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一枝梅借宿報信 于月英全孝救親

關燈
取樂才好。

    ”奸夫說:“這個卻難,你丈夫常在家中,如柯能這等便宜。

    ”女子言道:“不是這樣說法,你若肯與我做夫妻,咱二人逃往他方,隐姓埋名好過日子。

    ”奸夫說:“倒也使的,但是手内無錢,如何是好?”女子說:“這卻不難,我的首飾也值三五百兩,老厭物新近又給官府辦了一件事情,賺了七八百銀子,現今俱在皮箱之内,隻要你明日想個地方,咱好同走。

    ” 一枝梅聽到這裡,心中暗喜說:“這也是老于的運好,不該破财,待我取了這個現成的去吧。

    ”不多一時鼻聲響動,燈未熄滅,二人竟自睡了,一枝梅将門撥開,走到床前,見二人臉對着臉兒交頸而睡,看罷火起,心中發恨說:這樣無恥的淫婦,敗壞人倫,要她何用,我今日送她歸陰認母投胎,叫她另嫁好的去吧。

    遂從袋中抽出刀來将二人雙雙殺死,開開箱子把金銀首飾裝在搭包裡邊,出門上房,從原路回到高府書房之中,将長衣穿上。

    坐了一回,天色發亮,把來興叫将出來說:“你與我多多拜上你家奶奶,就說高相公的事情全在我一人身上,隻管放寬心吧。

    ”言罷,出門一直到了于家房門首,叫開大門走到書房之中,見了于嗣公,解開褡包往炕上一倒,嘩喇喇一聲響亮、倒了一炕,嗣公一見黃的是金白的是銀,還有一些首飾珠寶,看罷心驚,明知這些東西來的不正,卻又不敢推辭,向一枝梅問道:“這些東西是多少呢?”一枝梅說:“于師父你隻管收了,不必害怕,你就是不取,這個官司也是要你周全,你隻說叫我幾時來讨信吧?”于嗣公說:“義士不必性急,遲兩日問信就是了。

    ”一枝梅告辭出門。

     于嗣公騎上騾子到了年七家中,見了年七說:“七大爺,高仲舉雖然畫招,并無兇器,難以問成死罪,況且他妻尋死覓活,倘或尋個短見,七大爺豈不白費了銀子,不如打縣裡詳招到府,把高仲舉問個充軍罪,不許攜帶妻子。

    家中隻剩一個女人難以過活,那時再叫媒人說親就易成了。

    ”年七被于刑房說的心動,連忙差人與知府送禮,說知此事,縣裡文書上去,立時批準,把仲舉發在陝西生郎衛充軍,不許攜帶妻子,一枝梅得了此信,報于月英,這且不提。

     且說陳知縣見府尹把高仲舉批成充軍罪,明日就要起程,忙把解役的名字呈送上去,府尹點了一名解役,乃是王英,年七聞知,又煩于嗣公拿二百銀子給王英,叫王英路上害了仲舉,帶個憑據回來,還謝紋銀二百兩。

    王英得了這宗銀子,回家而去。

     且說王英的妻子姓劉名叫素貞,問知夫主銀子的來曆,力勸大主休行此事。

    王英哪裡肯聽,反倒窮命賤人長、窮命賤人短,罵了一頓,往街上買東西去了。

    賢人劉氏見丈夫立意不從,心中又惱又恨,又怕将來事犯了去受罪,把心一橫,遂将未滿三月的娃子活活摔死,自己懸梁命盡。

    王英從外邊回來,到了房中一看,隻急的雙足亂跳,放聲大哭,哭了會子,到衙門中向班頭說知,幫着他把妻子埋了,家中的物件交與鄰舍看守,往衙門中等着起解不提。

     且說次日清晨,知縣把高仲舉提出監來,當堂上枷,交付王英就要起身,于月英在縣門前邊見解子挽着丈夫出來,手铐腳鐐,骨瘦如柴,走上前去一把拉住,放聲大哭。

    夫妻二人悲悲切切,到了彰儀門外,仲舉止步言道:“賢妻不必遠送,總然你再送我,咱二人終須要别,不如你早些回去,我這心中倒還好受些。

    ”月英聞言淚流如雨,将兩套冬衣交與仲舉,又斟了幾杯酒叫他吃了,說:“夫主,你我今日遠離,不知何年月日才得相見,可有什麼遺言囑咐幾句。

    ”仲舉聞言滿面淚流說:“賢妻,事到如今,我也沒有什麼話說,隻恨當初不聽賢妻之言,至有今日,這也是我命中造定,該當如此。

    我這一去死生未定,抛的賢妻青春少年無依無靠,你想起來隻恨我,不可思念我。

    ”言罷痛哭,從袖中掏出一張離婚書來遞與月英,月英一見又痛又惱說:“夫主,我為你受盡艱難,指望着有個團圓之日,白頭到老,誰打想你做出這樣狠心事來。

    如今看将起來不如我死在你眼前卻還幹淨。

    ”說着說着往牆上一頭撞倒在地。

    要知端的,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