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史太郡忏悔入空門 範丞相章奏陳金阙
關燈
小
中
大
仁孝之意。
但觀燈一事究屬荒淫,況聖駕出巡,沿途各地方官莫不窮奢極侈,以備供帳。
究其資财所出,明為動用國帑,其實必剝削民之脂膏。
若再有貪劣有司,借此為名,在百姓身上任意勒索。
勿論旁事,就是沿途農戶良民,一經地方官差派,那個敢不來應當差使?即有不願充差,經不起有司迫脅,差役苛求,不得已抛棄正業,荒廢田疇,去充苦差。
在陛下高拱銮輿,一時高興,那些黎民百姓雖不緻失業,必然農事荒蕪,勞民傷财,殊為可惜。
且永順王雖為陛下皇叔,并非日侍陛下,其居心究竟何如,臣不敢逆料。
請陛下當愛國愛民為重,遊觀之樂是非聖君所為願樂之者。
臣愚昧之見,仰乞陛下俯如所請,收回成命,則舉國幸甚!臣民幸甚!” 奏罷,俯伏金階,候聽降旨。
正德聞奏心中不悅,曰:“ 據卿所奏,不宜出行。
朕思人生在世,須及時行樂。
民間百姓尚且如此,況朕身居九五,貴為天子,富有四海。
即使稍費資财,亦不為過分。
況且永順親王是朕皇叔,遠處異地,朕久思一叙天倫。
難得幸逢永順親王六十壽辰,即使皇叔不奏請前來,朕尚拟前往祝壽,況今馳章奏請,正合朕意。
如卿所奏,未免拘執成見,不合時宜了。
朕意已決,卿勿多言。
卿預備行裝,随朕以往。
” 此時劉瑾、史洪基、花球三個奸黨一聞範相所奏,不免心慌,恐正德準奏,不往河南。
及聞正德這一番言語,隻樂的他三人不知所為,險些手舞足蹈起來。
三人心中暗罵:“昏君,你今日入了我們圈套。
” 又暗罵:“範其鸾老匹夫,任你百般忠直,吐膽傾肝,極口谏阻,曾奈昏君良言不入。
你鲠直不阿,你非死在奸王之手不可。
” 各官朝散。
正德退朝,便将随駕諸臣名字開送出來:首相範其鸾、協辦大學士鄭丞相、翰林院殷霞仙、九門提督伍将軍,由内閣抄傳,俱預備随扈。
次日早朝,正德當殿傳旨,所有朝内一切要政,交與玉清太子管理。
并着劉瑾、史洪基、花球三人協辦。
這三個奸黨見了這道谕旨,更是樂不可支。
暗道:“ 真是天命交歸,不謀而合了。
”朝散。
光陰迅速,臘盡春來。
過了元旦,随駕各官俱已預備停當。
初二日一早,随駕前幸河南,一路上龍鳳旗飄,香煙缭繞,威嚴已甚。
且言蕭子世在李府,已至臘月中旬,大家皆已料理清楚。
蕭子世向李廣言道:“為時已近,我等俱要起身,好去建功立業。
”李廣便傳谕,衆人擇定臘月二十日起身,限正月初十日馳抵河南行省,等候救駕。
衆人答應各去預備自已所用等件。
不知後來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 五 十 回 三門街公子去勤王 天寶寺英雄議救駕 獨倚斜陽荒草徑,小橋流水漾寒清。
高人自樂矶頭釣,豈料羊裘應客星。
話表十二月十九日,大家齊集。
楚雲禀明母親,楚老夫人不忍離開,隻得堅囑幾句沿途保重,臨陣小心的話。
李廣與母親言明,李老夫人也有一番諄囑。
李廣又至自己房中,與洪小姐言:“明朝我同大家動身前往河南救駕,卿在家務宜珍重,毋須時念遠人為最。
母親全倚卿服侍,寬慰親心。
我此番前去勤王,指日功就名成,定博得一副紫诰花冠奉贈,以償昔日為我那番辛苦。
” 洪小姐聽了這番言語,意欲回答,不知從那裡說起,隻覺兩頰飛紅,雙淚齊下。
李廣忙攜玉手,口呼:“ 卿卿不必如此,雖然抛卻恩愛,去博功名,但大丈夫志在四方,且以忠孝為本。
今君王有難,正是臣子盡忠之時,而且拙夫此去為日無多,不過兩三個月就可回來。
那時夫貴妻榮,再與賢妻曲盡綢缪之樂。
現時不可煩惱,若煩出病來,反使拙夫在外不安。
” 洪小姐聞言,長歎一聲,曰:“妾非慮君歸期遠近,隻為君沖鋒上陣,恐非經慣之身。
妾素膽小,所慮在此。
一聞君語,不免驚心。
但願馬到成功,衣錦還鄉,妾之憂心已卻。
至于母親面前,君勿過慮,妾自當小心侍奉,以代君勞。
君家此去,遠路風霜,必須格外保重,免妾之懸心。
” 李廣口呼:“ 賢妻萬安,卑人此去,定然衣錦還鄉。
” 洪小姐說:“ 但願如此,妾就謝天謝地了。
”時已三鼓,二人俱各就寝。
次晨李廣便自起來,洪小姐亦不肯再睡,随着也起來。
梳洗已畢,用了些早點心,便辭别嶽母、母親。
