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濟小塘機房裝病 搬運神京城運絲
關燈
小
中
大
也聽他使喚,我想科舉的規矩乃是八月中秋,他這書中說是别過九月九日,難道今年改了日子不成?一行想着,下樓走到景氏奶奶跟前,說:“母親,方才有一件奇怪事情。
”奶奶說:“什麼事呢?”韓生就把烏鴉帶信的話說了,将書呈與奶奶,奶奶看了一遍,說:“我的兒,你的主意怎麼樣呢?”韓生說:“兒的主意是要上京,但恐日子有限誤了日期。
”奶奶說:“依我看來,你濟兄有半仙之體,定有先見之明,既許你金榜有分,管什麼八月、九月,你去了自有好處。
”韓生說:“雖然如此,但不忍與母親遠離,如何是好?”奶奶說:“這也不難,我有積下的二百銀子,可作盤費,把房産地土交與管家韓祿看守,咱母子帶着書童,一同進京,豈不兩全。
”韓生大喜,說:“母親見的極是。
你老人家收拾行李,為兒的先去定船。
”說罷走到河口,雇了一隻江船回家,吩咐韓祿看守房産,将行李叫人送上船去,然後,韓生扶他母親一同上船。
船家開船,正遇順風,不多幾日,已到南京水西門。
景奶奶把銀子交與韓生,韓生上岸進城,到在戶部裡報名,兌清銀子,要了北京科舉的文書,收在身邊,出城上船,渡過江北,離船上岸,雇了一輛小車,書童将行李搬上,扶侍奶奶上去,韓生也坐在一邊,兩個車夫前拉後推,走将起來。
此乃八月天氣,秋雨連綿,在路上走了一月,倒誤了半月的工夫,及至到了北直交界,已是八月二十以外。
韓生看了看場期已過,且是路上泥濘難走,正要與他母親商議回家,忽見路旁有人說話,韓生定睛一看,認的是徼、苗二人,連忙下車,緊行幾步深深一躬,說:“二位兄長從何而來?”承光說:“俺奉大哥之命特來迎接賢弟。
”韓生聽說,連忙稱謝,說:“二位兄長,老母現在車上,請去相見。
”二人聽說,上前請安。
奶奶一見吓的面目改色,說:“二位到此有何事情?”苗慶說:“俺奉濟大哥之命,迎接老母、賢弟進京。
”奶奶聽說,把韓生叫到跟前,附耳言道:“從前二人在咱家中,一個神偷,一個訛詐,幾乎沒把老母吓死。
今日此來必無好意,須要遠着他些。
”韓生領命,走到二人跟前說:“二位兄長,小弟承濟兄美意,叫小弟上京,誰知路遇陰雨,誤了場期。
如今進京,也是無益。
方才母親吩咐不如回家,還省幾兩銀子,敢求二位兄長回去見了濟兄,代小弟說罷。
”承光說:“賢弟有所不知,今年場期已經改在九月,莫要遲疑,誤了功名大事。
” 韓生立意回家,要遠二人,遂向二人言道:“老母已經吩咐,不敢不從,就此告别了罷。
”承光向苗慶言道:“賢弟,你聽見了麼,半路之中忽要回去,咱大哥算的真是不錯。
如今把那話給他使上罷了。
”說罷,向韓生言道:“既然如此,俺也不好相強,待俺别過老母,咱再分路。
”言罷,齊走到小車跟前,這一個老母長、老母短,裝說閑話。
那一個把張神符貼在小車底下,說:“賢弟回家,一路保重。
就此請了。
”言罷向北而去。
韓生打發二人去後,叫車夫掉轉車子,仍舊回家,給他來回的腳費。
車夫聽說要轉車子,直覺着重如泰山,左右轉不過來。
韓生與書童一齊助力,扭了半日,竟不相幹。
韓生心下着忙說:“莫非他二入使了什麼法兒了麼?”一句話還沒說完,隻見一個小厮帶着車夫往北直走。
韓生一見,心下着忙,領着書童往前就趕,誰知越趕越快,正然跑的汗流,忽見徼、苗二人在路旁站着。
韓生說:“二位兄長快忙替我趕趕車子。
”二人言道:“你若上京,俺就替你趕趕;你若回家,我們不管閑事。
”韓生恐怕吓着母親,說:“隻要趕上車子,弟就情願上京。
”苗慶聽說,用手一指,那車子猛然站住,韓生這才跑到車子跟前說:“母親沒吓着麼?”奶奶說:“卻也無妨。
” 說着,徼、苗二人來到跟前說:“老母不要害怕,此皆濟兄長命俺如此,必請老母同賢弟上京,功名自然有分。
”奶奶見是不能回去,無奈點頭應允。
苗慶走去,雇來四個腳驢,弟兄三人連書童騎上,車夫推起小車,竟上北京。
到了八月底,那日到了北京城外,從東直門繞到六裡屯鄧存仁門口,小塘将韓生迎接進去,鄧存仁家服侍奶奶下了車子,讓進院中,小塘給韓生開發了車子、腳驢。
鄧存仁也給韓生叔禮,擺酒接風,韓生母子就在鄧存仁家住下,這且不提。
且說這一年,嘉靖爺正宮娘娘殡天,正是八月中間,所以把考期改到九月。
