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醉仙橋世雄逢道祖醴泉觀鐘呂試凡心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夙緣有種省心早,訪學真仙道。
一飲瓊漿醉思眠,水火自颠倒。
花放時,嬰姹雙手抱。
月明時,賞玩不知曉。
幻境總非真,變态千魔今已了,不怕無常到。
(右調《白雪吟》) 卻說王世雄夫婦二人安心訪道,将家事囑咐長子金玉照管。
己卯歲,世雄遊于終南,至甘河鎮橋畔,見二道者默然而坐,煙霞态度,霄漢精神。
世雄知是有道,急忙上前作揖,道:&ldquo請問二位仙長,何仙下降?仙籍何方?今在何處名山洞府修煉?緣何至此?使凡夫得睹仙顔,真乃三生有幸。
乞師指示來因。
&rdquo二仙笑道:&ldquo我二人雖然不是天上神仙,也曾算個出塵道士。
生長朝代有殊,習藝文武各異。
昨在蓬萊赴會,今朝欲往青城,至此少憩耳。
子今被黜,塵情省矣,更有何求哉?&rdquo王世雄聽這言語,知是真仙下降,遂倒身下拜,道:&ldquo弟子雖脫名缰利鎖,不能跳出塵寰。
本姓迷昧,未達修真之路;凡軀濁俗,難趨學道之鄉。
伏乞仙師賜一線之玄機,開愚朦之覺路,含恩感德,殁世不忘。
&rdquo二仙見其精誠,遂授還丹之訣,逐一指示,複囑曰:&ldquo明春老君聖誕之辰,可複會于醴泉觀也。
&rdquo遂向腰邊取出一個小小的葫蘆,又向袖中取出一個酒杯,滿斟一杯,向世雄道:&ldquo此是玉液瓊漿,世人難逢。
飲此一杯,延壽一紀。
子夙緣根深,今朝得遇也。
&rdquo世雄拜謝,執杯就飲。
見此酒甘美異常,心中想道:&ldquo這樣的美酒,何不多與我幾杯。
&rdquo二仙即知其意,向世雄道:&ldquo飲此一杯,足睡七日,豈可多飲乎。
&rdquo即此别過,遂化陣清風而去。
世雄見二仙化風而去,遂欲回家,忽然四肢發軟,醉倒橋上。
來往行人見有醉漢在橋,衣襟上有詩一首,雲: 此人不是世間人,昔奉诏書降下塵。
今日逢仙身醉酒,七天始得睡醒惺。
衆人俱道:&ldquo這個是醉仙人!&rdquo後将此橋遂名醉仙橋。
此是後話,不表。
卻說王世雄在此橋上熟睡七日,卻原來這甘河鎮在終南山腳,離大魏村路有五六十裡,卻是通長安的一條大路,将醉仙人這句話早聞到金玉、金寶兄弟二人耳中。
兄弟二人商議,一則父親去遊終南,數日杳無信息,亦有可疑;二則聞醉仙奇異,欲去看他一看。
兄弟二人遂尋至甘河鎮橋上,看見睡着卻是自己父親,見衣襟詩,情知是遇仙飲酒,醉卧在此,急忙雇了馬車,将父載回家中。
世雄酒醒,将遇仙飲酒之事細說一遍,衆人嗟異不已。
世雄自思時逢九月九日遇師得道,遂自号重陽;以自知省悟,義理昭明,更名知明。
以二師傳授口訣日與夫人參悟玄微,同修妙道。
至庚辰二月,忽憶複見之語,别了夫人,往南山,上太白,一路探聽醴泉觀。
原來這醴泉觀在都縣與盛厘縣交界之處,離終南鎮不遠,于大魏村相去有二百裡之許。
那重陽一日走到終南山腳,看看日落西山,月升東海,旅店未逢,人煙疏少。
心中正在彷徨,忽見林中照出燈火。
重陽尋燈覓迹,走入林中,看見一座高大的房屋。
隻見一個老人燃着門燈,見燈上寫着素字&ldquo賈府&rdquo二字,知是姓賈的,急忙上前作揖,道:&ldquo請問公公,此地就是賈府麼?&rdquo那老人也還了一禮,道:&ldquo此地正是賈府。
天已将晚,客人至此何事?敢祈說明,待我好去禀明主母。
&rdquo重陽道:&ldquo我是鹹陽大魏村人氏,姓王,名世雄,欲往醴泉觀進香。
路過貴府,看天已晚了,上無招商,下無旅店,但見燈光,尋覓至此。
見燈上寫着&lsquo賈府&rsquo,故知貴府姓賈,特來府上借宿一宵,未知可容納否?&rdquo那老人道:&ldquo出門路過借宿,理之當然。
