雯聽了越發歡喜。
有時到屋後園子裡逛逛,見一帶疏籬,幾叢翠竹,屋旁又有十餘株梅李疏密相間,觸景萦懷,不禁神往大觀園内,想無端被太太盛怒攆逐,定有人在太太跟前進了讒言。
雖然我在裡頭性子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