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避災星浪迹寄江湖 逢衆俠揚名在荊楚
關燈
小
中
大
已,忽見一人,不履不衫,非儒非仙,走到面前。
問雨林曰:"小兄何故長歎?請到敝寓共話。
"雨林見此人氣概不凡,遂收拾字畫跟來。
不幾步到了寓所。
坐定,乃問曰:"老先生貴處貴姓?"那人曰:"學生姓王,也不必說名,别号非仙。
天文地理,星相奇門,略曉一二,歪詩也做幾首。
最愛結交江湖豪俠,隻是素性直率,不好巧佞奉承,所以人多冷眼,并無知己。
适見小兄豐采不俗,秋水為神玉為骨,異日必有奇遇。
何故在此長歎?"雨林曰:"小生姓錢名之繼别号雨林,姑蘇人也。
因有雀角鼠牙之誣,故逃避至此耳。
老先生既精虛中之術,将小生賤造看一看。
"乃念八字。
非仙曰:"貴造我在阊門時已看過了,你可知道麼?"雨林曰:"原來先次看命的,就是老先生,如今都應了。
請問先生何故又到此?"非仙曰:"我朝遊北海,暮過蒼梧,有何定蹤?前自貴處,遊到洪都,訪一故人不遇,今又在此賣蔔耳。
請問小兄今欲往何處去?又如何在此賣詩畫?"雨林曰:"欲往西北方,亦未有定向,因路費被人拐去,不得已賣字畫,以作斧資耳。
"非仙曰:"如今肉眼多、慧眼少,識詩畫者,能有幾人?我昨觀天象,見德星聚荊楚分野,必有許多這豪俠在那方。
我今亦欲往荊州,與兄同船,路費自有。
"說罷,遂收拾書箱四寶,同雨林到船■■酌談詩。
雨林問曰:"題詩以何為佳?"非仙曰:"三百篇之後,莫盛于唐,雖有初盛中晚之别,然大要以清真切當為上。
如李青蓮之豪邁,少陵之真切,自足千古。
當時以詩取士,二人竟不入選,可千古而不可一時。
迄今言詩,隻推李、杜,那些應制的,反出其下。
又賈浪仙以僧而能詩,高适五十學詩,皆名重千古,何嘗在科目乎?但詩亦有遇不遇耳。
如古人有得意于貓兒狗子者,有失意于南華第二篇者,如孟浩然以'不才明主棄'的一句,緻拂上意,終身不用。
蘇子瞻以'地下惟有蟄龍知'的一句,幾遭奇禍。
若非遇明主,亦與'上方珍馔來珠域'之句,同付法場了。
吾兄适間'文章亦自随涼熱'之句,足盡此意了。
" 雨林曰:"承領大教,頓開茅塞矣。
但詩之好歹,以何為上?"非仙曰:"隻要說題真,寄興遠,不失溫厚和平之旨,斯佳矣。
你看唐人的詩,何嘗有一句打人牙齒。
李長吉之詩,稱為鬼才,隻是太艱深耳。
近日詩人,以纖巧為新,以幽僻為奇,百端扭捏,反失大雅風味矣。
"雨林曰:"當哉斯言,可與言詩矣。
"二人飲至夜分,乃寝。
次日放舟至黃州地面,赤壁下泊舟。
至夜見月白風清,二人又彈琴吹箫,共酌船頭。
憑吊當年,舉酒酬詩曰:"明月在水,孤鶴在天,東駛未往,常在此間。
"酬畢共飲。
雨林問曰:"赤壁兩賦孰佳?"非仙曰:"赤壁鏖兵,公瑾雄才奇謀,誠足為一世之雄。
而東坡不言,隻言曹公兵容之盛,正是借曹公說法,驚醒世人。
言如此權勢,如此氣焰,而今安在哉?令千古奸雄,如冷水澆背,陡然一驚,此是文章妙處。
至'自其變者觀之'、'不變者觀之'二段,意自高妙,然詞調未免落宋人理障矣。
所以不如《後赤壁賦》空靈。
至羽士化鶴一段,尤入非非想天矣。
"二人談飲。
酒酣,乃取文房四寶,欲作詩吊古。
雨林日:"不必分題,我二人可共聯一詩,何如?"非仙曰:"兄請先唱。
"雨林曰:"還讓老先生。
"非仙曰:"兄雄姿英發,自當先步,老夫随後塵可矣。
"雨林曰:"僭了,乃是簸之揚之,糠秕在前耳。
"非仙曰:"不敢,正是淘之汰之,瓦石在後耳。
"二人大笑,雨林乃首吟曰: 長江萬裡放孤舟,(雨林)赤壁尤存古迹留。
(非仙) 作賦雄才偏憶轼,(雨林)崖兵奇策獨懷周。
(非仙) 文章功業成何濟,(雨林)明月清風尚未休。
(非仙) 擊楫中流憑吊古,(雨林)煙波一望一添愁。
(非仙) 吟畢,二人談笑共酌,不覺東方之既白。
次日順風放舟,不幾日至漢口泊下。
二入又酌酒曰:"此去荊州不遠,吾二人可将一路風景,聯成一賦,以志歲月何如?"乃共作賦,一人一聯。
非仙首曰: 一孤湖水,萬裡長江。
住集文昌,夜半鐘聲驚細夢;停舟焦石,清晨玉韻起蒼心。
