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回 趙大令成名飛過海 王三太箴語勖官方

關燈
件事,如何的進京,在京又如何交識些大老,源源本本,錦上添花地重說一遍。

    青雲一面說,王三太爺一面點頭。

    等說完了,王三太爺道:“這事卻也辦得不錯。

    不過你現在既然是要去做官,要知道官是皇上家設了來為百姓辦事的。

    第一百姓身上的事,你确要事事留心。

    不要說一做了官,便把良心擱在背脊骨上,拿着百姓當什麼一樣的作踐。

    聞聽上高縣的缺分很好,就是本分應得錢,除了衙門内一切開銷之外,很有多的。

    不犯着黑着心再去剝削百姓的膏血。

    要留碗飯與你子孫吃吃。

    你是窮苦出身,銀錢須要看得艱難,不可浪費浪用。

    作了一任實缺,總得積攢些下來,防備後來。

    常言道的:官場如戲場。

    可見官場中是不足久恃的。

    至于那二萬銀子,并不是我貼身的私銀,乃是号裡的款。

    你既然用了,要你馬上歸着,也是萬萬歸着不出的。

    且由我擔認着再說。

    你暫且不必過問,等你到了任後,有了錢,趕緊寄來,還号裡。

    ”青雲聽了王三太爺一片金口良言,感激來五體投地,無言可說,隻道:“小侄今天承王三太爺大恩,便是我的重生父母。

    倘然能夠這麼一路順風做去,終久忘不了三太爺。

    還要好好地孝順才得安心。

    ”王三太爺道:“我也期望你此一去,做了清官,留名千古,庶不枉自栽培一回。

    你那寡婦嬸娘同你那伯伯,卻是應該好好地孝順孝順。

    至于我這麼大一把年紀,風前之燭,瓦上之霜。

    今日見面,明日不得見,也不算奇事。

    況且有吃有穿,有兒有孫,還得饑餓着我不成。

    今日成全你這事,是我愛你有出息,重你伯伯的囑托,并不貪圖你将來怎樣的酬報。

    隻要你肯聽我的話去做好官,不要害百姓,那就算是我不枉自喜歡一場,你也算是孝順我過了。

    别的事可不要挂懷,好好地用心做官去罷。

    時候已經不早了,你可回船去,明日不必再來。

    号裡辦秋綱的事我會去料理,你放心就是。

    ”說完了便催青雲回去,青雲猶戀戀不舍。

    經不住王三太爺接二連三地催他,隻得趴下地去,磕了幾個頭,抹着眼淚告别而去。

    回到船上已經三更以後,吩咐船戶明日黎明開船。

    各自熄燈睡覺。

    睡一夕無話。

     五更将盡,呼呼家東北風又吹起來了。

    船戶整理篷索,扯起滿篷,比小火輪還快。

    真是時來風送滕王閣,一百八十裡路程,不到三個鐘點早已到了章江門官碼頭。

    船泊停妥。

    先找了一處客棧,暫且歇腳,然後租定公館,布置齊楚,這才出門拜了幾位同鄉。

    跟着就有長班來送拜客單子,并代他辦繳憑,禀到諸事。

    青雲均一一地交付長班,候他把禀到的公事備齊,好上各道衙門。

    青雲趁這空兒便去拜同寅,以便請教到任一切的事情,并上高缺的肥瘠。

    連着忙了好幾天,也有見着面的,也有沒見面的。

    那時南昌知縣是鄒景星,新建知縣是武魁,都是江西省著名的老州縣。

    青雲在京的時候,早有人寫信出來,托囑過鄒武二人照應。

    所以一見如故,凡有初次到省禀見上司的禮節,上高縣的出息,詳詳細細都告訴了青雲。

     官場中人是眼淺皮薄,看見一個實缺知縣到省,總是要哄一哄的。

    獨有那一班做作着長随的人更加哄得利害。

    因為州縣衙門裡向來是收養這些無業遊民的。

    有什麼刑名、錢谷、賬房、書啟、閱卷、征收、謄批、挂号、朱墨這些名目,此是據坐着的而論;還有站着的一般,是什麼門稿、簽押、錢漕、稅契、書禀、辦差、監獄、值堂、内外班一大些名目;再下一等,便是親兵、轎班、三小子了。

    依這三等而論,自然是坐的最高,站的次之,但這每等之中還有個上中下。

    先說坐着的,上等便是刑名、錢谷、賬房三種。

    這刑名是專代縣官理詞訟的。

    錢谷是管度支的,故爾聲價極重,辛工錢也極多,因是極重的聲價,得極多的銀錢,稱呼必要别于老爺,因此别稱為師爺。

    老爺得的是廉俸,師爺得的便别為束修,其實就是辛工,換個名目,便覺尊重起來。

    這賬房是掌合署的财政出入擴充,故并刑錢二席,居于上等。

    閱卷、書啟無非是舉人、秀才的末路,所辦的事又可有可無,是爾降于刑錢賬一等。

    其餘這征收、挂号、謄批、朱墨總名曰“散席朋友”。

    江西老例,每席五塊眼鏡洋一月。

    這龍洋、鷹洋、本洋,耳朵裡聽得倒也很多,從來沒有聽見過有個眼鏡洋,不知是那一國制造出的。

    列位不要少見多怪,這眼鏡洋是總集龍洋、鷹洋、本洋而成的,卻并不是把這些洋錢拿來熔化了另鑄這眼鏡洋。

    說來卻也有個原故。

    江西居在腹地,并非通商口岸,市面通用都是銀子。

    因南贛與廣東毗連,時常行商,有兌換用處。

    内地錢店,洋錢不辨真僞,遇着商人拿洋錢來兌換,他不論是龍、是鷹、是鬼子頭,總在面上鑿他一鑿,走一家如此,走十家亦如此,走到後來,中間一塊都被他鑿穿空心,隻留下一轉邊子,像個眼鏡框,這便是眼鏡洋得名之由。

    要知中下等是什麼,且待第二編出現。