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曹孟德許昌大會議 孫仲謀鄱陽小閱兵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馬超招降了諸葛誕,由延秋集渡洛,一夜之間,襲破三屯,槍挑黑山大賊眭固,擊退曹彰,就在偃師洛陽中間,安下三個大營,橫斷曹兵交通,人馬強壯,壁壘整嚴,劉晔鐘鄧,僅足自保,任城王曹彰,雖然與馬超見過幾次陣,都是勝負不分,因馬超橫亘中間,前敵糧運,須繞道鞏縣,時虞截擊。
司馬懿因大敵當前,不能分身前來救護。
曹彰火速遣人飛報許昌,啟奏父王。
許昌城裡大魏皇帝曹孟德,方才接到張遼大捷密縣的報告,知道葉縣防務鞏固,稍分東顧之憂;司馬懿拒守新安,諸葛亮頓兵不得前進,曹彰在偃師,與劉晔犄角,連屯相望,保障洛陽,心中差為安慰;又兼黑山二将,武藝高強,鮮卑萬人,士馬精銳,以為偃洛方面,可保無虞。
誰知道諸葛誕賣主投降,招引漢兵渡洛,俾馬超一夜之間連破三屯,即倚原屯,梗塞軍路,司馬懿既不能反攻,曹彰又不能取勝,洛陽形勢,十分危急,接到曹彰急報,即召集衆文武朝堂會議,扶病登朝。
文武百官,參谒已畢,操将曹彰急報,與賈诩陳群程昱衆謀士觀看。
曹操道:“今事勢危急,我軍當先救洛陽,諸卿有何良策?”賈诩道:“陛下明見萬裡,洛陽在所必救,惟雲長久駐南陽,若聞馬超得勝,必引兵疾出禹縣,以攻子廉,諸葛亮亦必集兵以攻仲達,文遠僅能止張飛之不進,子廉不能敵雲長之進攻,軍情緊急,瞬息萬變,願主上更策萬全。
”操道:“文和之言,見著知微,彼方兵勢,自然如此,但我亦當思所以預防之策。
” 陳群道:“江南屢敗于荊州,喪師失地,積恨已深,宜命一介之使,前往谕以利害存亡之關系,彼中不乏明達深識之士,自有唇亡齒寒之心:彼若出軍以攻江夏夏口,則雲長必不敢輕功,禹縣可免兵事;若吳軍大進,一時未能即敗,關雲長非回軍以救根本不可。
我伺吳軍進攻之便,增加偃師兵力,急戰馬超,以護前軍之糧運,仍令能将,率數萬之兵,越桐柏以擾襄陽,撓其根本,而令文遠乘隙進兵;以荊州一隅之力,當二強敵之兵,但假以歲月,未見其不畏難而退也!”操喜道:“文長之策,更進一籌,江南之使,即煩一行,兵貴神速,文長知之,江南亦未嘗不知之也!”陳群拜命,下殿即行。
曹操顧程昱道:“近時諸将,誰可遣者?”程昱道:“許仲康之子許儀,膂力亞于其父,嘗懷報仇之志;又典韋之子典滿,為人材武,國家世臣,皆可使也。
”操聞言甚喜,立召二将入宮,獎以忠貞,二将頓首受命。
授典滿為車騎将軍,領冀州兵萬人;授許儀為骁騎将軍,領幽州軍萬人,赴偃師縣聽任城王調遣,會擊馬超;令賈诩持節監護二将,順佐任城,先通洛陽運道,無令新安前敵軍心自潰。
賈诩辭駕,同着二将赴偃師去了。
曹操以于禁得華陀神藥,續上兩耳,傷痕久愈,舊時将佐,惟禁尚可假以方面,即召于禁入府。
禁觐見已畢,操賜座令坐,禁謝坐。