鞋山漲中流砥柱,湖口塞一郡咽喉。
金陵郁千
問雨林曰:"小兄何故長歎?請到敝寓共話。
"雨林見此人氣概不凡,遂收拾字畫跟來。
不幾步到了寓所。
坐定,乃問曰:"老先生貴處貴姓?"那人曰:"學生姓王,也不必說名,别号非仙。
天文地理,星相奇門,略曉一二,歪詩也做幾首。
最愛結交江湖豪俠,隻是素性直率,不好巧佞奉承,所以人多冷眼,并無知己。
适見小兄豐采不俗,秋水為神玉為骨,異日必有奇遇。
何故在此長歎?"雨林曰:"小生姓錢名之繼别号雨林,姑蘇人也。
因有雀角鼠牙之誣,故逃避至此耳。
老先生既精虛中之術,将小生賤造看一看。
"乃念八字。
非仙曰:"貴造我在阊門時已看過了,你可知道麼?"雨林曰:"原來先次看命的,就是老先生,如今都應了。
請問先生何故又到此?"非仙曰:"我朝遊北海,暮過蒼梧,有何定蹤?前自貴處,遊到洪都,訪一故人不遇,今又在此賣蔔耳。
請問小兄今欲往何處去?又如何在此賣詩畫?"雨林曰:"欲往西北方,亦未有定向,因路費被人拐去,不得已賣字畫,以作斧資耳。
"非仙曰:"如今肉眼多、慧眼少,識詩畫者,能有幾人?我昨觀天象,見德星聚荊楚分野,必有許多這豪俠在那方。
我今亦欲往荊州,與兄同船,路費自有。
"說罷,遂收拾書箱四寶,同雨林到船■■酌談詩。
雨林問曰:"題詩以何為佳?"非仙曰:"三百篇之後,莫盛于唐,雖有初盛中晚之别,然大要以清真切當為上。
如李青蓮之豪邁,少陵之真切,自足千古。
當時以詩取士,二人竟不入選,可千古而不可一時。
迄今言詩,隻推李、杜,那些應制的,反出其下。
又賈浪仙以僧而能詩,高适五十學詩,皆名重千古,何嘗在科目乎?但詩亦有遇不遇耳。
如古人有得意于貓兒狗子者,有失意于南華第二篇者,如孟浩然以'不才明主棄'的一句,緻拂上意,終身不用。
蘇子瞻以'地下惟有蟄龍知'的一句,幾遭奇禍。
若非遇明主,亦與'上方珍馔來珠域'之句,同付法場了。
吾兄适間'文章亦自随涼熱'之句,足盡此意了。
" 雨林曰:"承領大教,頓開茅塞矣。
但詩之好歹,以何為上?"非仙曰:"隻要說題真,寄興遠,不失溫厚和平之旨,斯佳矣。
你看唐人的詩,何嘗有一句打人牙齒。
李長吉之詩,稱為鬼才,隻是太艱深耳。
近日詩人,以纖巧為新,以幽僻為奇,百端扭捏,反失大雅風味矣。
"雨林曰:"當哉斯言,可與言詩矣。
"二人飲至夜分,乃寝。
次日放舟至黃州地面,赤壁下泊舟。
至夜見月白風清,二人又彈琴吹箫,共酌船頭。
憑吊當年,舉酒酬詩曰:"明月在水,孤鶴在天,東駛未往,常在此間。
"酬畢共飲。
雨林問曰:"赤壁兩賦孰佳?"非仙曰:"赤壁鏖兵,公瑾雄才奇謀,誠足為一世之雄。
而東坡不言,隻言曹公兵容之盛,正是借曹公說法,驚醒世人。
言如此權勢,如此氣焰,而今安在哉?令千古奸雄,如冷水澆背,陡然一驚,此是文章妙處。
至'自其變者觀之'、'不變者觀之'二段,意自高妙,然詞調未免落宋人理障矣。
所以不如《後赤壁賦》空靈。
至羽士化鶴一段,尤入非非想天矣。
"二人談飲。
酒酣,乃取文房四寶,欲作詩吊古。
雨林日:"不必分題,我二人可共聯一詩,何如?"非仙曰:"兄請先唱。
"雨林曰:"還讓老先生。
"非仙曰:"兄雄姿英發,自當先步,老夫随後塵可矣。
"雨林曰:"僭了,乃是簸之揚之,糠秕在前耳。
"非仙曰:"不敢,正是淘之汰之,瓦石在後耳。
"二人大笑,雨林乃首吟曰: 長江萬裡放孤舟,(雨林)赤壁尤存古迹留。
(非仙) 作賦雄才偏憶轼,(雨林)崖兵奇策獨懷周。
(非仙) 文章功業成何濟,(雨林)明月清風尚未休。
(非仙) 擊楫中流憑吊古,(雨林)煙波一望一添愁。
(非仙) 吟畢,二人談笑共酌,不覺東方之既白。
次日順風放舟,不幾日至漢口泊下。
二入又酌酒曰:"此去荊州不遠,吾二人可将一路風景,聯成一賦,以志歲月何如?"乃共作賦,一人一聯。
非仙首曰: 一孤湖水,萬裡長江。
住集文昌,夜半鐘聲驚細夢;停舟焦石,清晨玉韻起蒼心。
鞋山漲中流砥柱,湖口塞一郡咽喉。
金陵郁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