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追贓銀招攀親父 雇乳母得遇故人
關燈
小
中
大
第十八回 追贓銀招攀親父 雇乳母得遇故人
詩曰:
恻隐人皆有,胡為爾獨無?
不思孽自作,生父也相誣。
仁孝膺多福,貪殘鮮有終。
妍媸難強合,天遣兩相逢。
話說利圖聞言暈去,急急喚救。
奈老年人痛入骨内,連叫不醒。
禁子急去報官,着官醫生看脈,已經無救。
四府驗過,着地方買棺,在牢洞拖出殓了。
四府又恐百姓還要來打材,立刻叫扛到壇中,亂葬地上壅埋。
可憐利圖與刁氏,貪财刻薄,做到四品黃堂,隻落得死同一日,葬同一處,便是他終身受用了。
且說公子原是打得半死的人,今見父母都死,銀子什物搶空,妻子又借住門子家,據老仆說,門子當夜就來調戲她。
想妻子又是個最淫的。
前月生了兒子,剛剛滿月,聞說兒子又被衆人吓死了。
那段門子生得甚是清秀,我曾弄過他後庭,妻子如何不愛他?如今一室同居,幹柴烈火,焉能無染。
我雖不死,亦無面目見人。
況衆人紛紛告狀,父親已死,少不得是我受罪,隻求早死,反得幹淨。
哭了一會兒,也就昏去。
禁子急急通了病呈,到第三日,也嗚乎了。
按院準了許多狀詞,款款是實,件件是據,贓銀不計其數,發在四府嚴訊。
就是那窮秀才,也有一狀。
這是四府目見的,先提來一訊,将強虎重處,秀才夫婦釋放還家。
又罰強虎銀一百兩,助秀才為燈火之資。
其餘狀詞,因利圖夫妻父子俱死,家産已被搶光,無從追究了。
隻查向年解府比下的錢糧,侵欺了萬餘金。
又狀子裡邊,有幾張牽連他媳婦林氏,私得贓銀有一千餘金。
理刑見林氏尚在,難于寬釋,差人提訊。
誰知林氏被段門子藏在家中,竟如夫婦一般。
林氏也忘了翁姑丈夫,重新調脂弄粉,與門子快活。
老家人見她不成器,也各尋頭路去了。
今差人要拿林氏,竟無處尋訪,被衆百姓日夜察訪,訪知段門子藏在家中,便齊齊趕到他家。
那時天色微明,門尚未開,被衆人打進,見林氏與門子并頭相抱而睡,夢中驚醒,被衆人扯去單被,兩個精赤條條,将繩一總捆了,扛到街上,齊齊動手要打。
幸虧差人知道,趕來道:“衆位不要動手,有事在官解去,少不得死。
”衆人見說,也就住手,隻不許他穿衣褲,就精赤捆了,解進四府。
刑廳急急坐堂,見這光景,不覺感歎,就叫皂隸将兩人放開,将衣裳與他穿了。
然後抽簽,先各打二十迎風闆。
将門子枷号示衆,候詳定奪。
林氏卻有千餘金贓物,并他公公侵欺錢糧萬餘金,在她身上追比。
立刻喚齊原告,一一證實,送監立限帶比。
可憐愛珠小姐,自恃才貌雙全,不知怎樣好處?誰知今日精赤條條,公堂受責,送進監中,無銀使用,還受禁子許多淩辱,就該深知愧悔才是。
怎奈其心甚毒,想:“我在此受罪,銀子又無,爹爹家中甚好,不如扳他出來,一萬五千不怕不替我上。
”主意定了,到追比時,起初抵賴,剛說要拶,便道:“小婦人銀子,都寄在父親處。
”刑廳道:“你父親是誰?住在哪裡?”林氏道:“父親名喚林攀貴,住在蘇州府阊門外。
”刑廳立刻禀知按台,一張憲牌,仰蘇州府立拿林攀貴解訊。
且說林員外向來結交官府,佃戶不敢欠他租,放債九扣三分,無人敢少。
所以一日富一日,增起數萬家産。
因嫁大女,賠去數千金。
奉承金家,又贈去數千金。
曆年錢糧,與糧房做首尾,不曾大完。
後因親翁做了糧道,正思得志施為。
不想一扇憲牌,一張告示,将門封鎖,出頭不得,反弄到租也欠了,債也少了,錢糧盡行放出來了。
欲要申訴,那些佃戶債戶動不動倒以“恃勢欺人”四字裝頭,似乎是他痛腿,官府也不便認真。
至于錢糧,更無處申訴,隻得重完一倍,弄得家中漸漸壞了。
幸喜新糧道到,方敢出頭。
今正閑坐在家,忽見三四個差人趕進,将鐵索往員外頸上一套,員外大驚道:“我又無罪,如何鎖我?”差人道:“你想是夢還未醒?私藏了數萬欽贓,按院發牌立拿的欽犯,還說無罪?”員外反笑起來,道:“這等說,曆位走差了!我家又無人做官,
