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棘院尋郎驚心冤孽 畫堂演劇指證仙圓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平兒同莺兒兩個人從紫菱洲出來,各自回去,回明了話。
連日事無可記,書不細表。
時光如駛,到了八月初頭,點定主考房官。
初六日,監臨各官送主試等官入諱。
府尹衙署前起,至貢院這幾條街,各胡同口兒上都是老幼婦女看的人,非常喧鬧。
榮國府裡自有一番調度。
李貴本來專管寶玉出門的,又添派了幾名老誠家人,同着焙茗、鋤藥、雙瑞、壽兒四名小厮伺候寶玉。
賈蘭另有伺候的人。
先在附近貢院左右找下一所精潔房屋,派定廚子、火夫、買辦人等,扛擡一切動用碗盞器具、鋪墊食物,在寓所妥為安頓。
這一天,寶玉出門,到賈母、王夫人各處一走。
雖然就在京裡,并沒離遠,賈母等因寶玉從來沒有出門過的,竟像寶玉此時要遠走幾千裡路的,一年半載才回來的光景,十分惦記。
王夫人叫周瑞家的上去傳谕跟寶玉、蘭哥兒的人,都要小心。
寶玉同了賈蘭走出榮禧堂,早有馬夫帶着馬匹伺候。
寶玉、賈蘭上了馬,衆家人簇擁着到寓所去了。
這裡襲人等早已把寶玉睡的被褥,并要替換的衣服、鞋襪等物收拾得停當,叫老婆子送到垂花門外,指名交給焙茗。
自寶玉出門後,寶钗為人大方,明知數日之别,心上安然毫無牽挂,惟暗祝寶玉三場得意,早聽捷音。
那服侍寶玉這幾個大丫頭,倒覺眼前似掉了一件活寶,屈指計算,有好幾天不得見面。
獨有襲人,更加關切,巴不得上頭吩咐出來,叫他們跟着去伺候才好。
講到寶玉進場,這一天五鼓起來吃了早飯,便同賈蘭帶了衆家人、小厮來到貢院前,見進場的人已人山人海。
不多時,升炮開門,唱名聽點。
寶玉與賈蘭兩個,那裡挨擠得上,跟去的人在稠人之中用力擠開,前後護住才得上去。
聽着點到自己,便應聲擠上,進了頭門。
李貴等因與衙門裡多有熟識的人,瞞上不瞞下,混了幾個人進去,到儀門前照應。
看寶玉、賈蘭點過名走進儀門,自己提了籃子魚貫而入,從甬道上走龍門到至公堂,領了卷。
寶玉與賈蘭雖一樣領的官卷,各自坐開,不在一座号子内。
寶玉歸号後,還陸續有人進來。
寶玉命号軍挂了門簾,懶怠和同号的酬應。
那号房又低又窄,自出母胎,何曾見過這樣房屋!雖有号軍伺應,那裡如得在家中襲人這一班人周到。
寶玉此時已心有所悟,也不計較到這上頭。
等到下午時,聽得外邊放炮封門,胡亂用了些茶飯,天晚安寝。
睡到半夜,聽得人聲鼎沸,寶玉驚醒起身,出号觀看。
隻見火光燭天,都說西文場走了水了。
外面巡場各官一齊趕出撲救,忽然火光消滅,各号靜悄悄在那裡睡覺,并未失火。
知是魁星耀鬥,應有文曲星在場,各官都自散了。
接着就有題目紙分來,号軍接過送與寶玉觀看。
首題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軏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二題是“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三題是“内無怨女外無曠夫”。
寶玉看了這三道題目,很不自在,悶悶的坐了一會,免不得想要落筆,毫無思路,連破承也沒有一句,不覺精神困倦,就伏在号闆上合眼睡去。
隻聽有人喚道:“寶玉還不快做文字。
