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趙子龍麾兵九裡關 馬孟起燒糧孟津驿
關燈
小
中
大
我兵橫亘偃洛,斷絕曹兵交通;而曹兵發敖倉之粟,由孟津轉運新安,所以司馬懿軍心,猶不緻潰亂。
頃探得曹兵複運糧八十萬斛,現貯孟津驿,護糧魏将典滿許儀。
主将與仲華今晚領兵五千,去劫魏将之營,維與文将軍,各領千人,偷入孟津驿,盡行燒毀,前軍無糧,彼軍将不戰自亂矣!” 馬超聞言大喜,即與諸将暗暗準備,令諸葛瞻督同馬凱韓雍,好好看守大營。
到了二更時分,馬超同着三将,分途出發。
看看到了魏兵營栅,漢兵一聲喊,撲将進去。
那許儀典滿,刻刻提防,聽見漢兵劫營,一個提刀,一個持戟,出營迎戰,四個人殺做一堆。
那姜維文鴦,繞道過去,來到孟津驿,快四更天了。
運糧兵将,因前有大軍掩護,個個鼾睡如雷。
二将分付将硫磺引火之物,四處遍布,一時火起,并将馬幹稭稭盡行延燒,登時火光燭天,照得孟津河水通紅,把一條黃河,變成了紅河。
偃師城裡曹彰,知道漢兵劫營,急引鐵騎五千,出城救護。
看見許典二将,有些抵敵不住,曹彰縱馬上前,敵住馬超。
馬岱雙戰二将,有些為難。
姜維文鴦兩個,見火巳燒到八成,各領部兵,從魏營後面殺入,沖破營盤,殺到前面,四處放火,魏兵大亂。
文鴦乘魏兵慌亂中,從許儀背後,就是一槍;典滿看見,急将畫戟迎住,姜維就勢一槍,刺中典滿左臂,典滿負痛,棄戟逃走。
姜維便上去幫助馬岱,文鴦上去幫助馬超。
曹彰見漢兵勢大,糧草已燒,招呼許儀敗走,自己壓後,回轉偃師。
馬超已獲全勝,亦不追趕,回轉營中,犒賞将士,遣人飛報元帥,言新安糧運,已經燒毀,請元帥酌度進攻。
孔明在渑池,得了子龍入據汝南,雲長進兵舞陽消息,精神為之一振。
又得馬超呈報燒毀孟津驿,知新安軍士,必苦無糧,即欲召集諸将商議進攻。
同時成都差官,将地雷火炮,也就運到,來營繳令。
孔明吩咐廖立嚴密收藏,不得有誤,自己卻與魏延李嚴,于清晨上邙山最高處,視察新安形勢。
見新安南面是山,一面平地,一面是水,城垣高峻,守禦嚴密,看罷,即同二将回營。
正是: 離火震雷,從古無不摧之城阙;雲龍風虎,于今有無限之冤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演義曹丕以三路取吳,五路取蜀,本書諸葛以三路敵魏,五路敵吳,丕之路,一戰即退,五路或戰或不戰而大進。
錯綜變化,虛實進退之數,即順逆勝負之分,已自不同。
而直進秣陵,長驅汝蔡,因撤軍之勢,便撼許昌之東,乘虛以襲九裡關,于是蜀魏戰局又生變化。
不謂吳方援魏,轉以急魏,魏欲危蜀,更難拒蜀!人以五路乘虛,我隻一路乘虛,則于翻案因果之中,複呈軍事消長之幻;而不戰自焚之理,惡貫必盈之機,不寫天,隻寫人,俱處處可以明之見之。
前寫諸葛,寫雲長,寫馬超兄弟,寫黃忠,姜維魏延王平,甚至寫諸葛瞻,寫蔣琬向寵,雖亦未嘗不寫趙雲;然隻此一回,卻從正面将子龍渾身是膽大寫特寫。
故此回乃以據漢水子龍如何厮殺,極力順描,而帶将戰荊襄徐晃徑入敵圍,故意反翻,無論能讀不能讀,總能知本回所寫,完全是一篇子龍有膽傳。
阿瞞一牛,慣喜斷人糧運,官渡相拒,烏巢燒糧,演義所以寫孟德也;祁山數出、轉饷維艱,渭水不戰,上方燒糧,演義所以寫仲達也。
絕三軍之煙火,亂敵戰心,有仲達傳阿瞞之衣缽。
袁劉前後相望,交受其困矣。
計百出之火攻,求吾勝算,非孟起步諸葛之後塵,操懿今昔以異,何得雲大食其報乎?是故蜀以武侯為帥,則非火攻不可者也,而姜維在馬超之側,固一武侯小影!橫亘偃洛,既斷交通,自不可不以火攻,更斷操兵之糧道,而魏以司馬率守,又以算人糧道為能者也,乃曹操居仲達之後,仗有敖倉多粟,濟運新安,為報循環,即不可不以燒糧,焚盡孟津之聚積。
夫而不戰已寒賊膽,夫而後欲守亦亂軍心,舊案胥翻,請君入甕,此固戰略所必爾,彼如報應之昭昭!不意黃河變作紅河,遂使黃須遇到赤壁,紅黃顔色,打成一片,相映成趣,尤臻漢家之火德未衰,銅雀之黃龍将死,而阿瞞不是烏巢,卻又走到鳥林去也;而諸葛滅去五丈星星燈火,卻亦點起十丈燎原河燈來也,絕倒絕倒!