仁孝膺多福,貪殘鮮有終。
妍媸難強合,天遣兩相逢。
話說利圖聞言暈去,急急喚救。
奈老年人痛入骨内,連叫不醒。
禁子急去報官,着官醫生看脈,已經無救。
四府驗過,着地方買棺,在牢洞拖出殓了。
四府又恐百姓還要來打材,立刻叫扛到壇中,亂葬地上壅埋。
可憐利圖與刁氏,貪财刻薄,做到四品黃堂,隻落得死同一日,葬同一處,便是他終身受用了。
且說公子原是打得半死的人,今見父母都死,銀子什物搶空,妻子又借住門子家,據老仆說,門子當夜就來調戲她。
想妻子又是個最淫的。
前月生了兒子,剛剛滿月,聞說兒子又被衆人吓死了。
那段門子生得甚是清秀,我曾弄過他後庭,妻子如何不愛他?如今一室同居,幹柴烈火,焉能無染。
我雖不死,亦無面目見人。
況衆人紛紛告狀,父親已死,少不得是我受罪,隻求早死,反得幹淨。
哭了一會兒,也就昏去。
禁子急急通了病呈,到第三日,也嗚乎了。
按院準了許多狀詞,款款是實,件件是據,贓銀不計其數,發在四府嚴訊。
就是那窮秀才,也有一狀。
這是四府目見的,先提來一訊,将強虎重處,秀才夫婦釋放還家。
又罰強虎銀一百兩,助秀才為燈火之資。
其餘狀詞,因利圖夫妻父子俱死,家産已被搶光,無從追究了。
隻查向年解府比下的錢糧,侵欺了萬餘金。
又狀子裡邊,有幾張牽連他媳婦林氏,私得贓銀有一千餘金。
理刑見林氏尚在,難于寬釋,差人提訊。
誰知林氏被段門子藏在家中,竟如夫婦一般。
林氏也忘了翁姑丈夫,重新調脂弄粉,與門子快活。
老家人見她不成器,也各尋頭路去了。
今差人要拿林氏,竟無處尋訪,被衆百姓日夜察訪,訪知段門子藏在家中,便齊齊趕到他家。
那時天色微明,門尚未開,被衆人打進,見林氏與門子并頭相抱而睡,夢中驚醒,被衆人扯去單被,兩個精赤條條,将繩一總捆了,扛到街上,齊齊動手要打。
幸虧差人知道,趕來道:“衆位不要動手,有事在官解去,少不得死。
”衆人見說,也就住手,隻不許他穿衣褲,就精赤捆了,解進四府。
刑廳急急坐堂,見這光景,不覺感歎,就叫皂隸将兩人放開,将衣裳與他穿了。
然後抽簽,先各打二十迎風闆。
将門子枷号示衆,候詳定奪。
林氏卻有千餘金贓物,并他公公侵欺錢糧萬餘金,在她身上追比。
立刻喚齊原告,一一證實,送監立限帶比。
可憐愛珠小姐,自恃才貌雙全,不知怎樣好處?誰知今日精赤條條,公堂受責,送進監中,無銀使用,還受禁子許多淩辱,就該深知愧悔才是。
怎奈其心甚毒,想:“我在此受罪,銀子又無,爹爹家中甚好,不如扳他出來,一萬五千不怕不替我上。
”主意定了,到追比時,起初抵賴,剛說要拶,便道:“小婦人銀子,都寄在父親處。
”刑廳道:“你父親是誰?住在哪裡?”林氏道:“父親名喚林攀貴,住在蘇州府阊門外。
”刑廳立刻禀知按台,一張憲牌,仰蘇州府立拿林攀貴解訊。
且說林員外向來結交官府,佃戶不敢欠他租,放債九扣三分,無人敢少。
所以一日富一日,增起數萬家産。
因嫁大女,賠去數千金。
奉承金家,又贈去數千金。
曆年錢糧,與糧房做首尾,不曾大完。
後因親翁做了糧道,正思得志施為。
不想一扇憲牌,一張告示,将門封鎖,出頭不得,反弄到租也欠了,債也少了,錢糧盡行放出來了。
欲要申訴,那些佃戶債戶動不動倒以“恃勢欺人”四字裝頭,似乎是他痛腿,官府也不便認真。
至于錢糧,更無處申訴,隻得重完一倍,弄得家中漸漸壞了。
幸喜新糧道到,方敢出頭。
今正閑坐在家,忽見三四個差人趕進,将鐵索往員外頸上一套,員外大驚道:“我又無罪,如何鎖我?”差人道:“你想是夢還未醒?私藏了數萬欽贓,按院發牌立拿的欽犯,還說無罪?”員外反笑起來,道:“這等說,曆位走差了!我家又無人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