李老太太、洪老
但觀燈一事究屬荒淫,況聖駕出巡,沿途各地方官莫不窮奢極侈,以備供帳。
究其資财所出,明為動用國帑,其實必剝削民之脂膏。
若再有貪劣有司,借此為名,在百姓身上任意勒索。
勿論旁事,就是沿途農戶良民,一經地方官差派,那個敢不來應當差使?即有不願充差,經不起有司迫脅,差役苛求,不得已抛棄正業,荒廢田疇,去充苦差。
在陛下高拱銮輿,一時高興,那些黎民百姓雖不緻失業,必然農事荒蕪,勞民傷财,殊為可惜。
且永順王雖為陛下皇叔,并非日侍陛下,其居心究竟何如,臣不敢逆料。
請陛下當愛國愛民為重,遊觀之樂是非聖君所為願樂之者。
臣愚昧之見,仰乞陛下俯如所請,收回成命,則舉國幸甚!臣民幸甚!” 奏罷,俯伏金階,候聽降旨。
正德聞奏心中不悅,曰:“ 據卿所奏,不宜出行。
朕思人生在世,須及時行樂。
民間百姓尚且如此,況朕身居九五,貴為天子,富有四海。
即使稍費資财,亦不為過分。
況且永順親王是朕皇叔,遠處異地,朕久思一叙天倫。
難得幸逢永順親王六十壽辰,即使皇叔不奏請前來,朕尚拟前往祝壽,況今馳章奏請,正合朕意。
如卿所奏,未免拘執成見,不合時宜了。
朕意已決,卿勿多言。
卿預備行裝,随朕以往。
” 此時劉瑾、史洪基、花球三個奸黨一聞範相所奏,不免心慌,恐正德準奏,不往河南。
及聞正德這一番言語,隻樂的他三人不知所為,險些手舞足蹈起來。
三人心中暗罵:“昏君,你今日入了我們圈套。
” 又暗罵:“範其鸾老匹夫,任你百般忠直,吐膽傾肝,極口谏阻,曾奈昏君良言不入。
你鲠直不阿,你非死在奸王之手不可。
” 各官朝散。
正德退朝,便将随駕諸臣名字開送出來:首相範其鸾、協辦大學士鄭丞相、翰林院殷霞仙、九門提督伍将軍,由内閣抄傳,俱預備随扈。
次日早朝,正德當殿傳旨,所有朝内一切要政,交與玉清太子管理。
并着劉瑾、史洪基、花球三人協辦。
這三個奸黨見了這道谕旨,更是樂不可支。
暗道:“ 真是天命交歸,不謀而合了。
”朝散。
光陰迅速,臘盡春來。
過了元旦,随駕各官俱已預備停當。
初二日一早,随駕前幸河南,一路上龍鳳旗飄,香煙缭繞,威嚴已甚。
且言蕭子世在李府,已至臘月中旬,大家皆已料理清楚。
蕭子世向李廣言道:“為時已近,我等俱要起身,好去建功立業。
”李廣便傳谕,衆人擇定臘月二十日起身,限正月初十日馳抵河南行省,等候救駕。
衆人答應各去預備自已所用等件。
不知後來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 五 十 回 三門街公子去勤王 天寶寺英雄議救駕 獨倚斜陽荒草徑,小橋流水漾寒清。
高人自樂矶頭釣,豈料羊裘應客星。
話表十二月十九日,大家齊集。
楚雲禀明母親,楚老夫人不忍離開,隻得堅囑幾句沿途保重,臨陣小心的話。
李廣與母親言明,李老夫人也有一番諄囑。
李廣又至自己房中,與洪小姐言:“明朝我同大家動身前往河南救駕,卿在家務宜珍重,毋須時念遠人為最。
母親全倚卿服侍,寬慰親心。
我此番前去勤王,指日功就名成,定博得一副紫诰花冠奉贈,以償昔日為我那番辛苦。
” 洪小姐聽了這番言語,意欲回答,不知從那裡說起,隻覺兩頰飛紅,雙淚齊下。
李廣忙攜玉手,口呼:“ 卿卿不必如此,雖然抛卻恩愛,去博功名,但大丈夫志在四方,且以忠孝為本。
今君王有難,正是臣子盡忠之時,而且拙夫此去為日無多,不過兩三個月就可回來。
那時夫貴妻榮,再與賢妻曲盡綢缪之樂。
現時不可煩惱,若煩出病來,反使拙夫在外不安。
” 洪小姐聞言,長歎一聲,曰:“妾非慮君歸期遠近,隻為君沖鋒上陣,恐非經慣之身。
妾素膽小,所慮在此。
一聞君語,不免驚心。
但願馬到成功,衣錦還鄉,妾之憂心已卻。
至于母親面前,君勿過慮,妾自當小心侍奉,以代君勞。
君家此去,遠路風霜,必須格外保重,免妾之懸心。
” 李廣口呼:“ 賢妻萬安,卑人此去,定然衣錦還鄉。
” 洪小姐說:“ 但願如此,妾就謝天謝地了。
”時已三鼓,二人俱各就寝。
次晨李廣便自起來,洪小姐亦不肯再睡,随着也起來。
梳洗已畢,用了些早點心,便辭别嶽母、母親。
李老太太、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