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貪錢财李虎害命 罵知縣仲舉受刑

關燈
:“娘子不必如此,你家相公一日未曾吃飯,所以叫我前來送信,難道你哭會子就算了不成。

    ”月英聞言止住淚痕,回房拿出兩件衣服,還有些首飾,叫丫鬟遞與王英說:“煩長官把這兩件衣服送與監内的衆位長官,好叫他們早晚照應我家官人,這幾件首飾長官變賣了買些東西與我那相公充饑,叫他放心耐等,我到他嶽父那裡說知,必然替他鳴冤告狀。

    ”王英答應了一聲,回監而去。

     且說于月英回到房中,用绫帕罩頭,長裙系腰。

    叫來興雇來一頂小轎,上轎往娘門而去。

    到了于府門口,下轎走進書房,在于戶部而前倒身下拜,于遐思見女兒衣服不整,神氣張惶,問其所以。

    于月英把和年七結仇的始末述說一遍,于戶部勃然大怒說:“虧你是宦門之女,名門之婦,竟自抛頭露面惹是生非,弄出這等無體面的事來,還敢叫我替你伸冤告狀,這個是斷不能的。

    ”月英聞言跪在那裡苦苦哀求。

    于戶部說:“非是為父的不慈,皆因你不守閨訓,有辱天倫,從今以後恩斷義絕,再不許上門上戶,快着去吧,免的老父生氣。

    ” 于月英見他父親說話決絕,心中一惱,放聲大哭,返身出門,上轎回到家中,哭哭啼啼住了一夜,天明起來也不梳洗,做了些吃食之物盛在籃内,叫來興提着,主仆二人到在衙内監門以前,将門敲了兩下,來興說:“長官們,僮給高相公送飯來了,衆位行個方便,放我們進去吧。

    ’禁子聽的是買賣上門,心中暗喜,說:“高相公犯的乃殺人命案,官府吩咐不許親人送飯,恐飯内若有舛錯,我等幹系不小。

    ”月英說:“禁公,我家相公雖然犯罪,原是屈情,我還要到府裡告狀救他,豈肯害他的性命?這是白銀一兩送與衆位買杯茶吃,衆位積點陰功,容我夫妻見一面吧。

    ”禁于聽說有了銀子,開門言道:“是我憐念你夫妻的苦處,容你二人見面,快忙出來,不可遲誤。

    ”月英答應,把銀子遞與禁卒,邁步進去,夫妻二人一見抱頭大哭。

    哭了多時,月英把飯喂了仲舉,仲舉說:“娘子,卑人智短,與年七結下此仇,今日既然入了他的圈套,大約看性命難保,等我處決之後,賢妻莫誤了青春,凡事自作主張吧。

    ”月英說:“相公說哪裡話,妾雖才粗,深知禮義,豈是那樣無恥之人。

    你嶽父不久就要替你鳴冤,暫且耐性等侯,妾今暫回,明日再來看你。

    ”言罷灑淚而别,這且不表。

     再說一枝梅奉小塘之命,把高仲舉夫婦送到京中,自己回到永定門外住了三月有餘。

    到了四月初八,忽然想起小塘給他的柬帖,說是今日打開觀看,遂從直袋之中取将出來,拆開一看,上邊寫着幾句言語: 秀才仲舉運不通,妄想求名進北京。

     不信陰陽話有準,因為上廟惹災星。

     夫妻造定該拆散,十七年後再相逢。

     賢弟前去将他救,須問刑房于嗣公。

     一枝梅看罷心中暗想:宛平縣的刑房與我素不相識,叫我怎去問他?我不免到縣衙前打聽打聽,看高仲舉犯的什麼官司再作區處。

    想罷進城,穿街過巷到了縣衙以前,隻見一些人在那裡紛紛議論,俱說的是仲舉的事情。

    一枝梅聽的衆人說完,上前開言說:“列位,昨日這件人命并無兇器,又無屍親,不驗屍就動刑,看來這是個冤枉官司,陳太爺是最清廉的,今日為何這等糊塗起來了呢。

    ”内中有一位老者,将仲舉遭官司的始末,怎樣得罪年七,年七怎樣行賭,說了一遍,說:“列位,這個案件是于舍親經手的,所以我才知的明白。

    你說冤不冤!”一枝梅說:“怪不的長者知的詳細,原來是令親經手的稿案,不知令親貴姓高名?”老者說:“你好糊塗,方才說過姓于,怎麼又來問呢?宛平縣的刑房于嗣公難道還有第二人麼?”一枝梅聽說,滿心歡喜,說:“久聞令親之名,未曾會面,不知令親寓在何處,若有點事情好去奉煩。

    ”要知後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