韓生聽見這個信息,心中大喜,連忙到順天府投文,買了卷子,等九月初八進場,到了這日,書童拿着考場用具,濟、徼、苗弟兄三人同送韓生下場,走至莊外,韓生向小塘言道:“仁兄,小弟夜得一夢,不知吉兇?”要知後事,下回分解。
”奶奶說:“什麼事呢?”韓生就把烏鴉帶信的話說了,将書呈與奶奶,奶奶看了一遍,說:“我的兒,你的主意怎麼樣呢?”韓生說:“兒的主意是要上京,但恐日子有限誤了日期。
”奶奶說:“依我看來,你濟兄有半仙之體,定有先見之明,既許你金榜有分,管什麼八月、九月,你去了自有好處。
”韓生說:“雖然如此,但不忍與母親遠離,如何是好?”奶奶說:“這也不難,我有積下的二百銀子,可作盤費,把房産地土交與管家韓祿看守,咱母子帶着書童,一同進京,豈不兩全。
”韓生大喜,說:“母親見的極是。
你老人家收拾行李,為兒的先去定船。
”說罷走到河口,雇了一隻江船回家,吩咐韓祿看守房産,将行李叫人送上船去,然後,韓生扶他母親一同上船。
船家開船,正遇順風,不多幾日,已到南京水西門。
景奶奶把銀子交與韓生,韓生上岸進城,到在戶部裡報名,兌清銀子,要了北京科舉的文書,收在身邊,出城上船,渡過江北,離船上岸,雇了一輛小車,書童将行李搬上,扶侍奶奶上去,韓生也坐在一邊,兩個車夫前拉後推,走将起來。
此乃八月天氣,秋雨連綿,在路上走了一月,倒誤了半月的工夫,及至到了北直交界,已是八月二十以外。
韓生看了看場期已過,且是路上泥濘難走,正要與他母親商議回家,忽見路旁有人說話,韓生定睛一看,認的是徼、苗二人,連忙下車,緊行幾步深深一躬,說:“二位兄長從何而來?”承光說:“俺奉大哥之命特來迎接賢弟。
”韓生聽說,連忙稱謝,說:“二位兄長,老母現在車上,請去相見。
”二人聽說,上前請安。
奶奶一見吓的面目改色,說:“二位到此有何事情?”苗慶說:“俺奉濟大哥之命,迎接老母、賢弟進京。
”奶奶聽說,把韓生叫到跟前,附耳言道:“從前二人在咱家中,一個神偷,一個訛詐,幾乎沒把老母吓死。
今日此來必無好意,須要遠着他些。
”韓生領命,走到二人跟前說:“二位兄長,小弟承濟兄美意,叫小弟上京,誰知路遇陰雨,誤了場期。
如今進京,也是無益。
方才母親吩咐不如回家,還省幾兩銀子,敢求二位兄長回去見了濟兄,代小弟說罷。
”承光說:“賢弟有所不知,今年場期已經改在九月,莫要遲疑,誤了功名大事。
” 韓生立意回家,要遠二人,遂向二人言道:“老母已經吩咐,不敢不從,就此告别了罷。
”承光向苗慶言道:“賢弟,你聽見了麼,半路之中忽要回去,咱大哥算的真是不錯。
如今把那話給他使上罷了。
”說罷,向韓生言道:“既然如此,俺也不好相強,待俺别過老母,咱再分路。
”言罷,齊走到小車跟前,這一個老母長、老母短,裝說閑話。
那一個把張神符貼在小車底下,說:“賢弟回家,一路保重。
就此請了。
”言罷向北而去。
韓生打發二人去後,叫車夫掉轉車子,仍舊回家,給他來回的腳費。
車夫聽說要轉車子,直覺着重如泰山,左右轉不過來。
韓生與書童一齊助力,扭了半日,竟不相幹。
韓生心下着忙說:“莫非他二入使了什麼法兒了麼?”一句話還沒說完,隻見一個小厮帶着車夫往北直走。
韓生一見,心下着忙,領着書童往前就趕,誰知越趕越快,正然跑的汗流,忽見徼、苗二人在路旁站着。
韓生說:“二位兄長快忙替我趕趕車子。
”二人言道:“你若上京,俺就替你趕趕;你若回家,我們不管閑事。
”韓生恐怕吓着母親,說:“隻要趕上車子,弟就情願上京。
”苗慶聽說,用手一指,那車子猛然站住,韓生這才跑到車子跟前說:“母親沒吓着麼?”奶奶說:“卻也無妨。
” 說着,徼、苗二人來到跟前說:“老母不要害怕,此皆濟兄長命俺如此,必請老母同賢弟上京,功名自然有分。
”奶奶見是不能回去,無奈點頭應允。
苗慶走去,雇來四個腳驢,弟兄三人連書童騎上,車夫推起小車,竟上北京。
到了八月底,那日到了北京城外,從東直門繞到六裡屯鄧存仁門口,小塘将韓生迎接進去,鄧存仁家服侍奶奶下了車子,讓進院中,小塘給韓生開發了車子、腳驢。
鄧存仁也給韓生叔禮,擺酒接風,韓生母子就在鄧存仁家住下,這且不提。
且說這一年,嘉靖爺正宮娘娘殡天,正是八月中間,所以把考期改到九月。
韓生聽見這個信息,心中大喜,連忙到順天府投文,買了卷子,等九月初八進場,到了這日,書童拿着考場用具,濟、徼、苗弟兄三人同送韓生下場,走至莊外,韓生向小塘言道:“仁兄,小弟夜得一夢,不知吉兇?”要知後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