操道:“将軍随朕多年,備嘗艱苦,今荊雍事急,不能不借重将軍,願将軍無辭勞瘁!”禁再拜道:“臣受國厚恩,雖粉身碎骨,亦不敢辭。
” 操授于禁為前将軍,副将軍呂虔滿奮,持虎符發徐州兵二萬人,又禁舊部六千人,整軍息縣,仍越桐柏以窺襄陽,以掣南陽方城漢軍之肘;以曹休将後軍萬人應之。
仍與葉縣張遼相為呼應,沿途地方官吏并受節制,有玩視軍機,缺于供給者,準禁以便宜從事。
禁頓首受命,自同三将即日就道。
曹操又命發敖倉谷五十萬斛,解赴偃師,令曹彰派重兵運赴新安,以安軍心,洛陽倉廪完足,尚無須過慮。
又發禦府黃金千斤,分犒各路将士;銀一百萬,錢千萬,分賞各前敵軍士。
前敵将士家屬,着地方官官給廪祿,官設郵驿,為軍士傳遞家報,傷病者官為醫治。
軍士經此番鼓勵,自有一種感激效死的精神發現,這是曹操善将将善将兵的特别長處,雖處危殆之境,而措施尚覺裕如,雖以伏龍之才,關張馬黃之勇,頻年血戰,馳騁中原,仍不能大有發展也!操料理諸事已畢,仍回宮養病不提。
那駐守偃師的曹彰,奉到父王令旨,接見賈诩并典許二将,便與賈诩商議,即令二将領兵,護住偃師西北要路,發運敖倉積粟,繞道赴新安,自己領兵與馬超接戰。
糧運安然到了新安,司馬懿有了大宗接濟,安心久守,與洛陽互相聯絡。
馬超孤軍橫亘中間,便到覺得有些危險起來。
孔明在新安,聽得馬超招降了諸葛誕,連得三屯,橫斷偃洛交通,自是歡喜。
又慮超軍孤寄,深懼曹兵夾攻,兼細作報稱,曹操連日增派重兵來偃師,運糧數十萬來新安,反攻之事,即在目前,超屯軍三萬,少于曹兵數倍,乃飛檄長安,令監雍州牧事劉琰,領新練雍州兵二萬人,星夜兼程,由藍田出武關,徑赴宜陽,渡洛入馬超軍中,聽馬超節度,以厚
司馬懿因大敵當前,不能分身前來救護。
曹彰火速遣人飛報許昌,啟奏父王。
許昌城裡大魏皇帝曹孟德,方才接到張遼大捷密縣的報告,知道葉縣防務鞏固,稍分東顧之憂;司馬懿拒守新安,諸葛亮頓兵不得前進,曹彰在偃師,與劉晔犄角,連屯相望,保障洛陽,心中差為安慰;又兼黑山二将,武藝高強,鮮卑萬人,士馬精銳,以為偃洛方面,可保無虞。
誰知道諸葛誕賣主投降,招引漢兵渡洛,俾馬超一夜之間連破三屯,即倚原屯,梗塞軍路,司馬懿既不能反攻,曹彰又不能取勝,洛陽形勢,十分危急,接到曹彰急報,即召集衆文武朝堂會議,扶病登朝。
文武百官,參谒已畢,操将曹彰急報,與賈诩陳群程昱衆謀士觀看。
曹操道:“今事勢危急,我軍當先救洛陽,諸卿有何良策?”賈诩道:“陛下明見萬裡,洛陽在所必救,惟雲長久駐南陽,若聞馬超得勝,必引兵疾出禹縣,以攻子廉,諸葛亮亦必集兵以攻仲達,文遠僅能止張飛之不進,子廉不能敵雲長之進攻,軍情緊急,瞬息萬變,願主上更策萬全。
”操道:“文和之言,見著知微,彼方兵勢,自然如此,但我亦當思所以預防之策。
” 陳群道:“江南屢敗于荊州,喪師失地,積恨已深,宜命一介之使,前往谕以利害存亡之關系,彼中不乏明達深識之士,自有唇亡齒寒之心:彼若出軍以攻江夏夏口,則雲長必不敢輕功,禹縣可免兵事;若吳軍大進,一時未能即敗,關雲長非回軍以救根本不可。
