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偃師縣曹彰戰馬超 黑石關黃忠敗張郃

關燈
走。

    黃忠叫道:“張郃休走!”随後趕來。

    曹兵營中,左有徐晃,右有司馬師,來戰黃忠。

    漢兵陣上,魏延李嚴雙馬齊出,捉對兒厮殺。

    黃忠揮兵直入,自己當先殺進曹營,來捉張郃,司馬師急揮兵抵住。

     孔明見黃忠得勝,教馬忠廖立督兵大進,曹兵抵敵不住,望後退走。

    徐晃司馬昭,棄了魏延李嚴,就回本陣。

    二将那裡肯舍,縱馬追趕,漢兵得勢,無不以一當十。

    司馬師兄弟徐晃張郃苦苦血戰,看看敗到新安,司馬懿親領重兵,出城接應,孔明方才收兵,離新安十裡,紮下大營,賞赉将士,飛檄馬超,領馬岱姜維文鴦三将,前來大營,會攻新安,留張翼守宜陽。

     馬超奉到将令,領兵萬八千人,來到大營,參見元帥,孔明十分慰勞,馬超與三将謝過。

    孔明道:“司馬懿以重兵扼新安,以鐘鄧守洛陽,我軍若攻破新安,洛陽自易攻取;然張郃徐晃,并系曹兵良将,司馬懿父子,才兼文武,我軍欲得新安,非用全力不可,是以特調孟起前來,與黃老将軍并文長正平,會兵前進,張郃一勇之夫,不足深慮,除晃謀勇兼備,當先除此人,以斷司馬懿左臂;晃部下滿寵牽招,為晃左右翼,欲除徐晃,須先除此二人。

    方才細作報稱,徐晃安營在新安城北,張郃安營在城西,今夜三更,黃老将軍與文長正平,去劫張郃營寨;孟起同仲華伯約,去劫徐晃營寨,可在營前擂鼓放火,讓其自亂,不必入營,中彼詭計。

    文将軍認識滿寵牽招,可領三千人,從徐晃營後殺入,專殺二人,不得有誤。

    ”衆将領令。

    正是: 欲擒猛虎須除伥,要捉山雞且覓媒。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異史氏曰:操于漢中之敗,遇著張飛,急思曹彰,謂吾黃須兒來,破劉備必矣。

    而孰知黃須兒至,馬超軍來,卒亦不可敵,以緻興悲雞肋,隻可憐惱羞變怒,枉殺了一個楊修!終見曉夜不停,抱頭鼠竄,直到京兆,方始安心,此演義之文也。

    今局勢安危殆又甚于斜谷之秋,何可不叫黃須兒再來露一露臉?作者自寫奇文,而随時仍在細補以前翻而未完之筆,故必以馬超與鬥書,要可知已。

    渭原馬超,既未嘗鬥許褚,則偃師馬超,自不妨來鬥曹彰。

    一翻一補,以曹深仇,則鬥也,至急且厲,而翻案乃益覺痛快。

    至偃師受令,低首司馬,又寫盡彰平昔得操寵愛,即暗映吾黃須兒來往事。

    然兵臨城下,豈僅破不得劉備,恐真亦非死不可也,囑彰之語,臨死悲鳴,可歎可歎! 姜維之伐中原,退兵屯鐘堤,鄧士載之拒蜀兵,進兵屯狄道;其策姜維必出,謂隴狄四戰,蜀或聲東擊西,或指南攻北,吾奪頭把守,蜀又合為一處而來,以一當四,救應不易雲雲。

    此即今日馬超必勝,以疲曹兵之軍也,仍以維策之,欲維成其志耳。

    于足馬超前以東西救應,而出函谷,茲複以往來遊擊,而破洛屯。

    凡昔日不得志于魏晉者,今悉如志于操懿,使鐘鄧拒戰空勞,河洛成功,超安得不居第一?此亦俱如鄧艾破蜀前,洮狄相持往來飄忽之兵也。

    然而東西兩路,揚兵疑敵,善兵待時,以首尾常山之蛇,為神龍出沒之陣;或焚聚積不齊寇糧,或吊人民不掠郊野;以假馬超羞激曹洪,則成我夾攻之戰,以真諸葛吓退鄧艾,則濟我半渡之師,令人隻見軍事雄談琳琅滿紙,不見半點遊戲筆墨參雜其間;而實嬉笑怒笃,無處蔑有,徒以未發諧音,先作莊語,斯乃讀來不覺耳。

    至馬超深入葉縣,忽困張遼,則又正襟危言,緻戒于行軍持重之道,文章因之而有變化,究又何非反翻鐵籠山雖困司馬而不得,此亦欲困馬超而不獲乎?噫!奇矣。

     演義中葭萌之戰,張郃為曹洪所迫,既喪瓦口,乃受韓浩夏侯尚輩之監臨,而入黃忠老将驕兵之計;令寫張郃,固猶是據險巴西甘當軍令之張郃也,益以徐晃司馬昭之副,仍為黃忠不老所敗,蓋順逆之判,不可勝也,其敗雖同,而于細補前翻未及之中,卻得司馬懿令為正将之信用,以示一郃且不許見辱于洪,更先寫曹洪挫敗,示翻下辨曹洪斬将之先勝,則暗中亦為張郃吐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