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獻密計三路下琴川 恃枭勇百人坐察院

關燈
鄉兵擾亂多兇暴,仇殺紛紛莫訴告。胡馬雲屯不敢侵,伯韬暗作鄉導。投姑蘇,給旗号,指日煙塵堪迅掃。更兼借箸向前籌,軍馬密教三路到。

    《鹧鸪天》

    客将揮揚氣勵雲,自誇骁勇冠三軍。

    百人不滿屯察院,何異驅羊入虎群。

    朱伯韬随獻計與蕭參将,大意雲:九鄉四鎮鄉兵無非各保村落,互相仇殺,不足為慮;隻有嚴子張一軍在南門外三裡橋出沒,福山營兵與縣城懸隔四十裡,鞭雖長不能及馬腹,若用三路人馬克期攻其無備,縣中是一空城,自然唾手下矣。蕭參将因詐傳令,差夏都司統滿洲兵六百人,從太倉旱路而向西入,徐元直領水軍從西湖南而入,蕭參将自統大軍從州塘大道水陸進發,訂于十五日發兵,十七日到縣。朱伯韬信以為實,得意先歸,其實土都堂已檄四府提督汪統勁兵二千員,錢參将副之,蕭參将不過領四五百人,别作一小營為鄉導耳。

    夏都司、徐元直俱世忠部下領兵官也,共有三千多兵,竟從大道,亦不分三路,直搗常熟焉。義陽王軍中有一将官,原是徽州府人,姓畢名九龍号揮揚,崇祯朝征流賊的援剿總兵。他自恃骁勇,槍尖到處無人可敵,所部不過百餘人,誓要與清兵打仗。十七日午牌進城,竟坐大察院虛張聲勢,其實畢九龍不曉得,是夜清朝大兵真正又将到也,伯韬以為得意,但不滿二年,遭戴氏之禍,天道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