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公孫淵獻俘幽州城 司馬懿坐困延津縣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魏延在幽州城捉了程昱,與姜維乘勢搶城。
城中雖有兵将,因曹丕已退,程昱被擒,無人主持,混戰一回,被二将攻入城中,招降餘軍,安輯百姓,将程昱推至府前。
程昱破口大罵,魏延暴躁如雷,便要下坐自殺程昱。
姜維谏道:“士各有志,趙将軍生擒徐盛,賜劍自盡,渠之謾罵,不過欲求速死,此等人未必可降,降之亦為後患,令其自殺可耳!”随對程昱道:“程大人不必如此,桀犬吠堯,各為其主,何必謾罵,自損學養!”命左右取劍與程昱,将綁松了。
程昱接劍在手,向東再拜,自刎而亡。
魏延姜維各為歎息,從優殓葬,以安士心。
魏延姜維二将,在幽州牧府中,議發兵追擊曹丕。
姜維道:“将軍且莫性急,曹熊此去,必奔遼東,我若急追,公孫淵必協以拒我;我盛兵幽州,遣一介之使,馳示威聲,則諸曹之首,必自至幽州矣!”魏延大喜,即日派人前往遼東,宣示德意。
一面令人飛報王平,言幽州已經取得;一面令姜維自出榆關,整頓邊防,防備曹彰南侵。
那王平接到捷音,立刻轉知李嚴,速報知大營,自将前殺之曹兵三人,竿示首級,言大兵攻破幽州,曹丕曹休程昱,盡被擒斬,送來漁陽号令。
漁陽城中,得了此項風聲,互相傳播,登時鼎沸起來。
王平又領軍士紛紛射入箭書,谕令漁陽軍民,若殺曹熊,開城投降,不徒免死,更有重賞。
城中軍民愈加惶惑,真有人謀殺曹熊。
那曹熊本來怯懦,見事已至此,知無可為,喚部将道:“漢兵欲得而甘心者,惟有孤耳!孤城四絕,徒累生民,孤不為也!汝輩可以孤為進身之階,而保一城民命也。
”言罷,淚流被面,左右皆不能仰視。
遂拔劍自刎而死。
左右見狀,皆痛哭失聲,一方看護曹熊屍首,一方開城迎降。
王平領兵入城,降兵皆繳械待命。
王平入城坐定,吩咐曹兵部将,把曹熊屍首,好生收殓,部将遵命去了。
卻因看着王平兵少,大家不免翻悔起來,又想乘機取事。
中間便有那些賣友求榮的,又來走漏消息,王平不動聲色,将降兵骁桀八将,蓦地掩捕,即行枭首,餘黨驚散,一場風渡,無形消釋。
随将所有降兵,分别去留,酌量道路遠近,給資遣散過半,遣人分頭報捷。
孔明連接諸将捷音,立時轉奏洛陽,令魏延權督幽州軍事,姜維王平諸将,盡歸節制,幽州善後事宜,責令三将妥慎辦理,會同田太守備兵九邊,嚴防曹彰乘虛内侵。
魏延奉到命令,敬謹遵行。
那曹丕曹休,晝夜兼程,到了遼東,公孫淵率領文武出城迎接,俯伏稱臣,曹休甚加慰勞。
進了城中,公孫淵将正寝讓與曹丕居住,朝夕款待,緻敬盡禮,到也安生。
曹休與公孫淵商議,要其出兵去救幽州。
公孫淵回到本宅,與心腹商議。
有謀士獻策道:“曹操挾六州之衆,氣蓋天下,兵敗身死,國破家亡,漢兵之勢,不問可知!我遠在遼東,與人無忤,漢業中興,我不過遣使進貢,不失藩服之位,若舉兵内向,則我有犯順之名,贻彼以出兵之口實,我之兵力,能及曹操否?是自緻危亡也!”公孫淵聞言,連聲稱是。
公孫淵正在家商議間,忽報漢使求見。
公孫淵即今相請,漢使昂然直入。
公孫淵不敢怠慢,優禮款待,漢使将主将手書呈上。
公孫淵接過觀看,系都督汾晉諸軍事魏延領銜,言奉漢中王令旨,大元帥命令,出師北伐,所過城邑,望風迎降,探聞曹丕君臣,逃避遼東,仰即火速擒送幽州,以彰天讨,當奏明今上,令汝世守遼東雲雲。
公孫淵令近臣陪侍使者,自攜手書,商之心腹。
衆将同聲道:“主公原本漢臣,宜遵漢令,于國于家,實為兩利。
”公孫淵意始決,暗令部軍圍攻城外曹兵,令偏将領兵千人,圍住曹丕住宅,誰知曹丕已知道風聲了。
原來姜維計劃,令使者到了遼東,吩咐從人四處宣傳,使兩下疑忌,好叫公孫淵近于無奈,而殺曹丕。
曹休在外,聽得風聲,急令人報知曹丕,自入城外軍中,決與公孫淵決一死戰。
曹丕接得此信,手足無措,衆宮眷相傾失聲。
隻見美人薛靈芸上前啟道:“大王國破家亡,身臨絕地,尚何志意,留戀人間?賤妾蓄鸩相待久矣!請先死大王之前,以明妾志!”即由行箧中取鸩酒一瓶,自己先滿飲一杯,再斟一杯奉上。
曹丕見靈芸先飲,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宮眷争先取飲,投環自刎死者枕籍。
比及公孫淵派人來圍時,曹丕早已乘龍上升帝阙了,到把公孫淵吓了一大跳。
忽已聽得城外殺聲動地。
原來曹休激勵将士,奮勇血戰。
