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濕神符承光遇難 焚仙洞小塘除妖
關燈
小
中
大
的?”洞中小妖言道:“是來與娘娘送香餅的。
”老狐說:“我那洞中從沒這個丫頭,莫非是細作麼?”苗慶說:“你的眼力不錯。
”說着說着把頭上的靈符摘了,露出本相,把手一撒,咕噜噜一個沉雷,将白玉狐同一些小妖,俱皆擊死。
苗慶看了看,洞中無人,來在後洞,砸鎖開門,與承光相見。
這且不提。
且說九尾狐指望借道光逃走,誰知小塘先在洞外等着,老狐往外一跑,不防備被小塘一劍劈死。
徼、苗二人從洞内出來,與小塘相見。
弟兄三人叙談了一會,小塘說:“二位賢弟,我如今要上遼東走走,不知二位賢弟還是分路還是同行?”徼、苗二人一齊言道:“從今一路同行,再也不分離了。
”三人言罷,出白鹿山,遊山玩景,曉行夜宿。
那日到了江南安慶府地方,錯過店道,無處投宿,擡頭一看,見路旁樹林之内隐隐露出燈光,走到跟前一看,原來是座寺院。
苗慶上前将門敲了兩下,從裡邊出來個沙彌,手持燈燭,将門開放,說:“夜靜更深,三位敲門有何貴幹?”小塘滿臉陪笑,說:“小師父,我們是遊方道家,隻因錯過店道,沒處投宿,所以前來驚動。
”沙彌聽說,把三位讓進門房,複将山門閉上。
三人人室,見有一老和尚,在燈下補衲。
小塘說:“老師父,夜晚不施禮罷。
”老和尚并未聽見,還是小沙彌走到跟前向耳邊說了幾句,老和尚才把頭點了兩點。
小塘知道是個聾僧,也就不去答話,忽從外邊進來一個秀士,儒巾儒服,眉清目秀,雖然是個儒家,卻是有些仙風道骨。
進的門來,與小塘三人彼此相見,在燈前坐下。
開言問道:“三位高姓大名?仙鄉何處?”小塘說:“小弟姓濟名登科,賤号小塘,祖籍遼東人氏。
這一位是徼承光,那一位是苗慶,都住在北京城内。
俺三人乃結義朋友,出家訪道,路過貴處,多有驚動,不知足下貴姓尊名?”秀士說:“小弟姓韓名慶雲,賤字瑞庵,舍下離此隻有五裡,叫做隐仙莊。
隻因家事甚繁,故借此寺讀書。
請問濟兄,既然出家,為何還是儒家打扮?”小塘說:“三教歸一,自古有然,道家儒服,有何妨礙?”韓生見小塘人品端正,言語不俗,徼、苗二人又是北京人氏,想要與他們落下相遇,日後上京會試,好叫他們照管。
主意一定,走到自己房中,将現成的果品、暖酒叫小沙彌端進僧舍,與小塘三人叙談飲酒,天晚各自安歇。
到了次日早晨,韓生又叫小沙彌買些萊蔬,收拾早飯,陪着小塘三人吃了,韓生言道:“小弟意欲高攀,與三位結拜兄弟,不知三位意下如何?”小塘帶笑開言說:“遊方野人,隻恐有辱尊體,既不棄嫌,敢不從命。
”四人言罷,就在神前焚香盟誓,各叙年庚,韓生将三人領到家裡,拜見了景氏老母,就留三人在書房住下,一連住了幾日。
小塘常勸韓生出家,韓生功名心切,隻是不肯。
一日小塘向徼、苗二人說道:“你看韓賢弟執迷不悟,貪戀紅塵,你們二人拿出舊日的手段,徼賢弟去行訛詐,苗賢弟偷他個精光,那時看他如何?”承光說:“怎樣訛他?兄長說明,我好便宜行事。
”小塘說:“你到外邊,不論死貓死狗拽一個來,愚兄自有用處。
”承光依言,到外邊找了一會,見有一個帶箭的兔子,拾到手中,暗暗的帶進書房,交與小塘。
小塘放在地下,用手巾蓋住,掐訣念咒,照那兔子吹了一口仙氣,隻見那死兔子變成一個道童,把手巾一掀站将起來。
小塘叫到跟前,向耳邊吩咐了幾句,道童點了點頭,溜将出去。
小塘又向承光如此這般說了幾句,這且不提。
且說韓生,這一日有些悶倦,親自往波若寺去取衣服,及至回來,走至半路之中,隻見一個道童坐在路旁痛哭不止,口中隻叫師父,韓生上前問道:“你的師父是誰?為何在此哭他?”道童見問就把眼淚拭了一拭,說:“相公,俺師父姓徼名叫承光,是個胖大胡子,還有兩個夥伴,一個姓濟,一個姓苗,我因出恭落後,迷了道路。
幾日并未找着,所以在此作難。
”韓生說:“原來你是我徼二哥的徒弟,不用哭,跟我去罷,你師父在我家裡咧。
”言罷将道童領到家中,一進書房,說:“徼二哥,你的徒弟來了。
”承光聞言,擡頭一看,說:“好你這個頑皮,路途之中不老實,你往哪裡去來?叫我各處尋你不見。
