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魏文長偷度子午谷 馬孟起再入長安城

關燈
從前看三國演義的人,見孔明不聽魏延的條陳,兵出子午谷,直取長安,莫不引為深憾。

    你想孔明何等聰明,豈有見不及此的道理?因那時節荊襄已失,隴坻無援,他老人家原本以攻為守,既不敢冒險以徼不可必之功,又不敢徑犯長安重兵之地,然後想出避堅攻瑕的主意,北出天水,東出祁山,正是他小心謹慎之處!魏延一得之見,何曾統籌全局?回頤後文,言之非不成理,隻好與桓将軍說吳王,同一空中樓閣罷了。

    如今兄弟既存心替孔明彌補缺憾,自然調兵遣将,着着占先。

    但看關雲長同徐元直坐鎮荊州,張飛同龐士元屯兵襄樊,趙雲同馬良屯兵江漢一帶,關興同趙累扼住南陽,一個将軍配一個謀士,層層設備,息息相通,這真是望江居跑堂的說落馬湖,三面是水,一面是山,上有銅蒙,下有鐵網,連飛鳥也不能進去,何況于區區那曹操孫權!照兄弟這般說來,那有名的隆中對,出宛洛以向秦川,可就真對了。

    自己防備十分嚴密,然後才可放膽攻人,這是天經地義。

    孔明有知,還當感激我兄弟。

    偏有一些朋友,隻當兄弟存心糟塌孔明,豈不冤哉枉也!兄弟宗旨已定,為所欲為,免不得犧牲古人,靜聽後人評論罷了。

     且說關雲長聞聽孔明得了漢中,關索屯兵漢陰,與襄鄖各地互相策應,心中大喜,急令人前去襄陽,令張飛龐統整兵向武關一路,作西入武關以通藍田之狀,以掣長安南面之防,通漢陰之消息,俾孔明得以專意進攻長安。

     守關中的夏侯懋,乃是金枝玉葉的粉侯,那裡知道戰争的原理。

    從前曹操所以安置他做長安都督,因漢中有夏侯淵張郃,扶風有鄧艾鐘會,馮翊蕭關有楊阜韋康諸人。

    夏侯懋雖無才具,做太平宰相,尚自有餘。

    此番聽得漢中失守,父親身亡,諸葛亮派遣張飛從武關入藍田,馬超從汧陽攻寶雞,張嶷張翼由斜谷取郿縣,諸葛亮親督大兵,以為後援;關雲長出兵宛洛,截擊許昌援軍,聲勢十分浩大,把夏侯懋吓得魂魄俱無,連夜派人至許昌求救。

    把長安軍隊,四出救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付不暇。

    偌大的長安隻剩下一二千人,二千年來不得志的魏文長,可就天從人願了。

     且說魏延奉了孔明将令,領了三千人馬,爬山越嶺,渡溪過澗,攀藤拊葛,依草附術,萬苦千辛,出了這幽門鬼道,隻因夏侯懋四救各地,無暇顧及,雖有些小小戍兵,盡被魏延屠殺。

    從來輕兵襲險,多半成功,鄧艾之出陰平,劉裕之出大岘,李文忠之襲紅羅山,蕭朝貴之圍長沙城,都是攻其無備,猝不及防,士無歸路,自殊死戰。

    魏延好容易出了子午谷,乘着兵勢,一鼓得了鄠縣,教軍士飽餐一頓,棄了鄠縣,乘夜向長安南門進發。

    黎明時候,便到了長安。

     那長安雖在戒嚴時間,因離戰區尚遠,四門出入,嚴密稽查,往來行人,尚未禁止,誰也不料魏延的兵,來得這樣神速。

    天色初明,魏先令川軍數十人,穿着魏兵服色,扣門告急道:“斜谷張将軍全軍大敗,派人回來求援。

    ”城上守兵聽見,不敢怠慢,火速開城。

    川兵進得城來,逢人便殺,在城樓上放起火來,魏延橫刀躍馬,督隊入城,喊殺連天,全城大亂。

    夏侯懋從睡夢中驚醒,隻見滿城火起,衣服也穿不及,帶領親軍出了西門,投楊阜軍中去了。

    魏延得了長安,喜得怎麼樣似的,吩咐禁止騷擾,安輯居民,嚴守城池,靜候将令。

     一二日間,黃忠領兵到了,将沿途要隘,置兵防守。

    孔明令軍士開辟子午谷道路,以便兵隊往來,聽見魏延得了長安,兼程前進,黃忠魏延出郭迎接。

    孔明入府坐定,重賞魏延,着實誇獎了一番。

    令黃忠帶領一萬人馬,副将馮習張南,乘魏兵新敗,前敵未知,仍令部卒穿了曹兵衣甲,充作敗兵,直到了潼關賺過徐晃,奪取關隘,好生把守,阻住曹兵西下之路。

    黃忠得令,火速起程。

     自古道兵貴神速,潼華一帶,隻聽得漢中失守,長安危急,冷不防飛将軍自天而下。

    長安到潼關,都是平原大道,無山河之阻,黃忠兵到,簡直如狂風掃落葉一般。

    由長安到潼關,不過五百餘裡,三四日間,便到了潼關。

    潼關守将徐晃,新從宛城調來,正接着大魏皇帝親征消息,正預備躬迎聖駕,接連夏侯懋告急文持,吩咐副将徐瑛守住城池,自領精銳五千,來救長安。

     徐晃剛才出發,隻見長安敗兵,如雪片的敗進關中。

    徐晃情知有變,急忙吩咐閉關,那裡還來得及,城門邊鼓角齊鳴,黃忠抖擻精神,左有馮習,右有張南,催兵殺人。

    川兵新得長安,銳不可當。

    魏兵不料川兵來得這樣快,更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