” 睜眼一道金光,顯出他失去的通靈寶玉在号闆上定定懸着,便覺文思泉湧,汩汩而來。
也不留心去看那塊玉,趁着亮光展開卷子,拈筆直書,竟如夙構一般,頃刻間三篇落稿。
擡起頭來,見天色大明,那塊玉已不見了。
重又研墨照稿謄清,從頭至尾念了一遍,頗覺得意。
詩題是:“此日中流自在行”,寶玉素長于此,越發機神流利,一揮而就。
正打點上去交卷,因号門未開,且在自己号中坐等片時。
忽聽得同号裡頭喧嚷起來,說:“這一個人吊死得奇,怎麼好好的坐着,把繩子套住脖子裡就會死了”寶玉不信有這件事,便出号踱将過去,已有許多人拿了他這本卷子在那裡瞧。
寶玉擠不進去,隻得站立在人圈外面,聽一個人笑道:“你們看,剛寫上題目沒做一句文字,倒有閑情逸緻填起詞曲來了。
”說着,一頭念道: 淚燭催何急,冰蠶凍欲僵,回廊步(屜木)空留響。
可記得,小犬吠,花陰觑紗窗月上。
奴也曾,漢臯贻玉佩,洛浦解明珰。
誰料你,鴛鴦雙鎖春風穩,忘卻了,蝴蝶三更夜夢長。
都因是,結下的前生孽帳。
到如今,隻落得珠沉玉碎增惆怅。
休思想,高攀蟾窟桂枝香。
調寄《世難容》寶玉聽那一個人念畢,旁邊的人都哄然道:“這是幹了負心事,冤魂到場裡來索命,附在身上寫的。
”當下紛紛議論,早有号軍回明了号官,禀了監臨。
就有許多人進号來,把這個人抱放在地上,摸他胸前猶溫,趕緊提發的提發,擦胸的擦胸,又拿官桂散用筆管吹入兩耳,再灌姜湯。
那人命不該絕,漸漸蘇醒,正值開門放牌,便命号軍背至号門外,交給打掃夫背出。
有人認明,擡回場内查明坐号貼示。
再講寶玉聽見此事,心跳不止,連忙上去繳了卷子,走出頭門。
李貴領了焙茗、鋤藥等四個小子早在門外伺候,見寶玉出來了,便引上了車,先回寓所。
因賈蘭尚未出場,留幾個家人小厮等候。
焙茗等先送寶玉回寓,早煎好參湯端與寶玉喝了。
寶玉無精打采的躺在炕上,焙茗上來問話,寶玉
連日事無可記,書不細表。
時光如駛,到了八月初頭,點定主考房官。
初六日,監臨各官送主試等官入諱。
府尹衙署前起,至貢院這幾條街,各胡同口兒上都是老幼婦女看的人,非常喧鬧。
榮國府裡自有一番調度。
李貴本來專管寶玉出門的,又添派了幾名老誠家人,同着焙茗、鋤藥、雙瑞、壽兒四名小厮伺候寶玉。
賈蘭另有伺候的人。
先在附近貢院左右找下一所精潔房屋,派定廚子、火夫、買辦人等,扛擡一切動用碗盞器具、鋪墊食物,在寓所妥為安頓。
這一天,寶玉出門,到賈母、王夫人各處一走。
雖然就在京裡,并沒離遠,賈母等因寶玉從來沒有出門過的,竟像寶玉此時要遠走幾千裡路的,一年半載才回來的光景,十分惦記。
王夫人叫周瑞家的上去傳谕跟寶玉、蘭哥兒的人,都要小心。
寶玉同了賈蘭走出榮禧堂,早有馬夫帶着馬匹伺候。
寶玉、賈蘭上了馬,衆家人簇擁着到寓所去了。
這裡襲人等早已把寶玉睡的被褥,并要替換的衣服、鞋襪等物收拾得停當,叫老婆子送到垂花門外,指名交給焙茗。
自寶玉出門後,寶钗為人大方,明知數日之别,心上安然毫無牽挂,惟暗祝寶玉三場得意,早聽捷音。
那服侍寶玉這幾個大丫頭,倒覺眼前似掉了一件活寶,屈指計算,有好幾天不得見面。
獨有襲人,更加關切,巴不得上頭吩咐出來,叫他們跟着去伺候才好。
講到寶玉進場,這一天五鼓起來吃了早飯,便同賈蘭帶了衆家人、小厮來到貢院前,見進場的人已人山人海。
不多時,升炮開門,唱名聽點。
寶玉與賈蘭兩個,那裡挨擠得上,跟去的人在稠人之中用力擠開,前後護住才得上去。
聽着點到自己,便應聲擠上,進了頭門。