将士已無生望,一個個舍死忘生,遼東軍士,被他們殺傷數千餘人。
公孫淵大怒,令弓弩手萬人,四面橫射,将曹休并三千人馬,
城中雖有兵将,因曹丕已退,程昱被擒,無人主持,混戰一回,被二将攻入城中,招降餘軍,安輯百姓,将程昱推至府前。
程昱破口大罵,魏延暴躁如雷,便要下坐自殺程昱。
姜維谏道:“士各有志,趙将軍生擒徐盛,賜劍自盡,渠之謾罵,不過欲求速死,此等人未必可降,降之亦為後患,令其自殺可耳!”随對程昱道:“程大人不必如此,桀犬吠堯,各為其主,何必謾罵,自損學養!”命左右取劍與程昱,将綁松了。
程昱接劍在手,向東再拜,自刎而亡。
魏延姜維各為歎息,從優殓葬,以安士心。
魏延姜維二将,在幽州牧府中,議發兵追擊曹丕。
姜維道:“将軍且莫性急,曹熊此去,必奔遼東,我若急追,公孫淵必協以拒我;我盛兵幽州,遣一介之使,馳示威聲,則諸曹之首,必自至幽州矣!”魏延大喜,即日派人前往遼東,宣示德意。
一面令人飛報王平,言幽州已經取得;一面令姜維自出榆關,整頓邊防,防備曹彰南侵。
那王平接到捷音,立刻轉知李嚴,速報知大營,自将前殺之曹兵三人,竿示首級,言大兵攻破幽州,曹丕曹休程昱,盡被擒斬,送來漁陽号令。
漁陽城中,得了此項風聲,互相傳播,登時鼎沸起來。
王平又領軍士紛紛射入箭書,谕令漁陽軍民,若殺曹熊,開城投降,不徒免死,更有重賞。
城中軍民愈加惶惑,真有人謀殺曹熊。
那曹熊本來怯懦,見事已至此,知無可為,喚部将道:“漢兵欲得而甘心者,惟有孤耳!孤城四絕,徒累生民,孤不為也!汝輩可以孤為進身之階,而保一城民命也。
”言罷,淚流被面,左右皆不能仰視。
遂拔劍自刎而死。
左右見狀,皆痛哭失聲,一方看護曹熊屍首,一方開城迎降。
王平領兵入城,降兵皆繳械待命。
王平入城坐定,吩咐曹兵部将,把曹熊屍首,好生收殓,部将遵命去了。
卻因看着王平兵少,大家不免翻悔起來,又想乘機取事。
中間便有那些賣友求榮的,又來走漏消息,王平不動聲色,将降兵骁桀八将,蓦地掩捕,即行枭首,餘黨驚散,一場風渡,無形消釋。
随将所有降兵,分别去留,酌量道路遠近,給資遣散過半,遣人分頭報捷。
孔明連接諸将捷音,立時轉奏洛陽,令魏延權督幽州軍事,姜維王平諸将,盡歸節制,幽州善後事宜,責令三将妥慎辦理,會同田太守備兵九邊,嚴防曹彰乘虛内侵。
魏延奉到命令,敬謹遵行。
那曹丕曹休,晝夜兼程,到了遼東,公孫淵率領文武出城迎接,俯伏稱臣,曹休甚加慰勞。
進了城中,公孫淵将正寝讓與曹丕居住,朝夕款待,緻敬盡禮,到也安生。
曹休與公孫淵商議,要其出兵去救幽州。
公孫淵回到本宅,與心腹商議。
有謀士獻策道:“曹操挾六州之衆,氣蓋天下,兵敗身死,國破家亡,漢兵之勢,不問可知!我遠在遼東,與人無忤,漢業中興,我不過遣使進貢,不失藩服之位,若舉兵内向,則我有犯順之名,贻彼以出兵之口實,我之兵力,能及曹操否?是自緻危亡也!”公孫淵聞言,連聲稱是。
公孫淵正在家商議間,忽報漢使求見。
公孫淵即今相請,漢使昂然直入。
公孫淵不敢怠慢,優禮款待,漢使将主将手書呈上。
公孫淵接過觀看,系都督汾晉諸軍事魏延領銜,言奉漢中王令旨,大元帥命令,出師北伐,所過城邑,望風迎降,探聞曹丕君臣,逃避遼東,仰即火速擒送幽州,以彰天讨,當奏明今上,令汝世守遼東雲雲。
公孫淵令近臣陪侍使者,自攜手書,商之心腹。
衆将同聲道:“主公原本漢臣,宜遵漢令,于國于家,實為兩利。
”公孫淵意始決,暗令部軍圍攻城外曹兵,令偏将領兵千人,圍住曹丕住宅,誰知曹丕已知道風聲了。
原來姜維計劃,令使者到了遼東,吩咐從人四處宣傳,使兩下疑忌,好叫公孫淵近于無奈,而殺曹丕。
曹休在外,聽得風聲,急令人報知曹丕,自入城外軍中,決與公孫淵決一死戰。
曹丕接得此信,手足無措,衆宮眷相傾失聲。
隻見美人薛靈芸上前啟道:“大王國破家亡,身臨絕地,尚何志意,留戀人間?賤妾蓄鸩相待久矣!請先死大王之前,以明妾志!”即由行箧中取鸩酒一瓶,自己先滿飲一杯,再斟一杯奉上。
曹丕見靈芸先飲,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宮眷争先取飲,投環自刎死者枕籍。
比及公孫淵派人來圍時,曹丕早已乘龍上升帝阙了,到把公孫淵吓了一大跳。
忽已聽得城外殺聲動地。
原來曹休激勵将士,奮勇血戰。
将士已無生望,一個個舍死忘生,遼東軍士,被他們殺傷數千餘人。
公孫淵大怒,令弓弩手萬人,四面橫射,将曹休并三千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