”說着說着,心中大怒,照那道童就是一掌。
要知後事,下回分解。
”老狐說:“我那洞中從沒這個丫頭,莫非是細作麼?”苗慶說:“你的眼力不錯。
”說着說着把頭上的靈符摘了,露出本相,把手一撒,咕噜噜一個沉雷,将白玉狐同一些小妖,俱皆擊死。
苗慶看了看,洞中無人,來在後洞,砸鎖開門,與承光相見。
這且不提。
且說九尾狐指望借道光逃走,誰知小塘先在洞外等着,老狐往外一跑,不防備被小塘一劍劈死。
徼、苗二人從洞内出來,與小塘相見。
弟兄三人叙談了一會,小塘說:“二位賢弟,我如今要上遼東走走,不知二位賢弟還是分路還是同行?”徼、苗二人一齊言道:“從今一路同行,再也不分離了。
”三人言罷,出白鹿山,遊山玩景,曉行夜宿。
那日到了江南安慶府地方,錯過店道,無處投宿,擡頭一看,見路旁樹林之内隐隐露出燈光,走到跟前一看,原來是座寺院。
苗慶上前将門敲了兩下,從裡邊出來個沙彌,手持燈燭,将門開放,說:“夜靜更深,三位敲門有何貴幹?”小塘滿臉陪笑,說:“小師父,我們是遊方道家,隻因錯過店道,沒處投宿,所以前來驚動。
”沙彌聽說,把三位讓進門房,複将山門閉上。
三人人室,見有一老和尚,在燈下補衲。
小塘說:“老師父,夜晚不施禮罷。
”老和尚并未聽見,還是小沙彌走到跟前向耳邊說了幾句,老和尚才把頭點了兩點。
小塘知道是個聾僧,也就不去答話,忽從外邊進來一個秀士,儒巾儒服,眉清目秀,雖然是個儒家,卻是有些仙風道骨。
進的門來,與小塘三人彼此相見,在燈前坐下。
開言問道:“三位高姓大名?仙鄉何處?”小塘說:“小弟姓濟名登科,賤号小塘,祖籍遼東人氏。
這一位是徼承光,那一位是苗慶,都住在北京城内。
俺三人乃結義朋友,出家訪道,路過貴處,多有驚動,不知足下貴姓尊名?”秀士說:“小弟姓韓名慶雲,賤字瑞庵,舍下離此隻有五裡,叫做隐仙莊。
隻因家事甚繁,故借此寺讀書。
請問濟兄,既然出家,為何還是儒家打扮?”小塘說:“三教歸一,自古有然,道家儒服,有何妨礙?”韓生見小塘人品端正,言語不俗,徼、苗二人又是北京人氏,想要與他們落下相遇,日後上京會試,好叫他們照管。
主意一定,走到自己房中,将現成的果品、暖酒叫小沙彌端進僧舍,與小塘三人叙談飲酒,天晚各自安歇。
到了次日早晨,韓生又叫小沙彌買些萊蔬,收拾早飯,陪着小塘三人吃了,韓生言道:“小弟意欲高攀,與三位結拜兄弟,不知三位意下如何?”小塘帶笑開言說:“遊方野人,隻恐有辱尊體,既不棄嫌,敢不從命。
”四人言罷,就在神前焚香盟誓,各叙年庚,韓生将三人領到家裡,拜見了景氏老母,就留三人在書房住下,一連住了幾日。
小塘常勸韓生出家,韓生功名心切,隻是不肯。
一日小塘向徼、苗二人說道:“你看韓賢弟執迷不悟,貪戀紅塵,你們二人拿出舊日的手段,徼賢弟去行訛詐,苗賢弟偷他個精光,那時看他如何?”承光說:“怎樣訛他?兄長說明,我好便宜行事。
”小塘說:“你到外邊,不論死貓死狗拽一個來,愚兄自有用處。
”承光依言,到外邊找了一會,見有一個帶箭的兔子,拾到手中,暗暗的帶進書房,交與小塘。
小塘放在地下,用手巾蓋住,掐訣念咒,照那兔子吹了一口仙氣,隻見那死兔子變成一個道童,把手巾一掀站将起來。
小塘叫到跟前,向耳邊吩咐了幾句,道童點了點頭,溜将出去。
小塘又向承光如此這般說了幾句,這且不提。
且說韓生,這一日有些悶倦,親自往波若寺去取衣服,及至回來,走至半路之中,隻見一個道童坐在路旁痛哭不止,口中隻叫師父,韓生上前問道:“你的師父是誰?為何在此哭他?”道童見問就把眼淚拭了一拭,說:“相公,俺師父姓徼名叫承光,是個胖大胡子,還有兩個夥伴,一個姓濟,一個姓苗,我因出恭落後,迷了道路。
幾日并未找着,所以在此作難。
”韓生說:“原來你是我徼二哥的徒弟,不用哭,跟我去罷,你師父在我家裡咧。
”言罷将道童領到家中,一進書房,說:“徼二哥,你的徒弟來了。
”承光聞言,擡頭一看,說:“好你這個頑皮,路途之中不老實,你往哪裡去來?叫我各處尋你不見。
”說着說着,心中大怒,照那道童就是一掌。
要知後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