頃探得曹兵複運糧八十萬斛,現貯孟津驿,護糧魏将典滿許儀。
主将與仲華今晚領兵五千,去劫魏将之營,維與文将軍,各領千人,偷入孟津驿,盡行燒毀,前軍無糧,彼軍将不戰自亂矣!” 馬超聞言大喜,即與諸将暗暗準備,令諸葛瞻督同馬凱韓雍,好好看守大營。
到了二更時分,馬超同着三将,分途出發。
看看到了魏兵營栅,漢兵一聲喊,撲将進去。
那許儀典滿,刻刻提防,聽見漢兵劫營,一個提刀,一個持戟,出營迎戰,四個人殺做一堆。
那姜維文鴦,繞道過去,來到孟津驿,快四更天了。
運糧兵将,因前有大軍掩護,個個鼾睡如雷。
二将分付将硫磺引火之物,四處遍布,一時火起,并将馬幹稭稭盡行延燒,登時火光燭天,照得孟津河水通紅,把一條黃河,變成了紅河。
偃師城裡曹彰,知道漢兵劫營,急引鐵騎五千,出城救護。
看見許典二将,有些抵敵不住,曹彰縱馬上前,敵住馬超。
馬岱雙戰二将,有些為難。
姜維文鴦兩個,見火巳燒到八成,各領部兵,從魏營後面殺入,沖破營盤,殺到前面,四處放火,魏兵大亂。
文鴦乘魏兵慌亂中,從許儀背後,就是一槍;典滿看見,急将畫戟迎住,姜維就勢一槍,刺中典滿左臂,典滿負痛,棄戟逃走。
姜維便上去幫助馬岱,文鴦上去幫助馬超。
曹彰見漢兵勢大,糧草已燒,招呼許儀敗走,自己壓後,回轉偃師。
馬超已獲全勝,亦不追趕,回轉營中,犒賞将士,遣人飛報元帥,言新安糧運,已經燒毀,請元帥酌度進攻。
孔明在渑池,得了子龍入據汝南,雲長進兵舞陽消息,精神為之一振。
又得馬超呈報燒毀孟津驿,知新安軍士,必苦無糧,即欲召集諸将商議進攻。
同時成都差官,将地雷火炮,也就運到,來營繳令。
孔明吩咐廖立嚴密收藏,不得有誤,自己卻與魏延李嚴,于清晨上邙山最高處,視察新安形勢。
見新安南面是山,一面平地,一面是水,城垣高峻,守禦嚴密,看罷,即同二将回營。
正是: 離火震雷,從古無不摧之城阙;雲龍風虎,于今有無限之冤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演義曹丕以三路取吳,五路取蜀,本書諸葛以三路敵魏,五路敵吳,丕之路,一戰即退,五路或戰或不戰而大進。
錯綜變化,虛實進退之數,即順逆勝負之分,已自不同。
而直進秣陵,長驅汝蔡,因撤軍之勢,便撼許昌之東,乘虛以襲九裡關,于是蜀魏戰局又生變化。
不謂吳方援魏,轉以急魏,魏欲危蜀,更難拒蜀!人以五路乘虛,我隻一路乘虛,則于翻案因果之中,複呈軍事消長之幻;而不戰自焚之理,惡貫必盈之機,不寫天,隻寫人,俱處處可以明之見之。
前寫諸葛,寫雲長,寫馬超兄弟,寫黃忠,姜維魏延王平,甚至寫諸葛瞻,寫蔣琬向寵,雖亦未嘗不寫趙雲;然隻此一回,卻從正面将子龍渾身是膽大寫特寫。
故此回乃以據漢水子龍如何厮殺,極力順描,而帶将戰荊襄徐晃徑入敵圍,故意反翻,無論能讀不能讀,總能知本回所寫,完全是一篇子龍有膽傳。
阿瞞一牛,慣喜斷人糧運,官渡相拒,烏巢燒糧,演義所以寫孟德也;祁山數出、轉饷維艱,渭水不戰,上方燒糧,演義所以寫仲達也。
絕三軍之煙火,亂敵戰心,有仲達傳阿瞞之衣缽。
袁劉前後相望,交受其困矣。
計百出之火攻,求吾勝算,非孟起步諸葛之後塵,操懿今昔以異,何得雲大食其報乎?是故蜀以武侯為帥,則非火攻不可者也,而姜維在馬超之側,固一武侯小影!橫亘偃洛,既斷交通,自不可不以火攻,更斷操兵之糧道,而魏以司馬率守,又以算人糧道為能者也,乃曹操居仲達之後,仗有敖倉多粟,濟運新安,為報循環,即不可不以燒糧,焚盡孟津之聚積。
夫而不戰已寒賊膽,夫而後欲守亦亂軍心,舊案胥翻,請君入甕,此固戰略所必爾,彼如報應之昭昭!不意黃河變作紅河,遂使黃須遇到赤壁,紅黃顔色,打成一片,相映成趣,尤臻漢家之火德未衰,銅雀之黃龍将死,而阿瞞不是烏巢,卻又走到鳥林去也;而諸葛滅去五丈星星燈火,卻亦點起十丈燎原河燈來也,絕倒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