李貴等因與衙門裡多有熟識的人,瞞上不瞞下,混了幾個人進去,到儀門前照應。
看寶玉、賈蘭點過名走進儀門,自己提了籃子魚貫而入,從甬道上走龍門到至公堂,領了卷。
寶玉與賈蘭雖一樣領的官卷,各自坐開,不在一座号子内。
寶玉歸号後,還陸續有人進來。
寶玉命号軍挂了門簾,懶怠和同号的酬應。
那号房又低又窄,自出母胎,何曾見過這樣房屋!雖有号軍伺應,那裡如得在家中襲人這一班人周到。
寶玉此時已心有所悟,也不計較到這上頭。
等到下午時,聽得外邊放炮封門,胡亂用了些茶飯,天晚安寝。
睡到半夜,聽得人聲鼎沸,寶玉驚醒起身,出号觀看。
隻見火光燭天,都說西文場走了水了。
外面巡場各官一齊趕出撲救,忽然火光消滅,各号靜悄悄在那裡睡覺,并未失火。
知是魁星耀鬥,應有文曲星在場,各官都自散了。
接着就有題目紙分來,号軍接過送與寶玉觀看。
首題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軏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二題是“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三題是“内無怨女外無曠夫”。
寶玉看了這三道題目,很不自在,悶悶的坐了一會,免不得想要落筆,毫無思路,連破承也沒有一句,不覺精神困倦,就伏在号闆上合眼睡去。
隻聽有人喚道:“寶玉還不快做文字。
” 睜眼一道金光,顯出他失去的通靈寶玉在号闆上定定懸着,便覺文思泉湧,汩汩而來。
也不留心去看那塊玉,趁着亮光展開卷子,拈筆直書,竟如夙構一般,頃刻間三篇落稿。
擡起頭來,見天色大明,那塊玉已不見了。
重又研墨照稿謄清,從頭至尾念了一遍,頗覺得意。
詩題是:“此日中流自在行”,寶玉素長于此,越發機神流利,一揮而就。
正打點上去交卷,因号門未開,且在自己号中坐等片時。
忽聽得同号裡頭喧嚷起來,說:“這一個人吊死得奇,怎麼好好的坐着,把繩子套住脖子裡就會死了”寶玉不信有這件事,便出号踱将過去,已有許多人拿了他這本卷子在那裡瞧。
寶玉擠不進去,隻得站立在人圈外面,聽一個人笑道:“你們看,剛寫上題目沒做一句文字,倒有閑情逸緻填起詞曲來了。
”說着,一頭念道: 淚燭催何急,冰蠶凍欲僵,回廊步(屜木)空留響。
可記得,小犬吠,花陰觑紗窗月上。
奴也曾,漢臯贻玉佩,洛浦解明珰。
誰料你,鴛鴦雙鎖春風穩,忘卻了,蝴蝶三更夜夢長。
都因是,結下的前生孽帳。
到如今,隻落得珠沉玉碎增惆怅。
休思想,高攀蟾窟桂枝香。
調寄《世難容》寶玉聽那一個人念畢,旁邊的人都哄然道:“這是幹了負心事,冤魂到場裡來索命,附在身上寫的。
”當下紛紛議論,早有号軍回明了号官,禀了監臨。
就有許多人進号來,把這個人抱放在地上,摸他胸前猶溫,趕緊提發的提發,擦胸的擦胸,又拿官桂散用筆管吹入兩耳,再灌姜湯。
那人命不該絕,漸漸蘇醒,正值開門放牌,便命号軍背至号門外,交給打掃夫背出。
有人認明,擡回場内查明坐号貼示。
再講寶玉聽見此事,心跳不止,連忙上去繳了卷子,走出頭門。
李貴領了焙茗、鋤藥等四個小子早在門外伺候,見寶玉出來了,便引上了車,先回寓所。
因賈蘭尚未出場,留幾個家人小厮等候。
焙茗等先送寶玉回寓,早煎好參湯端與寶玉喝了。
寶玉無精打采的躺在炕上,焙茗上來問話,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