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懷甯侯閉戶躲災 徐夫人細問端詳

關燈
”言罷,修了一封書信交與蔡先覺,吩咐備上兩匹快馬,差一名長随去送。

    蔡先覺即忙收拾行李,辭了道台,同長随起身星夜往京城而去。

     不消兩日的工夫進了京城,到了自己門首,街坊鄰舍齊圍上來告訴他妻子的事,适趕着小厮丫鬟一齊出來,見了主人也是哭訴前因。

    先覺把市人讓到家中說:“列位,我家不幸遭此不測之事,等到明日告狀,求列位做個幹證,不知意下何如?”衆人齊聲言道:“似這無法無天之事,人人痛恨,我們情願俱做幹證。

    ”說罷,一齊報名,先覺一一記了清單,向衆人問道:“對門有位小山王爺沒有?”衆人說:“街上并無此人。

    ”先覺聞言也不再問,吩咐小厮看茶。

    衆人說:“不用,明日去告,通知我們一聲就是了。

    ”言罷拱手各自散去。

    先覺叫小厮買了些現成的吃食,自己和長随吃了,打發長随安了歇。

    自己秉燈取過文房四寶,自寫呈詞,提筆寫道: 具呈生員蔡先覺,為惡徒不法倚勢行霸搶人妻子事情。

    緣生作幕在外,家中無人,生妻吳氏因有口願,往東嶽廟中降香,不意被惡豪懷甯侯看見,見色生心,硬行搶奪。

    似此無天無法,欺壓良善,治下小民何以堪此,叩懇恩準提審嚴究,感戴無既。

     寫罷,将衆街坊的名字開在後邊,以為幹證。

    息燈就寝歇了一夜。

    次日清早起來,請着街居帶着長随,到了東城察院,先叫長随投進書去,包爺拆書一看,原是天津道托付給蔡先覺做主判斷官司的幾句言語。

    包爺看罷,立時升堂,放蔡先覺同衆人打偏門進去,手舉呈詞雙膝落跪。

    包爺叫書辦接過狀子,看了一遍說:“蔡先覺,你家這件事情是本院親眼見的,自然要秉公判斷。

    原告幹證俱各回家聽候傳審。

    ”先覺同衆人答應,起身出去。

     包爺随即叫書辦寫了牌票,親自用朱筆标了,差四名皂隸去拿懷甯侯孫豹前來聽審。

    當差的皂隸接票一看,跪在案前說:“回大老爺,懷甯侯權勢太大,小的們如何能以拿他,還求大爺想個計策。

    ”包爺聽說不由的大怒說:“好一些沒用的奴才,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哪怕他有權勢!若要再說不去,活活打死!”包爺正然發怒,報門吏上前禀道:“回老爺,有個齊相公号三點前來一見。

    ”包爺聽說,知是濟仙到來,吩咐開門,後堂相會,門上的答應一聲,跑将出去,把小塘引至後堂和包爺見面,分賓主坐下。

    小塘開口問道:“前日廟上那件事情,聽說那婦人的丈夫回來,現在台前告狀,不知真否?” 包爺說:“呈詞我已準了,立時出票前去提人,誰知皂隸都不敢去,先生既然前來,看是怎樣拿他,望乞指教。

    ”濟仙說:“難怪皂隸不敢前去,懷甯侯萬惡滔天,牙爪又多,如何拿的。

    依學生愚見,先把原告藏在内衙,再寫出一面牌去,就說是蔡先覺訴告懷甯侯一事,專候被告自來投首,有據有證審明定奪。

    不過三日,包管惡豪自投羅網。

    他若不服,現有他親筆供狀在我手内,給他一看自然成招。

    ”言罷,從袖内取出遞與察院,察院接過看了一看說:“先生,這供狀是從哪裡得的?”濟仙就把徼仙裝邪,自己替他淨宅诓寫口供的話說了一遍。

    察院聽說滿心歡喜,方知濟仙是個異人,說:“齊先生真神人也,費盡心機,為民除害,等着治服惡豪,本院必定上本,叫萬歲知道先生這片好心。

    ”濟仙說:“學生何能,多承大人台愛。

    ”言罷告辭,包爺送至堂口。

    濟仙說:“大人,從今日算起到第三日,先把原告幹證傳來伺候,衙役們兩邊站班,不過午時,惡豪同那民婦一準前來。

    ”說罷,拱手出衙而去。

     包爺回至堂上,把方才那張牌票消了,吩咐班頭暗把原告傳來在衙中住着,聽候發落。

    班頭去了,把堂上一面挂牌依着濟仙的言語寫了挂将出去。

    百姓們見了,俱在暗地裡談論,說是察院做的這件事情不近情理。

    這且不表。

     且說孫豹依小塘之言,在靜室中躲了三天,悶倦不過,到了晚上出來把管家叫到跟前說:“蝸牛居可安靜了麼,這二日新娘怎麼樣呢?”管家說:“樓上也幹淨了,新娘現在大奶奶房中。

    ”孫豹怔了一怔說:“這是哪個走的風聲?”管家說“并不與哪人相幹,這是昨日淨宅被大奶奶聽見,再三細究,才查考出來了。

    那時叫小人去找她丈夫前來領她,是小的說了個謊話,說她家無人,把奶奶哄信,所以把她留在房中。

    我想雖在大奶奶身邊,老虎也有個打盹的時候,慢慢的再生計策,包管老爺能以如意。

    ”要知後事,再觀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