但我家老爺去世,諸事悉聽太太指揮,請客人少待一刻,待我去禀過太太,再來迎接。
&rdquo重陽道:
一飲瓊漿醉思眠,水火自颠倒。
花放時,嬰姹雙手抱。
月明時,賞玩不知曉。
幻境總非真,變态千魔今已了,不怕無常到。
(右調《白雪吟》) 卻說王世雄夫婦二人安心訪道,将家事囑咐長子金玉照管。
己卯歲,世雄遊于終南,至甘河鎮橋畔,見二道者默然而坐,煙霞态度,霄漢精神。
世雄知是有道,急忙上前作揖,道:&ldquo請問二位仙長,何仙下降?仙籍何方?今在何處名山洞府修煉?緣何至此?使凡夫得睹仙顔,真乃三生有幸。
乞師指示來因。
&rdquo二仙笑道:&ldquo我二人雖然不是天上神仙,也曾算個出塵道士。
生長朝代有殊,習藝文武各異。
昨在蓬萊赴會,今朝欲往青城,至此少憩耳。
子今被黜,塵情省矣,更有何求哉?&rdquo王世雄聽這言語,知是真仙下降,遂倒身下拜,道:&ldquo弟子雖脫名缰利鎖,不能跳出塵寰。
本姓迷昧,未達修真之路;凡軀濁俗,難趨學道之鄉。
伏乞仙師賜一線之玄機,開愚朦之覺路,含恩感德,殁世不忘。
&rdquo二仙見其精誠,遂授還丹之訣,逐一指示,複囑曰:&ldquo明春老君聖誕之辰,可複會于醴泉觀也。
&rdquo遂向腰邊取出一個小小的葫蘆,又向袖中取出一個酒杯,滿斟一杯,向世雄道:&ldquo此是玉液瓊漿,世人難逢。
飲此一杯,延壽一紀。
子夙緣根深,今朝得遇也。
&rdquo世雄拜謝,執杯就飲。
見此酒甘美異常,心中想道:&ldquo這樣的美酒,何不多與我幾杯。
&rdquo二仙即知其意,向世雄道:&ldquo飲此一杯,足睡七日,豈可多飲乎。
&rdquo即此别過,遂化陣清風而去。
世雄見二仙化風而去,遂欲回家,忽然四肢發軟,醉倒橋上。
來往行人見有醉漢在橋,衣襟上有詩一首,雲: 此人不是世間人,昔奉诏書降下塵。
今日逢仙身醉酒,七天始得睡醒惺。
衆人俱道:&ldquo這個是醉仙人!&rdquo後将此橋遂名醉仙橋。
此是後話,不表。
卻說王世雄在此橋上熟睡七日,卻原來這甘河鎮在終南山腳,離大魏村路有五六十裡,卻是通長安的一條大路,将醉仙人這句話早聞到金玉、金寶兄弟二人耳中。
兄弟二人商議,一則父親去遊終南,數日杳無信息,亦有可疑;二則聞醉仙奇異,欲去看他一看。
兄弟二人遂尋至甘河鎮橋上,看見睡着卻是自己父親,見衣襟詩,情知是遇仙飲酒,醉卧在此,急忙雇了馬車,将父載回家中。
世雄酒醒,将遇仙飲酒之事細說一遍,衆人嗟異不已。
世雄自思時逢九月九日遇師得道,遂自号重陽;以自知省悟,義理昭明,更名知明。
以二師傳授口訣日與夫人參悟玄微,同修妙道。
至庚辰二月,忽憶複見之語,别了夫人,往南山,上太白,一路探聽醴泉觀。
原來這醴泉觀在都縣與盛厘縣交界之處,離終南鎮不遠,于大魏村相去有二百裡之許。
那重陽一日走到終南山腳,看看日落西山,月升東海,旅店未逢,人煙疏少。
心中正在彷徨,忽見林中照出燈火。
重陽尋燈覓迹,走入林中,看見一座高大的房屋。
隻見一個老人燃着門燈,見燈上寫着素字&ldquo賈府&rdquo二字,知是姓賈的,急忙上前作揖,道:&ldquo請問公公,此地就是賈府麼?&rdquo那老人也還了一禮,道:&ldquo此地正是賈府。
天已将晚,客人至此何事?敢祈說明,待我好去禀明主母。
&rdquo重陽道:&ldquo我是鹹陽大魏村人氏,姓王,名世雄,欲往醴泉觀進香。
路過貴府,看天已晚了,上無招商,下無旅店,但見燈光,尋覓至此。
見燈上寫着&lsquo賈府&rsquo,故知貴府姓賈,特來府上借宿一宵,未知可容納否?&rdquo那老人道:&ldquo出門路過借宿,理之當然。
但我家老爺去世,諸事悉聽太太指揮,請客人少待一刻,待我去禀過太太,再來迎接。
&rdquo重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