我伺吳軍進攻之便,增加偃師兵力,急戰馬超,以護前軍之糧運,仍令能将,率數萬之兵,越桐柏以擾襄陽,撓其根本,而令文遠乘隙進兵;以荊州一隅之力,當二強敵之兵,但假以歲月,未見其不畏難而退也!”操喜道:“文長之策,更進一籌,江南之使,即煩一行,兵貴神速,文長知之,江南亦未嘗不知之也!”陳群拜命,下殿即行。
曹操顧程昱道:“近時諸将,誰可遣者?”程昱道:“許仲康之子許儀,膂力亞于其父,嘗懷報仇之志;又典韋之子典滿,為人材武,國家世臣,皆可使也。
”操聞言甚喜,立召二将入宮,獎以忠貞,二将頓首受命。
授典滿為車騎将軍,領冀州兵萬人;授許儀為骁騎将軍,領幽州軍萬人,赴偃師縣聽任城王調遣,會擊馬超;令賈诩持節監護二将,順佐任城,先通洛陽運道,無令新安前敵軍心自潰。
賈诩辭駕,同着二将赴偃師去了。
曹操以于禁得華陀神藥,續上兩耳,傷痕久愈,舊時将佐,惟禁尚可假以方面,即召于禁入府。
禁觐見已畢,操賜座令坐,禁謝坐。
操道:“将軍随朕多年,備嘗艱苦,今荊雍事急,不能不借重将軍,願将軍無辭勞瘁!”禁再拜道:“臣受國厚恩,雖粉身碎骨,亦不敢辭。
” 操授于禁為前将軍,副将軍呂虔滿奮,持虎符發徐州兵二萬人,又禁舊部六千人,整軍息縣,仍越桐柏以窺襄陽,以掣南陽方城漢軍之肘;以曹休将後軍萬人應之。
仍與葉縣張遼相為呼應,沿途地方官吏并受節制,有玩視軍機,缺于供給者,準禁以便宜從事。
禁頓首受命,自同三将即日就道。
曹操又命發敖倉谷五十萬斛,解赴偃師,令曹彰派重兵運赴新安,以安軍心,洛陽倉廪完足,尚無須過慮。
又發禦府黃金千斤,分犒各路将士;銀一百萬,錢千萬,分賞各前敵軍士。
前敵将士家屬,着地方官官給廪祿,官設郵驿,為軍士傳遞家報,傷病者官為醫治。
軍士經此番鼓勵,自有一種感激效死的精神發現,這是曹操善将将善将兵的特别長處,雖處危殆之境,而措施尚覺裕如,雖以伏龍之才,關張馬黃之勇,頻年血戰,馳騁中原,仍不能大有發展也!操料理諸事已畢,仍回宮養病不提。
那駐守偃師的曹彰,奉到父王令旨,接見賈诩并典許二将,便與賈诩商議,即令二将領兵,護住偃師西北要路,發運敖倉積粟,繞道赴新安,自己領兵與馬超接戰。
糧運安然到了新安,司馬懿有了大宗接濟,安心久守,與洛陽互相聯絡。
馬超孤軍橫亘中間,便到覺得有些危險起來。
孔明在新安,聽得馬超招降了諸葛誕,連得三屯,橫斷偃洛交通,自是歡喜。
又慮超軍孤寄,深懼曹兵夾攻,兼細作報稱,曹操連日增派重兵來偃師,運糧數十萬來新安,反攻之事,即在目前,超屯軍三萬,少于曹兵數倍,乃飛檄長安,令監雍州牧事劉琰,領新練雍州兵二萬人,星夜兼程,由藍田出武關,徑赴宜陽,渡洛入馬超軍中,聽馬超節度,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