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識病源瞞生施巧計 接家音證往悟冰心

關燈
天天打饑荒,也不短我們這幾個錢。

    姑娘分上也太頂真了,老太太那裡知道這些事情呢!前兒素雲悄悄的和我說:為了林姑娘的事,他奶奶也落了不是。

    ”紫鵑道:“大奶奶落什麼不是呢?”雪雁道:“就為辦了這件東西,花的錢太多了,如今白白的擱着,叫什麼開銷這筆帳?他奶奶還沒有知道這些話呢!”紫鵑聽說,歎了一口氣道:“姑娘正在這裡住不得了。

    ”又叮囑雪雁道:“那可叫姑娘知道不得的。

    ”一面把當票遞給雪雁,叫他收拾着,停一天就去取了出來。

     雪雁走了,紫鵑一個人想起先前他們在一堆兒好到這麼個分兒,如今寶玉雖然負了心,料林姑娘決不肯再打别的主意。

     就算回過來的人,該看破一切,把憂愁煩惱都撩去了,到底作何了局呢?或者寶玉心裡未必肯丢了姑娘,今番這節事不是他情願的,底下還可商量的,不知人家心裡又是什麼樣?況且寶姑娘已占了先去,論到名分上頭,也是一件難事,怕姑娘未必肯受委曲。

    心中七上八下,算後思前,倒做了從前的一個林黛玉了,心上郁結不開。

    又因這一點,積食凝滞在胸,渾身發燒,病又翻覆起來,變了一場小傷寒,重須醫藥清理,自不必說。

     且講黛玉病已脫體,隻懶于應酬,尚未出去走動。

    一日晨妝對鏡,見臉上顔色如帶露桃花,精神飽綻。

    雪雁在旁伺候梳洗已畢,聽見檐前連聲鵲噪。

    雪雁笑道:“昨兒晚上,姑娘屋裡開了半夜燈花,今兒喜鵲又叫,姑娘有……”雪雁說到這裡,見黛玉瞪了他一眼,連忙改口說:“有客來呢。

    ”一語未了,隻聽得有人走進院子裡,一路話道:“姑娘就在這裡住喲!種的多是竹子,青翠得好,夏天自然透涼的了。

    ”黛玉聽的是南邊口音,連忙出來,站在屋門口簾子裡往外一瞧,見周瑞家的引了兩個面生女人進來,年紀都約四十以内模樣。

    才上台階,周瑞家的先開口道:“恭喜林姑娘!家裡打發人來接姑娘回去了。

    ”那兩個女人進來,釘眼細認了黛玉半晌。

    周瑞家的指道:“這一位就是你家姑娘喲。

    ”兩個女人連忙跪下磕了四個頭,黛玉他他們扶起。

    兩個女人退了幾步,笑道:“姑娘也認不得我們了?”黛玉道:“瞧着很面熟呢。

    ”那一個女人指着那一個道:“他和我都是二太太的陪房,那年二老爺赴任的時候,我去看姑娘,姑娘還校記得有一位姓賈的師爺,在書房裡念書。

    後來聽說姑娘到舅太爺這裡來了,因隔的路遠,好幾年不通音信。

    二老爺調了廣東布政,這幾年很好。

    年紀還不算大,因是衙門裡的事操心太重,得了個怔忡病,上年春裡就不在了。

    先在從前大老爺衙門東首這條街上買了一所大房子,打發人回來修葺,連後面園裡,也蓋了許多房屋。

    又堆了幾座假山,上年添補了好些樹木花卉。

    秋裡扶柩回來,二太太就搬進新屋裡去住了。

    姑娘不知,二太太跟前隻有一個少爺,今年才得七歲。

    老爺臨終的時節,囑咐太太:這少爺要一門兩祧,過繼在大老爺這邊的,也算得姑娘的親兄弟。

    因為年紀還小,不能同來,叫我們到這裡不要多耽擱,怕遲下去天氣熱了。

    有少爺禀老太太的禀貼投在門房裡,送到上頭去了。

    姑娘這裡沒有家書,二太太叫我們問好。

    送姑娘的東西還在箱子裡,不曾打開。

    同來的人叫我們先對姑娘說聞,他明日進來請安帶來。

    ”黛玉點點頭,又問了他們幾句話,心甚歡喜。

     原來林如海本無親友兄弟,這一門也将近出服的了。

    因靠林如海之父教養成人,讀書發達,與如海誼若同胞。

    從前遠宦他鄉,如海故後,聞黛玉已被舅家接去,音問久疏。

    今黛玉之叔已故,他嬸母扶柩還鄉,念侄女黛玉寄養舅家,故遣人往接回歸,完其婚嫁大事,以報從前恩惠。

     話休繁瑣,再講黛玉正與兩個女人說話,隻見小紅急急跑來叫道:“周嬸子,奶奶說林姑娘家裡來的人見過他姑娘,叫你陪到那邊去吃飯呢。

    ”周瑞家的笑道:“正是。

    這兩位嫂子剛才見了老太太、太太,因你奶奶正忙着,還沒見過。

    我們去見了二奶奶,下來吃飯,估量姑娘這裡也還沒有擺飯呢。

    ”說着,便讓了兩個女人,便同出去。

    回頭不見小紅,叫了兩聲,小紅連忙走了出來,跟着說道:“我去瞧瞧紫鵑姊姊呢。

    ”一時,周瑞家的一衆人出了潇湘館。

     這裡,黛玉暗想:“一個人的心是着不得急的,須如流水行雲,才除得一切煩惱。

    記得先前夢見家裡有人來接我回去,心裡又驚又怕,又氣又急。

    如今當真家裡有人來了,為什麼倒歡喜起來呢?可見魔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